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早報第1066期
2018.10.19 周五
#人工智慧#
1、騰訊AI Lab開源最大規模圖像數據集
日前,騰訊AI Lab宣布正式開源「Tencent ML-Images」項目,該項目由多標籤圖像數據集ML-Images,以及業內目前同類深度學習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深度殘差網絡ResNet-101構成。該項目的開源,是騰訊AI Lab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所累積的基礎能力的一次釋放,為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提供了訓練數據,及簡單易用、性能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促進人工智慧行業共同發展。
2、AI教育公司Learnable.ai獲天使輪融資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基於深度強化學習技術的AI教育公司Learnable.ai目前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香港某知名家族辦公室,Pre-A輪也已經啟動。同時,該公司已開發出教育內容OCR識別引擎、全自動閱卷AI、個性化智能教輔AI等產品。
3、AI醫療公司Gauss獲2000萬美元融資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人工智慧驅動的健康科技公司Gauss Surgical獲得2000萬美元C輪融資,投資者包括Northwell Health、軟銀集團旗下全球早期風險投資機構軟銀韓國風險投資公司,以及LS Polaris Innovation Fund和其它七家美國醫療集團。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快Triton平臺在醫院的使用以及開發可用於手術室的人工智慧驅動應用。
據悉,該公司的旗艦產品Triton利用數字影像和機器學習在iPad上實時監控手術失血量。它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新型醫療器材批准以及歐盟CE認證。
4、陳海波:深蘭科技2019年底將推進IPO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深蘭科技董事長陳海波透露,深蘭第二、三大股東為國家財政部和上海國資委,公司上一輪的估值是160億,今年底到明年初會完成230億。2019年底,深蘭計劃走人工智慧獨角獸綠色通道推進IPO,這是與上交所共同商量的決定,深蘭要以更好的數據來奠定人工智慧上海第一的位置。2019年,深蘭應該有30億以上的銷售規模,公司涉足自動駕駛、智慧機器人研發和製造、零售升級、智能語音、晶片等9個領域。
5、Gartner:2年後80%AI項目仍是鍊金術
10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Symposium/ITxpo 2018大會上,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對於未來的科技發展進行了十大預測,包括到2020年,80%的AI項目仍將是鍊金術;到2023年,由於AI面部識別技術的出現,失蹤人口數量將會比2018年減少80%;到2021年,75%的公共區塊鏈將遭遇「隱私中毒」——插入的個人數據將讓區塊鏈違反隱私法等。
6、阿里雲IoT聯合達摩院推語音交互方案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阿里雲IoT聯合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式發布分布式語音交互解決方案。該方案包括前端聲學模組、語音自學習平臺、對話平臺以及阿里雲IoT智能人居平臺,打通了上下遊平臺串聯、端雲一體能力,可以大大縮短智能人居環境開發周期;同時採用該分布式語音解決方案的電器設備,可以通過就近的開關作為智能語音交互入口,即可對全屋智能家居語音控制。
7、中國鐵塔與保利發展合作 共同建設5G
10月18日,中國鐵塔與保利發展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面向未來5G打造「數字地產、智慧地產」。保利發展將在地產項目規劃中加入站址空間、管線、傳輸、電力等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引電設計時統籌考慮通信設備用電。為中國鐵塔在其地產項目中進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開放所需的土地、機房、安裝空間、管線等相關資源。同日,中國鐵塔發布前三季度財報,並表示,公司將把握4G深度和廣度覆蓋以及5G布局帶來的發展機遇。
8、中興電信完成首個5G端到端全業務通訊
10月18日消息,中興通訊宣布,攜手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實現了首個5G外場端到端全業務通訊。測試基於3GPP R15標準,採用3.5GHz頻段,SA組網架構。據介紹,中興通訊為此次測試提供了面向商用的5G端到端系統解決方案,包括5G無線基站、核心網、承載及終端樣機等。方案基於3GPP R15 SA版本,雙方共同演示了5G 4K高清視頻通話、5G VR高清視頻業務。
#無人車#
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正式開幕
10月18日,由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聯合主辦的WICV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開幕。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豐田汽車副社長吉田守孝、戴姆勒大中華區總裁唐仕凱、Waymo中國區負責人王敏,百度董事長李彥宏、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滴滴CEO程維等20+全球頭部車企與科技巨頭一把手/高管登臺演講或出席大會。
2、北京無人車道路測試裡程超6.3萬公裡
10月18日,北京市政府與工信部主辦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吳瓊介紹,北京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已達到123公裡,截至10月17日,北京市有8家企業、35輛自動駕駛車輛完成道路測試累計測試裡程超過6.3萬公裡。
3、美團聯合多部門發布無人配送車標準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日前,由中關村智通智能交通產業聯盟組織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美團點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在內的聯盟成員及有關單位聯合起草了《服務型電動自動行駛輪式車技術要求》團體標準,並在2018年10月1日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主要適用於貨物配送、餐飲配送、道路清潔、監管巡邏的服務型低速無人車的研發與試驗。
4、恆大法拉第在北京成立新汽車科技公司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在賈躍亭欲撕毀協議踢恆大出局、仲裁仍未有結果之際,恆大法拉第未來於10月16日成立了新汽車科技公司,主要業務為技術推廣和銷售汽車。分析人士認為,在與FF紛爭不斷、整體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此舉釋放了恆大繼續推進相關業務的決心。據了解,恆大法拉第未來汽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由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廣東)有限公司全資持有,法定代表人為恆大此前委派的恆大法拉第副總裁劉浩。
5、牧月科技已完成近5000萬天使輪融資
10月18日消息,據報導,無人駕駛貨運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牧月科技宣布,已於今年6月完成近5000萬天使輪融資,由聯想之星領投、物流相關戰略方跟投。本輪融資完成至今,該公司已完成了多款車型的自動駕駛改造,並在多個物流場景完成路測。
據了解,牧月科技成立於2018年6月,創始人兼CEO楊慶雄教授曾任景馳科技研發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滴滴出行高級總監(無人駕駛)。
6、圖森未來獲首張自動駕駛卡車路測牌照
10月18日消息,近日,上海圖森未來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上海市自動駕駛卡車的道路測試牌照,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7、奇點汽車建電動商用車基地 投資50億
10月18日,奇點汽車高品質智能電動商用車基地在湖南省株洲高新區新馬工業園正式動工。啟動儀式上,奇點汽車與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地上鐵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正向開發商用車電動平臺;並與豐巢科技籤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就共同開發無人駕駛物流車展開合作。
該基地總投資50億,佔地500餘畝、預計2020年竣工後年產能可達5萬輛,主要用於生產基於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駕艙、車聯網技術的高品質智能電動商用車。
8、自動駕駛創企Cognata獲1850萬刀融資
10月18日消息,以色列自動駕駛仿真創企Cognata完成185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cale Venture Partners領投,現有投資者Emerge、Maniv Mobility、Airbus Ventures以及新成員Global IoT Technology Ventures參投。作為融資的一部分,Scale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Rory O』Driscoll將加入Cognata的董事會。Cognata創始人兼CEO Danny Atsmon表示,將使用這筆資金增加員工數量並擴大商業運營。 此外,Cognata希望擴大國際影響力,特別是進入美德中日。
9、日美企業共研飛行汽車 2025年或商用
10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日本大和控股公司日前宣布,將於2025年前後實現利用介於直升機和小型無人機之間的「飛行汽車」配送貨物。大和控股將與美國大型直升機製造商貝爾直升機德事隆公司合作開發無人機和相關的運輸設備。兩家公司計劃於明年8月前進行機身長為1.5米、貨物運載量為30公斤的試飛實驗。
10、北汽新能源將於2021年前推出6款新車
10月18日消息,近日北汽新能源公布了未來新車以及自動駕駛戰略規劃。預計2021年之前,該公司將基於3大平臺推出6款新車,包括EX系列的換代車型及全新的A+級轎車/SUV車型,續航在350km到500km之間。此外,其還將基於C平臺推出B級轎車、B級SUV以及對應的7座SUV/MPV車型,BJEV車型的續航將大於400km,Arcfox品牌車型續航將大於500km。預計在2022年實現擁堵路況下的L3級自動駕駛,2025年或更晚實現有限制條件路況的L4級自動駕駛。
11、大陸攜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推ADAS系統
10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德國大陸集團合作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發了一款機器學習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並已將該系統安裝到汽車原型中。該系統可幫助駕駛員在左轉、進入環形交叉路口或左右交叉路口時評估交通狀況。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研究所所長Hermann Winner表示:「我們研究所與大陸集團合作的目的是將自適應系統作為研發解決方案的手段,此類解決方案通常都因缺乏適應性而尚未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