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吃麵包,還是吃包子呢?」「周末要不要出去逛街?」生活中,我們面臨類似的選擇時能很快做出決定。但也有一種人,會很難做出選擇,甚至會因此焦慮、糾結。即使做出了決定,他們仍然不能心安,懷疑其他選擇是不是更好。這就是選擇障礙。很多人問;"我有選擇障礙怎麼辦?"在這裡我們請心理專家做一下解答。
面對所有人或事物無非是:要麼選擇離開,要麼學會拒絕,要麼坦然承受。無論處境如何都是自我的選擇,無須抱怨。我在面對兩難選擇(心理學稱之為「趨避衝突」)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更不會有太多的糾結。
因為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萬物負陰而抱陽。」倉央嘉措告訴我:「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所以你想破解選擇障礙,一定要把認知建立在這種價值觀的基礎之上。
我知道面對兩難選擇,無論你怎麼權衡都有益處和遺憾。最關鍵的是做出選擇時少考慮獲益的那一面,而是要多考量遺憾或不好的那一面,問問自己是否能夠坦然承受。所謂「選擇障礙」,無非是只想要好的那一面,而不想承擔壞的那一面。天下哪有這等美事?
我們看到那些活得快樂的人,敢於承擔做出選擇後帶來的負面後果。其實對於選擇障礙,普通人理解得過於狹隘了。它不單單體現在購物與飲食等生活層面,還體現在我們的生命質量層面。
比如說我們面臨的內心痛苦亦是「選擇障礙」的延伸。第二個破解「選擇障礙」的法門就是「活在當下」。人人都在說「活在當下」,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活在當下」的真正含義,更不知道在實際操作層面如何「活在當下」。
當下這一時刻產生的感覺、情緒和情感,就是當下的唯一。如果此時你的腦子裡還生出了一個「我」的概念,那麼你就沒有活在當下。所謂「我」,其實就是過去的一切體驗的殘留。
如果執著於這個「我」,說「我悲傷」,這時就和悲傷有了距離,悲傷就成了破壞性的力量。所以,要擺脫選擇障礙,內心就不能生成這種對抗的力量。第三個破解「選擇障礙」的法門就是「體驗」。
羅傑斯說,所謂的「自我」就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克裡希那穆提更看重當下,他說,當你悲傷時,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傷融為一體。其實,我們和悲傷本來就是一體的,這一刻,我就是悲傷,悲傷就是我,但我們總以為,除了悲傷外還有一個「我」,這就製造了分裂。
第四個破解「選擇障礙」的法門就是「不要去追尋不存在的完美」。接受遺憾和殘缺,你就會無限接近「完美」。值得注意的是,你可以無限接近完美卻永遠做不到完美。歌德在《浮士德》裡說:「當一個人說『這一切都太完美了』,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青版新書《願你無畏地去愛》,點擊原文連結,歡迎購買。
《願你無畏地去愛》
尚鵬(心醫覺民)著
青島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知名高人氣心理學家尚鵬(心醫覺民)
十年磨礪扛鼎之作
深度剖析真實案例
揭示親密關係真相
開啟兩性關係密碼
一部現代人必讀的情感寶典
讓每個人獲得良好持久的兩性關係
2018年當當網聯合青島出版社力推的心理情感暢銷書《願你無畏地去愛——在愛中受傷,在愛中成長》作者籤名版將於6月底在當當網獨家上市。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妊娠分娩育兒微信公眾號由全國孕產育兒類圖書銷售第一名的超級暢銷書《妊娠分娩育兒》專家作者團隊精心打造,悉心為媽媽和寶寶服務,提供體貼周到的孕產育兒知識和先進的早教啟蒙知識,為媽媽的孕產健康和寶寶的幸福成長保駕護航!
關注我們:
點擊標題下方我們的微信暱稱:
青島出版社妊娠分娩育兒(mamastarbaby),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