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把廚餘垃圾做成環保酵素

2020-12-18 騰訊大閩網

培養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配套設施措施也應跟上

■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廚餘垃圾做環保酵素。

前日,在「愛環保 愛琴島」「垃圾分類」提升年系列活動暨「垃圾不落地」景區行活動中,鼓浪嶼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手把手教市民用廚餘垃圾做環保酵素,並向市民、遊客贈送環保酵素。

思明政協委員提出了做環保酵素、堆肥等將垃圾變廢為寶的方法,同時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引導市民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強對垃圾分類的教育。

文/記者 戴懿 圖/拍客傅立山

1、減少廚餘垃圾量,可從孩子和老人做起

鼓浪嶼街道龍頭社區書記徐暉說,生的廚餘垃圾即沒有煮過的果皮、菜葉等,可以用來製作環保酵素。

思明政協常委呂韶豐則建議,可以鼓勵居民充分利用家中的熟廚餘、茶葉渣等,自己在家中堆肥。另外,還可以借鑑杭州等地的做法,對有意願在家中堆肥的居民免費贈送堆肥桶,培養居民堆肥的興趣,從源頭上減少垃圾量。

據了解,廚餘佔我市垃圾總量的三四成,市環衛處規劃科技科科長劉春建議,讓廚餘減量可以從孩子和老人做起,比如教孩子做自然小實驗同時也能提高動手能力,老人閒時自製酵素或堆肥,擴大垃圾分類的傳授面。另外,還應逐步建立與垃圾量相掛鈎的垃圾收費制度,提升公民的垃圾減量意識。

2、積分獎勵垃圾分類 後續配套措施應便民

徐暉認為,針對廚餘垃圾可以通過正面宣傳、積分獎勵,鼓勵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對於非廚餘垃圾,政府應加大投入,在社區內建立資源回收站,方便居民將報紙、礦泉水瓶等垃圾分類投放。

思明政協委員李向陽提出設立思明區衛生獎勵基金,可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籌措資金,每年評選獎勵先進單位、優秀小區等。同時,在已開展垃圾分類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範圍,如在公園、商場等試行分類收集。

分類收集應考慮便民性,分類收集的推行必須有後續配套的垃圾綜合處理措施。重點是推動分類配套的發展,同時研究並實行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加大對環衛基礎設施的投入,升級改造垃圾收集車、清潔樓,使之符合垃圾分類收集及運輸處理的要求。

(廈門晚報(微博))

相關焦點

  • 現場製作環保酵素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蓮湖區居民家庭垃圾分類處理...
    3月31日,由陝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北院門街道辦社會路社區、西安市向陽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蓮湖區居民家庭垃圾分類處理暨綠色生活倡導計劃啟動儀式在鐘鼓樓廣場舉行。環保酵素用途多 大家動手齊製作活動現場,陝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西安市向陽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為大家發放了垃圾分類教材及製作酵素的廚餘垃圾等物品,現場手把手教會大家如何用家中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志願者表示,經過三個月發酵後,製作好的酵素用途非常廣泛。
  • 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據介紹,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垃圾經厭氧發酵後會產生棕色液體,環保酵素實際上就是這種棕色液體的一種通俗稱法。環保酵素能用於洗澡、清潔下水道、播種、種植(肥料)等。 只見該團隊把紅糖倒進塑料大桶內,加水攪拌均勻,然後就把蔬菜、水果皮等廚餘垃圾放進瓶中進行發酵。
  • 長沙縣:製作環保酵素 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公益團隊現場演示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李文婧 攝紅網時刻8月13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
  • 鼓浪嶼垃圾分類參與率翻5倍 居民參與熱情高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19日上午,攜手垃圾分類共建美麗鼓浪嶼———「垃圾分類進琴島」系列活動之商家行暨「環保酵素,讓琴島更環保」啟動儀式在鼓浪嶼鋼琴碼頭舉行。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委文明辦、思明區人民政府、鼓浪嶼管委會指導,思明區文明辦、鼓浪嶼街道共同主辦,由海西晨報社、鼓浪嶼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承辦。來自鼓浪嶼好八連、白鷺志願者聯盟、人民小學、廈門華廈學院、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鼓浪嶼環衛、鼓浪嶼家庭旅館商家協會等單位的上百名志願者來到現場,參與到本次環保行動中來。
  • 廚餘垃圾也是寶,環保專家教孩子們做環保酵素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2日訊 這個周末,武漢市循環經濟研究會高級環境督導師徐明權走進水果湖街東湖路社區,帶著社區的家長和孩子們開展了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手工製作活動,將廢棄的廚餘垃圾變為環保酵素。製作環保酵素的孩子們 通訊員徐明權 攝「環保酵素有哪些作用?哪位小朋友來回答一下?」活動一開始,徐明權首先從環保酵素的作用、環保酵素的使用、環保酵素的製作三個方面給小朋友普及了環保酵素的知識。環保酵素怎麼使用呢?
  • 濰坊青州:環保酵素,讓垃圾變廢為寶
    這是困擾垃圾分類的一個難題。歷經近一年的探索,大福地社區通過環保酵素尋找到了解決家庭廚餘垃圾的回收難題。走進大福地社區轉一轉,細心的你會發現這裡的塑料桶特別多:每個樓道口,社區垃圾桶旁邊都放置著一個藍色桶,上面寫著「堆肥桶」三個字。
  • 將垃圾變成有機肥和酵素皂 看經八路農貿市場是如何處理廚餘垃圾的
    儘管金水區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仍未建成,但在金水區的經八路農貿市場和民航社區家屬院,兩家單位在進行垃圾分類後,通過各自的辦法,已經實現了廚餘垃圾的「零排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經八路農貿市場:1噸廚餘垃圾變成0.2噸有機肥  每天有大約3噸廚餘垃圾在這裡產生,最後會變成約600千克的有機肥,運出市場。
  • 廚餘堆肥制酵素:家庭源頭減量的利器
    如果這150噸廚餘垃圾被分出來,新安的生活垃圾就減少四分之一的量。 肥水地環保: 將家庭酵素製作工藝工業化 深圳市肥水地環保技術總監張京榮在演講中表示,目前廚餘垃圾處理碰到的最大問題,是二次汙染和能耗問題。二次汙染主要體現在廢水、廢氣、廢渣處理不完整,能耗高。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能製成塑膠袋、酵素、可燃材料?
    7月11日,就垃圾分類的公民意識培養、各地分類標識差異、立法效力等問題,鳳凰網公益在北京舉辦主題沙龍,邀請上海虹口新時尚垃圾分類事務所主任、上海虹口區人大代表楊園,臺灣慈濟基金會文史處主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何日生,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羅丹,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自然之友總幹事張伯駒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公益慈善與非營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劍銀展開討論。
  • 社區向轄區發放酵素製作桶,廚餘垃圾「憋」三個月「憑空消失」
    居民領回家後,將本來要丟掉的廚餘垃圾放在塑料桶中,紅糖、廚餘垃圾和水根據一定比例配比,三個月後可發酵變成酵素,會有多種功效。自製酵素究竟如何製作?13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進行了現場走訪。然而,黃女士的「變廢為寶」之路卻遭遇到過阻力:丈夫認為,製作環保酵素的過程將產生一定的衛生問題。「他說這個好麻煩,好髒」。作為一名過來人,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今年4月開始自製酵素,在初期每天都會揭開蓋子放氣,並作適當的攪動。「說實話,剛開始確實有點酸臭味。」但隨著發酵過程的進行,最終的異味越來越小。已經形成的酵素可以用作平日裡的家庭清潔。
  • 每一滴酵素都是寶!桐鄉鳳鳴街道家家戶戶齊做環保酵素
    垃圾分類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廚餘垃圾一直是道難題,特別是夏季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隨之產生大量果皮、蔬菜皮。在桐鄉市鳳鳴街道,居民自發地將這些廚餘垃圾收集起來,將其與糖、水按比例調配後,做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從源頭上助力垃圾分類減量。製作環保酵素難嗎?
  • 家庭環保——巧用環保酵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郭佳棟 通訊員 史驍雨2020年6月12日,鄭東新區博學路辦事處學理路社區開展綠城媽媽環保項目之「家庭環保—巧用環保酵素」活動,旨在向更多的社區居民宣傳環保酵素,宣傳綠色、節約的健康生活理念。
  • 家庭環保酵素製作,能夠拖地、洗澡、施肥、洗衣、減少垃圾,啊?
    做好垃圾分類,整理出可回收的如紙張箱盒、瓶罐電衣等資源再利用。辦法三:溼垃圾做成酵素髮揮價值。酵素是各種生物化學反應 的催化劑,酵素存在於所有活細胞內,是它啟動了細胞之活力,使細胞展現出種種生命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酶」。
  • 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環保酵素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8月14日,在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環保酵素中心,一名志願者正在用環保酵素澆花。 盛磊 攝紅網時刻8月16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洗潔精加一點酵素,抽油煙機洗得乾乾淨淨。」三個月後,「環保酵素」便會新鮮出爐。按比例製作酵素不能用油膩葷腥「『環保酵素』可以當清潔劑用,還能當肥料澆花。我們做好酵素還可以去中心兌積分,換酵素種出來的蔬菜以及酵素原液。」蘇紅明告訴記者。
  • 堆肥做酵素 廚餘垃圾「華麗變身」
    本報訊(記者邊城雨通訊員葉童靈)隨著《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正式施行,寧波已進入強制分類時代。廚餘垃圾作為居民家中最常見的垃圾,也是最讓人頭痛的。如何把垃圾分好,如何做好再利用,成為新的難題。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分享會在海曙區望春街道天一家園社區舉行。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上臺分享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好做法,獲得在場居民紛紛點讚。
  • 家庭環保酵素製作操作手冊
    其實從日常生活出發、從身邊小事做起,參與垃圾分類就是個好辦法哦!將我們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拿出來「賣掉」,把有害垃圾投入「有害垃圾收集箱」,把廚餘垃圾中的鮮垃圾用來製作「環保酵素」, 瞬間變身環保達人 。在這裡,我們要隆重推出垃圾變廢為寶的神奇手段——「環保酵素」的製作。
  • 望仙橋社區餐飲店學做環保酵素
    我們做好酵素還可以去中心兌積分,換酵素種出來的蔬菜以及酵素原液。」盧先生告訴記者。在望仙橋社區環保酵素中心,一名工作人員現場進行演示,桶底的暗色物體是紅糖,桶內其他的空間則用來裝水和蔬果垃圾。紅糖、蔬果垃圾和水的比例是1:3:10。「環保酵素製作很簡單,我們都會先配製好比例放在酵素桶裡,商鋪和居民領回去裝滿後,直接來中心換取新的。
  • 巧用紅糖和水 廚餘垃圾變酵素
    巧用紅糖和水 廚餘垃圾變酵素
  • 菜吧:皇甫中學—環保酵素進社區,垃圾分類更有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據統計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就有1.5kg,其中剩菜剩飯大概0.5kg/人/天,那麼一個家庭的廚餘垃圾就在1.5kg(粗略估計)。我們這棟樓高15層,共2個單元,120戶人家,每天的廚餘垃圾粗略估計有180kg,一個小區3600kg,那麼這7200斤的廚餘垃圾都去哪裡了呢?……為地球減負刻不容緩!生態環保從娃娃做起,為社會樹立表率!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他們用這個方法美化「鄰裡花園」
    近日,多寶街社工站的社工和環保小衛士、黨員紛紛走上街頭,前往轄內各社區的「鄰裡花園」一起打掃花園衛生,利用收集來的環保酵素、茶葉渣,為花草施肥、澆水,美化多寶街的「鄰裡花園」。寶哥哥從社工站了解,此次活動中所使用的酵素也是由轄內親子家庭製作而成。「今年1月份,我們邀請了16對親子家庭學習並體驗製作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