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孩子不喜歡去姥姥家,原因很現實,扎心了

2020-09-05 橙果4288

在我們當地,有這麼一句話,外孫就是一條狗,吃了就走,這句話聽起來像是罵人的,其實細想一下,也不無道理,外孫,畢竟在孫子的前面加了一個外字,這就代表他就是一個外人。

其實,孩子們最能夠感受到情意的真假,他們不喜歡去姥姥家,一定在心裡沒有感受到被喜愛的成分,因此才會不喜歡去。

我先說說我們家的故事吧,每當大年初二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孩子去我媽家,到了我媽家之後,我媽會給每個孩子100塊錢。而我哥家的孩子,我爸和我媽兩人每人都給100塊錢,而我的孩子就只有我媽給。不要說孩子了,其實大人的心裡也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這種事情又不好意思說出去,或許也許是心虛,覺得自己是外人,更不想去追究這樣的事情。

孩子們爭奪玩具的時候,姥姥總是會第一時間或者孫子,或許他也是擔心自己的兒媳會數落他吧,從此,孩子們得不到公平的對待,他們的內心是有數的,以後再次提到去姥姥家的時候或許就會產生排斥的心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都已經潑出去了,更何況是孩子呢?對於很多農村的家庭來說,女兒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是看著女兒的面子,才會照顧一下孩子,當然是和自己的孫子們不能相提並論的。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姥爺在集市上買了好吃的,裝在自己的包裡,到了我家之後,即使我看到了,他也不會拿出來讓我吃,他要把這些食物帶回去給他的孫子們吃。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別人偏愛,即使那麼一點點,也會想要靠近對方,而當你發現自己只是那個可有可無的人是必然,會產生遠離的情緒,而不想要去姥姥家,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然了,有這種思想也不是老人的錯,畢竟這是幾千年的傳承,都是這麼走過來的,姥姥們也在儘自己的能力對女兒們好,對外孫外孫女們好,可是能力有限,也只能做到這裡,我們也無需去苛責他們。

即使孩子們不喜歡去姥姥,但是等到姥姥需要用人生病的時候,孩子們還是會看在媽媽的份上對姥姥好,因為這個人是媽媽的母親,也是對他們有恩的人也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因此即使孩子們不喜歡去姥姥家,也不需要小題大做。

把它當成一種自然現象吧,努力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不要去追究這些事情,以免傷了親情。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長大後不願去姥姥家?孩子給出的原因現實又扎心,好心疼
    一般情況下,老人與孩子都是隔代親,老人尤其疼愛孩子,而孩子也因為老人的疼愛而親近老人。但凡事總有例外,部分老人出於種種原因,區別對待孩子,過後還埋怨孩子不親近自己。為什麼孩子長大後不願去姥姥家?孩子給出的原因既現實又扎心,讓人心疼,也讓人懂。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不喜歡去姥姥家?父母別強迫,原因很現實
    導讀孩子對於姥姥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情」,很多孩子小時候都被姥姥帶過,可是長大後卻發現,孩子很少去姥姥家,甚至還會有些排斥。說親吧,也很親,但是在真正的行為上,卻有些距離感,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也會發現這個問題,除了節日以外,孩子很少說主動的要去姥姥家。
  • 「媽媽,我們回家吧」,為啥孩子不願意在姥姥家?三大原因很現實
    最近姥姥嚷嚷著要見外孫,小潔趁孩子還沒開學,請了兩天假帶他回姥姥家,去的前兩天兒子和姥姥相處得不錯,姥姥捨不得外孫離開,於是小潔一人買車票回去上班,留兒子在姥姥家多住幾天。批評了他幾句,兒子就吵著要走,小潔不知所措:假期在奶奶家呆一個月都沒哭沒鬧,怎麼一去姥姥家就出麻煩?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家長別強行逼迫,原因很現實
    不是不喜歡姥姥,孩子可能是迫於這些原因才不想去姥姥家!很現實李女士最近有一些小煩惱,自己是怎麼也想不通,於是就發到了網上向網友們求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李女士在前一段時間帶著她的女兒回女兒姥姥家吃飯,沒想到女兒露出一副十分不情願的樣子,李女士覺得很詫異,要知道,女兒小的時候可是最喜歡姥姥了,還經常主動說要去姥姥家玩,現在怎麼說變就變了呢,難道是孩子姥姥做了什麼讓孩子討厭的事,所以孩子才不願意去了?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辛酸
    但是,伴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串親戚的行為漸漸地有一種排斥感,特別是去姥姥家,有些孩子一點也不願意跟姥姥家走動,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孩子去姥姥家不像去奶奶家,幾十分鐘就到了,那可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啊。所以,孩子長大後覺得去一趟太累了,就不喜歡去姥姥家了。
  • 喜歡奶奶還是姥姥?孩子的回答,現實又戳心,卻不能怪孩子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姥姥和奶奶也是寵得不得了。於是,孩子們總是被問「喜歡姥姥還是奶奶?」孩子們的回答很現實,有時候又讓人覺得戳心,也不能怪孩子。一所小學做過這樣的調查,老師採訪孩子們「你認為奶奶和姥姥哪個更親」,孩子們很快分成了兩派:「奶奶派」和「姥姥派」。
  • 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孩子的回答幾乎一致,背後原因太現實了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老人幫忙帶娃,也沒有問過老人對孩子的態度。而家長忽視的這一塊,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寶媽小麗今年生了二胎,之前大女兒放暑假時,因為自己又要照顧小的又要休養身體,所以決定送孩子去老人家裡待兩個月。不過寶媽每次問到孩子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脫口而出的回答,既現實又扎心
    ,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其實不少孩子都是由家裡老人照料的。有一次王阿姨開玩笑問:「是姥姥好,還是奶奶好?」誰知孩子脫口而出:「奶奶好」這讓王阿姨有些許尷尬,同時也感覺很扎心。雖說這樣的話讓作為姥姥的王阿姨有點寒心,但卻也是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從小是由姥姥帶的,隨著長大卻被奶奶「撿漏」了。也許兩邊的老人也不會有意無意地跟我們抱怨什麼,但要是真的聽到自己的孩子這樣說,真的就不擔心,其中一邊的老人會寒心嗎?
  •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並非不孝順,原因既現實又扎心
    外婆家似乎是每個人心底最深處那溫柔的記憶,回憶起童年似乎都有外婆的身影。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孩子們從小時候天天鬧著要去外婆家,到後來的沒啥事不會去,這其中的轉變其實有著許多原因。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外婆家?
  • 「姥姥親還是奶奶親?」孩子一句話兩邊都尷尬,現實又扎心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幾乎所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一道難題:你更喜歡奶奶還是更喜歡姥姥?這個孩子的話傷扎心卻現實淘淘出生的時候,姥姥過來伺候月子,淘淘一歲以內,最難帶的階段都是姥姥帶過來的。淘淘媽媽之所以讓媽媽過來幫忙帶孩子,就是避免這個特殊時期的尷尬,因為她和婆婆實在是無話可說,而且語言不通,關鍵她不太能接受婆婆的生活方式,淘淘媽媽從小在城裡長大,而淘淘奶奶是個地道的農村老太太。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更喜歡去姥姥家,而非奶奶家?原因有三
    朋友小張跟朋友們抱怨:我家閨女從小由姥姥看管多一些,但小時候特別喜歡去奶奶家玩,一到周末就嚷嚷著要去。但是長大之後,女兒就不願意去奶奶那了,反而更喜歡回姥姥家。這次暑假小張許諾女兒,只要回奶奶家就給金錢獎勵,可是這個小財迷壓根沒有動搖,就是不肯去。爺爺奶奶又著急見孫女,小張難為急了。據了解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小時候喜歡回奶奶家,長大後更喜歡去姥姥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原因有三。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給的答案既現實又扎心,家長要深思
    夫妻雙方雖然工作穩定了,但是依舊沒有辦法分出人來照顧含含,於是又讓奶奶繼續幫買帶,由於奶奶家和姥姥家距離太遠,2歲後的含含很少去姥姥家,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見上幾面,慢慢的對姥姥的印象便有些淡忘了。父母聽到這個回答時,有些詫異,問道原因時,含含表示,奶奶天天陪我,而姥姥卻不陪我,所以,我跟奶奶更好,奶奶就是我的家人。而且,每次去姥姥家時都需要準備各種各樣的禮品,還要向她們問好,可是跟奶奶卻不用這樣。
  •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支持孩子「復讀」?這三點原因很現實,扎心了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支持孩子「復讀」?這三點原因很現實,扎心了高考結束後,很多學生在拿到自己的分數時,成績並不是很理想,只能是上一個普通的大學,這時候就在復讀和上大學之間開始徘徊,不知道該做何選擇,很多大人這時候都表態不想讓孩子復讀,說出背後的原因時,現實扎心了。
  • 中國式養娃新焦慮,姥姥成帶娃主力,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身邊帶孩子的,發現很多孩子叫的是「姥姥」而不是「奶奶」,說明姥姥已經成為了帶娃主力軍,幼兒園門口,越來越多的孩子撲進了姥姥的懷抱。為什麼姥姥帶娃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奶奶去哪了?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為什麼姥姥帶娃?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小玉從小是由外婆帶大,3歲那年媽媽為了送她上幼兒園就接到了身邊,之後很少去外婆家。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為何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心酸
    孩子小的時候跟姥姥當然非常親,但是他們長大之後,有些孩子卻越來越不願意去姥姥家。這當然會讓姥姥非常的傷心,甚至會說孩子是小白眼狼,他們小時候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們拉扯大,為什麼如今孩子會離自己越來越遠呢?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心酸。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3個孩子的回答完全不同,現實又扎心
    今日話題:你知道大多數孩子怎麼回答姥姥好還是奶奶好這個問題嗎?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而家裡的老人,更是寵孩子寵到不行,孩子想要月亮,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都不能給摘星星。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出去遛彎的時候,在街角巷尾總會有一些鄰居大媽逗弄孩子,問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 為啥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姥姥家?其實不是姥姥不好,原因很現實
    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大多數孩子生下來後都是由老一輩帶大。而避免&34;的千古難題,姥姥成為幫忙帶孩子的主力軍。所以很多孩子小時候都和姥姥最親,讓不少媽媽都&34;不已。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不知從何時起,孩子不再願意去姥姥那裡玩,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跟著爸媽去看看姥姥,甚至還得&34;。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為啥孩子越長大越不願去姥姥家?不是不想去,原因有口難言
    畢竟很多孩子都是被姥姥照顧著長大的,對姥姥家自然而然的會產生親近之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發現,小時候的那些美好回憶似乎就像是泡影,輕鬆和愉悅不再,更多的則是拘束和反感,似乎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那個「外人」。
  • 在孩子眼中,奶奶和姥姥有區別嗎?孩子的回答雖扎心但真實
    而在眾多老人中,有的是奶奶幫忙帶娃,有的是姥姥幫忙帶娃,雖然同樣是老人帶孩子,但由於立場不同,奶奶帶和姥姥帶的方式也不同,而這也就導致孩子對兩位老人的感情也有區別。小羅最近總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兒子不聽話,非要去奶奶家,小羅很是好奇,明明兒子從小是被姥姥帶大的,為何更喜歡奶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