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曹雪芹的巨著,它以賈府為中心活動舞臺,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為首要資料,經過對賈、王、史、薛為代表的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至衰的發展過程及豪華奢侈日常的生動敘述與描寫,客觀而真的地揭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並明白無誤地預示了其無可挽回的覆亡趨勢。
《紅樓夢》的思想內涵十分深厚,「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一個嬌嫩多病的林黛玉, 但我更樂於去分析薛寶釵的人物形象。坦白說,在《紅樓夢》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薛寶釵。
薛寶釵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大多都是保守、圓滑而又自私的。我覺得這並不能作為她的性格標籤。大家都以袒護林黛玉的角度來看她,但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的話,薛寶釵的可愛也並不下於林黛玉。
薛寶釵,才不輸黛玉,貌堪比可卿,能可替熙鳳,巧齊平襲人。寶釵端莊穩重,溫柔敦厚,豁達大度。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著「不見奢華,惟覺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這就概括地寫出了她謹守封建禮教,順應環境的個性特點,勾勒了一個封建淑女的輪廓。
薛寶釵很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水亭撲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機。但其目的是讓小紅、墜兒以為她沒有所見那些私情話,並非有意嫁禍林黛玉。借衣金釧,也並非有意識讓王夫人嫌棄林黛玉。她這樣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義的明哲保身的哲學,她處事周到,辦事公平,關心人,體貼人,幫助人。
一次,襲人想央求湘雲替她做點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對她講明史湘雲的苦衷,責怪她「怎麼一時半刻不會體貼人」,並主動接去了要湘雲做的活計。湘雲要開社作東,寶釵因伯她花費引起她嬸娘報怨,便資助她辦了螃蟹宴。
因此,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經真心地這樣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薛寶釵這個形像,不是要一個虛偽奸隱的「女曹操」;也不止是塑造一個標準的封建淑女形象;是一個品格端莊,容貌美麗,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標準女兒,被封建禮教所毒害以至毀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