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學的校園內往往有這麼一群「學霸」,始終秉持探索求知之心,以廣博紮實的基礎向下紮根,以開闊明朗的勇氣向上開花,以四年拼搏換取一項項驕人成果。
揚槳起帆渡長川,攀崖越險過高山,最終用「保研」回報在大學拼搏努力的自己。現在一起來走近他們,聆聽屬於他們的故事,收穫獨一無二的經驗分享。
經濟法學院2016級本科生 馬韔
保送至北京大學
馬韔,以年級第二名的成績從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轉專業至經濟法學院。轉入經濟法學院的第二學期,即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隨後成績穩在年級前2%,並榮獲校級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大一期間參加西南政法大學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即榮獲一等獎,其所在的團隊是當時唯一的榮獲一等獎的大一團隊。在「挑戰杯」等比賽中,其也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保研經驗分享
在保研的準備過程中,馬韔主要做了兩個工作:
一是自我定位。她在自我定位方面考慮了綜合排名、英語成績、科研競賽情況等指標。她認真審視了自己的狀況,決定將重心放在九月正式推免的準備過程中。
二是收集研究目標學校的招生簡章、考核方式、真題、知識點的難度、經驗貼等。她說道:「一般八月底到九月初,各個學校都會出推免的招生簡章。」
她的「保研之旅」經過了南京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三站。
第一站是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考察僅需要面試,面試題中的中文題目涉及各個部門法中的基礎問題,英語題目大多數是日常問題;第二站是華東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的面試包括中文面試和英文面試,分開進行,中文面試是針對簡歷進行提問,英文面試則是翻譯法律文件;第三站是北京大學。在寒假期間,馬韔便對我校同學保研至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在對個人興趣和難度進行充分考量後,她將目標定位在了難度相對較小的北京大學法碩。接下來,在搜索了歷年真題、研究了考核形式和題型後,她便針對這些問題,開始有條理地準備面試和筆試。
有計劃地追逐目標
「課前進行預習,上課緊跟老師的思路,課後及時回顧所學的內容」,這是馬韔對於專業課學習的心得。其次,她還提到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前提下,應多看文史哲方面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要保持好這樣有規律的習慣,離不開有效的計劃制定。在這方面,馬韔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她的計劃包括了長期、中期和短期。長期計劃是5年,中期是2-3年,短期計劃就是每日、月、年的計劃。
她建議把長期目標定得高一點,中期目標「踮起腳尖能夠得著」,短期目標要切實可行。比如,她一般會在周五到周日的時候,採用看書或者做法考題的方式對本周的學習內容進行整體的複習。
如果不能實施自己的計劃,她就會反思並想出解決方案。有段時間她曾很難集中精力,注意力很容易被手機吸引,一天下來複習效率十分低。於是她便卸載了娛樂性APP。在發現這樣也無法十分有效集中注意力時,她就果斷地把手機放在寢室,只帶書去上課、自習。她說:「雖然不帶手機會十分不方便,別人不能及時聯繫到你,但是卻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實習中自我成長
通過層層篩選,馬韔獲得了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的實習offer,跟隨國內頂尖團隊實習了兩個多月。
她坦言,在律所實習期間,每天都需要閱讀大量的合同,將其中的重要信息提取出來做成表格,這使得自己成長很快。但她的實習工作也常會出現問題,有時遇到沒有學習過的合同,她就將其放在一邊,導致團隊工作滯後。帶教律師和她溝通後,她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狀態。馬韔說:「在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留著等老師講,但在工作中就應該及時解決問題,有不懂的可以請教他人或者自我學習。」
通過實習,她漸漸懂得如何應對知識盲區,也提升了快速學習的能力。實習讓她能夠儘可能多地了解律師行業,從而更好地規劃未來職業的發展。
同時,經過嚴格的選拔,馬韔在上學期末獲得了被學校推薦到最高人民法院實習的資格。雖然因疫情被推遲,但這仍能證明她的優秀。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 陳鈺瑤
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
陳鈺瑤,在校期間專業成績排名第一,雅思6.5分。在科研方面,主持並參與校級三創項目一項。曾獲得校綜合獎學金6次、校級三好學生、西政好學生等多項榮譽。此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拓寬視野,增加閱歷。大二暑假期間赴越南擔任國際志願者,大三赴泰國參加「亞洲模擬聯合國」大會。曾赴香港參加實習活動。
保研經驗分享
各大高校基本都會舉辦夏令營,陳鈺瑤當時就給一些學校遞交了申請材料。她認為,她最大的經驗就是以平常心對待夏令營,認真準備態度誠懇。夏令營考得更多的是綜合素質,考試內容不全是書本上的知識點。
「確定學校的時候要看學校夏令營的舉辦時間是否與期末考試時間「衝撞」等;在申請夏令營的時候,材料要做得精緻一些,不要雜亂無章,你的態度就是通過你的材料體現出來的;英語很重要,夏令營基本上都會有英語筆試和口試;可以根據每個學校的夏令營規則做些適當準備,比如提前了解它們的夏令營是怎麼考核的等。」對於準備夏令營,她建議道。
在保研方面,她談了自己的心得:「根據我們學校的保研情況來看,成績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必修課成績;不能作弊不能掛科;學好英語;雅思成績好和有科研成果則是加分項。」
學習方式重在合適
上課的時候,她會認真聽講記筆記。「我認為平時的積累很重要,在平時課餘時間,我會看看專業書。另外,在關鍵時刻需要認真和專注,如在期末考試前的一個月時間裡,我會進行期末複習,把筆記背個三四遍。」她說道。在生活中,陳鈺瑤有一些安排和規劃,但也不是精確到分秒。
在她看來,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因人而異,無論是哪種學習方法,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好。
在實踐中拓寬眼界
陳鈺瑤曾去過越南、泰國、香港等地,這些經歷對她來說一方面是拓寬了眼界,增加了社會閱歷;另一方面是結交了不少小夥伴,她和他們現在也有不少聯繫,相約以後再聚。她一直覺得不同地方年輕人的交流非常重要,交流可以增進我們與不同地方人們的了解和友誼。通過交流,才會發現原來不同地方之間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美好或者那麼糟糕。
法學院2016級本科生 鄢浩宇
保送至武漢大學
鄢浩宇,中共預備黨員,任法學院本科2016級年級總班長,現已保研至武漢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曾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由刑事偵查學院治安學專業轉入法學院,後學業成績一直位於年級前5%。輔修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雙學位,已獲得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證書和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校內八級證書。曾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西南政法大學綜合獎學金一等獎5次、綜合獎學金二等獎1次、校軍訓優秀學員、校級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曾參與並完成重慶市地方立法協同創新研究中心2017年度研究項目,主持法學院2020年度學生科研創新項目。
保研經驗分享
在鄢浩宇看來,在爭取校外推免資格時,不僅要準備資料、了解考核內容,還要考慮交通和住宿的問題,單槍匹馬的話確實會面臨很多挑戰。在保研過程中,與校內一同準備推免的同學結伴,在各大高校得到同樣畢業於西政的師兄師姐的熱心幫助,在參加面試的緊張之餘感受到溫暖的同門情誼,實為幸事。
關於法考和保研,鄢浩宇談道:「有很多內容其實是相通的,最主要的還是在時間規劃上的問題。前期主要將精力放在法考上,花適當的時間在專心準備保研夏令營的內容上,夏令營後再及時投入到法考主觀題的複習當中。在大三暑假的兩個月時間裡全身心地投入到法考的備考當中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僅可以建立起整個法學學科知識的基本框架、打牢法學基礎,還可以為之後的九月保研考核做好知識儲備。」
對於鄢浩宇來說,2019年的路走得並不輕鬆。學業、生活與心理上的壓力交織,甚至還會出現夏令營面試與期末考試日期「撞車」這樣的尷尬情況。對此,他坦言:「機會擺在面前,錯過了就沒有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他回憶起當時的應對,說道:「心理素質似乎是一個潛在的考量標準。要及時調整規劃,努力克服焦慮,保持良好心態。」
打好英語基石
於他而言,夯實法學專業知識儲備,提升法學專業素養是作為一名法學學生應當付出的努力;但若真想進一步得到提升,還離不開拓展外語技能。學好英語,能開拓國際化視野,能更直接地了解外文資訊、閱讀外文文獻,能和不同國家的朋友在社交軟體上暢談,還能為之後出國交流打好基礎。鄢浩宇總結道:「在某種程度上,學習英語就是一個將自己『國際化』的過程。」對他來說,學習是要把握未來的機會,更是為了奔赴遠方的原野。
「志同道合」的社交
在社交方面,鄢浩宇回憶道:「高中的時候我參加過很多比較『水』的社團,雖然加入程序簡單,活動輕鬆,但參加完後並沒有太大收穫,所以大學後我選擇進入有一定門檻並且能匯聚相同志趣的人的社團。在一個社團裡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即使有時候刷夜通宵,也是『痛並快樂著』。我曾經在辯論隊和編輯部,每周固定的訓練、比賽和文評會都成了非常有趣的經歷。」不需要刻意地打造一個舞臺去交際,在成長的路上自然地就會結交非常多優秀且有趣的朋友。心懷星空、腳踏實地,則志同道合的益友自來。
經濟學院2016級本科生 王雯琦
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
王雯琦,中共黨員,榮獲2019年校長獎學金、多次西南政法大學綜合獎學金一等獎,並高分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項目負責人,她帶隊榮獲2019年「挑戰杯」重慶賽區特等獎,還榮獲統計建模大賽全國優秀獎等多項學術競賽獎項。獲取期貨從業等多個資格證書。現已成功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應用統計碩士學位。榮獲校級優秀學生幹部、校級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還憑藉出色表現獲得「五四表彰優秀青年志願者新銳獎」。
保研經驗分享
在保研資格的申請過程中,按照時間順序,王雯琦大約從2019年4月份開始準備材料,5月份到9月份投遞材料進行網申,6月份開始參加夏令營,9月份參加預推免。
她最開始是通過在知乎上看參考經驗來讓自己有點準備、清楚流程。她表示,以個人經驗來看,很關鍵一點是為保研準備材料,一定要有耐心去妥善完成。其中硬指標(如獎勵,成績等)要分門別類保存好,隨時取用;軟實力(如個人陳述等)要根據每個學校不同的網申要求認真修改文字內容,揚長避短,契合學校專業需求。
在談及選擇北京師範大學的原因時,她說道:「首先,北京師範大學是985高校,排名比較靠前;其次,地理位置在北京,資源多,適合個人發展;最後,在專業角度上,她報的應用統計專業,這所學校的應用統計專業評級為A-。因此這個學校總體來說是最佳選擇。」
參加競賽,錘鍊自我
王雯琦自剛入學時就決定要儘可能多地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和活動。在大一大二比賽活動相對較少時,她就將精力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儘可能地提高成績。同時她也利用前兩年的時間紮實基礎,不斷提高個人能力,考取一系列證書(如計算機水平考試證書等)。在大三階段,她將精力主要放在學科競賽上,在競賽中提升實踐能力。雖然相對來說學習的時間投入少了一些,但她仍然保持著不錯的成績。
讓她印象最深的便是「挑戰杯」比賽。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系統性地參與完成一篇標準的論文。每一個步驟的學習、每一次的團隊探討,都使她獲益匪淺。在科研水平和溝通能力方面,她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同時她也增強了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勇氣。這讓她在寫自己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時更有條理。在她看來,這一切都得益於這場比賽。
保持上進,不斷提升
談及成績優異的原因,王雯琦說道:「一方面是上進心,想要通過個人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改變自己,做得更加出色。如果一開始在班上成績不錯,我就會有很強烈想保持住的念頭,成績越好越想學,類似於正反饋機制。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鼓勵,我的進步離不開他們的指導和關懷。尤其是我父親以身作則,他為了激勵我學英語,經常閱讀Chinadaily英文報紙,會常常跟我分享他的學習情況。我假期回家就會和他一起看英語新聞,他的英文水平甚至已經趕超了我。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我願意更加努力。」
同時,她利用假期參加香港跨國企業英國保誠集團的實習項目,進行商業報告演講,不斷地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努力和優異的表現,她獲得了企業高層的推薦信。
民商法學院2016級本科生 鄭國梁
保送至中國政法大學
鄭國梁,中共黨員,就讀於民商法學院資本市場法務實驗班,輔修會計學,任年級團總支書記,已保研至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專業。GPA3.8(4分制),曾獲國家獎學金1次、校長獎學金1次、西南政法大學綜合獎學金一等獎4次、綜合獎學金二等獎2次、重慶市「創青春」銀獎、重慶市「網際網路+」銅獎、重慶市大藝展二等獎。主持重慶市智慧財產權項目《人工智慧生成物的著作權法保護》結項,參與校級三創項目《「擔保型買賣」的性質與效力》結項。獲評全國三下鄉「強國一代新青年」、校級優秀學生幹部等校級及以上榮譽20餘項。鋼琴十級。志願服務時長逾200小時。
保研經驗分享
鄭國梁在大三寒假開始準備法考和保研。因為法考的內容和夏令營考察內容有交集,他便通過複習法考來準備夏令營專業課,同時他也積極準備英語和夏令營申請材料。原本他已經入營浙大、法大、上交、華政、北師大五所學校,因為夏令營時間與期末考試時間衝突,最後只參加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夏令營並獲得了優秀營員。
談及保研的經驗,鄭國梁認為要重視信息的搜索,提前搜集各大院校夏令營的信息和九月正式推免通知;要重視申請文書的每一頁甚至每一個字符,語言言簡意賅,材料要詳實有條理;針對不同院校要做差異化準備,不同的院校看重的興趣點不同,有的看重科研,有的重視英語和排名,還有的偏向學生工作經歷;最後申請院校時按照「衝保穩」的思路劃分層次進行選擇,不同層次的學校都要申請。
由於時間衝突,他一結束國際經濟法期末考試後便立刻趕往機場,坐夜班飛機飛往北京。報到、參加開營儀式、英語測試、專業課筆試、師生交流、同學們之間互動活動、專業課面試、英語面試。經歷了高強度的夏令營後,鄭國梁便立即坐飛機回到了重慶,參加隨後兩天的國際公法和智慧財產權法的期末考試。
「夏令營的整個過程總體上來說是比較緊張的。因為夏令營的時間排在期末考試時間的間隙,所以也來不及充分準備。尤其我已經放棄優營率極高的上海交通大學,並得知其他學校的同學早已結束期末考試的消息,壓力確實很大。每天都是在睡眠嚴重不足的狀態下完成各項任務,甚至顧不上感受勞累等情緒。」鄭國梁這樣回憶整個夏令營。
平衡工作和學習
鄭國梁自入學以來一直擔任民商法學院本科2016級團總支書記。關於平衡工作和學習,他認為,承擔一份工作意味著責任和奉獻,應當盡職盡責;其次,提高學習效率、加快生活節奏,儘量讓自己的學習不受到影響。
關於學習,鄭國梁說道:「投入時間學習正如花費金錢投資,最終收益如何不僅僅取決於時間投入的多少,還取決於時間使用效率、時間分配、投資的項目、投入時間的質量等。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過多地關注學習投入時間的多少,而應該更多地關注我們真正掌握了多少東西。即成果是目的,時間是工具,不要本末倒置。」
注重發展自我興趣
除學習之外,鋼琴是他最大的愛好。除了作為學校樂隊成員參加重慶市大學生藝術展演取得器樂組二等獎之外,平常也喜歡彈奏一些流行歌曲釋放壓力。他曾經還是學院排球隊隊員,參加排球隊也讓他的生活更加豐富。
羅曼·羅蘭曾說:「每個人都有他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鄭國梁對自己的優勢有清醒的認識,並不懈追求自己認定的目標。他一旦選定了一項工作或者任務,就不會輕易放棄。
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本科生 張鋪秋
保送至西南政法大學
張鋪秋,就讀於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現已保研至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GPA3.63,大一到大三專業必修課成績位於年級前3%,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校級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曾獲校綜合獎學金6次、國家勵志獎學金2次,在《東南傳播》《新聞研究導刊》各發文1篇,在大學生「挑戰杯」學術科技競賽獲校級三等獎。此外,平時積極參加課外實踐,獲得「第二屆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優秀獎、「第三屆全國書法、硬筆書法網絡大賽青年組」二等獎等榮譽。
保研經驗分享
張鋪秋說道:「優秀的學習成績是保研路上的『敲門磚』。以新聞傳播學院為例,學院會根據前三個學年的學習成績排名安排面試名額,最後不到10%的同學可以獲得推免資格,但是各個學院各有差異。」她在參加學院推免面試之前,密切關注了各個高校發布的關於夏令營的相關通知,根據各個學校的要求提交相關材料(成績單、排名情況、所獲榮譽、推薦信等),獲得了西南政法大學、中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入營通知。她提到,有保研意願的同學可以根據高校夏令營活動的入營要求,提前撰寫學術論文、參加科研競賽等,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實踐活動履歷。
「高校一般會在5、6月份發夏令營的相關內容,有的高校的夏令營時間可能會與期末考試時間衝突。」所以她建議多投幾個學校,在權衡之下取捨。對於參加夏令營活動,張鋪秋認為,無論最後能否獲得優秀營員榮譽,對自己來說都是開拓眼界的一次經歷。「在參加中南大學的夏令營時,我與一個素未謀面的廣西大學的同學住在酒店裡,那天晚上她與我分享了她大學期間參加了哪些活動,自己平時是怎樣學習生活的。我們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認識她是我這趟湖南之行最大的收穫。」
努力學習專業課
在學習方面,張鋪秋說如果把學習當成是一項投入多、回報慢的「苦差事」,不管是學習激情還是效率都要大打折扣。我們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化整為零」 ,合理地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短期目標中得到有利的正反饋,在長期目標中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她強調了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對於她來說,不管是最初轉專業還是後面保研到行政法學院,都是因為自身努力學習專業課的結果。「想要儲備紮實的專業課知識,除了要及時鞏固課本中所學的基礎內容,還要不斷地了解學科發展的動態,從而提高自身對學科的理解。大學的學習遠遠不是考試周簡單刻板地背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學習老師在課堂上所傳遞的價值理念和思維方式,這令我們終身受益。」她最後補充說道。
合作共贏,匯聚團隊的力量
張鋪秋曾經在面對「三創」「挑戰杯」這樣的大型活動時也會望而卻步,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覺得這些活動離自己好遙遠,自己一個人肯定完成不了。」她說道。但後來她遇到了學習和生活中的夥伴,大家一起組隊參加各項活動,如「網際網路+」比賽、「挑戰杯」比賽等,在老師的指導下也取得了好成績。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我和我的小夥伴一起參加『挑戰杯』比賽,我們去到重慶市梁平區,坐客車到鄉下走訪非遺傳承人,調查目前的非遺發展狀況。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屋外在下雪,屋裡大家圍著火爐討論今天搜集的資料,那一刻我再也不覺得我是一個人參加比賽。」在張鋪秋看來,團隊中各種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已經大於競賽本身對她的吸引力,與隊友一起完成項目本來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西政的書香,在他們的靈魂深處種下了求知的種子,成就了這樣一群自律、拼搏的學子。願他們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不負韶華,一路追光。感謝他們對於保研經驗的分享,你們看了之後,有沒有什麼收穫呢?
來源:西南政法大學 記者:秦小雅 許顥玥 陳泓鋼 譚嘯 聶榆華 文字編輯:蔣雨杉 繆鳳 劉紅 王靖雅 王萌 排版編輯:蔣雨杉 執行編輯:王祖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