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白雪銀)職場觀察類真人秀《令人心動的 offer 2》(《令人心動的 offer》第二季)開播後,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節目延續第一季的定位,聚焦新入職場的實習律師。光鮮但高壓、對雙商有要求、未來有潛力 …… 關於實習律師的討論層出不窮。現實中,實習律師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大多為 95 後的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在南京的實習律師,請他們聊聊自己的實習故事。
熟悉但又不真實的觀感
12 月 24 日晚 8 點,結束一天工作的吳月打包一份牛腩飯回到賓館。去年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她,入職南京建鄴區某律所,成為一名實習律師。一周前,她被派到鹽城出差,協助顧問單位審核合同。" 老闆說了,讓我做好堅持到年底的準備。" 吳月口中的 " 老闆 ",其實是她實習期間的帶教律師,和《令人心動的 offer 2》中的帶教律師一樣,也是律所的一名合伙人。
不過,這檔節目吳月只看了一期。一是太忙了,二是在她看來,節目裡展現的生活 " 熟悉但又不真實 "。" 裡面的工作狀態是我熟悉的,任務多壓力大,白天我經歷了一遍,回到家就不想看了,不如看看小甜劇換換腦子。" 至於 " 不真實 " 的部分,吳月感慨,現實中帶教律師都很忙,不可能像節目中那樣一對一地教學生,很多東西要靠自己摸索和領悟。
之所以叫帶教律師為 " 老闆 ",是因為實習律師要通過實習期,必須在一名執業五年以上的律師手下工作至少一年,工資也由他來發。" 律師行業講求團隊制,像我當初面試的就是我老闆所在的團隊,老闆要我了,我也就成了這家律所的員工。"
吳月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學的是法學中比較小眾的領域——海商法。" 當時沒有特別對口的團隊招人,我又想留在南京,就到了我老闆這個團隊,他們主攻金融方向。" 在吳月看來,專業是否對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先順利拿到律師執業證。吳月說,迫切地想拿到執業證,是因為做實習律師實在 " 太苦了 "。
" 選擇做律師的話,剛開始基本要靠家裡補貼生活開支,我的房租是爸媽出的,工資勉強夠吃喝,我們寫字樓裡掃地阿姨的工資都比我高。" 吳月說,實習律師工資低是常態,自己入行時就有準備," 除非去紅圈所,就像節目裡的君合,實習生的工資還是比較可觀的。當然,對實習生的要求和工作強度也是一般律所不能比的。"
" 早晚要獨立,逼自己一把!"
吳月的感受是許多實習律師的共識,但在他們看來,現在吃苦將來有可能獲得高回報。
今年 12 月,陳甜終於拿到了律師執業證, 開心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陳甜去年 6 月份畢業於南京大學法學院,之後留在南京秦淮區一家律所實習。" 雖說律師的實習期是一年,但還牽扯到交材料、律師協會審核等程序,拿到執業證至少要一年半。" 陳甜說,自己上學時並沒有很堅定要做律師,而是在實習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律師工作充滿機遇和挑戰," 足夠優秀的話,律師薪資的天花板可以很高,工作成就感也是很多職業不能比的。"
△陳甜的書架 受訪者供圖
當然,作為實習律師,每天做的還是基礎性和輔助性的工作。裝卷、複印材料、查檔、調查取證、撰寫法律分析報告 …… 跟隨老闆的工作節奏,協助他們辦理案件。" 最忙的時候我一連工作了一周,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還有一次,老闆晚上 10 點半讓我寫開庭意見書,我從床上跳起來就開始碼字。" 吳月說,律師的工作時間不規律,而作為實習律師,需要全天候接受老闆的安排。
即使度過實習期,吳月和陳甜仍打算繼續跟隨老闆在團隊裡工作。但對實習律師沈飛而言,做一名獨立的 " 提成律師 ",是他實習期結束後最期待的事。" 律師一般分為提成律師和受薪律師,受薪律師就是領老闆固定工資,提成律師自己找案源接案子,訴訟費的提成就是工資。" 沈飛說,自己雖然還沒有開始正式執業,但已經開始嘗試獨立接案子了," 我算了一下,這個案子我可以拿到的提成,相當於實習期一年的工資。"
沈飛坦言,剛過實習期就選擇去做 " 提成律師 ",並不是大多數人會做的選擇。" 但既然選擇了做這行,早晚是要獨立的,不如早點逼自己一把!" 和吳月與陳甜不同,沈飛並非法學專業出身,只是在本科輔修了一個法學學位,轉行做律師需要很大的勇氣。" 可能這就是律師的魅力吧,我現在能做的就是不要想太多,把每個案子做好,水到自然渠成。"
高薪之外的吸引力
" 律師的確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行業。" 已經入行 9 年的律師顧真,至今對當年的實習經歷記憶猶新。在她看來,實習期間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主動學習和不斷探索,這是相比於抗壓、溝通等能力,律師最應該掌握的。
" 有人看完《令人心動的 offer 2》後吐槽,說真實的帶教律師並不是這樣,實習期間只讓我複印材料,我什麼都沒學會。" 而在顧真看來,在一個律師團隊,尤其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團隊,本身就是一個大型資料庫,即使是複印材料,仔細看材料的內容,都會收穫很多。"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律師,他實習期間做的就是發送合同和蓋章,但他還做了一件事,把所有合同的條款歸類總結。後來他去做法務,所有類似的合同就都能處理得又快又好。"
這一點,陳甜也深有感觸。" 很多時候確實需要自己主動學,而不是等別人教,比如一個案子,對照團隊起初列出的證據和最終的判決書,就知道哪些採用了,下次再搜集證據時更有針對性。" 對陳甜來說,正是不斷學習和探索,讓自己永遠接觸新鮮事物,也在不斷面對挑戰,這是超乎高薪之外的一種吸引力。而律師的工作也讓陳甜有了改變," 上學時很內向,但最近我的中學同學見到我,都說我像換了個人,充滿激情。"
對於沈飛而言,放棄原來的工科專業投身律師行業,除了勇氣,背後還有理想信念的推動。他希望將來能實現這樣的工作狀態," 接案子的時候,一些律師的首要標準是能否賺到錢,但我希望我的標準是,打贏它是否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正值歲末,吳月繼續跟進合同單位的項目,陳甜制訂了明年的工作目標,沈飛開始嘗試用公眾號擴展案源 ……2021 年就要來了,他們的腳步也愈發堅定。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編輯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