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有著名的「二八定律」,指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告訴我們,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合理分配精力。同樣,當一個人患病時,20%是由內因決定的,80%則是由外因造成。
從人體健康角度來看,45歲以後是身體機能容易出現問題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身體新陳代謝開始緩慢,人體免疫力也逐漸走下坡路,可謂是人生健康的關鍵時期。如果保養得好便會越活越年輕,如果保養不當會疾病纏身。45歲後想要長壽,需堅持「二八定律」,如果能在以下3件事上堅持「二八定律」,就能使疾病不來擾,健康又長壽,早知早受益。
1.夥食上二分細八分粗
粗糧和細糧是共同協助人體消化系統工作的。其中,粗糧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能改善胃腸微生物菌落,細糧裡的膳食纖維是可溶的,熱量較高,但它的蛋白質、胺基酸等含量要比粗糧高。之所以倡導吃粗糧,是因為吃的細糧太多會導致便秘、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一大堆疾病。
而粗糧在防治這些疾病的作用上,遠遠超過細糧,它甚至能起到防治抑鬱症、止喘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別認為粗糧吃得越多越好,粗糧裡的植酸容易和纖維素溶合形成沉澱,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因此要二分細糧八分粗糧搭配最好。
2.飲食上二分飢八分飽
經常吃太飽不僅會讓消化系統超負,還會引起內臟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力下降,甚至誘發腸胃病、胰腺炎、心血管疾病等病症,還會加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最好的飲食原則是早餐吃五成飽,中餐吃八成飽,晚飯前最好喝半碗湯,這樣可以減少進食量。
吃飯時要注意細嚼慢咽,每頓飯至少吃20分鐘,多咀嚼能讓唾液腺分泌腮腺激素,可以讓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起到促進消化、避免餐後出現高血糖、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
3.疾病上二分治八分防
一個人如果能把八分力氣用在防病上,就能避免很多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慢性病的發生。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到來的,往往要經過長年積累才能發作。在預防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喝水,能預防高血壓、腦出血在內的多種疾病,但多喝水並不意味著亂喝,餐前喝水比餐後喝好,睡前兩小時最好喝杯水。此外,要飲食規律,不僅定時更要定量,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適當運動。
總之,45歲之後是長壽的決定期,在這個階段要做到以上3個「二八定律」,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健康下半生。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瑾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