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血緣的捐獻者和受捐者一生不能相見?主要有4個原因,保密是為了成全!在醫療行業有規定,除非有特殊情況,捐獻者和受捐者是不能見面的,甚至連對方的情況也不知道,包括名字和住址,確實人海之中沒有血緣關係的配型成功,說明雙方有一定的緣分,那既然是好事,為什麼不讓見面呢?其實說起來相當複雜,主要有4個原因,也是為了成全這份心意才保密,這也就是捐獻中的「雙盲原則」實行的原因。
1、不讓雙方有壓力
捐獻流程中不管是骨髓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信息的保密是一定的,捐贈者和受捐贈者互相不清楚對方的信息,一生也不會見面,因為捐獻是涉及到法律和社會倫理等方面,特別的複雜,如果是有血緣的兩人,可能會處理起來簡單,而陌生人採用雙盲原則,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雙方不會有壓力,比如黛安娜王妃離世後,曾捐獻後挽救多名患者,所有受捐者是不知情的,這樣不會有心理壓力。
2、保護隱私和權益
捐贈者和受捐者之間有特別的關係,但是公開的話,雙方的隱私公之於眾,特別是受捐者方面,如果首次失敗後,又要排隊等,如果他知道上一次的捐贈者是誰,很可能會請求捐贈者再一次幫忙,這樣就嚴重影響好心人的生活,同時如果捐贈者知道患者的情況,也有可能想要一個報酬,不知道對方的信息是雙方面的保護,畢竟人性是不可控的。
3、為了合理
雙方的信息保密可以避免非法行為,本來捐獻是免費的,如果有一方的信息被公開,有可能改變這種性質,如果有償後,那麼經濟困難的病人怎麼辦呢?目前是排隊等候,看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一旦成為有償,那就是價高者得,很難合理了,普通的家庭難以承擔這筆費用。
4、為了心理狀態
受贈者自然是感激捐贈者的,但是如果知道對方的情況比較特殊,可能會有一生的心理壓力,影響後續的治療。比如有些捐贈者身份或個人經歷有點特殊,可能對受贈者的心理產生影響,所以雙方個人資料的保密,是相當有必要的。
捐獻者和受捐者如果雙方都自願,也可以安排見面,但是這種情況很罕見,醫生也從來不建議,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明白生命的意義,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同意把可存活的,捐獻給需要的人,這是偉大的進步,也充沛了人生的意義。請點讚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