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日前,一場圍繞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智能製造、生態發展的研討會在沭陽舉行。來自全國紡織行業專家、院校領導、示範園區和企業代表,雲集沭水河畔,對我國紡織產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與挑戰,進行深入的探討。研討會上,在東部紡織產業頻遇發展瓶頸之際,沭陽緣何憑「智」另闢蹊徑,走出一條獨具沭陽特色的產業之路,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走近沭陽紡織產業尋找答案。
近年來,沭陽緊緊圍繞「2+1」產業發展格局,重點圍繞紡織服裝產業,率先在全國規劃建設了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目前,該縣紡織類企業達到60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2016年,紡織產業實現開票收入78.8億元,總量位居蘇北前列。該縣已初步形成涵蓋「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嘉德纖維、邦源紡織、月源纖維三家企業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定為包覆紗加工貿易單耗標準的起草制定單位,沭陽經開區相繼獲批「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
透過這些榮譽和數據可見,沭陽紡織產業目前已經實現了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加快轉變的良好開端,呈現出「經濟冷環境、產業熱發展」的沭陽現象。
依託一個產業園 全力提升競爭力
在沭陽經開區友富路上,一座現代化的針織產業園逐漸成長起來。2016年3月10日,在一片空曠的土地上,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一期舉行了奠基儀式。一年多時間,園區一期14.5萬平方米廠房及食堂宿舍樓已經全部完工並且裝修完畢。目前,已經籤約入駐企業8家,協議總投資超10億元。這一年的發展被業界稱為「沭陽速度」,得到了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高度認可。
如此驚人的「沭陽速度」從何而來?
「我們在發展紡織產業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通過設備的智能化、國際化,在產業轉移過程中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沭陽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將按照「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的要求,以技術創新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在針織產業的融合,打造沭陽智能針織特色品牌。
如今,沭陽圍繞針織產業鏈招商,開發區獨特的包覆紗及絲襪等針織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產業承載平臺日趨成熟。全縣包覆紗生產設備超過4800臺(套)且技術先進,佔全國同類設備總量的21%以上,是全國包覆紗生產設備最多、產量最大的優質包覆紗產業基地。
企業國際化 「冷環境」下「熱」發展
「11年前,邦源落戶沭陽。回想當初剛落戶時,事情多、問題多。當時,企業有什麼問題,政府幫辦人員都會跟蹤到底,直到問題得以解決。由此,我們深切感受到政府幫辦服務的貼心。這些年來,我們見證了『沭陽速度』,邦源也由當年的小樹苗成長為沭陽這片土地上的一棵大樹。」江蘇邦源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亞瓊說。
在沭陽,像邦源這樣得益於當地一系列優惠政策成長起來的企業還有很多。騰盛紡織、月源纖維、雙金襪業、寶娜斯、嘉德纖維……這些企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沭陽紡織產業的中堅力量。
目前,總投資8億元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入駐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由塞爾維亞EUROFIBER公司與江蘇嘉德纖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江蘇歐博智能紡織有限公司入駐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本地企業家和青年創業者等共同參與投資的項目已達成意向;香港中大集團、浙江無縫內衣協會、浙江海寧襪業等,紛紛派人到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洽談投資事項……
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見證了沭陽紡織企業越來越有國際範兒的發展歷程,也體現了在經濟新常態下,沭陽紡織產業「冷環境」下「熱」發展的新思路、新出路以及新成果。
管理出實績 全力強化競爭軟實力
沭陽紡織產業之所以能有如此發展,離不開該縣一系列完善的決策部署和管理。同時,該縣優質的園區管理理念、運作模式、工作舉措和幫辦服務,也「徵服」了很多來此投資興業的人。
「我們的目標是『棉花進去,襪子出來』,而在當時,全國沒有一家企業擁有從紡紗到印染再到織襪這樣完整的產業鏈條。那個時候,沭陽縣政府給予我們很多優惠政策,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服務,即使是現在來看,也有很大誘惑力。於是,2009年,我毅然來到沭陽,投資建成當時全國唯一一家擁有從紡紗到印染再到織襪完整產業鏈條的襪子生產企業。」諸暨雙金襪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鐵峰說,沭陽縣政府對企業的幫扶令人感動,所以「最近幾年,我也成為沭陽的宣傳者」。
為了加快存量項目轉型升級的步伐,沭陽縣鼓勵企業加快合作重組、股改上市、強強聯合,其中江蘇白羊線業有限公司和世界紡織巨頭———英國高斯集團開展合作,江蘇嘉德纖維有限公司與塞爾維亞EUROFIBER公司開展合作,讓中國企業享有全球市場資源。
年初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四送四帶」(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務、送關懷,帶情況、帶問題、帶建議、帶規劃)主題活動在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展開,活動要求機關幹部利用每個月的第二、第四周周六時間,定期走訪幫辦掛鈎企業,摸情況,解難題,以實際行動「搶佔增長點、服務增長點」。
精準的幫辦服務,打動了投資者,不少投資者成為沭陽投資環境的宣傳員、招商大使,追加投資、以商引商在沭陽成為常態。沭陽對待客商像親人,讓人感覺暖心、放心,這是很多企業家有信心在這裡做大做強企業的原因所在,也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沭陽紡織產業取得累累碩果的軟實力保障。( 範曉豔 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