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闡明了黨的執政理念、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行為準則,成為當代中國主流的價值觀念。
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市場主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廣大企業通過黨建工建團建、文明創建、文化建設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制度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為進一步推動福州企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梳理總結具體做法及經驗特點,積極探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生產經營管理、職工生產生活保障各個方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福州市委宣傳部牽頭,首次以「學者+記者」的形式,成立了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市委黨校專家教授和福州日報社、福州廣播電視臺記者組成的採訪調研組,先後走進12家不同類型榕企,進行企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採訪調研。
福州網龍公司致力於「網際網路+教育」產業發展 池遠/攝
凝聚向上意志 匯聚前行力量
全球第一艘深海挖礦船製造商,全球供貨量最大的玻璃生產商,全球首個VR開放平臺,全國唯一完成六道產業鏈整合的紡織化纖巨頭……這些在業界熠熠生輝的企業,都來自同一片創業的福地——福州。
這些福州企業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他們身上,有著相似的精神特質和價值追尋:愛國愛鄉、誠實守信,敢闖敢拼、勇於創新,奉獻社會、樂善好施,崇尚自由平等、共建和諧文明……他們和他們所領導的企業,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企業,感受這股昂揚向上、噴薄而出的精神力量。
融入企業文化 指引生產生活
走進明視眼鏡公司,樓梯、走廊、辦公區的牆壁上,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展板。但真正讓員工內化於心、外踐於行的,是明視獨有的「晨會文化」。
明視的晨會不一般,不僅下達當天的工作任務,而且通過中層宣講、員工分享,以身邊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福州「淪陷日」,他們製作圖片專題,提醒大家勿忘國恥、奮發圖強;高考前夕,他們呼籲員工不開私家車上路,不給考生「添堵」;節假日前夕,分享福州城的新變化、新景點,激發大家的愛鄉熱情。就這樣,明視的職工每天都能從晨會吸收到豐富的精神食糧。在明視工作了10多年的張娟華說:「我愛明視這個大家庭,她充滿了正能量!」
在福州,像明視眼鏡這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文化,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企業還有很多。
福建朝日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辦國學講堂,每周進行一次企業文化培訓,將傳統美德、國學智慧傳遞給員工,再經由員工傳遞給更多的人。福州大北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號召全體職工,每天對照《弟子規》功過格中的113條,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公司倡導「百善孝為先」,每年春節給職工父母發放過節費。青島啤酒(福州)有限公司以誠信為本,視質量為生命,構建出一套擁有1800多個質控點的安全體系,讓消費者喝得放心、喝得安心。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優秀文化,涵養優秀企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企業文化,已成為越來越多福州企業的選擇。
根植城市精神 彰顯福州風範
福州擁有2200多年的燦爛歷史,自古以來,人傑地靈,英才輩出。一方水土,育一方企業。根植福州城市精神與血脈,福州企業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路上,形成了別具閩都風範的鮮明特色。
他們身上,傳承著「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屹立的輪機車間,見證了近代中國那一段轟轟烈烈的「富國強兵」運動。愛國情懷已深深融入一代又一代船政人的血液,他們愛廠愛鄉、愛崗敬業,託舉企業躋身我國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福耀集團,從立志「為中國人做一片自己的玻璃」起航,成長為擁有47家子公司的大型跨國工業集團,產量及實際供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不管開疆拓土的步伐有多大,福耀永遠把根扎在家鄉,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掌門人」曹德旺熱心慈善,個人累計捐款已超過60億元,被譽為「中國首善」。
他們身上,澎湃著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榕樹精神」。福州市城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奮戰9個月,順利完成被許多專家譽為「世界級難題」的地鐵1號線穿越閩江工程。福建朝日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潛心研發12年,成功打破三大國際巨頭德國巴斯夫、比利時優美克、英國莊信的壟斷,在汽車重要零部件中第一次打上了中國商標。
他們身上,洋溢著清香靜雅、質樸無華的「茉莉氣韻」。春倫集團在打造福州茉莉花茶民族品牌的同時,以工哺農,通過「公益捐款+生產帶動+合作開發」,引導農民種植茉莉花脫貧。目前,春倫茉莉花園已為800多戶農戶創造就業崗位,每年每戶至少增收3萬元。福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以優質服務,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助力海西信息建設。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積極承擔「掃除盲患,播撒光明」的社會責任,為超過55萬名群眾免費檢查眼病,幫助1.5萬多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扶貧手術,被譽為「光明使者」。
他們將福州的城市精神融入了企業價值體系,他們用實際行動,續寫著這片土地的光榮與夢想。
匯聚發展合力 推動社會進步
在採訪過程中,企業老總們不止一次提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生產力。它滋養心田、潤物無聲,它像一隻無形的手,聚攏出一支支同心向上、充滿正能量的隊伍,推動企業走向行業尖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在網龍網絡公司,一支年輕的創新團隊,正在打造全球範圍的VR開放平臺。已將「網際網路+教育」融合得爐火純青的網龍,正將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引入教學。你可以通過VR眼鏡穿越海底、太空,上一節地理課,也可以藉由VR眼鏡體驗置身細胞中的生物課。這一技術的成熟運用,將對未來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在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一支精益求精的「工匠」團隊,正在加緊建造一艘深海挖礦船,預計總造價超4億美元。海外客商將這張訂單交給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看中的就是這家公司在海洋生活平臺製造和電力推進領域的技術優勢。造船「工匠」們,正用勤勞雙手和智慧頭腦,為推動人類探索海洋貢獻力量。
在恆申集團下屬的申遠新材料公司,一支敢為人先的團隊,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己內醯胺、錦綸聚合一體化生產基地。己內醯胺是化纖紡織行業最主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也是制約我國紡織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申遠一期項目年底就將實現開車試生產。項目投產後,不僅將進一步奠定恆申在全球錦綸化纖行業的龍頭地位,還將大大降低國內紡織業成本,提升國內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
凝聚意志,匯聚力量。在福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企業前行的燈塔、行為的標尺,成為一股不竭的精神力量,引領企業在實現「企業夢」「中國夢」的徵程中闊步向前!
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假如把企業比作一條船,那麼,管理者就相當於「掌舵人」。在企業這條船破浪前行的過程中,「掌舵人」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產生怎樣的影響,發揮怎樣的作用? 讓員工產生共鳴,激發乾事創業熱情
提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不提福建船政精神,因為這是近代中國夢的起點,也是福州的驕傲。有著150年建廠史、坐擁得天獨厚優良「基因」的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對此有著怎樣的認識和行動?「船政文化的精髓是愛國、強國。」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黃以豪說,「公司秉承傳承、發展 共贏、共享的理念,將『傳承』擺在第一位。每年新晉員工上崗前都要接受廠史教育;每年公司都會舉辦名為『薪火相承 再築輝煌』的紀念活動。舉辦這些活動的目的,就在於傳承愛國精神和強國夢,讓全體員工感同身受、明志愛國,從而凝心聚力、身體力行,將愛國情懷外化為愛崗愛廠的生產實踐。」
而飛毛腿集團踐行的著力點放在「和諧」二字。「如何正確把握企業核心價值觀與員工多樣化追求的關係,解決人的思想歸屬和行為自覺等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飛毛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志成說,「我們選擇用環境留人,用情感待人,並通過教學來育人,以此打造如同家一般的和諧氛圍。有了家的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走進員工心裡,成為共同踐行的價值指引,讓全體員工一起朝『百年企業』的目標邁進。」
企業的生產經營,離不開人;企業的發展壯大,關鍵在人。如何塑造心靈,產生思想共鳴,統一價值取向,是企業管理者首要解決的問題。當他們能夠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找到解決之道時,就能最大限度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的熱情,從而集聚企業發展向前的正能量。
讓企業注入靈魂,提升核心競爭力
黨建與創新的融合,是福州優空間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特有的做法。優空間成立了我省首個眾創空間黨組織,有著20多年黨齡的CEO蔣華玉任黨支部書記。他認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本就是一部最偉大的創業創新史,黨組織是最偉大的創業團隊,是黨員創客青年最好的學習榜樣。為此,優空間在創新指導實踐中融入黨建工作,鼓勵廣大黨員創客青年通過實際行動把黨的先進性轉化為生產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重視黨組織引領作用並屢嘗「甜頭」的,還有福建朝日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的朝日環保在短短十餘年時間裡,打破國際巨頭壟斷,成為全國同行業領軍企業。「我們確立了企業價值體系建設的兩大基石,一是黨建,二是優秀傳統文化。」總經理翁希明道出了其中秘訣,「傳統文化的薰陶和黨組織的引領,給公司潛移默化地注入了內在靈魂,培育出一支愛崗敬業、誠信孝道、具有超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隊,促使企業內在管理水平不斷上升和經濟指標不斷提升。」
福州大北農公司則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在生產經營之前,居首要位置。總經理張淵魁說:「我們不是在單純做產品,而是致力於做有文化的產品。」他進一步解釋,大北農的企業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實踐過程,比如從博大精深的國學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以此規範員工的言行;把「工匠精神」融合進品質打造、技術創新等,形成近乎嚴苛的質量文化。張淵魁說:「有文化的產品才有生命力。」歷經十多年的發展,福州大北農已經成為業內的品質象徵。
產品會更新換代,而靈魂不會改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為企業注入靈魂,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支撐。
讓騰飛插上翅膀,推動做大做強
連續6年被評為「出口大戶」的福州弘博工藝有限公司,老員工居多。董事長林禮渠認為這是企業「誠信的力量」把他們留了下來。「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戰略。」 他說,沒有誠信的員工,就不會有忠誠的顧客,就談不上企業的發展。企業只有從誠信的角度去考量長遠的經營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機遇、避開風險,發展和壯大自己。
盛輝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用輝同樣把誠信比作企業的生命之源。他說:「誠信是我們做事的標準,也是我們做人的標準。我們把誠信掛在嘴上,貼在牆上,做在事上,化在行為中。誠信,看似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也正是因為不容易,我們才能獲得客戶的口碑,才能獲得員工的信賴,才能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採訪中,企業老總們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重視程度高度一致。他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創新均有方向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