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5G時代群雄逐鹿,中國正站在全球5G浪潮的制高點,這是一場技術的爭鋒,亦是一場基礎器件的比拼。5G大帶寬網絡的發展刺激了高速光通信器件的需求。5G通訊三大光無源器件(光隔離器、光環形器、光開關)的關鍵原材料——法拉第磁光材料,技術至今仍被日美企業所壟斷。福州大學磁晶科技團隊,經過兩代人12年的刻苦研發,研發出國際首創用導模提拉法生長CRIG磁光晶體材料,有望解決「卡脖子」難題。
掌握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權,向「卡脖子」說不
法拉第磁光材料,為具有磁光效應的材料,當前廣泛應用於光通信領域。作為光通信元器件的核心器件,法拉第磁光材料對5G光信號的傳輸起著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國高端磁光材料卻完全依賴進口,隨時面臨「卡脖子」風險。
據權威機構調查統計,全球僅有的兩家高端磁光材料生產企業,美國II-VI公司和日本的GRANOPT是法拉第磁光材料的兩大主力供應商,幾乎壟斷了100%市場。國內高度依賴進口,然因晶體領域研發周期長,技術壁壘高,我國尚未有自主研發可規模商用的法拉第磁光材料。
「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發出中國自主法拉第磁光材料,向『卡脖子』說不!」團隊負責人劉海鵬博士,擁有多年磁光晶體生長研究經歷,懷著一份自主研發的初心,砥礪前行,終於在2017年3月成功研製出國內首款法拉第磁光材料——CRIG,打破了被日美所壟斷的國內市場。
據劉博士介紹,「CRIG關鍵產品性能指標,比法拉第旋轉角比市場壟斷產品BRIG提高了14%,產品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並且產品其餘性能皆高於市面已有產品,已是當下磁光材料市場中的一支「潛力股」。
(磁晶科技團隊負責人劉海鵬博士講解晶體生長步驟)
秉持攻堅到底的科研精神,攻破一切科研難題
團隊成功攻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瓶頸的關鍵,還是來源於創新創業那股勁頭。
晶體材料行業普遍存在研發周期長,難度大,技術壁壘高等根深蒂固的難題!因此,團隊前期研發一路坎坷!但團隊研發成員秉持「掌握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權」的科研精神,坐得住「板凳」,踏踏實實做研究,終於在兩代人12年努力下研發成功。
(磁晶科技團隊探討產品性能指標)
中國已有的歷史和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求人不如靠己。磁晶科技團隊牢握科研人員的初心,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將知識轉為產能,致力於業內一個個「卡脖子」技術的突破,為國家需要做科研。記者 李星(福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