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埋爛果當肥料到使用環保酵素 為溫嶺這門絕技點讚

2020-12-19 浙報融媒體

2018-01-03 20: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劉振清 王悅 陳祥勝

走進位於溫嶺市太湖水庫東岸大太公路兩側的大寨地果業有限公司,你會發現果園裡整齊擺放著數十個直徑50釐米、高1.2米左右的塑料桶。打開密封的塑料桶蓋,從三四米遠外就能聞到一股散發著帶有酒精香味的特殊氣味。大寨地果業負責人林方軍說,塑料桶裡盛放的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環保酵素,是用來做肥料的。

大寨地果業建園十幾年來,特別重視綠色栽培,注重果品品質。2009年,由於發生果實日灼病,部分柑橘果實可食率下降,為防止品質受影響的日灼果流入市場,林方軍將十多噸即將上市的柑橘埋入地下當肥料。果園深埋柑橘的做法被媒體報導後,消費者對果農這種不讓次品流入市場的做法廣為好評。

然而,果園發生落果、次果、爛果是不可避免的,採用傳統的深埋處理或堆積漚肥,既浪費資源,又影響環境。尤其太湖水庫作為我市主要飲用水水源地之一,其周邊有1000畝果園,雖然果農積極響應「五水共治」號召,實施「肥藥雙控」,但傳統生產方式或多或少在影響著太湖水庫的水質。

2014年4月,國家農業部正式批覆支持浙江開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建設,浙江成為全國唯一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省。藉助試點優勢,2014年6月,在市農林局特產站、市植物檢疫站技術指導下,大寨地果業開始研究《爛果等植物殘體在現代生態循環果園中的應用》。

「爛果等植物殘體在現代生態循環果園中的應用,用直白語言說,就是環保酵素。收集落果、次果、爛果,加入糖和水,裝入密封的容器,經厭氧發酵,產生的棕色液體,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料。同時,還有淨化空氣等很好的環保效果。」林方軍說。

市特產站副站長金偉是《爛果等植物殘體在現代生態循環果園中的應用》項目的主持人,他告訴記者,他們試驗的發酵法處理植物殘體具體做法是,事先準備一個清洗乾淨的250公斤容量大桶,然後把殘次果等收集起來,按照3:1:10的比例加入紅糖和水,放進大桶,第一個月每天打開桶蓋放氣,攪拌一下,第二個月封閉不動。3個月後,提取落果發酵肥即環保酵素做葉面噴施試驗,進行應用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從營養角度看,果樹葉面噴施500至1000比1不同濃度的落果發酵肥,比單一使用磷酸二氫鉀或尿素做葉面肥和濃縮的沼液都要好,均能顯著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濃度。

金偉說,從生態角度看,落果發酵制肥是以「園區中循環」的生態循環農業體系,把農業生產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做到產前節約集約、產中清潔控汙、產後廢物利用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達到減少越冬蟲量和菌源,減少生長期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從而實現「肥藥雙控」,助力「五水共治」的目的。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精神,從果園深埋爛果當肥料到使用環保酵素,為促進我市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開創了實踐基礎。

上海溫嶺商會常務副會長蔣衛兵是溫嶺市城東街道瓦窯頭村人,現在上海浦東新區從事倉儲物流。蔣衛兵非常喜歡溫嶺高橙等家鄉農產品,前段時間,他回溫嶺考察投資環境,聽說溫嶺種植的葡萄柚很好吃,又聽說我國著名園藝學家、原浙江農業大學吳耕民教授曾撰文推定溫嶺高橙是葡萄柚的原生種消息後,特意驅車至大溪,到大寨地果業有限公司購買了數箱葡萄柚。他品嘗了大溪產的葡萄柚後發覺,這裡的葡萄柚除了皮薄、可食率高外,香氣更加濃鬱,口感更加清新。

市農業林業局相關技術專家說,大寨地果業出產的葡萄柚香氣更加濃鬱、口感更加清新,正是得益於產地位於太湖水庫邊上這一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產中主要使用有機肥料、環保酵素這一「獨門絕技」。

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

市經信局副局長 孔連軍

「十二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綠色發展和節能目標責任制為抓手,以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節能管理為目標,以推廣節能技術、提高能效水平為途徑,大力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全市萬元GDP能耗降至0.358噸標準煤,比2010年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了18.45%,比上級下達指標多完成5.45個百分點,順利完成了「十二五」能源規劃確定的目標,為綠色發展、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作出了貢獻。

針對目前我市現有產業層次整體不高、引導自主節能舉措不多、生活用能剛性增長較快等實際,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建設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和全國清潔能源行動試點示範城市為目標,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導向,以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為手段,以提升基礎能力為支撐,保障合理用能、鼓勵節約用能、限制過度用能,堅持節能領跑、綠色發展,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倒逼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市制訂「十三五」節能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年末,全市萬元GDP能耗從2015年的0.358噸標準煤下降到0.304噸標準煤以下,單位GDP能耗「十三五」累計下降15%以上;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組織管理體系、政策法規體系、監督考核體系、宣傳培訓體系、技術支持體系和市場化服務體系。

為實現節能總體目標,將突出抓好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四大領域,積極做好五項重點任務,實施節能工程,確保完成台州市下達的能源消費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確保能源利用效率處於全市前列。其中工業領域重點要嚴格控制高耗能項目、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積極推進綠色工業發展;公共機構領域要實施公共機構綠色行動、開展節能節水示範創建、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和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每周少開一天車、嚴格控制室內空調溫度、使用節能環保購物袋、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全民節能行動工程。

綠色的生產方式才是可持續發展

箬橫糧食專業合作社 朱齊軍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段話,讓作為農民的我深有感觸。

對於我們普通農民來說,綠色發展就體現在我們平時的勞作裡,體現在我們的產品上,我們努力讓產品更加「綠色」。比如我們使用的農藥,都是低毒且高效的,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來使用。此外,我們使用的有機肥料,也都是為了產品更安全、更加「綠色」。

綠色耕種,產品品質提升不少,但隨之而來的是成本的增加,售賣的價格自然會比同類產品高一點。有些顧客對此不理解,質疑所謂「綠色」是否名副其實。而對於我們農民來說,產品是否安全,要做到問心無愧。綠色的生產方式,才是可持續發展。

當好推動綠色發展的主力軍

環保工作者 孔王忠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重點部署,15次提及「綠色」,4次提及「綠色發展」,論述了綠色生產、綠色金融、綠色發展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

綠色發展是我們建設「美麗溫嶺」的翅膀,人人有責、人人共享,需要我們在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上實現全面刷新和深刻變革,身體力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要把踐行體現到認識上,面對環境汙染問題深惡痛絕,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要把踐行體現到責任上,保護生態家園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要把踐行體現到行動上,把綠色意識轉化成行動,體現在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眼下,「美麗溫嶺」正持續推進中。身為環保工作者,我們要當好推動綠色發展的主力軍,全力以赴落實好各項環境保護的工作和任務,圍繞環境綜合整治、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城市管理「三大革命」等中心工作,全力推進水、氣、土汙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讓溫嶺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

在點點滴滴中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市民 劉駿

工作十幾年了,雖然家裡先後添置了電瓶車、小轎車,但平時上下班,我還是習慣騎公共自行車或步行。一方面是我家離單位近,也就兩公裡多一點的路程,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騎車或步行去上班有很多好處。

步行上下班的好處,網上說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能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步行還能增強消化腺分泌,促進腸胃有規律地蠕動,增加食慾等。

我自己個人親身感受和體會最深的是,早晚上下班,騎車或行走在空氣新鮮的河邊樹下,大腦思維清晰、靈活,可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就我們溫嶺尤其是市區的交通狀況而言,在有些地段騎車,有時可能不比開車慢。當然,說點更實在的話,夏天的時候,汽車在太陽底下被曬至五六十攝氏度甚至更高,發動汽車、打開空調降溫就要好些時間,還未等車內溫度降下來,我自行車可能就已經到達終點了。出點小汗,節省不少汽油費,很值。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感覺,在學習貫徹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進綠色發展中,需要從節約用水、用電和騎車、步行上下班等點點滴滴做起,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大興區果蔬垃圾變環保酵素 原生態栽培蔬菜走俏市場
    走進金舟頑寶農創基地,一串串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了枝頭,相比於傳統的農業種植園區難聞的氣味,這家基地種植大棚裡散發著酵素的清香。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地裡發生落果、次果、爛果是不可避免的,採用傳統的深埋處理或堆積漚肥,既浪費資源,又影響環境。
  • 廚餘垃圾變成洗滌劑或肥料 自製環保酵素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家庭中,這種環保酵素的製作已經悄然流行。  等候3月得到一罐環保酵素  「環保酵素施用半個月報告:以1:100的比例稀釋後噴灑,一周兩次,半個月後,陽臺上的植物葉片厚實油亮。月季養了2年多,葉片沒見這麼茂盛過!另,噴在梔子花葉子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黑蟲不見了,不知是被殺還是被這酸酸的氣味給燻跑了!」
  • 壽光呂一村利用蔬菜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既改良土壤又提升品質
    多年來,大棚裡的爛果、菜葉等通常作為垃圾填埋處理,或者堆積漚肥,卻影響了環境衛生。4月8日,記者採訪得知,壽光市紀臺鎮呂一村開闢出一條新路徑,家家戶戶以蔬菜垃圾為原料,製作出環保酵素,既可以當做農作物的肥料,也能改良土壤結構,讓垃圾變廢為寶。
  • 環保酵素使用方法分享
    小編特地花費了一些時間整理環保酵素的使用方法,以供養大家查看,(方法可以千變萬化,請以自己實踐為準)。資料來源於:環保酵素救地球--環保酵素網  http://www.hbjsjdq.com/index.php,以及末學、其他環保人士使用經驗分享。感恩環保酵素網的環保義工、各界人士無私分享!感謝酵素的發明人和將酵素傳播給我們的人!
  • 酵素還能拿來澆花?簡單這幾步,教你輕鬆自製環保酵素!
    對於酵素大家並不陌生,其實酵素也可以拿來澆花的,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總體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北方偏鹼性的土壤,使用環保酵素根系明顯變好。環保酵素含有單糖和胺基酸類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以供給植物生長所需。
  • 科學配比製作環保酵素 果皮爛菜葉搖身變清潔劑
    來源:中國寧波網 時間:2014-07-18 00:32:25    果皮、爛菜葉搖身一變,成為環保清潔劑。昨日,在海曙區月湖街道會議室,環保達人清源茶館經理毛幼飛和30多位居民一起動手按科學配比製作環保酵素,為淨化地下水作貢獻。  只見毛幼飛將事先準備好的蘋果皮裝進隨身帶來的礦泉水瓶,他介紹說:「按照3:1:10的配比,也就是300克蔬菜殘葉或水果皮,就再加100克糖和1000克水,攪勻了放在陰涼處,3至6個月後就製成環保酵素。」
  • 現場製作環保酵素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蓮湖區居民家庭垃圾分類處理...
    然後將紅糖和廚餘垃圾依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蓋上瓶蓋,記得每天開蓋放氣,靜置發酵三個月就可以使用了」。聽著志願者講解,現場的小朋友們都動手製作起來。3月31日,由陝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北院門街道辦社會路社區、西安市向陽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蓮湖區居民家庭垃圾分類處理暨綠色生活倡導計劃啟動儀式在鐘鼓樓廣場舉行。
  • 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環保酵素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擦完廚房,她把摘出來的爛菜葉、餐桌上留下的蓮子殼一一清理,放入已配好紅糖和水比例的酵素桶中。三個月後,「環保酵素」便會新鮮出爐。按比例製作酵素不能用油膩葷腥「『環保酵素』可以當清潔劑用,還能當肥料澆花。我們做好酵素還可以去中心兌積分,換酵素種出來的蔬菜以及酵素原液。」蘇紅明告訴記者。
  • 環保酵素已編入小學教科書
    >教人做酵素,是功德推廣做酵素,是大德有朋友驚喜發現環保酵素已走進咱們小學生的課本裡,請看圖:這是廣西版的《環境教育》二年級課本裡的其中一課。獲獎視頻四川成都市西安路小學獲獎視頻,孩子們用三分鐘視頻講明了環保酵素的製作和主要應垃圾減量我最棒,環保酵素救地球!孩子們說得太好了,為他們點讚!1,糖、果皮、水的比例是1:3:10,可以按照重量計算,(1升水是1公斤)。注意糖水的比例,水不宜多。
  • 不僅能治水、做清潔劑,還能當肥料——環保酵素火爆的奧秘
    浙江日報5月11日訊 在杭州市富陽區常安鎮,這個神奇的實驗已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混合產生的液體,不僅能治水、做清潔劑,還能當肥料,當地不少村民就用它來養花、洗菜、洗衣甚至洗頭、洗澡。  3月9日,本報對富陽常安鎮這一實驗進行報導後,一時間,環保酵素成為了熱詞。  究竟什麼是環保酵素?
  • 年桔變廢為寶,自製環保酵素來洗碗
    然而,這些被視為「時令垃圾」的年桔,到了環保達人的手中,就能變成寶貝。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經過發酵之後,這些年桔將可製作成環保酵素, 而環保酵素不僅能做洗衣洗碗用的清潔劑,也是盆栽的上佳肥料,還能使空氣清新。    「每年過年後,市民家中的年桔大多扔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影響環境。」
  • 果皮菜葉「變身」環保酵素 它是環保的清潔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果皮、菜葉這些居家過日子常見的廢棄物可以變身環保酵素,它不僅是非常環保的清潔用品,更是家中花花草草很好的有機肥料。昨日上午,留園街道觀景社區舉辦了一場「綠色裝扮生活環保酵素DIY」活動,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 爛水果做環保酵素替代化肥 培育櫻桃未檢出農藥殘留
    水母網5月1日訊  (YMG記者劉曉陽)近日,慈善義工環保公益推廣服務基地酵素櫻桃的檢測報告結果顯示:未檢出農藥及其他任何殘留。市慈善總會慈善義工環保公益推廣服務基地目前主要製作環保酵素用於農耕代替農藥化肥,還有家庭環保酵素代替洗滌洗化洗護用品,食用酵素調理身體。
  • 環保酵素代替農藥和化肥 北京大興「生態壟」項目生機勃勃
    「生態壟」項目就是在大棚裡,利用上一茬作物剩下的枯藤爛枝,摻雜收集來的落葉、樹枝、秸稈等有機質,進行填埋起壟種植。再通過環保酵素代替農藥和化肥,製造出更加肥沃、更有生命力的土壤,在收穫高品質農產品的同時,還處理了更多的垃圾,內循環就是「生態壟」項目最大的特點。環保酵素是「生態壟」的重要組成部分。魚雜、草莓秧、廢棄的西紅柿、牛糞……別人眼中不好處理的垃圾,對馬秀梅來說,卻是製作環保酵素的原材料。
  • 環保酵素功效收集
    酵素,又叫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能對我們生活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分解、轉化、重組、催化」的作用,可以加入到我們日常的化學品—洗碗精、洗面奶、洗衣粉等等,減輕化學殘留物對人體的傷害。這個好東西,我們普通民眾可以自己動手製做獲得,而且成本低廉:將家中要扔棄的果皮菜加上紅糖發酵而產生的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香味,這就是當下最時尚的「垃圾酵素」,也叫「環保酵素」,它的結構是蛋白質,含有氧、CO2、維他命、礦物質及初期的荷爾蒙。
  • 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隨後,來自長沙市的公益團隊對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進行了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 什麼是環保酵素呢?據介紹,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垃圾經厭氧發酵後會產生棕色液體,環保酵素實際上就是這種棕色液體的一種通俗稱法。環保酵素能用於洗澡、清潔下水道、播種、種植(肥料)等。
  • 望仙橋社區餐飲店學做環保酵素
    今天送來一桶(環保酵素),正好可以積兩分,明天兌蔬菜。」在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環保酵素中心,景上鑫苑小區的居民盧先生用自行車拖著一個15公斤已滿的酵素桶,邊說邊輕車熟路地換了一個空桶。盧先生告訴記者,自從今年8月份社區環保酵素中心正式開放後到現在,這已經是第十六桶了,一桶2個積分,可兌換生活所需的環保用品。
  • 濰坊青州:環保酵素,讓垃圾變廢為寶
    這是困擾垃圾分類的一個難題。歷經近一年的探索,大福地社區通過環保酵素尋找到了解決家庭廚餘垃圾的回收難題。走進大福地社區轉一轉,細心的你會發現這裡的塑料桶特別多:每個樓道口,社區垃圾桶旁邊都放置著一個藍色桶,上面寫著「堆肥桶」三個字。
  • 揭秘「環保酵素」謊言:既不能治汙消毒,也不能減肥治病
    近日,多家媒體批判報導了不少地方使用「環保酵素」用於防疫消毒的做法,引發公眾關注。不少人對吹噓著「治病」「消毒」等神奇功效的環保酵素深惡痛絕,表示「早就該科普和打擊了」「酵素這個謊言還要持續多久」。但與此同時,也有人關注到,引發質疑的「環保酵素」之前廣泛出現在環保公益活動中。
  • 富陽常安有絕招 酵素環保受表揚·都市快報
    「垃圾變肥料,減量又治水」,常安的這一做法得到了省長李強的肯定,3月9日李強省長作了批示「要求進一步了解,適時推廣」。 「接下來,我們要把酵素環保進行到底,打造中國自然農法第一鎮。」常安鎮黨委書記林高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