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嶺匯】大腕政客扎堆高球場 庫裡喬丹鍾情高爾夫

2020-12-25 騰訊體育

【編者按】《果嶺匯》是騰訊高爾夫推出的一檔獨家原創品牌欄目。為大家詳解高爾夫運動的明星球員,賽程禮儀、賽程規則等諮詢。果嶺爭雄,誰主沉浮。

地球人都知道明星、大腕愛打高爾夫,因為藉由這個平臺,以球會友,達到社交的目的。但高爾夫對他們來說,又遠不只如此。有人靠它來排遣壓力,放鬆身心;有人用來傷後康復,保持體型;有人借高爾夫思考人生,磨礪身心。

美國總統的高爾夫傳統情結

不會打高爾夫的總統,就不算合格的美國總統。歷史上的美國總統中,不少人都是高爾夫球的愛好者。如果談到愛打高爾夫的美國總統,您只知道歐巴馬,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美國才成為真正的強國,而伴隨這個強國成長起來的44任總統,其中至少有16人會經常打高爾夫。而在這當中,歐巴馬的水準只能算倒數。

威廉-塔夫託、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艾森豪、約翰-甘迺迪、林登-詹森……這一路數下來,不會打高爾夫的總統真的是「另類」。

要特別說的是近幾屆總統的故事。布希家族打高爾夫的歷史已有將近百年,布希的曾祖父喬治-赫爾伯特-沃克曾是美國高爾夫發展初期的風雲人物,1920年曾經擔任美國高爾夫協會主席,以他的名義創辦的著名賽事沃克杯延續至今,成為美國和英國的業餘球隊之間對抗的頂級賽事。老布希打高爾夫追求的是「速戰速決」,他的目標是3個小時之內打完18洞。老布希任期內,一般都在80桿左右,差點20。2007年美巡賽AT&T全國錦標賽職業/業餘配對賽,伍茲還與老布希一起打了最後三個洞。

柯林頓是著名的「作弊王」,他會在揮桿犯錯誤後重新開球。柯林頓的好友範-拿塔曾經揭過他的老底:最好成績就是78桿一局,而且伴隨著無窮無盡的「加擊」。柯林頓還是「最大牌」 總統,因為他打高爾夫的時候都得帶著特工、警察狙擊手、安全電話核代碼等,因為他打高爾夫時隨時可能與世界各國元首在通話。

小布希繼承了老布希「快打」的傳統,逢年過節或老布希生日都會陪父親打上18洞,據說小布希不會開高爾夫球車,所以每次打球,都是老布希開車載著兒子打球。小布希的短杆一直存在問題,但是他不喜歡聽別人指導,也不喜歡練習。他寧可打12場球也不會到練習場打一場球,即使沒有太多時間練球,但是他能有15差點已經顯示了他不俗的水平。此外,小布希和前英國首相布萊爾之間的「基情」也因高爾夫浮出水面。英國有媒體播出了布希從背後抱著布萊爾教他打高爾夫球的「溫馨畫面」。

歐巴馬喜歡打高爾夫已是眾人皆知,有細心的記者發現歐巴馬上任一年半打高爾夫就達到了20多次,是小布希在任時的總和。不過,總統先生的球技不怎麼樣,打的球飛不遠而且總向左偏移。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歐巴馬的差點在16到17之間,每場球平均能打88桿到89桿之間。

  

球技最好的「高爾夫總統」是帶著腰傷還能打出平均80桿的約翰-甘迺迪,艾森豪、福特、羅斯福緊隨其後。第五位是老布希,能夠打出平均80桿出頭的成績,能夠打出85桿左右的小布希排名第6位。排名第7位的比爾-柯林頓能夠打出90桿以內的成績,但由於喜歡加擊,在高爾夫球界被戲稱為Billigan。不過人們依然認為柯林頓的球技比歐巴馬更好。

排名第12位的伍德羅-威爾遜雖然非常喜歡打高爾夫,但從來沒有打進過100桿。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川普處於領先,他對於高爾夫球的痴迷一點都不輸給歐巴馬,無論是每年花在高爾夫上的時間和財力,他都可謂是一位合格的高爾夫總統。

NBA也能推桿優雅起來

高爾夫球是個貴族運動,體現運動者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很多NBA巨星比賽之餘都喜歡來玩兩把,君不見查爾斯-巴克利一直對高爾夫球場上的表現念念不忘,而麥可-喬丹也經常要和「老虎」伍茲同場競技。

  

然而最投入最努力的,當屬史蒂芬-庫裡,因為他真的打了高爾夫職業聯賽。就在去年六月份,他剛剛復仇勒布朗-詹姆斯,擊敗克裡夫蘭騎士拿下第二個NBA總冠軍之後,就跑去打職業高爾夫了,6月29日,高爾夫美巡賽旗下的二級巡迴賽威巡賽(Web.com Tour)官方宣布,庫裡將持外卡參加艾莉梅高爾夫精英賽,以業餘高爾夫球員的身份與一群職業球手在果嶺上同場競技。

2017年8月4日,閒不住的球員庫裡參加職業高爾夫比賽,以74桿,高於標準桿4桿的成績排在142名(一共156人參加),這個成績如果是職業球員,這一定不是合格的,但這是庫裡第一次參加高爾夫比賽,而且是職業比賽,參加的人基本都是職業高爾夫選手。

  

庫裡這打高爾夫的水平,自然比他打籃球的本事差了很多,籃球場上他可以百步穿楊,然而在高爾夫球場上,他卻不能例無虛發。巨星的天賦有差別,業術有專攻,庫裡水平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熱愛啊。

  

庫裡在高爾夫上下的功夫還真不少,據美國媒體CNN報導,庫裡從8歲就在父親德爾-庫裡的薰陶之下開始接觸高爾夫球。13歲那年,他的父親已經成了他的手下敗將。進入高中之後,庫裡曾經是夏洛特基督學校高爾夫球校隊的當家球星。每一年的夏天,庫裡都有抽出不少時間打高爾夫球,他也曾4次參加了著名的世紀名人高爾夫球賽,並且曾經在2013年拿到了第四名的最好成績。不僅如此,他曾經在圓石灘高爾夫球場打出70桿的成績,低於標準桿兩桿。最著名的段子,自然是他在高爾夫比賽中擊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了。

NBA的高爾夫發燒友真不少,從喬丹、巴克利,到姚明、保羅、雷阿倫,都對這項「優雅」的運動情有獨鍾。

國內明星扎推高球場

高爾夫球運動已經是貴族運動的代言詞,娛樂圈中的明星或是導演都有不少是打高爾夫球的高手。

在歌手孫楠眼中,高爾夫球卻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運動,是一項愛上就一輩子都放不下的運動,它沒有巔峰,無論你怎麼努力練習,最好的一桿球永遠是下一桿。

孫楠的第一支球桿並不是自己買的,而是齊秦送的,在樓上看了4年的球,在有了球桿後,才真正開始接觸高爾夫球。孫楠對高爾夫球的悟性特別高,沒有專業教練,因為事業繁忙也沒有時間天天練習,他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破百杆,這是打了幾年高爾夫球的人也未必能達到的成績。對於高爾夫球,孫楠說它像唱歌一樣需要悟性。

有著2.26米高個的姚明自然不能用普通人用的推桿,據說姚明專用的高爾夫球推桿高度就將近一米五,即便是這麼長的推桿,姚明拿著還是感覺很彆扭,好像拿著小鐵楸一樣。

擁有古銅色皮膚的任達華,在電影中大多扮演的是江湖人物,現實中的他沒有江湖匪氣,相反是謙謙君子一枚,拿著高爾夫球棒站在高爾夫球場上的他看上去是不是文質彬彬的呢?

年輕時的陳道明酷愛打籃球,隨著年齡大了也跑不動了,就逐漸愛上了高爾夫球,陳道明自帶的儒雅氣質,真的很適合打高爾夫球。在陳道明眼裡,打高爾夫球是一項既健身又健腦的戶外運動,主要的運動方式就是行走和動腦,一天下來走個六、七公裡是至少的。

由於長期在戶外打高爾夫球,陳道明的膚色慢慢變成了古銅色,他對高爾夫球的熱愛已經到了風雨無阻的程度,曾經還在雨裡堅持打了16洞被淋透的經歷。

農村出生的王寶強不僅會打高爾夫球,動作還相當流暢,還有網友稱王寶強是憑藉高爾夫球在娛樂圈立足,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走紅後的王寶強並沒有忘記他的伯樂馮小剛,每年都會和馮小剛敘敘舊,聊聊天,後來還學會了打高爾夫球,慢慢的在娛樂圈中的球友越來越多。孫楠、陳道明都和他打過球。

馮小剛對高爾夫球的痴迷程度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他一年要打100多場的球,平均每場2000塊錢左右,還要加上住宿費,保守估計一年就要30萬的開銷,這樣的玩法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打高爾夫球時,面對綠茵茵的草地,確實能夠沉澱自我,這也是高爾夫球吸引馮小剛的地方,馮小剛說自己還要打20年的高爾夫球,如此一算,還需要1000萬元左右。

曾志偉身材不高,揮動高爾夫推桿的畫面很搞笑,不過別看他人不高,也不帥,但他確實一枚實力幹將,在高爾夫球上的技術不容小覷。

(冬小麥)

(所配視頻與原文內容無關,僅供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果嶺匯】高球場趣事 鱷魚成群+裸奔辣眼睛
    【編者按】《果嶺匯》是騰訊高爾夫推出的一檔獨家原創品牌欄目。為大家詳解高爾夫運動的明星球員,賽程禮儀、賽程規則等諮詢。果嶺爭雄,誰主沉浮。球手在高爾夫球場上會遇到許多突發有趣的事情,這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動物們給出的種種難題。
  • 衝繩高爾夫自駕遊
    日本的衝繩縣是由九州與中國臺灣之間的160個大小島嶼組成,縣內有多達43個高球場,當中的33個球場集中在面積最大的衝繩本島之上,島上主要劃分為南部的那霸、中部的北谷和北部的名護3個地區。由於衝繩曾經是太平洋戰爭的激烈戰場,中部一直是美軍的軍事重地,所以好的球場都集中在島的南部和北部。
  • 全昱休的切球課程(9)針對雙層果嶺的切球方法
    如果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距離旗杆約50碼,同時旗杆所在的果嶺還是一個雙層果嶺,這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是應該將球直接打上上一層果嶺呢?還是使球從果嶺前方滾動上去更合適呢?
  • 「AimPoint」革命性果嶺看線技術,在上海開課啦!
    想知道,去片:這些職業球員在使用Aimpoint 果嶺看線技術,這項技術讓球手無需藉助任何設備儀器就能準確判斷各種果嶺,能用科學方法計算出果嶺上任意兩點的準確推擊路線,可最大程度地提升推桿精準度。如今,你在上海即可學到這項巡迴賽絕技!
  • 《26個英文字母讀懂高爾夫》:Designer 設計師
    的確,他們正是高球界最讓人尊敬的幾個名字,這些偉大的名字,也早已列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堂,只不過,他們並沒有在賽場上奪冠,而是在球場設計領域最頂尖的大師。他們的作品,包括美國奧古斯塔國家俱樂部、雲南春城湖畔高爾夫度假村、佛羅裡達TPC鋸齒草球場等經典之作。球迷不會忘記,那些頂級球手們在鋸齒草第17洞開球下水帶來的歡樂,這個島果嶺的經典設計風格「總是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 這些高爾夫「專用」英語,你知道多少?
    Course是課程,但Golf Course 不是高爾夫課程,而是高爾夫球場Golf Club是高爾夫俱樂部,但複數之後的Golf Clubs是高爾夫球桿Drive是開球不是駕駛Driver是發球桿不是司機Driving Range是練習場不是駕駛區Address不是地址是瞄球Flight
  • 南澳州阿德萊德高爾夫之旅
    風景如畫的18洞,標準桿72米(6095米)提供了完整的高爾夫體驗,擁有精心修剪的果嶺,鬱鬱蔥蔥的球道和幾個洞的位置良好的水的危險和掩體。這個具有挑戰性的沙帶球場因擁有南澳大利亞一些最好的推桿面而被廣泛認可,2017年和2018年被評選為年度最佳俱樂部。
  • 高爾夫蘊含的人生哲理,比音勒芬翻開企業家的成功手冊
    這句在果嶺上的話,讓李彥宏走上了鑽研信息檢索技術路上。並且,他還憑著像對高爾夫那份堅持,一直堅定不移走搜索這條路,於是有了後來的百度。在綠色果嶺,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在果嶺上,收穫了成功的"秘訣",李彥宏和小白球的緣分妙不可言。這也許也正是為何時至今日,李彥宏依然對高爾夫情有獨鍾。
  • 高爾夫常用英語
    >高爾夫俗稱小白球,是一種室外體育運動。個人或團體球員以不同的高爾夫球桿將一顆小球打進果嶺的洞內。大部分的比賽有18洞,杆數最少的為優勝者。英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美國大師賽和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錦標賽是高爾夫球界的四大大滿貫賽事。高爾夫球普遍被視為蘇格蘭人的發明,今日的高爾夫球18洞制度亦由蘇格蘭制定,當地亦有全球最歷史悠久的高球會,被視作蘇格蘭國粹。
  • CEO的高爾夫情結:球場是最好的生意試煉場
    李朝常借用通用CEO韋爾奇的話調侃:「我一生中最持久的友誼都是在高爾夫[微博]球場上建立起來的。」  CEO們為何獨鍾高爾夫?  每周末,李朝都會準時出現在球場。這是李朝的第11個「高爾夫年」。回憶起當初走進球場的原因,其實和許多商業精英的原因如出一轍:因為工作需要走進球場,從此一發不可收,高爾夫逐漸成最喜愛的休閒方式。「一種生活方式。
  • 一個大學生為什麼跑去高爾夫球場剪草
    記得有一次果嶺打孔,全身被雨水浸透。為了不影響周二客人打球,一般像果嶺打孔這種工作都必須按時完成。很多個周一都是從早上5點工作到下午5點或者更晚。還有一次,球場舉辦大型比賽,為了準備比賽場地,一般都要提前一兩個月加強養護,做好更多的細節工作。那時,連續一個多月每天早起上班。開始工作的興奮期過後,開始疲倦和厭煩每天早起、單調、沒有多少語言交流的工作。
  • 林戴爾高爾夫鄉村俱樂部
    林戴爾高爾夫鄉村俱樂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吉布森尼亞,是匹茲堡最原始淳樸的高爾夫球場。27洞的錦標賽級別球場由3個9洞球場組成:小樹林場,湖泊場,果園場。三個場都蜿蜒穿過起伏的地形,大量的蘋果園,茂密的森林和寬長的河流以及溼地,美麗的風景令每一位球員都讚嘆不已。
  • 走進精英與高爾夫的故事,探尋小白球的魅力
    而在眾多運動中,魯曉松偏愛高爾夫。天津大元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魯曉松 圖源自網絡「打高爾夫對我來說,是一种放松、緩解壓力的方式」,魯曉松如是說。在果嶺上,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在每一場球賽中,步行幾公裡;慢節奏的運動方式,讓魯曉松的體質逐漸增強。
  • 打高爾夫什麼最重要?90%的人答錯
    打高爾夫什麼最重要?有人說心態,有人說節奏,有人說肌肉記憶……但如果把這個問題,縮小到技術層面,看似見仁見智的問題,就會指向一個答案。那就是——推桿。從發球檯到果嶺,高爾夫是一系列環節的緊密聯結。那為什麼說推桿最重要呢?我們不妨聽聽PGA教練Hill Marks的分享:的確,通常情況下,揮桿會佔據人們絕大多數的練習時間,而把推桿留在場下找感覺。也正是因為對推桿重要程度的忽視,認為相比較揮桿,推桿的動作很簡單,大家才會在推丟一個球之後捶胸頓足。
  • 雅典:樂享高爾夫,美食與跳蚤市場
    成立於1969的大學高爾夫球場是雅典唯一的一個公共球場。標準桿為72桿,風景迷人而又充滿挑戰。和雅典的神話一樣,雅典城中的高爾夫球場同樣為遊客們所稱道。球場果嶺波浪起伏,沙坑設置極具戰略性,為攻果嶺的那一桿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也為挑戰果嶺提供了大量的球洞位置,因而每一推對於球手來說,都是一次致命的考驗據導遊說,球場當時主要為大學機構服務,由 Auxiliary服務部門統一管理,由球場自主經營。因為建在校園中,因而球場也為學生、職員以及旅客提供住宿等特色服務。
  • Garmin發布全新的高爾夫腕錶Approach S62
    高爾夫GPS 智能腕錶,搭載全彩觸控螢幕 ,內置全球41,000+高爾夫球場信息 Garmin宣布推出新的高爾夫腕錶Approach S62,這是一款集時尚外觀和專業功能為一體的高爾夫GPS智能腕錶。
  • 歷史上的今天:《高爾夫》
    1984:《高爾夫》 正如之前介紹的《網球》和《彈珠檯》一樣,《高爾夫》也是出現在 FC 平臺上相當早期的作品。遊戲畫面雖然算不上精美,甚至連背景音樂都沒有。
  • 2016-17亞洲百佳高爾夫球場評選 完整名單出爐
    優異的草坪品質,11至13 的果嶺速度,給球手帶來了非凡的體驗。球場坐落在湖邊坡地上,球道為梯田格局,不僅狹窄,而且起伏,充滿著挑戰性和生涯難忘的趣味性。四季如春的氣候,更使春城湖畔成為高爾夫度假天堂。
  • 高爾夫魅力難擋,比音勒芬為你講述商業大咖與小白球的故事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圖源網絡李彥宏剛接觸高爾夫時,打得並不太好,但他從未放棄,在不斷嘗試中練就了「堅持不懈」的性格特點。在一次與導師打球時,導師說道:「搜尋引擎技術是網際網路一項最基本的功能,應當有未來。」這句在果嶺上的話,讓李彥宏走上了鑽研信息檢索技術路上。
  • 麥克羅伊親身示範,果嶺邊沙坑球打法
    特翻閱了往期《世界高爾夫》雜誌,整理了2011年10月麥克羅伊在浦東湯臣與球迷互動親身示範沙坑球的打法,希望大家能夠從中領悟到打沙坑球的要點,擺脫沙坑球的困擾。果嶺邊的困難球位中,職業球員更願意打沙坑球,原因有兩點,一是可預見性,比起粗草或者長草中的球,沙坑球視覺上更直觀,球下面是沙子,而比起沙子的軟硬度,長草下面泥土的軟硬度無法預料;二是容錯性,球員打沙坑球通常是打球後1寸位置的沙,而非直接觸球,因而比起長草等球位失誤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