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約翰·濟慈(英文: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員。1815年就讀於倫敦國王大學,1817年開始寫作。1818年到1820年,先後完成《伊莎貝拉》《聖艾格尼絲之夜》《海壁朗》《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秋頌》等作品。1821年2月23日,因肺結核病逝於義大利羅馬,享年25歲。濟慈與雪萊、拜倫齊名,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代表。
夜鶯頌
文|濟慈 譯|查良錚
我的心在痛,困頓和麻木
於是向著列斯忘川下沉:
並不是我嫉妒你的好運,
而是你的快樂使我太歡欣——
因為在林間嘹亮的天地裡,
你呵,輕翅的仙靈,
你躲進山毛櫸的蔥綠和蔭影,
放開歌喉,歌唱著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飲料,
一嘗就令人想起綠色之邦,
想起花神,戀歌,陽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國的溫暖
充滿了鮮紅的靈感之泉,
杯沿明滅著珍珠的泡沫,
給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飲而離開塵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隱沒:
遠遠地、遠遠隱沒,讓我忘掉
你在樹葉間從不知道的一切,
忘記這疲勞、熱病、和焦躁,
這使人對坐而悲嘆的世界;
在這裡,青春蒼白、消瘦、死亡,
而「癱瘓」有幾根白髮在搖擺;
在這裡,稍一思索就充滿了
憂傷和灰色的絕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愛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飛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車駕,
我要展開詩歌底無形羽翼,
儘管這頭腦已經困頓、疲乏;
去了!呵,我已經和你同往!
夜這般溫柔,月後正登上寶座,
周圍是侍衛她的一群星星;
但這兒卻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線天光,被微風帶過,
蔥綠的幽暗,和苔蘚的曲徑。
我看不出是哪種花草在腳旁,
什麼清香的花掛在樹枝上;
在溫馨的幽暗裡,我只能猜想
這個時令該把哪種芬芳
賦予這果樹,林莽,和草叢,
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這綠葉堆中易謝的紫羅蘭,
還有五月中旬的嬌寵,
這綴滿了露酒的麝香薔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縈的港灣。
我在黑暗裡傾聽:呵,多少次
我幾乎愛上了靜謐的死亡,
我在詩思裡用盡了好的言辭,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現在,哦,死更是多麼富麗:
在午夜裡溘然魂離人間,
當你正傾瀉著你的心懷
發出這般的狂喜!
你仍將歌唱,但我卻不再聽見——
你的葬歌只能唱給泥草一塊。
永生的鳥呵,你不會死去!
飢餓的世代無法將你蹂躪;
今夜,我偶然聽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悅;
或許這同樣的歌也曾激蕩
露絲憂鬱的心,使她不禁落淚,
站在異邦的谷田裡想著家;
就是這聲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裡引動窗扉:
一個美女望著大海險惡的浪花。
呵,失掉了!這句話好比一聲鍾
使我猛醒到我站腳的地方!
別了!幻想,這騙人的妖童,
不能老耍弄它盛傳的伎倆。
別了!別了!你怨訴的歌聲
流過草坪,越過幽靜的溪水,
溜上山坡;而此時,它正深深
埋在附近的溪谷中:
噫,這是個幻覺,還是夢寐?
那歌聲去了:——我是睡?是醒?
原標題:《濟慈代表作《夜鶯頌》中英文對照欣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詩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