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英語 | 人格的解體-成為真實的自己

2021-02-13 昆醫大海源口腔醫學系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why some people, after experiencing great changes in their lives, eventually become more tough and peaceful, while others fall apart and stagnate?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經歷了人生巨變之後,最終變得更堅韌平和,而另一些人卻分崩離析、停滯不前?

Before things happen, it's hard to predict who will break and then establish, Nirvana will be reborn, and who will try their best to survive in the struggle.

事情發生之前,我們很難預測誰會破而後立、涅槃重生,誰又會用盡了全力也只是在掙扎中勉強度日。

Of course, we all want to be in the former category, but in fact, it is hard to say how we will respond to disasters or crises that shake our existing world outlook. 

當然,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是前一類,但實際上當那些動搖我們現有世界觀的災難或危機發生時,我們將如何應對是很難說的。

However, there is a theory of mind that can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this transformation - the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TPD).

不過的確存在一種心理理論,可以對這種轉變的發生機制進行解釋——這種理論即積極分裂/良性解體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TPD)。

The word "disintegration" can be confusing --

「解體」(Disintegration)一詞可能會你讓摸不著頭腦——

 it's often used in situations where something disintegrates completely, burns to ashes, is swept away by the waves, or is blown away by storms.

這個詞通常用於某些解離的情況,比如某物完全分解,被燒成灰燼,被浪潮衝走,又或被風暴吹散沒了影蹤。

Positive division / benign disintegration theory (TPD)積極分裂/良性解體理論(TPD)

In 1960s, Kazimierz Dąbrowski, a Polish psychologist and psychiatrist,proposed TPD, which explain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ers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1960年代,波蘭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東布羅夫斯基(Kazimierz Dąbrowski)提出了TPD,解釋了人格在整合與解體中的發展過程。

East brofsky's childhoo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World War. 

東布羅夫斯基的童年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he was only 12 years old. He spent almost all his early youth in the war. 

戰爭開始時他只有12歲,青少年早期幾乎都是在戰爭中度過。

Dong brossky, who has experienced the human misery, observed that some people collapsed in the war, while others gained the growth of their own natur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親歷了人間悲苦的東布羅斯基,觀察到一些人在戰亂中崩潰坍塌,而另一些人卻獲得了自性的成長和人生的意義。

奧斯維辛倖存者、意義治療創始人弗拉克爾:」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面對的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永遠不能被剝奪。「

Why is that?

為什麼會這樣呢?

East brossky's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eventually formed the theory of benign disintegration, which in turn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post-traumatic growth model.

東布羅斯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最終形成了良性解體理論,這反過來又為現代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模型奠定了理論基礎。

His theor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他的人格理論強調心理不適(psychological discomfort)在人格發展中的作用。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hypothesis of most theories. 

這與多數理論的假設不同——

In some personality theories,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each stage or level transits smoothly to the next level, while the benign disintegration theory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is driven by internal conflict, anxiety and even trauma (Mika, 2005).

有的人格理論中,每個階段或水平的人格發展都是平穩過渡到下一級的,而良性解體理論則指出發展是被內部衝突、焦慮甚至創傷所驅動的(Mika, 2005)。

Dong brossky has noticed that individuals who are reborn through crisis or trauma often have a psychological extra sensitivity or "transcendency", which enables them to experience the crisis in life in a stronger, deeper and more personal way.

東布羅斯基注意到,那些借著危機或創傷浴火重生的個體,往往具備一種心理超敏性(psychological extra-sensitivity)或「激越力(overexcitability)」,使得他們能夠以更強大、更深層、更個人的方式去經歷人生中的危機。

These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reflect and re evaluate the trauma events.

這些個體對創傷事件更可能出現反思與認知重評價的反應

 This behavior can promote them to enter and pass through the five development levels proposed by dongbrosky. 

這一行為可以推動他們進入並通過東布羅斯基提出的五個發展水平

The whol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ffect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factors:

整個發展過程受到下面3個因素的影響:

this factor originates from the most basic and instinctive level of self;

這個因素起源於自我的最基本和最本能的層次

 it is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survival instinct such as hunger, sex and competition.

它是飢餓、性和競爭等生存本能的遺傳表達。

External influence caused by educ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general social environment;

因教育、人際關係和一般社會環境而產生的的外部影響;

 this factor drives most of our daily behaviors - we are rarely aware of how we are making every day-to-day decision

這一因素驅動著我們大多數的日常行為——我們很少意識到自己是在如何做出每個日常決定的

----because socialization and conformation often take place outside our consciousness.

---因為社會化構象往往是發生在我們的意識之外的。

the third factor is autonomy; 

第三個因素是自主因素;

it comes from all the conscious choices we make - choices about what we believe we value, values / social expectations that we decide to reject or accept. 

它來自於我們所做出的一切有意識的選擇——那些關於我們所認定的自己看重的東西的選擇、我們決定拒絕或接受的價值觀/社會期待的選擇。

This factor drives us to follow our heart.

這個因素驅動我們更遵從本心行事。

相關焦點

  • 《精靈寶可夢》圖鑑610:門牙還很脆弱易折斷的寶可夢——牙牙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寶可夢就是牙牙啦,在動畫中,《超級願望》的女主角艾莉絲的主要夥伴就是牙牙了,在動畫中也是經常負責賣萌的活,是非常活潑的寶可夢,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牙牙到底是怎樣的一隻寶可夢吧!
  • 潭州教育日語老師牙牙:不會唱歌的蘿莉不是一位好的日語講師
    本篇文章介紹一下潭州教育廣州分公司的網紅講師——牙牙。牙牙老師從外形來看是一位可愛的小蘿莉,熱愛漢服、洛麗塔,是一位熱愛生活的美少女。雖然外表看是一位可愛的萌妹子,但是一上課就化身成為霸氣的牙爸爸,用專業過硬的日語實力和百變聲優技能,俘獲了萬千學員的心。
  • NESL專訪牙牙:喜歡槍兵王與Moon的北大女生
    本次NESL種族榮耀賽上,牙牙作為一名女生包辦了星際2與魔獸3的全部解說。在魔獸3決賽之後,S.163.COM也對牙牙進行了一番訪談,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位畢業於北大的遊戲美女是怎麼樣喜歡上星際2與魔獸3的;本次NESL的解說又帶給牙牙怎麼樣的感受。
  • 心疼宋凜:全世界最慘的牙牙,有苦難言變身檸檬精還沒有禮物拿
    牙牙接到了奶奶的電話,牙牙要去找愛牙牙的奶奶了。周放去找了宋凜的好兄弟王鶴,知道了宋凜在周放那裡感覺自己一直不被需要,也知道了奶奶的地址。當周放出現在牙牙面前的時候,牙牙沒有什麼可生氣的了,牙牙可能想哭,就是感動。吃飯的時候,周放收到了奶奶的官方認證——傳家鐲子都給她了。夜晚,開心的牙牙來找放放玩坦白局,結果得知了放放大一時候暗戀過霍辰東。
  • 和溫油的牙牙老師學習初級語法-예요/이에요
    今天要和牙牙老師學習的初級語法是:名詞後接예요/이에요名詞最後一個字不帶收音的後面+예요那麼有收音的時候呢
  • 俄羅斯未來是會再次崛起,還是二次解體?真實答案令美國大失所望
    蘇聯不在了,俄羅斯會再次解體嗎?這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國家非常關心的國際問題。但是,這一問題的真實答案竟然令美國大失所望!說實話,蘇聯是誕生於20世紀紅色的傳奇!等到二戰結束後,蘇聯爆炸了原子彈,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和美國平起平坐的紅色巨人!很不幸的是,在經歷了與美國長達40年的冷戰後,這個紅色帝國在一瞬間轟然倒塌。因為蘇聯代表了俄羅斯民族曾經的大國榮光與尊嚴!而美國卻對蘇聯解體欣喜若狂,因為美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徹底瓦解了令白宮當局心驚膽戰40年的紅色巨人!
  • 蘇聯解體後,這兩個國家也紛紛解體,如今成為了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說起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想必大多數人第一印象都是蘇聯,但其實除了蘇聯以外,還有兩個解體社會主義國家,那就是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洛伐克。幾十年來,捷克斯洛伐克經歷了不少磨難,可是,今天的它卻浴火重生,成為了東歐最為發達的地方。
  • 美國如果解體,哪個州會成為最強的「洲國」?
    美國如果解體,哪個州會成為最強的「洲國」?沒有如果,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美國解體是註定的,解體只是時間問題,美國早晚會步英國的後塵,美國早晚會步英國的後塵,美國早晚會步奧斯曼帝國的後塵,美國早晚會步羅馬帝國的後塵!
  • 九型人格測試:探索自己內心最真實的秘密
    一個人現有的一切,都取決於對自己的已知。我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但自己的性格究竟是怎樣,很多人並不知道。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綜合體,或多或少擁有九個型號的部分行為特質。強度最強的,就是你的主要類型。九型人格是一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學問,它按照人們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情緒反應和行為習慣等性格特質,將人分為九種型號。
  • 人格傾向測評:nico人格傾向測評、人格傾向測評免費版對比、人格傾向測評 SM、真實人格測試!
    測試解讀、九型人格第一型分析、nico人格傾向測試在哪、sm人格測試軟體叫什麼、女生m接受項目測試表。也許真實的一面,並沒有所謂的真相,無所謂絕對的好與壞。無論是對外展示的正面形象,還是暗地裡的陰暗人格,統統都是真實的自己呀。人格的維度太多,想要較為全面了解一個人,必須先從成就感、心理健康度、環境適應度等方面,考量一個人是如何過 TA 的一天和一生的。
  • 「蘇聯解體」有著歷史的必然,俄羅斯不會「解體」
    這些個加盟共和國,其實之前都是獨立國家,在政治上有著相應的獨立性,有自己的國徽、國旗、國歌、議會,有自己的國家名稱,以及自己的總統和總理。6、這一點是在當初組成「蘇聯」時,憲法所規定的。至於當初加入蘇聯,這十幾個國家的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迫於無奈,有的是想從中獲取好處等等。基於這一點,導致最後「蘇聯解體」,也就不奇怪了。
  • 不想活得累,請不要讓自己成為討好型人格!
    可是到頭來我卻發現越是這樣,別人就越是看不起我,現在連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這是我前些天接受的一名患者對我說的話,我聽了之後心中五味雜陳,其實這何嘗不是我們中很多人的真實印照呢?這在心理學中叫做迎合型人格。
  • 此國是第三個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今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隨著東歐的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天鵝絨革命」,分裂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是南斯拉夫和蘇聯解體後的第三個社會主義國家。那麼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天鵝絨革命之後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呢?
  • 牙牙乾貨——手把手教你申請澳洲學生籤證
    大家好,這裡是牙牙足跡,喜歡請關注喲~今天牙牙手把手來教小夥伴們申請澳洲學生籤證(500)。
  • 重讀自己-INTJ人格的自救
    就如蘇格拉底說的,認識你自己。在清楚那件事情之前,大多數人所謂的學習,自我提升等,都是盲目且低效的。這篇文章適合那些想要活得清楚明白,活得透徹的人看。最近做了一個MBTI人格分型測試,然後訂閱了郵件,會定期給你發一些相應的建議關切並疏導你的情緒,幫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和安排生活。免費的一個測試網站,連結在文章末尾。
  • 不得不信,你的人格陰暗面測試得分,嚇壞你自己!超準黑暗人格測試題,人格陰暗面測評,測出真實的你,雙重人格測試題分享,多重人格測試
    很多人很容易將一個人定義為好人或者壞人,無論是在職場內部的勾心鬥角中,還是在應對外部商業合作環境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職場老江湖,會應用自己的高情商,暗黑人格,嫻熟的操縱著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那麼,高情商是什麼表現呢?為什麼看似情商高的人都更加容易成功呢,其實,他們可能不僅有高情商,還有你看不見的黑暗人格!
  • 全程高能,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五部關於多重人格的高分電影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五部關於多重人格或者說人格分裂的電影。多重人格症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者很多種不同的人格,多重人格的各個亞人格都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此患者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個都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和行為方式。
  • 每日英語:人格的力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人格的力量 2013-02-18 15:52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討好型人格:距離「真實的自我」,到底有多遙遠?
    這可以說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女主大島凪的經歷相信許多都會感同身受,為了與同事友好相處不想顯得「不合群」,而強迫自己去完成一些不想完成的事情,害怕自己一旦脫離了他們就會有不好的影響,其實這些都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 討好型人格:距離「真實的自我」,到底有多遙遠?
    就這樣大島凪因為勉強自己去配合別人而過度呼吸昏倒,醒來後開始反省人生決定改變自己的故事。這可以說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女主大島凪的經歷相信許多都會感同身受,為了與同事友好相處不想顯得「不合群」,而強迫自己去完成一些不想完成的事情,害怕自己一旦脫離了他們就會有不好的影響,其實這些都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