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十年是新經濟的十年,是數位化的十年。我們可以看到,商業的數位化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物流業的數位化才剛剛開始。今年物流企業家年會的主題是「智創未來,物流業新徵程」,物流業的新徵程就是數位化轉型的新徵程。
作為物流出身的一員,每次講到這一話題,很多朋友都會一笑。深層次地想一想笑的原因,是因為大眾對物流的認知還停留在「傻大黑粗」的狀態。但在未來十年,物流業將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大眾面前,那將是一個科技感十足的行業。
01
數字領航,開啟物流新十年
今天我們常說新物流,新物流的新生態具體是什麼?首先是物流生態的構建者,比如阿里巴巴和京東通過商流和投資構建物流生態,普洛斯通過地產和投資構建物流生態,接下來是供應鏈平臺的運營方和物流業務的經營方,包括綜合物流、合同運輸、倉儲、配送等。從一個側面來看,我們發現物流新生態其實是商業技術的革新倒逼供應鏈技術的革新,供應鏈技術的革新倒逼物流技術的革新。過去十年,消費市場發生的商流變化倒逼供應鏈的重構與變革,繼而催生了物流的數位化創新,在技術加持和資本湧入的雙重驅動下,一個全新的物流生態已經被開啟。
現今,物流技術革新和運用廣泛出現在行業各個細分領域中,但總體還處在一個淺顯的層面,放眼整個物流大行業,技術應用還遠遠不夠。從2018年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表的物流行業技術使用情況可以看出,2018年,AI技術在物流業裡應用只有6%,物聯網技術運用約22%,預測分析技術大概19%。德勤預測,到2022年相關技術應用將分別達到47%、79%、82%,這將是巨大的轉變,也表明物流業技術的革新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談技術不能離開商業,技術服務於商業。技術革新和運用能夠給商業帶來什麼樣的收益?就物流技術而言,比如實時追溯、優化路徑、動態定價、無人貨運等技術的應用,可為行業帶來4%到9%的生產力提升。
上面我們是從宏觀層面來看,接下來從微觀層面來看。就福佑卡車而言,我們是幹線整車運輸履約平臺。我們為什麼要做履約平臺,其本質是什麼?履約平臺不變的本質是服務能力。如今,商流正在不斷發生變化,以往貨只需運送到目的地,現在貨不僅要運到,還要減少破損,安全準確地送達客戶。這表明上遊需求發生變化,用戶體驗成為主要戰場,物流進入效率優化、質量提升和服務升級的競爭階段,客戶期待從原來只需簡單運輸到現在需要有更快的反應,更低的運輸成本。
然而,整車幹線運輸領域的現實依舊是大量小散亂的存在。所以福佑卡車五年前選擇了幹線整車運輸這一賽道來做履約平臺,希望用數據和技術改變行業的生態,實現行業技術的更新和迭代。
02
平臺價值,從連接到履約
履約平臺到底是什麼?平臺有很多類型,首先是信息平臺,解決信息差的問題。信息平臺發展以後是交易平臺,交易平臺不僅解決信息差,還解決信用問題以及交易效率問題。交易平臺再往後就是履約平臺。履約平臺的要素是什麼?一定是需求方和供給端的某些要素經過平臺的技術與數據重構以提升產業效率。只有能夠用技術重構需求端與供給端的某些要素,實現效率提升、產業升級的平臺才能夠稱之為是履約平臺。比如美團就是非常典型的履約平臺,它通過技術的運用提高騎手效率,解決餐廳送餐問題,福佑卡車也定位為履約平臺。
履約平臺核心能力有兩個:第一是交付,對結果負責;第二是服務,對交付的過程負責。
深入到交易當中,我們發現這一行業還存在眾多的痛點,比如找車找貨、議價、履約裝車、在途運輸、運費結算等都存在問題,貨主與司機的議價和不斷比較導致效率低下,司機作為個體可能收不到運費等。
福佑卡車則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相關痛點,比如對貨主端有系統報價,沒有議價的過程,而且價格透明,效率提高。對運力端司機而言,我們實行真貨源、秒結算。作為履約平臺,平臺上的貨源真實有效,這對司機是非常重要的,秒結算意味著司機與平臺結算,平臺付款給司機,客戶籤收貨物後,T+O運費立刻結算到司機。
具體來看這些痛點如何被解決?首先看議價問題,福佑卡車有一套智能定價系統,用戶在平臺上輸入訂單需求後,平臺會自動給出價格,這一價格基本就是市場認可的價格。這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撐。比如一個訂單價格的形成涉及到距離、歷史價格、供需關係、季節交替等諸多因素,需要利用機器算法路徑規劃,預測各種需求進而才能形成市場認可的動態定價。通過這套系統福佑卡車提高了議價環節的交易效率,實現了智能報價,及時響應需求以及精準計算價格。
其次,福佑卡車解決的是車貨匹配問題,也就是效率痛點。傳統運輸方式需要找對開的貨,或者三邊形四邊形的貨,但匹配難度巨大。比如,司機運輸從上海到北京的貨物,但返程未必有相匹配的需求,或者北京、上海、武漢三個點也沒有相關需求。福佑卡車的運輸新模式則是利用智能調度算法,讓貨車在相應區域裡散跑,可能今天從上海到合肥,明天可能是合肥到揚州,揚州到杭州,杭州到義烏,在看似雜亂無章的一個散跑過程中最後實現了在這一區域裡面的效率最優。實際上,在福佑卡車智能調度覆蓋的區域內的車輛,不僅司機收入有比較大提高、運輸成本下降,車輛運行效率也得到比較大提升。
履約平臺一大本質就是服務,服務如何實現?這需要把零散司機運力整合進而為客戶提供服務。這中間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所有的運力都是社會運力,如何將零散的司機運力整合併達到運輸服務要求無疑是一大難題。福佑卡車為此打造了一套智能服務系統,以智能服務實現實時追溯追蹤,保障運輸質量。
比如,一旦司機接受平臺的貨運需求,貨主就可以通過App看到貨車的行駛裡程、具體位置、車速等。在運輸過程中,車速一旦低於30碼,系統會自動預警,詢問司機車速降低的原因,這些都是系統自動完成。正因為有這樣的智能服務系統,福佑卡車的客服效率是普通行業的大概五倍以上。智能定價、智能調度、智能服務,看起來非常簡單,其實有非常複雜的底層技術支撐,包括了運籌優化、機器學習、算法數據和計算平臺以及GIS等技術,才能夠打造上面提及的技術應用層產品,以數據、算法為核心打造效率引擎。
總的來說,福佑卡車並不是物流企業,而是一家技術公司,通過技術驅動整個物流業向前發展。所以在技術研發上,福佑卡車每年都進行大量投入,未來更會加大力度緊跟技術開發紅利。目前物流業的技術開發還處在紅利期,投入產出比非常高,物流速度每提高一倍,刺激消費的槓桿能力可以擴大5倍之多。福佑卡車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推進物流行業技術轉型升級,讓物流不再是商業流通的制掣和短板。過去十年是商流倒逼物流業的升級,未來十年,物流業則一定能夠成功進行數位化轉型,推動商流加速循環和發展。(本文由本刊記者龐彪根據11月21日上午單丹丹在「2020(第十八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大會上的主題演講編輯整理,內容有刪節,未經本人審閱。)
近期看點
本期編輯: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