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青州:環保酵素,讓垃圾變廢為寶

2021-01-15 瀟湘晨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再利用,既不致於讓垃圾無序管理汙染環境,又能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是我們希望通過垃圾分類所得到的結果。塑料瓶、紙箱等垃圾回收是沒問題的,居民或是專門撿拾這類垃圾的人會將其賣掉,從而達到回收的目的。然而,家庭廚餘垃圾、易腐有機物等垃圾該怎麼辦?這是困擾垃圾分類的一個難題。歷經近一年的探索,大福地社區通過環保酵素尋找到了解決家庭廚餘垃圾的回收難題。走進大福地社區轉一轉,細心的你會發現這裡的塑料桶特別多:每個樓道口,社區垃圾桶旁邊都放置著一個藍色桶,上面寫著「堆肥桶」三個字。

這些桶就是用來盛放家庭廚餘垃圾的。不時地,有人從樓上下來,將手中小桶裡的溼垃圾投放進堆肥桶中。剪草坪的工人也會把剪下來的草放進去,打開桶會發現裡面有果皮、菜葉、草等。大福地物業公司副總經理張斌介紹,物業管理人員會將這些家庭廚餘和易腐的有機物統一收集到小區外側空地的堆肥坑中,灑上酵素水和酵素渣,蓋土發酵成肥料,這樣既就近解決了家庭廚餘垃圾處理難題,又使其轉化成有用的酵素和肥料,可謂一舉兩得。如今,在社區樓道隱蔽處,樹林角落,辦公室、茶室等可以放酵素的地方放置著大約800餘桶酵素。這些酵素幹了什麼?大福地物業公司副總經理張斌指向一旁的綠化帶:「都噴灑到空中和樹木上了。」原來,今年疫情期間,大福地的消毒液用的都是酵素,一天噴灑兩次,不但起到了消毒殺菌、淨化空氣的作用,而且相當於給植物噴灑了葉面肥,並且不會對人和動植物產生毒副作用。「空氣好的時候,一噴灑酵素還會看到彩虹一樣的圖案呢!」每當垃圾清運車在裝運垃圾時,我們一定會聞到垃圾散發出的刺鼻氣味,看到垃圾車從縫隙中淌下來的汙水和工人那身被弄髒的工作服。而當把溼垃圾這樣處理後,原來無法處理的家庭廚餘垃圾全部做到了回收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為垃圾清運工作減輕了負擔。為了讓環保酵素深入人心,物業除了利用發放宣傳冊、舉辦講座、每周召開文化例會等不同方式廣泛宣傳之外,還設置了一個固定場所——環保酵素小屋進行長期推廣。大福地物業環保部主管王孔仁和大家在這裡輪流值班,向人們現場傳授酵素的製作使用方法和重要意義。那麼,酵素除了用作消毒液,還有什麼用呢?王孔仁講,酵素的用處大了去了:淨化空氣和水源、改善土壤,用於家居清潔、消除食物的農藥殘留,個人護理,消除電磁輻射等等。這時,跑過來一個小男孩,王孔仁說:「酵素還有消炎止疼的作用,這個小孩兒磕傷了嘴唇,都裂開了,全都是用酵素抹好的,一點傷疤都沒留。」

有4位業主已經在家裡自做酵素了,有用花做的,有用菜和水果做的,將紅糖、鮮垃圾(蔬菜、果皮)、水按照1:3:10的比例配製,歷時三個月即可發酵完成。楊玉傑和宋傑家裡的客廳以及角角落落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酵素桶。製作的酵素除了自用還分送給需要的人們。有一位女業主原來一直用著韓國的護膚品,買一套動轍一兩千元,可是自從使用了酵素護膚品之後再也不買韓國貨了,皮膚也明顯滋潤白嫩了許多。疫情期間,一位賣梨的業主賣不出去了,物業便將他的梨全部收購過來做成了酵素。業主們每次到附近的菜市場和水果市場購物,看到沒用的菜葉和丟棄的水果都會將它們當成寶貝撿回家做酵素。破解了家庭廚餘垃圾難題,接下來的其他垃圾就好辦得多了。對於其他垃圾的處理,大福地也有獨到的地方。第一個是舊衣服的處理。社區在地上車庫設置了一間「福地愛心小站」,專門用於盛放舊衣服。衣服鞋子都還很好,很多衣服掛在衣架上,像是一個服裝店。業主的舊衣服拿過來後,工作人員會用酵素進行簡單消毒,有需要的業主可以取走再利用。另一個就是塑膠袋的使用。為了減少住戶使用方便袋盛裝家庭廚餘垃圾的行為,社區購置了500餘個小家庭廚餘垃圾桶代替方便袋,免費送到住戶家中。經過近一年多的入戶宣傳,有小桶的用戶大多已經習慣於用小桶盛放家庭廚餘垃圾並投放於樓道口堆肥桶中。此外,在各種宣傳資料及售樓處都倡議「少用一個方便袋」的理念,使其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來。現在,大部分員工及業主都已自覺使用二次袋及環保袋,還有很多業主自備購物籃(袋)或不用一次塑膠袋,能用手拿的就直接用手拿。社區的淨塑行動逐步深入人心。大福地社區還有一個區別其它社區的地方,就是放置著三個高大的標準化垃圾分類箱,箱體上分別標註著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還有各種垃圾的投放說明,便於社區的住戶們學習和準確投放垃圾。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做起,王孔仁說這個垃圾分類箱也是家長向孩子講解垃圾分類的一個很好的宣傳陣地呢!「我們最近還要投放兩個這樣的分類垃圾箱,讓它成為小區居民的』打卡』點。」走出大福地,再看到道路兩邊擺放的垃圾箱,也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可真正能自覺分類投放的居民能有多少呢?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大福地以社區為單元,以酵素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社區、物業在社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營造全民參與、人人動手良好氛圍,找到了一條實現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建設零汙染社區、保護環境的良好途徑。「垃圾分類從小處來說,能夠給環衛部門和社會減輕負擔;從大處來說,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變廢為寶,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汙染。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這是大福地人的共同心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在人與垃圾的戰役中,大福地社區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讓我們從你我做起,從我們的廚房開始把大福地的經驗在全市各個社區推廣開來吧!青州市融媒體中心 銳簫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活動現場,來自長沙縣城管局的專家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背景、分類方法與構建體系,以及長沙縣目前的實踐情況,從講政策、講法律的角度,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隨後,來自長沙市的公益團隊對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進行了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 什麼是環保酵素呢?
  • 長沙縣:製作環保酵素 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公益團隊現場演示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李文婧 攝紅網時刻8月13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能製成塑膠袋、酵素、可燃材料?
    面對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裡的高佔比,專家支招廚餘垃圾可變廢為寶的處理辦法。據報導,我國生活垃圾年產量超過4億噸,有600多座大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圍城」,更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經沒有了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這其中,廚餘垃圾佔了很大比例,它們含水、油和鹽,容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和傳播細菌,如果和其它垃圾混合,還容易交叉汙染,也會為後期處置帶來非常大的困難。
  • 瓜果皮可製作酵素,宿遷環保專家進社區教居民變廢為寶
    夏日到了,垃圾桶內的瓜皮果殼散發出陣陣難聞的異味,這個日益凸顯的難題成了宿遷市宿城區項裡街道關口社區、物業、黨員樓棟長們的心頭大事。為有效解決日常環境問題,6月6日,關口社區舉辦「黨建引領倡環保 變廢為寶助文明」專題活動。
  • 餐廚垃圾巧變環保酵素
    原標題:餐廚垃圾巧變環保酵素 信息時報記者佘鑠嘉 攝   垃圾分類 街區逐個看   「將1份糖、10份水加3份鮮垃圾(蔬菜葉、水果皮等)放入容器內,關緊瓶口發酵3個月,環保酵素便隨之形成。」近年來,新河浦社區通過構建「街道+居委+志願者+黨建」多方協同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動員體系,推動了環保酵素製作、垃圾回收等多項措施的實行,社區整體環境變得煥然一新。
  • 長沙縣泉塘街道:環保酵素手工製作,垃圾分類有妙招
    星辰在線6月21日訊(通訊員 誾蕊)「環保酵素,就是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垃圾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棕色液體,今天就教大家用瓜果蔬皮製作環保酵素」。6月21日,長沙縣泉塘街道星港社區在社區會議室開展「垃圾分一分 環境美十分」宣教活動,轄區居民60餘人參與。
  • 台州有人嘗試用廚房垃圾做「環保酵素」
    浙江在線07月14日訊可洗滌可消毒,可護膚可治病,作用木佬佬多台州有人嘗試用廚房垃圾做「環保酵素」變廢為寶,你也來試試吧  近幾年,在杭州、上海等一些城市,一種叫「環保酵素」的東西悄然興起。它的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以廚餘鮮垃圾為主要材料,卻有著轉廢為寶的神奇功效,製成後的酵素有著廣泛的用途,因此深受環保愛好者的青睞。
  • 南通廠北社區:環保酵素知多少,垃圾分類我先行
    中國江蘇網7月17日南通訊(通訊員 葛振萍)為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增強青少年及居民的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市民。7月17日上午,南通市崇川區文峰街道廠北社區組織開展「環保酵素知多少,垃圾分類我先行」活動。
  • 現場製作環保酵素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蓮湖區居民家庭垃圾分類處理...
    環保酵素用途多 大家動手齊製作活動現場,陝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西安市向陽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為大家發放了垃圾分類教材及製作酵素的廚餘垃圾等物品,現場手把手教會大家如何用家中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志願者表示,經過三個月發酵後,製作好的酵素用途非常廣泛。
  • 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把廚餘垃圾做成環保酵素
    ■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廚餘垃圾做環保酵素。前日,在「愛環保 愛琴島」「垃圾分類」提升年系列活動暨「垃圾不落地」景區行活動中,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手把手教市民用廚餘垃圾做環保酵素,並向市民、遊客贈送環保酵素。思明政協委員提出了做環保酵素、堆肥等將垃圾變廢為寶的方法,同時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引導市民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強對垃圾分類的教育。
  • 每一滴酵素都是寶!桐鄉鳳鳴街道家家戶戶齊做環保酵素
    垃圾分類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廚餘垃圾一直是道難題,特別是夏季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隨之產生大量果皮、蔬菜皮。在桐鄉市鳳鳴街道,居民自發地將這些廚餘垃圾收集起來,將其與糖、水按比例調配後,做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從源頭上助力垃圾分類減量。製作環保酵素難嗎?
  • 壽光呂一村利用蔬菜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既改良土壤又提升品質
    多年來,大棚裡的爛果、菜葉等通常作為垃圾填埋處理,或者堆積漚肥,卻影響了環境衛生。4月8日,記者採訪得知,壽光市紀臺鎮呂一村開闢出一條新路徑,家家戶戶以蔬菜垃圾為原料,製作出環保酵素,既可以當做農作物的肥料,也能改良土壤結構,讓垃圾變廢為寶。
  • 菜吧:皇甫中學—環保酵素進社區,垃圾分類更有趣
    我們這棟樓高15層,共2個單元,120戶人家,每天的廚餘垃圾粗略估計有180kg,一個小區3600kg,那麼這7200斤的廚餘垃圾都去哪裡了呢?……為地球減負刻不容緩!生態環保從娃娃做起,為社會樹立表率!
  • 方城縣草場坡村村民自製酵素助力垃圾分類
    河南縣域經濟網南陽訊:果皮剩菜還能做酵素、廚餘垃圾還能循環利用。真是太神奇了!過去廚餘垃圾是被丟棄的廢物,如今卻成了方城縣草場坡村村民的「稀罕物」。「水果皮、菜葉、菜梗……把這些不沾油的廚餘垃圾,倒入大塑料桶內,按照一斤黑糖、三斤廚餘垃圾、十斤水的比例密封,每天攪拌一次,經過三個月發酵,產生的棕色液體就成了環保酵素,不僅去汙力極強,還是天然無汙染的有機肥料。」每晚,在該村廣場上,姜茂軍等村裡巾幗志願者主動當起環保酵素的宣傳員,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參與其中。
  • 採摘年花年桔 製作環保酵素
    這幾天,龍華新區民治辦事處的居民們忙著採摘年花年桔,將年花年桔「變廢為寶」製作成環保酵素。 「沒想到年花年桔還能做成環保酵素,環保酵素可以用來洗碗、洗衣服等,真是太神奇了。」7旬老人趙大爺表示。日前,龍華新區民治玫瑰花手工協會開展環保酵素的製作講座,在民治辦事處的新瀾大廈活動室裡,76歲居民顧秀玲教居民製作環保酵素,20多名社區老年人現場學習如何將年花年桔「變廢為寶」,製作成環保酵素。「我們可以將年花年桔採摘下來,放入按比例配置好的紅糖水中,發酵三個月後就能製成環保酵素。」
  • 餐廚垃圾變環保酵素,還可以自己動手體驗?
    日常生活中,餐廚垃圾佔據非常高的比例。水果皮、擇菜的菜葉子大家都是扔掉的嗎?有沒有想過,變廢為寶,餐廚垃圾搖身一變,親手將它們變成可以用來洗碗、洗廁所的環保酵素呢?操作非常簡便,快帶上寶寶孩子一起體驗吧。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環保酵素的具體做法和流程。
  • 果皮菜葉「變身」環保酵素 它是環保的清潔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果皮、菜葉這些居家過日子常見的廢棄物可以變身環保酵素,它不僅是非常環保的清潔用品,更是家中花花草草很好的有機肥料。昨日上午,留園街道觀景社區舉辦了一場「綠色裝扮生活環保酵素DIY」活動,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他們用這個方法美化「鄰裡花園」
    近日,多寶街社工站的社工和環保小衛士、黨員紛紛走上街頭,前往轄內各社區的「鄰裡花園」一起打掃花園衛生,利用收集來的環保酵素、茶葉渣,為花草施肥、澆水,美化多寶街的「鄰裡花園」。寶哥哥從社工站了解,此次活動中所使用的酵素也是由轄內親子家庭製作而成。「今年1月份,我們邀請了16對親子家庭學習並體驗製作酵素。
  • 年桔變廢為寶,自製環保酵素來洗碗
    經過三個月發酵,廢棄年桔變酵素(資料圖)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羅仲培) 正月十五後,家裡的年桔漸漸沒了生氣,桔子也開始掉落,不少市民都拿到垃圾回收站扔掉然而,這些被視為「時令垃圾」的年桔,到了環保達人的手中,就能變成寶貝。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經過發酵之後,這些年桔將可製作成環保酵素, 而環保酵素不僅能做洗衣洗碗用的清潔劑,也是盆栽的上佳肥料,還能使空氣清新。    「每年過年後,市民家中的年桔大多扔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影響環境。」
  • 望仙橋社區餐飲店學做環保酵素
    這裡垃圾分類有妙招:果皮菜葉不用扔 統統可以變廢為寶望仙橋社區餐飲店學做環保酵素金鷹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薇社區書記範先順告訴記者,像盧先生這樣自製環保酵素助垃圾分類的居民,社區現在已經發展到了800多戶,另外還有150多家餐飲店、130多家水果店。商戶和居民送來的桶都整齊放在中心發酵。蔬果垃圾三個月變環保酵素「『環保酵素』可以當清潔劑用,還能當肥料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