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蹟:建水文筆塔和建水文廟「洙泗淵源」坊

2020-12-20 大山遊歷

你去過雲南建水嗎?你知道建水有什麼名勝古蹟嗎?作為一座歷史古城,建水保存良好的歷史遺蹟有很多,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兩個,一個是造型奇特的建水文筆塔,另一個是位於中國第二大文廟中的「洙泗淵源」坊,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建水文筆塔

建水文筆塔座落在縣城西南郊3.5公裡的拜佛山頂。塔高31.4米,塔基周長也剛好是31.4米,不知是巧合,還是建塔人從圓周率中得到了某種聯想或啟示,現在已經無法判斷了。塔體為大青石砌成的實心塔,下部呈四方八稜形,中部方形、頂端成扁狀,造型似筆尖(倒置看更像),若煙囪,又像一枚等待升空的火箭。雖然談不上有多高的美學價值,但其獨特的造型可任憑你想像,而且有種現代派的造型風格。目睹過此塔的人,無不對它那獨特的造型、神秘的31.4米的塔高產生興趣。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仔細考察了文筆塔後,曾賦詩一首贊文筆塔:

精工巧構擎天表,文筆為名形制殊。不是浮圖勝浮圖,中華寶塔古今無。建水文筆塔是一座不分級,沒有門,毫無裝飾的實心塔,建於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當時為什麼要修建此塔?目的無非是為了「以文壓武」、「偃武修文」,使「滇南鄒魯」、「文獻名邦」的美名,更加名副其實。

據《建水志》記載:建水明代考中文進士30人、武進士25人,文舉人299人、武舉人35人;清代考中文進士37人、武進士18人,文舉人464人、武舉人475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建水明代的文武進土之比幾乎接近於一比一,建水清代的武舉人人數甚至超過了文舉人。在一個重文輕武的國度裡,在一個所謂的清平盛世裡,這顯然是不太正常的,這顯然會引起統治者的恐慌,於是就有了修建「文筆塔」的壯舉。據說文筆塔修建後,臨安府械鬥之風大減,崇文之風大盛。

1962年夏,朱德委員長到紅河州視察,他看到建水地區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欣然賦詩一首:夏日訪臨安,欣然改舊觀。昔年軍駐地,今日作良田。械鬥之風息,人民建樂園。邊疆如此固,鄰友亦同歡。

建水文廟「洙泗淵源」坊

全國第二大孔廟、全省首屆一指的建水孔廟,僅牌坊就有8座:太和元氣坊、洙泗淵源坊、禮門坊、義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聖域由茲坊、賢關近仰坊。這8座牌坊,或木石結構,或純石雕砌;或精美絕倫,或古樸莊重,都頗具特色。但其中最引人注意,讓人嘆為觀止的,則是泮池後面的「珠泗淵源」牌坊。

「洙泗淵源」牌坊為三開間木石結構牌坊,高9米。牌坊的下部是高大的石雕牌坊座,坊座上高踞著龍、獅、象、麒麟等大型石雕。這些石雕雕刻精細、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拱衛和支撐著木構架的牌樓。牌樓的簷下是星羅棋布的鬥拱,這些鬥拱精巧、玲瓏、別致、美現,主要起裝飾作用。

鬥拱之下的正反兩個坊額,分別題寫著紅底黃字四個,正面為「洙泗淵源」,反面是「萬世師宗」。這樣重的牌樓僅靠中間幾根落地的直立木柱支撐,顯然是不太穩固的。所以北京等地的一些牌坊,常常在中間兩根柱子的前後各斜撐一根加固用的柱子,這種結構無疑破壞了牌坊的形體美。建造「洙泗淵源」牌坊的古代工匠卻另有新招,他們在牌坊中間一楹坊座的石麒麟和石獅子的額頭上,各雕刻一個跪姿的小石人,石人頭頂一朵石蓮,石蓮上安裝一根雕龍細圓木柱。四個石人和四根木柱便支撐起中間最高一層坊頂的四個簷角,形成兩根主柱並列懸掛四根吊腳輔柱的架勢。這種匠心獨運的設計,不但增加了牌樓的支撐點,使牌樓對地面的壓力分散,增強了牌坊的穩固性,而且使牌坊的結構更完美、外觀更漂亮。

一件外觀漂亮的藝術珍品,總是離不開那些精美的局部的,可以這樣說,沒有精美的局部,也就不可能有漂亮的外觀。「洙泗淵源」牌坊上那些最引人注意的麒麟、獅子、大象等大石雕精美絕倫自不必說,就連一些體形很小的石雕、木雕也精雕細刻、毫不馬虎。如那頭頂細圓木柱並不太起眼的四個跪姿小石人,工匠們也雕刻得精細、傳神,小石人身上隆起的肌肉,顯示出他們正在出大力、流大汗,苦苦地支撐著高高翹起的四個簷角:那盤繞在細圓木柱上的小龍,更雕刻得神形畢肖、栩栩如生,仿佛就要騰空升天了。

洙泗淵源牌坊的兩側,還各有磚雕「二龍戲珠」和「雙鳳朝陽」壁畫各一幅。這兩幅壁畫雖然是一般古建築上最常見的傳統壁畫,但該壁畫也注意在技巧與構圖上下功夫,收到了推陳出新的特殊效果。壁畫之上用磚砌成鬥拱樣,上面覆以瓦頂,與三楹坊頂組合成疊羅漢式的三重簷歇山頂。牌坊簷牙高琢、碧瓦飛翹,再配上坊額上「洙泗淵源」四個遒勁、典雅的大字,更使人感到雄偉壯觀、美輪美奐。

你們覺得我介紹的這兩處景致怎麼樣?合心意嗎?其實建水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你去了隨便問問就能找到很多。

相關焦點

  • 名勝古蹟:全國著名文廟——建水文廟
    文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在歷代王朝更迭中文廟在我國遍地開花,一直是文人學子的交流活動場所。你去拜過文廟嗎?今天小編帶大家去參觀一下雲南的建水文廟,它的規模在全國都是排得上名號的。
  • 建水文廟古代建築藝術的寶庫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建水文廟位於建水縣城西北隅,始建於元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經明清兩代擴建,目前是除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外的第三大孔廟。建水文廟有三個門:東門、西門和南門。遊人一般都是從南門進入,東門外正對著孔子文化廣場,也有人從此門進入。
  • 沒去過的小夥伴,一起來欣賞一下建水文廟和石屏文廟
    建水文廟 建水文廟位於建水縣內,始建於1285年。總體布局採用中軸對稱宮殿式,大門太和元氣坊三楹,中間一楹高約九米,石木結構,坊座上有石雕獅、象、麒麟和龍,頂部鬥拱密集,與兩側的花磚短牆組成五檁三重簷牌樓頂,甚為美觀。坊後為泮池,池中有一小島,有堤和橋相通。東西兩岸有路和紅牆相圍,路旁有林蔭花木。從泮池後的臺唇登上數級石階,有「洙泗淵源」坊三楹,高九米,木石結構,龍、麟、獅、象巨型石雕高踞於坊座上,拱衛著木構架的牌樓。
  • 到建水文廟,體味儒家思想的精髓
    建水文廟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縣城內,是一座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文廟,始建於公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雲南省繼中慶(昆明)、大理之後,最早創建的第三座廟宇。「太和元氣」坊後是泮池。俗稱「學海」,自明弘治年間拓為橢冠。
  • 拜謁雲南建水文廟
    文廟又稱孔廟,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孔子和推廣儒家教化而興建的重要禮制性建築,也是文人的天地。對於「規制宏敞,金碧壯麗,甲於全滇」的雲南建水文廟,我在未去之前,就有了「固以在昆垣者為崇宏廣大,然壯麗上猶遜於建水」的模糊印象。
  • 名勝古蹟:建水古城
    這條要道經過步頭(今建水),叫「步頭路」。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徵服雲南後,設建水州。元代在這裡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所轄範圍包括滇東、滇南和滇西南一帶。從此,建水成為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明代改為臨安府和臨安衛,築城設防,駐兵屯墾。清代仍為臨安府。民國元年改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近年來發掘的出土文物表明,建水是早期人類活動的區域之一。
  • 走進雲南建水古城
    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節節歌歌曲曲,記述和頌揚著建水悠久光輝的歷程。建水文物古蹟有百餘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0處之多,最古老的寺是元朝的指林寺,最宏大的廟宇是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建水文廟,最壯觀的樓是朝陽樓……建水,歷史上文風盛行,古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譽。元代初期創建文廟廟學,明朝以後又相繼建學政考棚、州學、書院、府學等等,成為滇南最高學府。學風興盛,文名鵲起。
  • 建水,走起!
    中國最大的公家文廟繁忙的臨安路建水景點有哪些?tops!古城內:朝陽樓,朱家花園,學政考棚,文廟,指林禪寺。據說是建水的風水文脈—文筆塔玩累了,最要緊的還是美食吧,建水有啥子好吃的呢?近兩年建水新開的特色民宿客棧非常多,風格古樸特色迥異,裝修別致,小而美。 店家就不推薦了,看緣分自己找吧。和老闆談古論今喝茶賞月,別有一番滋味呢。清晨帶著狗狗出去溜溜街,逛逛菜市場,這個清明節簡直美極了。
  • 【建水】文廟儒家三禮簡介
    建水文廟,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文廟之一,被列為全國第二大文廟及最大的地方性文廟。建水文廟為傳承尊孔崇儒的優良傳統文化,開展儒家三禮活動,即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
  • 地球人都知道雲南有個麗江,但更有個文化底蘊濃厚的千年古城建水
    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並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雲南建水的千古城,雖然沒有麗江古城那麼聲名在外,但是那古城特色、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非常光滑漂亮!恢宏的古城牆和門樓非常震撼!
  • 建水謝家大院——掀起你的蓋頭來
    已近暮春之時,春風像羞澀的深閨女子走進陽光裡,撩撥著俊男靚女們的發梢和衣擺,催著他們邁出門去欣賞將盡春色。不愛出門的我,也耐不住這春風的催促,急急地跨出門,往建水古城區走去。行至臨安路文廟正門上去一點的街口,一個不小心,「撲稜」一腳,又習慣性地踏進與建水文廟僅一牆之隔的武廟街。卻見這條久違的老街區裡,春筍般冒出了不少民宿。
  • 名勝古蹟:建水燃燈寺和祥雲水目山寺
    佛教傳入雲南的時候,與當地的風俗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一些變化,建築風格也有所不同,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兩座寺廟,其中一座是建水燃燈寺,另一座是水目山寺。建水燃燈寺位於建水城東門外燃燈寺街是濱南著名的佛寺,創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為建水佛教聖地之一。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有《臨安春社行》詩「臨安二月天氣空,滿城靚妝春服妍;花簇旗亭錦圍巷,佛遊人嬉車馬闐。
  • 雲南建水,吃貨界的靈魂天堂,教大家吃遍建水
    雲南建水,吃貨界的靈魂天堂,教大家吃遍建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大家好,我是愛旅遊、愛生活的小編。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樂趣就是找到好吃的地方,更大的樂趣就是將這個地方分享給小夥伴們。今天就讓酸酸帶大家走進一個又好玩又好吃的地方-雲南建水。在端午節前兩天,我和朋友們互相約好一起去遊玩,在匆忙做攻略之下看中了建水這個地方。來到這裡遊玩之後,才發現這裡真的是吃貨的天堂。我們從高鐵站打車過去建水古城,車費也很划算,十幾元。可能是因為節假日,來到古城,真的是人潮擁擠,特別多人,街上也是一片熱鬧的氣氛。
  • 建水二日遊(5?結束篇)為「小建水 大旅遊」進言
    此次短暫的建水之旅,我們先後參觀遊覽了7.5個景區景點(碗窯村是路過,只能算半個),其他來不及參觀遊覽的景區景點還不少,比如米軌小火車、文廟、鳥市、指林寺、古井、學政考棚、文筆塔、曲江溫泉、納樓長官司署、真武宮、綿羊衝度假村、土主廟、玉皇閣及崇文塔、天緣橋、小桂湖、福東寺等,遺憾多多。再訪建水,是我們的真心願望。
  • 全國第二大文廟在雲南這座小城,至今700餘年保留完好
    建水文廟位於建水縣城中心,也就是建水老城區。從建水古城東門朝陽樓進入古城,沿著臨安路一直向西,就能見到文廟以及其他一些古建築。建水現在雖然只是一個縣,但曾經也非常輝煌過,明朝和清朝初期建水縣為臨安府駐地,建水城又叫臨安城。
  • 秀雲南|歡迎來到舌尖上的建水古城
    這是生活在建水的民眾對建水最美的讚揚,建水古稱金臨安,是國務院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經12個世紀的建設,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築。建水古城 圖/秀雲南住在這裡到朱家花園,文廟,朝陽門以及其他幾個城門,甚至去臨安小火車站,都只需步行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即可,很方便。
  • 韋金勇:驚心動魄的上海往雲南6天遊昆明、大理、麗江、騰衝、建水...
    事實上沒包車不但完成了當天遊玩建水燕子洞的計劃,而且還玩了建水老城區的東門城樓,還玩了著名的建水文廟,還玩了離車站10多公裡的建水十七孔橋。前不久,參加了上海某旅行社組團的「春之旅」雲南六日遊特價優惠團活動,來回雙飛,團費1350元。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建水文廟暑期儒家三禮活動開始啦!
    快帶孩子來建水文廟吧,讓泮池的荷風消去炎炎暑氣,讓您在旅途中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讓孩子在假期感受成長的意義,為親情相冊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 論建水紫陶柴燒壺的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
    建水紫陶柴燒壺泥料純正,保留了很好的雙氣孔透氣的陶性,而且透氣且不滲水,含鐵量高達百分之十八左右,建水紫陶柴燒壺這些優良的屬性,在作為老茶客的泡茶工具時,大大的提高了泡茶體驗度,更好的激發茶葉的茶性。所謂好茶配好壺,燒窯者認為適合自己的口感,符合自己審美習慣就是好茶好壺,燒窯者將從實用性、工藝性、藝術性這幾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