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神童」上清華:如果鹿澤宇按部就班從一年級讀起會如何?

2020-12-13 一枝梅老師

今年清華招收的最下新生叫鹿澤宇,還不滿15歲,這是一個標準的神童。但是父母不是學霸,而是開店做生意的,上幼兒園前,父母就教孩子認字。這孩子對漢字和數字都很敏感,漢字一學就會,在上幼兒園前,就已經識了3000漢字。

要知道,我們漢字常用字也就3500字,鹿澤宇在上幼兒園前就基本學了全部的常用字。而數學,就更不用說了,這小傢伙,就聽聽顧客買東西算帳就會了。

有這樣的基礎,小學直接從三年級開始,直接忽略了小學一二年級,從這些來看,我們可以說真的是「神童」。他的高中是在北京十二中讀的,這讓我想到,鹿澤宇也幸虧生在北京。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鹿澤宇生在其它地方,那種一味強調亦步亦趨的地方,即使有這樣的天才,也會被拖成廢材。比如鹿澤宇只能達到6周歲上一年級,如果是下半年出生,還要等到七周歲。現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允許跳級,更不可能直接從三年級讀書。

如果這樣,鹿澤宇這樣的小神童,也得按部就班跟著大多數人一起學習。一起學倒也不要緊,就怕拖久了,學習興趣也就沒有了,厭學了,神童說不定也就成為「方仲永」泯為眾人了。

所以,神童,也要一定的環境支持,包括家庭環境也包括整體的學校教育環境。說到底,因材施教要真正地落實到位才行。提到因材施教,很多人都是認為是教師的事情,其實,因材施教的內容很廣泛,並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情。

再比如,現在不許分快慢班,這種制度是否合理的科學的,其實也是值得探討的,並非很科學。一些超常的學生,混在一些不學習通過搖號進來的學生之中,恐怕再多的才華也會被拖沒了。這也是因材施教的範疇,不過,國家政策是著眼於教育均衡,兩害相權取其輕,從宏觀上看,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可笑的是一些家長,應該從微觀上看的人,非要從宏觀上去看,這完全是兩個方面不重疊的事情,可惜,能看懂的人,真的還不多,這就是教育現在很可悲的事情。前期,教育部已經表態,考慮小學入學年齡不再拘泥於上下半年或者8月30日前,這是一個好消息,值得期待。

對於清華錄取的14歲神童鹿澤宇,你有什麼看法?你覺得筆者的觀點正確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5歲識字3千,15歲上清華,「天才少年」鹿澤宇是如何養成的?
    而有這樣一個少年,僅15歲的年紀便扣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和詩詞才女武亦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成為同學,這個少年名叫鹿澤宇。身為清華錄取年齡最小的學生,鹿澤宇的身上吸引了各方目光。當然,最多的是家長們都想知道,鹿澤宇這樣的天才少年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 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報到,最小新生僅14歲,直接上三年級的小神童
    每年清華大學新生入學都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而今年也是有很多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下面我們就通過數據來看一看清華的新生分布情況。按照清華大學以往的傳統,2019年入學的新生會被學長學姐們親切地叫做「九字班」,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清華的「九字班」。
  • 幼兒園後讀3年級,15歲上清華,神童不拼天賦,而拼努力和方法
    在2019年清華大學3800餘名新生中,有一位不滿15歲的新生,他叫鹿澤宇。2004年出生的他,是本屆清華本科新生中年齡最小的。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神童,幼兒園時候就能認識3000個字、直接跳到上三年級、中學期間獲得過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銀牌等。
  • 14歲連續跳級的河南「高考神童」,750分考入清華,如今怎樣了?
    當很多人還在按部就班上著初中時河南一位14歲的少女,就連續跳級最後以高達750分考入了清華。如今的她出落得大方美麗,下面一起看看這位美女神童吧。下圖這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麗女士就是當年以750分考入清華大學的河南高考神童何碧玉。
  • 清華今年最小的新生15歲,他為何能夠跳級發展?
    15歲,大多數學生才剛剛初中畢業,即將步入高中。但是他卻已經跨入了清華的校門,成為了清華大學2019年年齡最小的新生。他是鹿澤宇,2004年出生,目前還不滿15周歲。按照正常的流程,這個年紀的學生應該初中畢業,步入高中,如果是下半年出生的話,應該下學期才能升入初三,為何他能夠跳躍式發展,提前幾年進入大學校園?
  • 15歲女孩成北大最小本科生,清華博士18歲,頂尖名校瞄準神童
    按照我國高等教育法,上大學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2013年,年僅13歲的範書愷同學被清華機械工程專業錄取,這位被許多人稱為「神童」的小範同學,5歲直接上小學四年級,7歲上初中,校長也評價他「少年老成」。2019年清華招收的鹿澤宇,來自北京十二中,只有15歲。
  • 15歲女孩成北大最小本科生,清華博士18歲,頂尖名校瞄準神童
    繼清華大學公布今年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後,上海交通大學也招收了一位年僅19歲的博士生,北京大學剛滿15歲的本科新生報到也被刷屏,有人於是提出疑問,難道頂尖名校要與中科大等少年班爭奪生源?按照我國高等教育法,上大學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
  • 14歲750分考上清華,當年的「神童」何碧玉,今何在?
    14歲750分考上清華,當年的「神童」何碧玉,今何在?文/詩雨論史我國從古至今從來都不缺少天才,比如六歲辨弦音的蔡文姬,十二歲拜相的甘羅,十三歲做出《滕王閣序》的王勃,他們都是神童,而到了現在,我國依然有層出不窮的神童出世。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父母越來越注意對於孩子的教育,所以我們國家的神童也越來越多。
  • 範書愷:14歲高考考上清華的山西神童,7年過去了,如今怎樣
    一、寒門狀元7年前,在山西有一位被稱作「神童」的高考狀元,參加高考那一年,這位狀元還不過十四歲。2013年,14歲的範書愷走進高考考場,並考取了601分的高分,成為了那一年年紀最小的高考狀元。對於這樣的孩子,按部就班的上學恐怕就不合適了,五歲那一年,範書愷直接通過考試考取了小學四年級。在班裡,範書愷年紀最小,成績卻最好,接下來,範書愷一路跳級,7歲便已經上了中學,十四歲,別人可能剛進初中的年齡,範書愷已經在備戰高考了。
  • 14歲高考750分的河南女神童,進入清華後,現在怎麼樣了?
    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因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跨越,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會較為「隨緣」一些,覺得說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夠快樂地長大成人,歲歲平安就已足夠,對於孩子的成績好壞,並沒有特別的看重。14歲高考750分的河南女神童,進入清華後,現在怎麼樣了?提到學習成績好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會遺忘了一個10歲就參加高考的「泰安神童」,8歲就已經進入高中的學堂,10歲就參加了高考並取得高分的他,也進入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上)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那麼,13歲「天才少年」的範書愷上清華的密碼在哪裡?第一章 13歲「神童」上清華教育密碼在哪裡?範書愷很「非常」:2歲會加減乘除,5歲上學,7歲上初中,13歲考上清華,讓望子成龍的萬千家長感慨是「神童」,自嘆子不如人。
  • 20年了,當年750考進清華的14歲神童,如今如何了?
    這樣孩子的人生等於成功了一半,孩子日後人生的道路也會變得比較順暢。現在也有很多神童,從小成績優異,簡直就是父母口中&34;在19年前,有一位神童,她當年才14歲,卻以750分考進清華大學。她的名字叫做何碧玉,她就是眾多家長口中的&34;,也是很多孩子學習的榜樣。
  • 7年前,14歲高考601分摘縣狀元,考上清華的山西神童,如今怎樣
    7年前,山西神童範書愷,14歲參加高考,以601分摘得河曲縣狀元,並考上了清華大學,成為2013級清華最小的大學生。雖然因為當地教育資源有限,所以他沒有上幼兒園,但在家裡得到父母輔導,他在兩歲就能認識1000多個漢字,能口算10以內的加減乘法,並於5歲上四年級,7歲就上了初中,中考時以604分的高分進入重點中學。
  • 他6歲識字3000,他15歲上清華:學霸們除了努力外,還有這項能力
    一說到「南」這個字,你會想到什麼?其實,這次《中國詩詞大會》不是小恆屹第一次上舞臺,他在4歲時就參加過綜藝節目,能熟讀《千家詩》,而且不僅會背,還知其意。問:《月下獨酌》當中的對影成三人指什麼?他答:指的是月亮、李白、李白的影子。
  • 14歲考上清華,19歲到美國留學,這位神童的現狀卻讓人唏噓
    談起神童,難免想到方仲永,他天賦異稟,5歲便可作詩,不輸秀才,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最後卻「泯然眾人矣」,實在可惜。像方仲永一般的人物,不僅古代有,現代也不少,東北的一個神童,王思涵,14歲就考上瀋陽工業大學,後來卻因不思進取,多門考試得零分被退學。
  • 抱怨女生太少的神童範書愷,14歲被清華錄取,校長只有4字評價
    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又十分的「揠苗助長」,為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多,導致很多的孩子在還沒有成為「神童」時,就已經被學業壓力所打倒。但是卻有這麼一個神童,在父母的良好的教育下,14歲就考入清華大學,這個孩子就是——範書愷。
  • 她是美女神童,14歲750滿分考入清華,後來留在美國她這樣說!
    小的時候喜歡看報紙,有時候能看到報紙上宣揚某某學生十幾歲就考入大學,那個時候,心裡就有了神童這個概念,我常常在心裡羨慕這些神童,那麼聰明,在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已經上了大學,雖然我不知道報紙上那些神童後來怎麼樣了,但是今天我想說一位從小一直優秀到大的神童—何碧玉。
  • 清華「最小」新生:不滿15歲,幼兒園識字三千,小學連續跳級
    北京時間8月14日是清華大學大一新生的報到時間,作為國內頂尖高校,「學霸雲集」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2019年的開學時間比其他院校都要來得早一些! 鹿澤宇出生於2004年,目前還未滿15歲,不滿15歲的年齡,也讓鹿澤宇成為了各位大一新生中最小的同學!鹿澤宇出生於北京,從小就是別人眼中的「神童」,上幼兒園的鹿澤宇已經能認出3000多個漢字。
  • 14歲天才神童,高考成績750分,當狀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了?
    小學課本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個農民為了讓自己莊稼儘快長大,產出糧食,每天都會把幼苗拔高一點。沒過多久,農民的莊稼就比鄰居的高出了一截。農民滿心歡喜的坐等豐收,結果他的幼苗卻因為拔苗助長,過早的枯萎。這種愚蠢的行為,成了反面教材一直被人譏笑。
  • 當年14歲滿分考入清華的河南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說這樣一句話: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就能差幾千人!高考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了,每一個上學的學子都渴望在千軍萬馬中成功走過獨木橋走向彼岸,不過高考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是也從來不缺少學霸,那麼當年14歲就滿分考入清華的河南小學霸,現在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