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申城南北的軌道交通3號線
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明珠線」
在上海北面有一座口岸
她叫——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是世界郵輪俱樂部的一顆「明珠」
靠近「明珠線」北端的寶楊路站,因為是旅客前往郵輪港的重要中轉點,因而被印上鮮明的郵輪特徵。「明珠線」也就成為了遊客奔向「世界會客廳」快速通道。
短短數年間,長江、黃浦江交匯之處的這片水域,已成為亞太地區最繁忙的國際郵輪母港:10多艘全球頂級郵輪集聚,累計接靠郵輪突破2000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1300餘萬人次,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國際郵輪母港……
話匣妹在採訪中得知,這是一座有故事的郵輪港。這裡的濱江岸線有著太多的美好,這裡也將成為郵輪旅客抵港後,「吹著江風看上海 」的第一站。戳一下vlog,精彩立現……
自明代,寶山因商起源,見證了中國航運歷史的興盛。這裡處於長江、黃浦江、東海交會口,與崇明島一水之隔,具有得天獨厚的濱江岸線。而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所在的水域在10年前是一個國內普通貨船的錨泊基地,是上海到崇明三島及江蘇、浙江等周邊地區的水上客運老碼頭。
2008年,「老碼頭」開始變身,當年12月20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工建設,2010年4月27日成功試靠11.6萬噸「鑽石公主」號,2011年10月開港運營。
隨後,一個個「高光時刻」
接踵而至
2012年,在國內突破性地實現「兩船同靠」;
2014年接靠郵輪216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約110萬人次,超過新加坡首次成為亞洲接待遊客人數最多的郵輪母港;
2016年接靠郵輪達到471艘次,成為全球第四郵輪母港,並帶動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客源地市場;
去年,郵輪港新客運大樓投入使用,具備接待」四船同靠「能力,漸漸地「三船同靠」的壯觀景致,成了吳淞口的尋常風景。
位於零點廣場的指揮中心牆上,掛著一張彩色的歷年郵輪船期表,郵輪港的發展歷程形象地被呈現出來。從2011年的三種顏色,到後來達到了七八種,如今隨著船型和船次越來越多,顏色都不夠用了,只能改用文字來標識。
盛世公主號、歌詩達威尼斯號、地中海輝煌號、雲頂探索夢號、海洋量子號、海洋光譜號……這些全球頂級母港郵輪的身影早已不再陌生。
未來,還將有全新的豪華郵輪入駐吳淞口郵輪港。話匣妹得知,2020年-2021年至少有4艘全新郵輪:包括總噸位17.15萬噸、最大載客量5714人的地中海郵輪「榮耀號」、總噸位13.55萬噸、最大載客量5260人的歌詩達郵輪「佛羅倫斯號」、總噸位20.4萬噸、最大載客量9500人的星夢郵輪「環球級」、23萬噸級的皇家加勒比遊輪「綠洲V號」,進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郵輪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
更讓人興奮的是,吳淞口郵輪港不久將迎來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豪華郵輪。她將於下月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開工建造,2023年交付。第二艘郵輪初步計劃於2024年12月交付。
為迎接更新的船、更多的遊客,吳淞口郵輪港正在持續提升能級:今年下半年,最早的客運大樓「東方之睛」就將整體改造,在一樓將闢出三個等候區,為最多3000名旅客營造舒適、便捷、溫馨的候船環境。
在現有554平方米口岸出境免稅店的基礎上,新建1700平方米國內首個郵輪港進境免稅店,免稅店將於今年進博會期間正式開業。
從郵輪碼頭望向濱江岸線
這裡有更多的美好正上演……
很多老碼頭、老港區、老廠房
都進行了功能和結構調整
現在濱江帶上有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
淞滬抗戰紀念公園等
濱江大道正在延伸貫通
臨江商業商務中心
長灘音樂廳
長灘景觀塔等
一個個區域新地標雛形已現……
(臨江商業商務中心效果圖)
配套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發的臨江商業商務中心,東至長江堤岸、西至寶楊支路、南至長江堤岸、北至寶楊路碼頭,擁有緊鄰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的優越地理位置。
(臨江商業商務中心效果圖)
規劃建設包含百米高景觀樓宇以及融合濱江景觀、旅遊休閒、商業商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濱江城市綜合體,使其成為寶山濱江乃至長江、黃浦江交匯處的標誌性建築。
(上海長灘效果圖)
再往北走,上港十四區整體轉型而來的郵輪城核心項目「上海長灘」也已初具雛形。這裡的規劃綠化面積約28公頃,相當於4個美蘭湖。
目前,岸線上佔地約36000平方米的長灘瀑布公園、約41000平方米的長灘坡地公園,以及長灘濱江公園示範段基本建成。從高空俯瞰,串聯成一個美麗的「π」,綠野、坡地、廣場錯落有致,將成為市民又一休閒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長灘瀑布公園內長36米、高5米的瀑布為上海目前最大的人工瀑布,也是公園的標誌性景觀。明年,上海長灘濱江公園公共空間將正式對外開放。
(長江觀景塔效果圖)
(上海長灘效果圖,圖中球狀建築為水晶音樂廳)
明年上半年,高約180米的長江觀景塔及水晶音樂廳將全面結構封頂,為北上海增添新的城市名片。
下一次,等你乘坐郵輪
抵達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時
不妨讓腳步慢下來
吹著江風,看看上海
領略別具特色的濱江風情
(部分圖由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