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打造刑罰執行"探路工程"

2020-12-24 多彩貴州網

  本報訊 記者丁國鋒 打造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的「探路工程」,努力推進司法行政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在6月29日舉行的江蘇全省司法行政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得到正式部署。江蘇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柳玉祥出席會議並講話。

  2014年以來,江蘇司法行政系統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統一刑罰執行體制」要求,積極推動監獄、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的銜接配合,通過互幫共建破解難題、規範執法加強銜接、加大監地共建共享資源、深化安置幫教工作改革等經驗舉措,司法行政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會議要求,各地各單位統籌推進以構建融合高效的工作體系、構建系統科學的矯正體系、完善規範有效的銜接機制、建設互聯互通的共享機制、深化互幫共建的協作機制為內容的「兩體系三機制」建設,形成既依法履職、分工負責又前後照應、相互貫通的司法行政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格局,以實現體系更加完善、銜接更加嚴密、矯正更加科學、協作更加順暢、成效更加凸顯「五個更加」的目標,不斷開創江蘇司法行政刑罰執行工作新局面。

相關焦點

  • 紫金e評│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探路「中國之治」做好江蘇...
    11月1日,江蘇省委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部署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江蘇提出了「下一步發展路子如何走」的重大命題。落實黨中央的一貫要求,回答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重大命題,更要求我們在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江蘇行動中善作善為,全力當好「中國之治」的探路者,全面做好「中國之治」的新答卷。探路,需要思想上進一步激發江蘇自覺。行動的自覺源於思想的自覺。
  • 以專項行動為契機 破解刑罰執行難題
    12.1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以專項行動為契機 破解刑罰執行難題市委政法委召開「審前未羈押判處實刑未收監罪犯」集中收監執行刑罰專項行動安排部署會2020年12月1日,蘭州市委政法委組織召開「審前未羈押判處實刑未收監罪犯」集中收監執行刑罰專項行動安排部署會。會議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田國偉同志主持,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分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相關區縣黨委政法委分管副書記參加會議。
  • 檢察機關加強刑罰執行監督典型案例
    編者按 刑罰執行作為國家刑事司法活動的最後環節,事關懲治預防犯罪效果,事關公民基本權利保障,事關社會穩定大局,事關司法公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律統一正確實施,是刑罰執行工作的價值目標,也是刑罰執行監督的根本任務。
  • 累犯:緩刑期滿應視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
    理由是:根據刑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在緩刑考驗期內,只要犯罪分子未發生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而累犯構成的前提條件則是前罪刑罰執行完畢,「原判刑罰不再執行」不能認定為刑罰已經執行完畢,故李某不構成累犯。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李某已構成累犯。
  • 執行拘役刑罰可由輕刑監獄負責
    當前,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正在開展「深化推進判處實刑未執行刑罰檢察監督」活動。該活動是中央政法委2016年組織開展的「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交付執行刑罰專項活動」的深化。在活動開展中,發現對一些患有疾病的罪犯仍存在送押難、送監難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專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從法律層面上講,收押難、送監難問題已經解決。
  • 江蘇啟動「蘇教名家」培養工程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日前,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啟動實施「蘇教名家」培養工程的意見》,著眼加快建設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家型人才隊伍,啟動實施「蘇教名家」培養工程啟。該培養工程旨在圍繞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培養造就一批有創造力、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師、名校長、名專家,努力探索、凝練和詮釋江蘇教育的內涵特徵,促進具有江蘇風格、江蘇特質的教育名師的產生與成長,使江蘇成為全國一流教育人才的高地,形成「為全國發展探路」的江蘇方案、江蘇實踐和江蘇經驗。 到2030年,全省遴選不同年齡層次的培養對象500人。
  • 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探路」
    為新中國第一個水電站、第一條鐵路、第一座核電站探路選址,完成了60餘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航測任務——  遨遊四海勇當經濟建設「探路人」  飛行一大隊大隊長王華剛剛獲悉一條喜訊:由他們機組完成航測的某項工程已開工建設,並預計將為國家節約建設經費近億元。  去年3月,王華機組進駐人跡罕至的西北某戈壁執行航測任務。
  • 江蘇工程諮詢公司打造「項目建設+廉潔責任共同體」
    江蘇工程諮詢公司打造「項目建設+廉潔責任共同體」 來源: 2020-12-14
  • 江蘇: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 江蘇響水 「3·21」特大爆炸事故案 53人被判處刑罰
    央視網消息:去年3月21日,江蘇鹽城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為長期、違法貯存的硝化廢料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燃燒引發硝化廢料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
  • 江蘇創新模式遏制「三超」頑疾 讓工程最優最省最廉
    前沿探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為管好、用好財政「錢袋子」,2017年起,省委、省政府和省紀委針對政府投資工程領域存在的問題,研究探索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新模式;2018年10月,省政府投資工程全面實行集中建設;2020年8月,省政府出臺《江蘇省政府投資管理辦法》,明確政府投資非盈利性工程項目應當採用集中建設方式組織實施。
  • 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案 53人被判處刑罰
    央視網消息:去年3月21日,江蘇鹽城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為長期、違法貯存的硝化廢料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燃燒引發硝化廢料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昨天(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
  • 打開問號,看江蘇如何探路「全國唯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部省聯手,合作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引領探路意味。那麼,為什麼是江蘇摘得這個「全國唯一」?  首先,是由於江蘇省委、省政府對生態文明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不光是機構隊伍,更重要的是對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思路及建議予以關注支持。
  • 海南省分行:「213」工程建設探路綜合化轉型
    「運用『213』工程建設推進網點的綜合營銷能力提升,建設專業零售和公司隊伍,通過合規經理派駐等舉措提升風控水平是較好解決金融服務成本高、風險大、管理難等問題,推進郵儲銀行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李斌介紹該行的轉型之路。
  • 權威批覆來了:認定累犯這樣確定刑罰執行完畢以後「五年以內」起始...
    最高人民檢察院2018年12月28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你院《關於認定累犯如何確定刑罰執行完畢以後五年以內起始日期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批覆如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刑罰執行完畢」,是指刑罰執行到期應予釋放之日。
  • 法律專家匯集星城探討產權刑事保護與刑罰規範執行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通訊員 趙香如 姜芮 朱春燕)今日,第九屆嶽麓刑事法論壇暨「產權刑事保護與刑罰規範執行」研討會在長沙舉行。該次會議由湖南大學主辦,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湖南大學法學院、湖南大學國家腐敗預防與懲治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承辦。
  • 公安部發布《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
    公安部部長 孟建柱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刑罰的執行  第一節 收押  第二節 對罪犯申訴、控告、檢舉的處理  第三節 暫予監外執行  第四節 減刑、
  • 廣西大新縣司法局攜手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共同開展刑罰執行一體化...
    民主與法制網廣西訊(通訊員楊曉靜)2020年11月17日,大新縣司法局攜手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共同開展刑罰執行一體化共建活動,就共同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深入研討交流,積極推動刑罰執行職能體系優化協同高效運行。
  • 郭文思減刑案調查結果公布 刑罰變更暴露制度執行薄弱環節
    作為執行機關,根據司法部修訂通過的《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
  • 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