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寶一出生就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足外翻。當地醫院的兒科醫生說,需要打石膏,先打半年,後面再戴保持器到 2-3 歲。石膏又重,冬冷夏熱還拆解困難,硬邦邦,家長不想讓孩子受這個罪。於是抱著剛剛出生 10 天的謙寶找到中山七院,醫生用手工打造矯形器為其治療了足外翻。
據了解,先天性足外翻是常見的足部先天性畸形,病因是胚胎早期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引起發育異常所致,有的與胎兒的足在子宮內的位置不正有關。中山七院新生兒科主任房曉禕接診了謙寶,經過細心專業的評估、診斷和宣教後,請康復醫學科進行多學科合作。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許軼接到小患者後就立即制定康復計劃,落實到治療師,並跟蹤每一次治療。
經過各項評估及醫學影像確認無特殊異常後,對于謙寶的右足外翻明顯的問題,許軼副主任很快給了謙寶一家一顆定心丸——不用石膏。除了手法矯正和物理因子治療外,就做新生兒踝足矯形器。
目前,成人款的踝足矯形器應用已經很廣泛,特別是對腦卒中後預防及治療足內翻,但因各種原因,新生兒的踝足矯形器還比較少見。新生兒踝足矯形器主要運用於因各種原因導致新生患兒踝關節畸形或活動異常等。因矯形器的製作材料由低溫熱塑板材製作而成,在一定的溫度下,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利用這一特性,可依據患者的需求進行量身定做。新生兒皮膚更加嬌嫩,對板材的選擇、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把控和塑形的時間和手法要求更高、更精細。
經過幾次的配適和舒適度修改最終完成了小謙寶的踝足矯形器的製作,並告知佩戴和保養注意事項及家庭功能訓練的方法。小小的新生兒踝足矯形器十分輕便,不影響活動和穿衣,摘取方便。治療師也叮囑謙寶爸爸媽媽每過幾小時需將矯形器拿下來檢查,最好每天用清水擦拭後用酒精消毒,不要用熱水清洗,也不要放在溫度較高的位置,洗澡時需要脫下來。洗完澡後或在每次檢查患肢的時候可以利用縫隙時間給患處輕微按摩幾分鐘,手法矯正使足下垂、內翻,以矯正外翻畸形。
醫生提醒,矯形器並非萬能,配置完成後需要結合功能訓練及定期複查,特別是新生患兒,因生長速度快,矯形器修改的密度也相對較高。先天性足外翻是先天性疾病無有效預防措施,早診斷早治療是本病的防治關鍵。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通訊員 劉傳順 劉曉韻 責編 李可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