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項目建設突破年」,在紡織產業深耕精準服務

2020-12-18 中國紡織網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江蘇省宿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項目建設突破年」、「精準脫貧衝刺年」、「基層黨建提升年」的「三個年」活動。而沭陽縣委、縣政府更是將「三個年」動員大會作為新春第一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方向,要讓沭陽紡織產業在「三個年」活動中積極發揮能動性並獲得新的發展。

  在一線

  春節期間,沭陽縣各工業企業招工情況怎麼樣,返鄉就業人員能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一直讓沭陽縣領導掛心。「今年招工的情況怎麼樣?目前有什麼困難?……」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偉,沭陽縣委常委、沭陽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等縣領導在招工點調研時關切地詢問企業招工情況。

  各招聘會現場,人流湧動,招聘服務臺前擠滿了前來諮詢的求職者。卞建軍走到各招聘臺前,與企業招工負責人親切交談,關切詢問企業用工、招工進度及員工待遇等方面情況。沭陽縣領導現場坐鎮,紡織企業無不感到溫暖與感動。

  除了縣領導的身體力行,沭陽縣各級領導幹部也都在春節期間堅守一線。從大年初三開始,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綜合科科長孫毅每天都會到沭陽開發區勞動力市場、沭陽各鄉鎮招工點,協助幫辦騰盛紡織、陳氏偉業、恆達紡織等企業開展招工活動,這已經是孫毅連續10年堅持春節期間協助幫辦企業招工。

  2018年,沭陽紡織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沭陽縣擁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39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2018年全縣紡織產業實現開票銷售收入116.59億元,同比增長42.62%,實現工業增值稅3.17億元,同比增長10.97%。根據沭陽千億級紡織產業規劃,到2019年年底,開票銷售收入將達到160億元,2020年將達到260億~300億元,2022年將達到450億~500億元,2025年將達到800億~1000億元。

  2019年,為進一步提高沭陽縣精準招商的質量和水平,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推動縣域經濟創新趕超、爭先進位,加快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沭陽又全面開啟了「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指出,為確保活動有效推進,首先要抓落實,關鍵在於領導帶頭。各級領導幹部要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撲下身子,走進現場,一線指揮。

  而對於重大項目保障,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提到,要創優營商環境,對重大項目實行「月嫂式」點對點精準服務,努力做到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客商滿意度最高。而沭陽縣各級領導幹部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項目的「月嫂式」精準服務和領導幹部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

  在路上

  招商引資是貫穿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加快地方發展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同時,項目建設關係經濟命脈,體現發展實力,決定發展地位。

  「縣黨政領導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4天,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10天,各鄉鎮專業招商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20天,經開區專業招商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20天。」

  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這樣一個出差「硬」指標,是否也讓你感到一絲疲憊?

  但這確是招商人的一種常態。今年2月14日,大年初十,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出差回程的日子,他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動態:「情人節的陪伴,招商人的生活,開發區人的狀態。」配圖是高鐵桌上一盒還沒吃完的泡麵。記者算了算,這應該是他剛剛走訪企業後的一兩天。

  這些幾乎每天都奔走在全國各地的招商人員,每天都在為縣域經濟的「生命線」貢獻著自己的心力。

  2018年,沭陽縣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協議投資額241.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168萬美元,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其中,沭陽紡織產業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6個,協議投資106.98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

  春節前,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籤約兩個10億元紡織項目——愛德紡織(江蘇)有限公司和江蘇正能家紡新材料有限公司,實現2019年紡織產業招商引資工作開門紅。

  在2月14日召開的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得「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投資促進局局長、紡織服裝產業招商局局長魏偉獲得「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9年,我們將繼續堅持『項目為王』,頭版頭條抓招商,重點聚焦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外資企業、行業50強等重點企業,全力突破一批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000萬美元、5億元、10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引進30億級、50億級的重特大型項目。」 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如是說。

  沭陽紡織產業實現高速增長,並不斷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離不開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的引領,更離不開招商人員辛勤的付出。

  在心裡

  為紡織企業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形成和諧互動的政企關係,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矢志追求,記者尤記得之前採訪沭陽企業時,一名董事長曾有感而發說:「幫辦工作人員的心很細,項目的許多細節我們沒有考慮到,而他不僅考慮到了還幫忙解決了。」足以看出,政府並不是把企業招來而已,企業的需求、企業的煩惱,他們無不記在心裡。

  江蘇達麗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經理朱向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我們公司在落戶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後,由於設備供應商推遲設備交付時間,導致2018年春節前,公司生產設備未能按時進廠,錯過了春節期間招工的黃金時間。設備進廠時,已經是2018年3月底了,開發區領導專門開會針對我們企業的情況制定了解決方案,幫辦人員親自和我們人事部一起到沭陽各個鄉鎮招工,經過2周的努力,100多名員工順利到崗,企業得以正常生產經營。今年春節期間我們超額完成招聘計劃,目前企業有員工近200人,新上130臺智能襪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在2018年開工建設的江蘇恆能家紡新材料有限公司,佔地1233畝,總投資30億元,涵蓋加彈、織造、印染、成品全產業鏈,項目全部建成將年產各類高檔家紡面料15億米,年產值近100億元、納稅5億元。

  恆能家紡董事長盧新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給了我們很大支持,石敬峰常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辦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多次到現場查看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的項目推進不會這麼快。」

  據了解,恆能家紡的落戶將進一步完善沭陽家紡產業鏈條,有效帶動沭陽家紡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在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也明確提到,堅持「有困必幫、無事不擾」的原則,推行引資單位親情幫辦和幫辦服務中心專職幫辦「雙輪驅動」模式,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全力會辦解決項目建設突出難題,不斷提升幫辦效率和質量。

  實行「保姆式」與「月嫂式」服務相結合,在做好常規性幫辦的基礎上,對大項目、好項目予以點對點精準幫辦,將水電氣熱、土地、資金、用工、環保指標等資源要素向大項目、好項目傾斜,切實幫助企業破解成本高、稅費高、利潤低和用錢荒、用工荒等問題,真情用心當好企業的「店小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做到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客商滿意度最高,為項目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不僅是把客商放在了心裡,沭陽縣委縣政府更是把沭陽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放在了心裡。

  2014年,沭陽成立紡織產業協會和沭陽包覆紗協會;2015年,沭陽包覆紗榮膺「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知名品牌示範區」稱號,這是宿遷市首次以區域性品牌獲得「中國知名品牌示範區」的殊榮;2016年,沭陽開始建立「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首次確立沭陽紡織的「智能化」定位;2017年,沭陽大規模藉助高校「智腦」助推產業升級;2018年,沭陽紡織在包覆紗、智能針織兩大羽翼逐漸豐滿的同時,再次提出向家紡領域深耕,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紡織鐵三角之勢……
  今後,沭陽縣還將擬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依託縣高創園和正在籌建的省級高新區,在招才引智、招新引優上下功夫,積極招引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石敬峰表示,「對於沭陽來說,打造的不僅是產業的升級版,也不僅是轉型,還要升級。我們擁有業內最具實力的企業家、最尖端的設備,而我們政府則要用最優質的服務來與之配套,打造出全國最優質的產品和產業。」

相關焦點

  • 沭陽:紡織產業「織」出「沭陽速度」
    研討會上,在東部紡織產業頻遇發展瓶頸之際,沭陽緣何憑「智」另闢蹊徑,走出一條獨具沭陽特色的產業之路,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走近沭陽紡織產業尋找答案。近年來,沭陽緊緊圍繞「2+1」產業發展格局,重點圍繞紡織服裝產業,率先在全國規劃建設了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
  • 江蘇沭陽:紡織產業「智」造有「方」
    」向「賣標準」轉變;近年來,一大批重大項目紛紛落戶,加速了產業集群的成長。2018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16.59億元,2019年有望達到180億元……   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紡織服裝產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縮減、用工難等影響,遭遇到了「成長的煩惱」,但作為江蘇省最年輕的產業集群——沭陽紡織服裝產業,卻能克服內外層層壓力和挑戰,一路高歌猛進
  • 富民強縣,花鄉沭陽跑出「紡織加速度」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發展論壇,記者了解到,秉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的發展戰略,沭陽堅定「產業集聚、擴大總量,轉型升級、提升質量,科技創新、集聚優量」總體思路,大力實施「項目招引和項目培育」雙輪驅動戰略,切實推動紡織等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 沭陽共有紡織企業226家 針織產業進入「智能時代」
    3月19日上午,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建新告訴筆者。機器換人、產業轉型,標誌著沭陽針織產業正進入新的「智能時代」。  「以技術創新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在針織產業的融合,打造沭陽智能針織特色品牌。」沭陽縣委書記胡建軍說。  紡織產業是沭陽縣「2+1」主導產業之一,目前,該縣共有紡織企業22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8家。
  • 沭陽紡織到底怎麼樣?聽聽專家、投資者、媒體都說了些什麼?
    沭陽在紡織產業招商方面付出了很多精力,特別是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無論是政府服務還是硬體支撐,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夯實了各種資源要素基礎。8年來,我們果斷實施國際化戰略,90%的市場份額面向國際市場,年創匯800萬美元以上;國際高端客戶遍布亞洲、歐洲、中東、美洲、南亞等地區,達十餘家;並順應潮流,在塞爾維亞建設包覆紗工廠,成為中國包覆紗行業中首個在國外建設工廠的企業。  一個個公司的建立、建設、創新發展,也助推開發區不斷持續發展。
  • 宿遷沭陽: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
    宿遷沭陽堅持以高質量的項目建設補齊發展短板、夯實小康基礎。  沒有投資增量,加快發展就沒有後勁。宿遷沭陽堅持「項目為王」,以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客商為主線,全縣66個招商主體統一組織調度,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持續掀起大招商熱潮,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落戶宿遷沭陽,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新竣工項目完成投資以及重特大項目招引、推進工作均位列全市前列。
  • 紡織行業轉型升級 沭陽率先建智能產業園並育出新三板上市襪企
    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張庶卓)記者日前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舉辦的「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推介暨雙金襪業媒體交流會」上了解到,江蘇沭陽規劃建設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將完成孵化區、成長區、樣板區、配套區和政府公共品臺的建設,實現企業集聚、品牌服務、物業服務、運行系統等園區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 中國最強紡織龍頭在蘇北沭陽砸150億建染整等項目
    中國最強紡織龍頭在蘇北沭陽砸150億建染整等項目 2020-12-04 08:24:51 來源:第一紡織網
  • 沭陽開發區:裝備製造產業漸入佳境
    ,預計今年底批量生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目標;該區境內總投資2億元的精密製造項目——江蘇睿陽精密製造有限公司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試生產……對沭陽開發區而言,過去名不見經傳的裝備製造產業,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現在逐漸做大做強並成為該區「2+1產業」中的成長型主導產業。
  • 沭陽:奏響工業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在沭陽縣馬廠鎮江蘇金牛機械有限公司,機聲隆隆的生產車間,加快施工的建設場面以及廠區門口堆滿的五金模具……到處呈現著工業生產的喜人場景。「去年銷售額760多萬元,今年新上了一條生產線,配上新設備後產能提高了兩三倍,到年底銷售額有望突破200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劉林高興地說。該公司投資5000萬元,佔地面積35畝,廠房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沭陽特色產業農業機械加工的龍頭企業。
  •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入選2018絲路經緯行業影響力產業園區榜
    宿遷網訊  近日,從首屆絲路論壇上傳來好消息,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成功入選2018絲路經緯行業影響力產業園區榜。據了解,首屆絲路論壇以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為主題,以產業集聚、產業升級和產業生態為核心,通過「絲綢」這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縮影和樣本,打造紡織行業新的「展示窗」。
  • 宿遷沭陽:找準結合點 畫好同心圓 科技鎮長團「智」推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沭陽縣科技鎮長團深耕地方產學研合作工作,持續深入企業做好調研和政策推介,立足地方主導產業做好服務,引進和集聚高層次人才、推動產學研高端對接,推動了沭陽人才、科技工作的持續提升,為沭陽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 探尋紡織製造智能化之路
    [提要]「投資8億元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入駐,與全球最具盛名的針織機械製造商義大利羅拉蒂集團達成1萬臺供貨協議,引進浙江客商投資1億元建設的江蘇九達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將開工建設。」   「投資8億元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入駐,與全球最具盛名的針織機械製造商義大利羅拉蒂集團達成1萬臺供貨協議,引進浙江客商投資1億元建設的江蘇九達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將開工建設。」江蘇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建軍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各項建設正有序推進,企業入駐項目開局喜人。
  • 武漢紡織大學:以特色求生存 以服務謀發展
    近年來,武漢紡織大學大力實施科技實力攀登工程,聚焦基礎研究和專業前沿,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了一批標誌性科研成果,在服務國家需求和重大項目中貢獻了紡大方案和紡大智慧——在堅持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和「以特色求生存、以服務謀發展」的辦學宗旨下走出了一條科研強校之路。
  • 建設濱海科創城 市北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多個項目有新進展
    「政產學研」迸發活力,多個重點項目籤約聚集區廣泛徵集青島科技大學智能製造領域創新項目,舉辦工業網際網路科創項目推介大會,獲得全市幾十家基金的共同關注,資金規模高達幾百億元。聯合青島科技大學,於9月20日校慶當天,舉辦政產學研精準對接項目發布會。
  • 【衡陽市】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牛仔小鎮)項目開工
    2月12日上午,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牛仔小鎮)項目在常寧市開工。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打造成為湖南最大的牛仔服飾產業集群。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出席並宣布項目開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鄧群策出席並講話,市政協主席廖炎秋出席。  鄭建新點亮項目啟動球,並宣布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牛仔小鎮)項目正式開工。
  • 鹹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項目案例
    2016年加掛鹹陽市科技產業園牌子,先後被評為首批全國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試點園區、第三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和陝西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是全市「兩園兩區一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市汽車產業「一心、一地、多點」布局的核心。
  • 沭陽:GDP破千億,蘇北第一!
    生產性投資大幅增加,完成工業投資225億元、增長16.9%,引進一批行業龍頭項目,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基地等項目當年籤約、當年開工。培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6家。李克強總理專門向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發來賀信。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一批服務業重大項目落戶。產業轉型步伐加快。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1%和47%。啟動小微特色產業園改造升級。
  • 2.95億元:杭州蕭山9個紡織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2.95億元:杭州蕭山9個紡織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在9大產業項目中,環橙國際科創中心是省級化纖紡織行業轉型升級試點,草漾紡織小微產業園是蕭山首個利用村級舊廠房改造的小微產業社區,興惠化纖集團項目是蕭山工業土地有機更新實施以來的首個案例,飛貝實業項目是杭州市首批通過「雲拍掛」實施的工業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