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2年(1943年)盛澤建立了一所初中。初創時期借前私立綢業小學為校舍,招收初一初二各一班,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擴招至四個班,經費發生困難,校長馬蜚英赴上海向盛澤人實業家唐炳麟求助。唐慷慨解囊,負擔學校全部經費,並任校董。校名定為「吳江私立盛湖中學」,校舍遷入濟東會館。他又採取措施,降低收費標準,調整教職員工資,設「炳麟獎學金」,鼓勵貧困子弟讀書,還捐書2000多冊,成立「炳麟圖書館」。盛澤中學自此走上正規,有了較大的發展。我於1959年到盛中工作,那時盛中已從濟東會館遷出,搬至由縣政府撥款在盛澤鎮東白漾邊,山西殿廢地上建造的新校舍。當年盛中的圖書館由著名美術家顏文樑的弟子金文藻先生管理,可能由於人事變動,校舍搬遷,那時我沒有聽誰說起過「炳麟圖書館」。一直到1998年盛中易地新建,由唐仲英出資,重建「炳麟圖書館」,該館才逐漸重新引人注目。。
▲唐炳麟
▲唐仲英與父母合影
唐炳麟1903年生於盛澤,畢業於湖州東湖第三中學,是知名實業家。民國28年(1939年)在重慶籌設上海公司,任總經理。民國35年(1946年)在上海籌設億中銀行,任董事長,該行在南京、無錫、南通、天津、廈門等地都設有分行。他熱衷於家鄉的教育事業,其子唐仲英繼承父志,也致力於捐資興學。唐仲英1930年生於盛澤,1950年赴美求學,1960年開始建廠,1980年在美國已經擁有30多家大小企業,建立了唐氏工業公司,1982年收購美國著名的麥克羅斯鋼鐵廠,從而使唐氏工業公司躋身於年銷售10億美元的私營企業之列。唐仲英由此被譽為「鋼鐵大王」。
▲唐仲英
1995年唐仲英成立「唐氏基金會」,基金會包括「唐仲英基金會」(設美、中二個分會)和「唐氏中藥研究基金會」。基金會致力於教育、醫療、和社區發展的三大領域的資助活動。基金會的宗旨為:「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已及人,薪火相傳」。基金會到前幾年已累計在國內捐款2.5千萬多美金(約合人民幣2億元)其中百分之九十用於教育,百分之十用於公益事業。唐仲英認為:「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環節,德育又是教育中的關鍵。」「要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做學問。」他認為通過教育可以培養出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人才。因此唐氏基金會1998年在高校設立「唐仲英德育獎學金」,先後在南京大學等22所知名高校和吳江地區設立了唐仲英德育獎學金,已累計獎勵了近萬名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熱心社會公益的大學生。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德育」命名的獎學金。基金會還在中學設立「唐仲英愛心獎學金」,評選標準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助人為樂、刻苦勤儉、成績優良。」自2006年起先後在全國14個縣(區)的400多所中學設獎。獎學金初中生每人每年4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800元。累計獲獎學生已逾7000多人。基金會還在全國12個省市貧困地區捐資建造小學,至2003年已累計建小學251所。基金會還在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淅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大、四川大學、東南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蘇州大學等19所高校有資助項目。如:資助南京大學設立「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資助西北大學設立「唐仲英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室」等等。
▲唐仲英基金會中國中心奠基典禮
▲南京中醫藥大學——唐仲英科技樓奠基
1998年盛澤中學易地新建,唐仲英捐資50萬美元,重建「炳麟圖書館」,並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題寫館名。該館現有藏書80000餘冊,書庫分:師生共享庫、資料庫、教師庫、期刊庫、舊書庫。設有音象室、校史室、唐氏捐資助學陳列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各二個、地學科普展覽室、星空小天地室,以及有273個座位的報告廳。2000年「炳麟圖書館」被評為江蘇省一級圖書館。
▲1996年11月24日,唐仲英先生捐資50萬美元重建炳麟圖書館
▲1998年11月9日,唐仲英先生參加炳麟圖書館新館開館典禮
▲江蘇省中學一級圖書館——盛澤中學炳麟圖書館
唐仲英基金會還在吳江出資興建江蘇盛澤醫院、松陵仲英大道、盛澤仲英廣場等公益項目。
▲唐仲英基金會向吳江市人民政府捐贈江蘇盛澤醫院正式籤約儀式
▲江蘇盛澤醫院
唐氏父子的捐資興學,具有時代特點。新中國建立後,國家重視教育,大力發展教育。因此他們著重於學校的軟體建設。他們抓住教育的核心:德育,在學校設立德育獎學金和愛心獎學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他們抓住教育的關鍵:讀書。高爾基說:「書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他們建立圖書館,讓學生有書讀,讀好書。他們抓住興教的重點:支困。他們在貧困地區建立學校,解決當地孩子讀書難的問題。在高校幫助解決科研活動中的經費困難,使科研活動能順利進行。他們的這些措施,對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