實行群眾路線 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2020-12-14 群眾路線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是共產黨人處理利益問題的根本原則。」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之要義,是實行群眾路線。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條群眾路線道出了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實現群眾利益,黨的全部工作的立足點——依靠群眾力量,又指明了黨的全部工作的切入點——反映群眾願望,黨的全部工作的基本點——組織群眾實踐,把主張變行動。所有這些,全面準確地詮釋了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原則的精神實質: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就是以人民利益為最高追求,以實現人民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人民利益只能依靠人民來實現,讓人民起來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是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實現人民利益必須以準確反映人民利益為前提,將人民的意志和願望集中起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點;人民的利益只有通過人民的實踐才能實現,組織人民在創造性的勞動中將美好的願望化為活生生的現實是一切工作的基本點。因此,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就要實行群眾路線;實行群眾路線的過程,就是把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付諸實踐的過程。

實行群眾路線,說到底就是要把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落到實處。首要的一條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應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為此,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實、準確的情況。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向群眾問計問策;既要反對不作調查研究,憑靈感、憑經驗決策的主觀主義作風,又要反對虛假的調查研究,興師動眾,做樣子,走過場,對科學決策毫無幫助的形式主義作風。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察實情、講實話,鼓實勁、出實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扎紮實實地辦好那些能夠給人民群眾帶來長遠的實在的好處的事情。

其次是發動、組織人民群眾起來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鬥。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之點。要堅定地相信,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一定能夠辦成、辦好自己的事情。當人民群眾對某項事業有需要並實際幹了起來的時候,黨的組織應當滿腔熱情地支持、幫助他們,給人民群眾帶來最大的利益。如果某些事,相關的黨組織認為有利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人民群眾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可是人民群眾卻沒有需求,就應當耐心等待,或者通過說服,讓群眾接受,然後組織群眾行動起來;如果得不到大多數群眾的認可,就只能暫緩實施,或者另行部署,決不能強制推行。這裡有兩條原則:一條是群眾需要,群眾不需要的甚至反對的事決不能幹;另一條是群眾自願,真正是群眾發自內心的意願,由群眾自己下決心。群眾不願意幹的事不能強迫他們幹。

其三是密切聯繫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無論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願望,還是為人民謀利益的行動,都必須以密切聯繫群眾、同群眾心連心肩並肩為前提。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密切聯繫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至少必須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放下架子,平等對待群眾。二是自以為高明。有些官員認為自己有許多過人之處,頗為了得,而平民百姓沒有多大本事。領導者的能耐和作用就是發現群眾的創造發明,加以概括、提煉,並推而廣之。其次是剷除壁壘障礙,便利群眾來往。一定要以巨大的勇氣和魄力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適應新的時代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滿足主人翁意識日益增強的人民群眾的需求。涉及黨政機關、政法部門工作的任何設施、制度、規章、形式、辦法等等,都應當著眼於方便群眾來往辦事、利於官員接觸群眾,而不是相反。要特別注意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切實認真做好信訪工作。應當把信訪工作看作黨和政府體驗群眾情緒、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的重要渠道,關心群眾、服務群眾、造福群眾的重要途徑,擺在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做好它。其三是保持清正廉潔,慎用手中權力。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保護人民、為人民謀取儘可能多的福利。這裡有兩個要求:一是為民而不為己,二是慎用而不濫用。前一個要求表明,領導幹部要認清手中權力的來源和用途,將它用在為人民謀福利上。要真誠、盡力為人民謀福利,不能一絲一毫謀私利。要清廉,還要公正,公正是為官之本、用權之繩。領導幹部掌權用權,最重要的是要出於公心,做到公正處事、公道用人,堅持「五湖四海」。後一個要求表明,領導幹部要正確恰當地使用權力,慎用權力,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不可隨心所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工作上要大膽開拓,用權上則要謹慎而行,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這是對人民事業負責、對領導幹部呵護的金玉良言,各級領導幹部務必銘記於心、踐之於行!只有著力解決這些問題,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到實際行動都來個重大更新和轉換,才能恢復和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係」、血肉聯繫,也才能使群眾路線得到忠實貫徹執行。

(作者為福建省委黨校教授)

相關焦點

  • 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就從該名工作人員的話語中,感覺到該名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思想和為民服務的意識不強,對「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認識不到位。作為交通服務行業為民服務是職責,就應該有俯下身子傾聽民聲、記錄民意、解決民憂的態度和意識。該名工作人員並沒有很好的履職,這是對人民利益的損害,是對人民利益的不屑。
  • 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於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至關重要。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就從你們的隊禮「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說起吧,這句話有著深刻的含義。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就要求你們象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那樣,有著為人民的利益不怕吃虧,不怕犧牲的精神。你們都知道毛主席、周總理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青少年時代的故事,要象他們那樣,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忘我地學習、奮鬥、創造。
  • 為民高於一切
    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是我們黨執政以來在執政主旨、執政目標、執政方略上的創新;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這是在執政方式上的創新;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必須時刻擺正與人民群眾的位置,始終堅持為民高於一切,並在感情上保持與人民群眾的零距離,始終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唯一依據
  • 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越是艱難越向前!
    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鬥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 人民健康高於一切
    人民健康高於一切 禽流感疫情對經濟造成損失的同時,也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帶來了威脅。  疫情當前,人民的健康高於一切。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治形勢,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黨中央、國務院心繫人民群眾的健康,堅持以人為本,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迅速行動,群眾積極響應,上下同心,打響了一場撲滅禽流感的人民戰爭。
  • 堅持群眾路線 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保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人人享有發展成果,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紮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用真心」。
  • 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在於付諸實踐
    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是我們黨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檢驗我們群眾路線執行得好不好的試金石,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在於付諸實踐。
  • 樓陽生: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樓陽生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大考驗,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實際行動,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省委副書記、省長、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林武出席並提出具體要求。
  • 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永恆課題
    黨的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成為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群眾路線堅持得好不好,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好不好,關係到黨的執政根基牢不牢,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
  • 【堅持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
    【堅持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 【堅持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毛澤東建黨思想的基本理論觀點之一
  • 【考研政治】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戰勝一切困難、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胡錦濤同志在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講話中,要求領導幹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 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原標題: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黨同人民群眾聯繫問題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 堅持群眾路線,引入社會治理「源頭活水」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綜述②堅持群眾路線,引入社會治理「源頭活水」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命根子。56年前,浙江諸暨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11月20日,毛澤東為「楓橋經驗」批示歷經56載,「楓橋經驗」緣何歷久彌新?其生命力在于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
  • 盧得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
    因此,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就是順應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根本規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全心全意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正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立場,我們黨才逐步形成了在自己工作中的根本工作路線,即群眾路線。 在國際共運史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非常重視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重視做好群眾工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過一系列關於黨和人民群眾關係的理論觀點。
  • 經典語錄:胡錦濤論群眾路線
    利為民所謀,就必須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立志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絕不與民爭利。                胡錦濤:《在山東、河南考察農村土作時的講話》(2003年12月15日、17日)     我們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不斷實現民利,保證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
  • 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朔州市安全生產工作綜述
    安全生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關乎社會大眾權利福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我市緊扣「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堅持標本兼治,深化改革創新,強化依法治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底線,不斷鞏固全市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態勢。
  • 群眾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群眾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省長趙克志赴丹寨雅灰鄉「四幫四促」調研紀實4月7日至10日,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輕車簡從,來到他的扶貧聯繫點——黔東南州丹寨縣,深入距縣城兩小時車程的雷公山腹地雅灰鄉開展「四幫四促」調研。
  • 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 及時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盼
    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研究和解決問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來制定和形成指導實踐發展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理解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和精神實質,始終按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
  •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一)
    編者按: 在「八一」建軍節93周年來臨之際,伊春市婦聯陸續推出《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等專欄,通過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國家安全法》等相關知識,加強國防教育、宣傳國防知識,增強廣大婦女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