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艘因颱風延誤的巨型郵輪同時到港之後
8月12日上午,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颱風掀起的巨浪早已不見蹤影,藍天雲的映照下,3艘龐大的巨型郵輪靜靜停靠著。
這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今年經歷的第4次三船同靠,卻是開港以來第一次因為天氣原因,出現的「意料之外」的三船同靠。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8月9日下午4點至8月11日晚上11:59點關閉。原本計劃8月10日靠泊的盛世公主號、地中海輝煌號和8月11日靠泊的海洋光譜號,均推遲至今天靠泊。
3艘噸位均在10萬噸以上的巨型郵輪同時抵達,意味著接待流量超3.6萬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達2.8萬人次,這也是亞洲郵輪港單日接待出入境旅客的人數之最。郵輪港準備好了嗎?
感覺不到是「三船同靠」
8月12日凌晨1點剛過,黑暗依然籠罩著大地,30多位碼頭水手已經靜候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漸漸地,因颱風遲到兩天的「盛世公主號」輪廓可見。
凌晨1:30,船近了,水手們熟練完成了系解纜工作。
3:30,5:30,他們又以同樣地方式分別迎接了「海洋光譜號」和「地中海輝煌號」。
6:00,東方露出了魚肚白,港口客運人員以及保安、保潔等,全部到崗就位。
6:30,邊檢、海關、公安等口岸查驗單位工作人員全部到崗。
7:30,三艘郵輪上的旅客陸陸續續開始下船。
此刻,34輛免費地鐵短駁車、10輛直通車(分別開往虹橋、浦東機場、人民廣場)、2000輛計程車以及旅行社大巴已經靜候在郵輪港。
靠近郵輪港的每個路口,都增設了交警守衛;路上因為颱風拆下來的標誌、標識,早已重新安裝。郵輪港的登船橋、風雨連廊、帳篷等此前也已恢復到位。
下船的旅客,幾乎不用停頓,一個接一個,快速通過海關無感體溫測量、邊檢入境掃描、人臉識別等系統,託運行李的旅客,則根據行李紙條的顏色,十分便捷地找到自己的行李。
8:00,有位旅遊看了一下表,15分鐘不到,自己已經坐上了地鐵短駁車。
8:10, 3號線寶楊路站和友誼路站,迎來了當天第一批郵輪歸來的旅客。
10:30,三艘郵輪下客全部結束。
11:00,三艘郵輪旅客開始同時出境通關。郵輪港對於旅客通關流程中的「摩擦點」——「拍照、辦票、領隊見面」環節進行科學設計,逐步簡化,極大縮短了登輪時間。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友農表示:「這基本是郵輪港的常態,因為三船同靠,大家把工作時間又提前了一些。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推行『無摩擦』進港,在快速通關、安全防控、交通組織、服務保障、醫療保障等方面相互支持、互融互通,全力保障三船同靠作業順暢。」
帶孩子坐「海洋光譜號」遊玩、剛剛回到上海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受颱風影響,我們在船上多玩了一天。除了個別遊樂設施因為風浪大停運之外,餐飲、娛樂全部照常開放。整個下船的過程也十分順利,和平常沒啥差別,基本感覺不到是三船同靠。」
遊客對「補償方案整體比較滿意」
不過,對於原計劃10日搭乘「盛世公主號」、「地中海輝煌號」以及11日搭乘「海洋光譜號」的旅客來說,就意味著要「少玩一兩天了。」
中午11:30,郵輪港東方之睛大廳,各旅行社正在有條不紊地為旅客辦理登船手續。來自湖北的田阿姨,正戴著老花鏡,拿著《地中海郵輪行前告知書》仔細研究。
為了趕早,田阿姨8月9日就來到上海,沒想到遇上颱風,只好在賓館多住了兩天。「這次要在郵輪上少待兩天,岸上遊也去不了了,不過癮!不過郵輪船票費用要退還一半,還有1500元的保險賠償金以及贈送的一些消費禮金。算下來幾乎不用我自己出啥錢了。」
中午12:00,在寶楊路地鐵站,計劃搭乘海洋光譜號的福建王先生一家,拖著行李準備打車去郵輪港。他告訴記者,「此前已經接到改期通知,所以今天剛到上海。郵輪公司將退還船票款的20%,原定去衝繩支付港務費將返還,並額外提供一些船上的消費禮金。根據《太平洋郵輪旅行保障計劃》,每人還將獲得1300元的保險賠償金。行程縮短一天是有些鬱悶,但整體補償方案還比較滿意。」
在寶山區委書記汪泓看來,今天的秩序井然有序,來源於各條戰線充分的銜接和準備。她說:「受颱風影響,郵輪港涉及到前前後後4天、10艘船次、5萬人的保障工作。海關、邊檢、公安、海事、郵輪港、濱江委、交通委、公安等部門,這些天做了大量的準備,沒有一個人休息,有效保證了市區、港區交通銜接以及郵輪港通關的高效便捷。」
而就在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批覆上海創建中國首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上海郵輪旅遊發展迎來又一裡程碑,將在郵輪旅遊政策創新、輻射範圍、發展格局、服務能級等方面實現重大跨越。
下午4:30—5:00,三艘巨型郵輪將陸續駛離上海。根據氣象預報,豔陽高照,這將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