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江蘇省宿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項目建設突破年」、「精準脫貧衝刺年」、「基層黨建提升年」的「三個年」活動。而沭陽縣委、縣政府更是將「三個年」動員大會作為新春第一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方向,要讓沭陽紡織產業在「三個年」活動中積極發揮能動性並獲得新的發展。
在一線
各招聘會現場,人流湧動,招聘服務臺前擠滿了前來諮詢的求職者。卞建軍走到各招聘臺前,與企業招工負責人親切交談,關切詢問企業用工、招工進度及員工待遇等方面情況。沭陽縣領導現場坐鎮,紡織企業無不感到溫暖與感動。
除了縣領導的身體力行,沭陽縣各級領導幹部也都在春節期間堅守一線。從大年初三開始,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綜合科科長孫毅每天都會到沭陽開發區勞動力市場、沭陽各鄉鎮招工點,協助幫辦騰盛紡織、陳氏偉業、恆達紡織等企業開展招工活動,這已經是孫毅連續10年堅持春節期間協助幫辦企業招工。
2018年,沭陽紡織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沭陽縣擁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39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2018年全縣紡織產業實現開票銷售收入116.59億元,同比增長42.62%,實現工業增值稅3.17億元,同比增長10.97%。根據沭陽千億級紡織產業規劃,到2019年年底,開票銷售收入將達到160億元,2020年將達到260億~300億元,2022年將達到450億~500億元,2025年將達到800億~1000億元。
而對於重大項目保障,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提到,要創優營商環境,對重大項目實行「月嫂式」點對點精準服務,努力做到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客商滿意度最高。而沭陽縣各級領導幹部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項目的「月嫂式」精準服務和領導幹部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
在路上
招商引資是貫穿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加快地方發展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同時,項目建設關係經濟命脈,體現發展實力,決定發展地位。
「縣黨政領導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4天,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10天,各鄉鎮專業招商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20天,經開區專業招商人員每月外出招商時間不少於20天。」
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這樣一個出差「硬」指標,是否也讓你感到一絲疲憊?
但這確是招商人的一種常態。今年2月14日,大年初十,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出差回程的日子,他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動態:「情人節的陪伴,招商人的生活,開發區人的狀態。」配圖是高鐵桌上一盒還沒吃完的泡麵。記者算了算,這應該是他剛剛走訪企業後的一兩天。
這些幾乎每天都奔走在全國各地的招商人員,每天都在為縣域經濟的「生命線」貢獻著自己的心力。
2018年,沭陽縣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協議投資額241.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168萬美元,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其中,沭陽紡織產業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6個,協議投資106.98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
在2月14日召開的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得「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投資促進局局長、紡織服裝產業招商局局長魏偉獲得「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9年,我們將繼續堅持『項目為王』,頭版頭條抓招商,重點聚焦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外資企業、行業50強等重點企業,全力突破一批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000萬美元、5億元、10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引進30億級、50億級的重特大型項目。」 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如是說。
沭陽紡織產業實現高速增長,並不斷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離不開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的引領,更離不開招商人員辛勤的付出。
在心裡
為紡織企業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形成和諧互動的政企關係,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矢志追求,記者尤記得之前採訪沭陽企業時,一名董事長曾有感而發說:「幫辦工作人員的心很細,項目的許多細節我們沒有考慮到,而他不僅考慮到了還幫忙解決了。」足以看出,政府並不是把企業招來而已,企業的需求、企業的煩惱,他們無不記在心裡。
江蘇達麗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經理朱向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我們公司在落戶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後,由於設備供應商推遲設備交付時間,導致2018年春節前,公司生產設備未能按時進廠,錯過了春節期間招工的黃金時間。設備進廠時,已經是2018年3月底了,開發區領導專門開會針對我們企業的情況制定了解決方案,幫辦人員親自和我們人事部一起到沭陽各個鄉鎮招工,經過2周的努力,100多名員工順利到崗,企業得以正常生產經營。今年春節期間我們超額完成招聘計劃,目前企業有員工近200人,新上130臺智能襪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在2018年開工建設的江蘇恆能家紡新材料有限公司,佔地1233畝,總投資30億元,涵蓋加彈、織造、印染、成品全產業鏈,項目全部建成將年產各類高檔家紡面料15億米,年產值近100億元、納稅5億元。
恆能家紡董事長盧新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給了我們很大支持,石敬峰常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辦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多次到現場查看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的項目推進不會這麼快。」
據了解,恆能家紡的落戶將進一步完善沭陽家紡產業鏈條,有效帶動沭陽家紡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在沭陽縣「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中也明確提到,堅持「有困必幫、無事不擾」的原則,推行引資單位親情幫辦和幫辦服務中心專職幫辦「雙輪驅動」模式,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全力會辦解決項目建設突出難題,不斷提升幫辦效率和質量。
不僅是把客商放在了心裡,沭陽縣委縣政府更是把沭陽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放在了心裡。
石敬峰表示,「對於沭陽來說,打造的不僅是產業的升級版,也不僅是轉型,還要升級。我們擁有業內最具實力的企業家、最尖端的設備,而我們政府則要用最優質的服務來與之配套,打造出全國最優質的產品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