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強縣,花鄉沭陽跑出「紡織加速度」

2020-12-18 全球紡織網

富民強縣,花鄉沭陽跑出「紡織加速度」

2020-10-01 07:35:05 來源:中國服飾

從過去一窮二白的貧困縣華麗蝶變為江蘇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近年來蘇北之城沭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富民強縣 

探尋其快速崛起的路徑,你會發現這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強力支撐。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發展論壇,記者了解到,秉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的發展戰略,沭陽堅定「產業集聚、擴大總量,轉型升級、提升質量,科技創新、集聚優量」總體思路,大力實施「項目招引和項目培育」雙輪驅動戰略,切實推動紡織等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沭陽擁有紡織服裝企業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上百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江蘇省名牌產品5個,湧現了新東旭紡織、宋和宋智能科技、恆能家紡、紅柳紡織、騰盛紡織、寶娜斯襪業、邦源紡織、豪悅實業等一批知名企業,並依託包覆紗、特色家紡和智能針織三大板塊,邁入「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全產業鏈時代,其中包覆紗產業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生產設備最多、產量最大的優質包覆紗產業基地,絲襪、包覆紗、針織毛衣、針織浴袍、遮光提花窗簾布等產品已是全國甚至全世界「單打冠軍」。

「沭陽已成為江蘇最年輕的產業集群,創造了讓人刮目相看的『沭陽速度』,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沭陽紡織』區域品牌。「據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偉介紹,沭陽縣近年來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始終位居蘇北前列,先後榮獲「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範園區、中國智能針織產業創新獎、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等榮譽稱號。2019年,沭陽工業稅收、工業用電量、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分別位居蘇北第一、第二、第三位,縣域綜合實力連續8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其中紡織服裝產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49.31億元、同比增長31.56%。

值得一提的是,沭陽經濟開發區早在2013年就成功躋身「國家隊」行列,成為蘇北地區唯一落戶縣級城市的國家級經開區。目前,經開區建成區面積達45平方公裡,入駐項目全部按「九通一平」標準供給,在2019年全國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評中一年提升45位。

「築巢引鳳」助力企業「開疆拓土」

據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介紹,園區努力推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著力為紡織企業發展創造最優平臺。在經開區已規劃建設了6平方公裡紡織產業園,集聚紡織企業100多家,形成了從「機械裝備到成衣」的較為完整的本地內循環產業鏈。

同時,以「智能化」為突破口,建成了全國首個智能針織園區——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成功創建包覆紗、寬幅遮光面料、國家牆布及窗簾等3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獲評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產業園區,並充分利用擁有內河港口——高墟港的優勢,規劃建設了臨港產業園,全力做好紡織產業龍頭項目配套。按照「產業聚商、促商、旺商」發展思路,沭陽依託東華大學、武漢紡織大學、中紡聯等單位規劃了千億級紡織產業園,力爭到2025年紡織產業產值達800一1000億,全力推動沭陽紡織產業由「高原」走向「高峰」,打造沭陽新的工業地標。

據了解,沭陽擁有獨特的區位紅利,其位於長三角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淮海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地帶,沿海經濟帶、東隴海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等重大戰略交匯疊加。以沭陽為圓心,企業產品可輻射蘇魯豫皖20個地級市,其中1小時經濟圈人口約5300萬人,2小時經濟圈人口約1億人,3小時經濟圈人口約1.8億人。可以說,佔據沭陽就等於坐擁全國八分之一的消費市場。

而其內暢外聯的公鐵水空大通道正逐步形成,京滬高速、新長鐵路貫穿南北,京滬高速在沭陽設有4個出入口,距離上海只有4.5小時車程;合青高鐵、連淮揚鎮高鐵、徐宿淮鹽高鐵都可以在半小時內踏上班車;距淮安漣水機場50公裡、距連雲港白塔埠機場55公裡、距徐州觀音機場120公裡;宿連航道開工建設,距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交匯點連雲港港區僅60公裡,借港出海可直達歐美、東南亞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經吸引臺商企業24家落戶發展,總投資約21億元,其中尚弘服飾投資1.5億美元。

招來客商,沭陽更思考該如何留住客商。其堅持「產業第一、企業第一、企業家第一」的工作理念,發自內心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努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投資窪地:優化政務服務,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沭陽經開區承接市政府200項賦權事項、實現區內全鏈審批;堅持領導掛鈎和專業幫辦「雙輪驅動」,完善重點企業、骨幹企業「服務直通車」幫辦服務機制,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反映問題「直通車」,解決問題「點對點」,「無事不擾、有困必幫」;強化要素保障,打破要素價格壟斷,深化水氣熱等要素價格改革,探索建立水氣熱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機制,將土地、資金、容量指標等資源優先向大項目、好項目傾斜。

今年以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疫情帶來的多重考驗,沭陽設身處地為企業送來真金白銀的「及時雨」,出臺「黃金37條」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新落戶企業可享受設備投入5%—10%的現金獎勵、貸款年貼息最高可達300萬元,外資項目除享受以上政策外,還可按年度實際到帳外資額給予最高10‰的獎勵,對投資規模大、輻射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

據悉,沭陽每年表彰近10名「功勳企業家」並授予金質獎章,發放各類獎補資金1億元左右,並設立1000萬元科技計劃項目資金,對獲批國家級研發機構、國家級眾創空間的單位分別給予8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首次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50萬元的獎勵。如今已建成省級以上紡織類研發機構12個,市級以上智能車間8個,為廣大紡織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成果轉化等服務。

厚植優勢、擦亮品牌,沭陽將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項目增速強發展為抓手,深入推進產業集聚、布局集中、資源集約,全力打造個性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千億級紡織產業,構建引領未來的紡織服裝產業生態圈,為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貢獻更多的「沭陽模式」「沭陽經驗」。


相關焦點

  • 沭陽:紡織產業「織」出「沭陽速度」
    研討會上,在東部紡織產業頻遇發展瓶頸之際,沭陽緣何憑「智」另闢蹊徑,走出一條獨具沭陽特色的產業之路,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走近沭陽紡織產業尋找答案。近年來,沭陽緊緊圍繞「2+1」產業發展格局,重點圍繞紡織服裝產業,率先在全國規劃建設了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
  • 江蘇沭陽:紡織產業「智」造有「方」
    為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沭陽縣緊跟時代,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積極促進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有效推動了沭陽「紡織製造」加快向「紡織智造」的嬗變。於江介紹,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擁有智能紡織裝備生產線16條、30多項國家專利和軟體著作權,是國內提花織造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最強、擁有核心專利技術最多的企業之一,為縣內騰盛紡工集團、恆能家紡等紡織企業提供了大量智能製造專業設備。
  • 沭陽「項目建設突破年」,在紡織產業深耕精準服務
    而沭陽縣委、縣政府更是將「三個年」動員大會作為新春第一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方向,要讓沭陽紡織產業在「三個年」活動中積極發揮能動性並獲得新的發展。……」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偉,沭陽縣委常委、沭陽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等縣領導在招工點調研時關切地詢問企業招工情況。   各招聘會現場,人流湧動,招聘服務臺前擠滿了前來諮詢的求職者。卞建軍走到各招聘臺前,與企業招工負責人親切交談,關切詢問企業用工、招工進度及員工待遇等方面情況。
  • 創新強則國運昌:跑出創新「加速度」的中國—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段續 從載人航天、量子衛星、「中國天眼」等大國重器,到被譽為
  •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我縣規上企業培育 新高地...
    大作沿海文章苦幹實幹三年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我縣規上企業培育 新高地雙競賽活動及… 2020-12-23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沭陽紡織到底怎麼樣?聽聽專家、投資者、媒體都說了些什麼?
    沭陽紡織到底怎麼樣?聽聽專家、投資者、媒體都說了些什麼?   特別是為加快沭陽紡織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提升經濟開發區紡織產業生態,實現現有企業擴能升級,促進園區產業集聚,沭陽經濟開發區全力打造了一個高度集約化的特色產業園——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該產業園為全國首家,主要以智能針織品為主
  • 跑出跨越加速度 獻禮建校七十年
    時不我與、時不我待,我們如果不跑出衝刺的加速度,懶懶洋洋、四平八穩、勻速前進,就無法向學校建校七十周年華誕獻出屬於我們每個一高人的厚禮。因此,臨近節點我們更應該跑出加速度向前衝刺。跑出加速度,就必須「爭」,「爭」是衝刺的心態。
  • 沭陽共有紡織企業226家 針織產業進入「智能時代」
    沭陽共有紡織企業226家 針織產業進入「智能時代」 2016-03-21 09:21: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以前一臺機器要兩個人守著,自從引進義大利
  • 在沭陽,一起玩轉「七彩夏日」~
    ,室內書香四溢農家書屋,成為了孩子們的暑假好去處過「書式」暑假,享悅讀人生更好的滿足群眾閱讀需求我縣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建設「城市書吧」「花鄉驛站」等閱讀場所營造良好書香氛圍打造「書潤沭陽」閱讀品牌趁著暑假,快來開啟美好「書式」生活!
  • 跑出振興加速度 率先實現新突破
    跑出振興加速度 率先實現新突破 2020-12-10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玉林電商跑出加速度,鄉村發展裝上「新引擎」
    潘亞波剛剛與北流的電商龍頭企業——廣西東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籤定了扶貧產品購銷合同,他們出產的百香果、香水檸檬將由東雲公司通過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渠道進行銷售,這是玉林電商不斷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助推產業富民的一個鮮活例子。
  • 句容 邊城:跑出產業強鎮、科技興鎮「加速度」
    近年來,邊城鎮堅持著力優化經濟結構,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全力以赴招引科技含量高、帶動輻射強的企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跑出邊城產業強鎮、科技興鎮的「加速度」。    產業強鎮 吹響項目為王衝鋒號    3月3日,總投資26億元的9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9個籤約項目分別為肯立科技、賽博悠遊、新型城鎮鄰裡中心、百川護欄、寧春塑膠、飲旺科技、雷射切割機項目、青山茶谷、溫氏項目,涉及到一二三產各領域。其中賽博悠遊的康養項目總投資達18億元,該項目內容包括建設康養公寓1854套、床位4000個。
  • 吉林: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吉林: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隨著我國
  • 新北區:勇當先行軍 跑出加速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周斌說,這次考察時間雖然不長,但信息量很大、收穫很多,既深受啟發,又倍感壓力,「兄弟城市的發展定位之高、體制機制之活、創新動能之強、轉型升級之效、服務效能之優、生態環境之美、科技金融之聚、鬥志幹勁之足,都讓我感到等不及、坐不住、要快跑。全市上下包括我們常州高新區,都要鼓足幹勁、快馬加鞭、乘勢而上,奮力搶抓新機遇、對標先行者、跑出加速度。」
  • 三明大田:徵遷攻堅跑出「加速度」
    陳振耀 攝在項目徵遷工作中,大田縣實行「縣領導掛帥,鎮村齊上陣」的攻堅格局,走近徵遷群眾,深入宣傳徵遷政策,堅持問題導向,看規劃、講未來、聽心聲,用心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依法依規徵遷。縣處級領導牽頭召開10多場眾房內部析產協調會議,多方入手做通群眾思想工作,片區內30座房屋完成拆遷,保障了項目於今年6月22日開工建設。問題在哪裡,工作就深入哪裡。
  • 蒼南「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培養跑出「加速度」
    而蒼南縣探索創新的「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培養模式不僅成為了全國首創,更是打通縣、鄉兩級醫療人才資源共享渠道,有效破解了基層醫療人才資源匱乏難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得到了各級各界肯定,「縣管鄉用」被寫入國務院《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文件。
  • 面試熱點:讓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模擬試題 有人說,讓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很有必要。對此,你怎麼看?中公解析讓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這句話也就是在說科技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我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無論在什麼時期,科技創新都至關重要。科技創新是改善生活的關鍵。
  • 高密:點燃創新引擎 跑出職工全員創新「加速度」
    近年來,高密市總工會把實施「全員創新工程」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印發《關於在全市開展全員創新的實施方案》,通過推廣「豪邁理念」、搭建創新平臺、健全創新機制,引領職工創新創業創造,助推企業跑出職工全員創新「加速度」。推廣「豪邁理念」,點燃職工全員創新引擎。
  • 成都經濟跑出加速度
    天府沸騰小鎮瑪歌莊園。  2018年,在四川區域發展史上首次被定位為全省「主幹」的成都,不但跑出加速度,還頻繁與兄弟市州互動,承擔起「主幹」的引領帶動使命。數據顯示,70年來,成都充分發揮首位城市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持續為全省經濟發展貢獻成都「主幹」力量,對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穩定器」和「增長極」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