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特產傳說(163)丨消失的重慶味苑餐廳 曾經的「川菜黃埔軍校」

2020-12-25 上遊新聞

重慶味苑餐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辦的川菜名店,曾是原商業部指定的全國五大烹飪技術培訓站之一,被譽為川菜培訓的「黃埔軍校」。

與頤之時、老四川、小洞天等重慶老字號川菜館相比,味苑餐廳雖然歷史不長但意義深遠。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地道的川味菜點,曾是廚師和食客共同嚮往之聖地,為川菜推廣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它在後期遇到的拆遷改造、商標搶註、人才流失等問題又可引以為鑑。

△解放碑夜景

川菜培訓簡史

早年川菜烹飪技藝的傳承,主要依賴師徒間的口傳心授,部分學校雖設烹飪課程但甚為零星(三十年代川菜名家黃敬臨曾在女子師範教過烹飪課),報刊雜誌登載的烹飪指南則更多針對家庭中饋。

五十年代後期開始,師徒就店教學、短期技術培訓班、專業技術學校等新形式陸續出現。成渝兩地飲食服務公司組織老廚師在國營餐館傳技授藝,以籤訂師徒合同的形式就店帶教青年廚師,並對中學畢業的練習生進行崗位培訓,是為後備之需。

同時,川內各地紛紛以著名餐廳為依託開設技術培訓班,接收各區市縣的國營飲食從業人員進修,培養技術骨幹,像成都的成都餐廳、玉龍餐廳、紅旗餐廳,重慶的實驗餐廳、朝陽飯店(後改為小洞天),綿陽的子云酒家等均曾開班教學。

△早年培訓留影

七十年代後期,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飲食業、服務業人才需求,一批專業技術學校在川內成立,開展系統教育。如四川省飲食服務技工學校(後併入四川省商務學校),以及成都、南充、瀘州、內江、樂山、攀枝花等地的商業技工、財貿旅遊學校。1985年,全國第一所川菜烹飪大專院校,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後改為四川旅遊學院)在成都創辦,川菜烹飪正式進入高等教育。

味苑餐廳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川菜「黃埔軍校」

味苑餐廳於1981年4月12日在解放碑附近的鄒容路開業,初為重慶市飲食服務公司的烹飪技術培訓班,旨在培訓本市中高級川菜廚師,1982年原商業部飲食服務管理局聯合市飲食公司在此設立重慶烹飪技術培訓站,與瀋陽、福建、西安、內蒙古並列五大培訓站,並於1983年正式面向全國開班招生,培訓中高級川菜廚師。

味苑餐廳擔負了培訓加經營的雙重使命,既是面向廚師學員的教學實踐場所,又是面向消費者的經營場所。餐廳門臉不大,內部裝飾突出四川園林風格,設以山池花卉,繪以修竹叢林,擷取名詞佳句點綴其間,鬧中取靜,閒情雅致。

△味苑

味苑匯集了一大批川菜名師,技術力量雄厚,特級廚師陳志剛、吳海雲、吳萬裡、許遠明、李新國、劉應祥、張正雄、曾群英、劉錦奎及特級宴會設計師陳述文、婁雲惠、戴貴懿等先後在此教學事廚,他們不僅技藝精湛,且善於研究,彙編了許多珍貴的川菜教材,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能收穫理論與實踐雙提升。

據1993年《重慶年鑑》統計,味苑成立後的十餘年間,為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培養出一千餘名高中級川菜廚師,由於味苑具備製作高檔川菜筵席的條件,許多學員回去後都能在原單位獨當一面,主理川菜廚政,而在重慶新考核的特級廚師中,近七成都曾在此接受過培訓。

味苑當時在川菜烹飪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全力開展培訓的同時,味苑面向廣大食客提供正宗的川味菜點。由於名師聚集,自然名品薈萃,名菜有幹燒巖鯉、清蒸江團、紅燒魚翅、九色攢盒、樟茶鴨子、家常海參、叉燒酥方、雙味火鍋、蔥燒裙邊、雞蒙葵菜,名點有朝霞映玉鵝、雪花馬蹄糕、綠紗靈芝酥、玉兔餃、鳳尾酥、牛肉焦包等。

其中雙味火鍋是1983年陳志剛參加全國首屆烹飪大賽時首創的獲獎作品,後來改名為鴛鴦火鍋。

△鴛鴦火鍋

餚豐饌腴,又地處市中區黃金地段,引得無數食客、遊客趨之若鶩,當時很多人以能到味苑用餐為榮,不僅因為餐廳檔次高,出品正宗,讓請客、赴宴的人都有面子,關鍵有錢還不一定能吃到,需提前預定,更讓人覺得來之不易。

期待早日重逢

在獲得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後,市飲食公司把擴建「味苑川菜培訓中心」的計劃提交至重慶的十年發展藍圖(1991-2000),這份雄心勃勃的計劃分三期建設實施,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利潤額為1000萬元,該計劃同樣寫進了市中區的城市建設規劃中。味苑,看似未來可期。

可能正因為地理位置太好了,有人認為1000萬元的預期利潤完全可以交由效益更高的項目實現,特別是在商業地產面前,這簡直就是蠅頭小利。

1997年,重慶恆幸物業有限公司取得味苑地塊拆遷許可證,啟動項目拆遷,但因資金及錯綜複雜的原因,一直拆了多年仍未拆順暢(地塊內尚有韓國光復軍司令部舊址,正是味苑所在位置),終於在2008年被列為「四久工程」(久劃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

就在被拆遷困擾時,更惱火的事情發生了——商標被人註冊了!2003年,當味苑準備註冊商標時,發現已被黑龍江的一家火鍋店註冊。眼看地盤就要被佔,現在居然名字都不能用,尷尬至極。於是味苑進入商標奪回程序,戲劇的是,在歷經六年努力之後,黑龍江火鍋店商標被撤銷,申請註冊時才又發現被廣東一先生提前搶註了「味苑」,不得不再次踏上「奪標」之路。

△家常臊子海參

店外的事足以讓人疲於應付,店內又出問題了。九十年代中後期,正值境內外商業巨頭們布局內陸,現代化酒店、高級餐廳、連鎖店、快餐店等新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把傳統川菜衝得暈頭轉向。

由於體制問題,味苑的經營存在許多局限,譬如工資待遇就和對手相差甚遠,味苑培訓出來的廚師列著方陣奔向對方廚房,自己培訓的廚師既留不住又請不起,人才流失嚴重。

內憂外患之下,改組後的東家不得不減少對味苑的投入,這無疑讓味苑雪上加霜,進入業務減少,收入不足,投入有限,日漸式微的惡性循環,只能勉強維持。

2011年,味苑地塊被英利拍得,用以建設重慶金融街的成員項目(後又易手恆大),2015年,味苑商標註冊成功,同年餐廳原址拆除完畢。曾號稱「川菜黃埔軍校」的味苑餐廳就此揮手作別,幸好招牌仍在,期待早日重逢。

△九色攢盒

原標題:消失的川菜名店,重慶味苑餐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廚壇少帥出自「川菜黃埔軍校」 師門鼻祖為川渝業界「第一人」∣烹飪大師葉彤:一位為數不多的複合型餐飲人
    葉彤曾在「川菜黃埔軍校」味苑餐廳深造,師門鼻祖為川渝業界唯一的「七匹半圍腰」廖青廷。有著如此炫目背景的葉彤,卻沒有飄飄然,而是從學徒開始,到自主創業,並逐漸成長為餐飲業界為數不多的複合型人才,同時通過成功的打拼事跡,讓人看到了一個高潮迭起的勵志故事。 葉彤學藝路上有兩位師傅。一位叫林笑龍,他是葉彤的啟蒙老師,師從徐德章。
  • 重慶特產傳說(95)丨川菜花椒雞:從江浙傳入,原來是道涼菜
    水煮重慶微信公眾號消息,鐵山坪花椒雞是重慶江湖菜的力作這裡的熗鍋兔、幹燒魚也很不錯只是花椒雞名頭太大,搶了風頭朋友來渝,問哪裡有狠一點的重慶菜,想見識一下。事畢,他埋怨,這雞也忒狠了吧,吃得雙唇失去知覺,連天生的接吻技能都消失了。十多年前,第一次去鐵山坪吃黑松林花椒雞,身為嗜麻的重慶人,我都被這種鋪天蓋地的麻味嚇了一跳,何況未經訓練的外地人。 花椒雞的歷史其實,川菜中第一次出現「花椒雞」,不是在重慶的鐵山坪,而是在成都。
  • 重慶珍檔 | 曾經聲名鵲起的會仙樓皇后餐廳,他家的名菜誰吃過?
    許忠五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憑藉軍政兩界和社會行幫的特殊背景,皇后餐廳成為陪都鼎鼎有名的餐飲娛樂場所,許多重要宴會都在此舉辦,各界人士的喜宴更是絡繹不絕,1940年4月,電影人魏鶴齡和袁蓉的隆重婚禮就引起不小轟動。重慶解放前夕,許忠五捲款逃走,皇后餐廳由部分職工集資維持經營。
  • 曾經火爆一時的川菜餐廳,紛紛退市!如今川菜什麼最火?
    曾經火爆一時的川菜餐廳,紛紛退市!如今川菜什麼最火 曾經餐飲一個爆品闖天下,幾乎一個菜品帶紅了一條街,形成了重慶餐飲史上著名的柴火雞,花江狗肉,來龍巷家庭小火鍋一條街、六公裡啤酒烹製系列一條街、歌樂山辣子雞一條街、南山泉水雞一條街、太安鎮太安魚一條街和兩江碼頭的豆花魚船等,大都好景不長,各領風騷一二年後,基本上消失不見了。先以柴火雞為例。
  • 重慶掌故丨好吃皮!70多年前的重慶高檔餐廳 還有動物園和高爾夫球場
    但百菜百味的川菜、地道的重慶味大小飯館,依然盡得天時、地利、人和,不僅興旺,而且以回鍋肉、魚香肉絲、榨菜肉絲、毛肚火鍋等吸引並傾倒了外省人,在全國甚至國外贏得了市場。川菜當以成都味為主,合川、內江、宜賓的烹調也不錯,重慶則匯各地川味精髓自成風格。抗戰前重慶高雅的大餐館計有「留春幄」、「久華源」、「暇娛樓」、「蘄春」(位於現公園路)、「瞰江」(今人民公園內)等,經營雅座筵席。宴席的檔次分為燒烤席、魚翅席、海參席、滿漢全席等。至於雜燴席,只能算是低消費。
  • 重慶珍檔|最牛重慶餐廳老闆 徐向前胡宗南都是他同學
    從古至今,在重慶做川菜館的人數不勝數,但最為傳奇,最有來頭的,恐怕當屬黃埔一期生李嶽陽——此人和徐向前杜聿明是同學,陳誠和孫元良是其下級,賀龍則是其拜把兄弟。此君在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前,就是川軍團長。在校期間,因成績優秀畢業時擔任北伐軍獨立第二團團長。其時陳誠方任該團第一營營長、同學孫元良(秦漢父親)僅任排長。
  • 消失的川菜名店,自貢「鹽城餐廳」
    早年自貢十字口的鹽城餐廳,曾是這座川南名城最負盛名的川菜殿堂之一,從民國中期誕生時起就是自貢高檔菜館的典範,後新建於六十年代並在八十年代前後達到鼎盛,培養出無數名廚,貢獻了大批正宗川菜名菜點,之於鹽幫菜的興旺功不可沒。
  • 川菜館雲笙餐廳躥紅山城 打造重慶首家後現代工業主題餐廳
    (贏商網重慶站報導)觀音橋再現傳統川菜大店。「男神」、「女神」的盛讚與推薦,讓這家重慶本土川菜館一時間躥紅山城。   在這裡就餐,可以有機會一睹「男神」、「女神」明星風採,和明星「親密接觸」,合影留戀。
  • 消失的川菜西餐名店:中華老字號 成都耀華餐廳
    乍看標題,有點稀奇,又是川菜,又是西餐,又是中華老字號,到底是哪門子神仙?沒衝殼子,上世紀成都著名的耀華餐廳,確實把川菜、西餐、中點、西點這幾樣都佔齊了。在川菜的地盤上扯西餐,有必要把龍門陣擺長點,從成都早期的西餐說起,不然容易整串味。
  • 專題丨他們花了幾輩子,換來了川菜一世紀
    陳建民在重慶的一家餐廳裡當過廚師,文化不高,手藝精湛。他去過臺灣,也在香港工作過一段時間,奔波了半輩子。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日本。因為手藝好,慢慢就在日本落穩了腳跟。1958年,他在日本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餐廳:四川飯店,總店位於東京赤坂。餐廳慢慢做出了名堂,不少日本人慕名而來,就為吃一道「麻婆豆腐」。
  • 重慶抄手老闆成都拜師 川菜名家胡廉泉77歲收「關門弟子」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10月15日,川菜界值得矚目的一件事——川菜文化學者胡廉泉收徒暨廉泉川菜研習社成立儀式,在成都「悟園」餐廳舉行。這被視為川菜界的成渝雙城記——拜師者,是重慶知名小吃「仇婆抄手」創始人、重慶筷樂食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東,已在全國發展品牌加盟店500家,實力超群。師者,為川菜名家、《川菜烹飪事典》《大眾川菜》等多部川菜著作的編者、作者胡廉泉,77歲的他迎來了此生所收的第三位徒弟,也是最後的「關門弟子」。
  • 重慶十大非買不可特產推薦
    簡介:白市驛板鴨是重慶的著名特產,以產於市屬巴縣白市驛而得名,已有100簡介:泡鳳爪以鳳爪和泡山椒為主要食材,屬於川菜菜系,主要是突出泡菜的酸鹽味涪陵榨菜製作工藝考究,需要10道工藝才可以從原料到成品,它既可以用來下飯,也可以用來烹飪食材,是既經濟又實惠又美味的重慶特產,其中以烏江牌榨菜為最正宗。價格:因品種和包裝不同有所區別,最便宜的70g包裝的僅需一元,一箱裝價格為30~100元/箱。
  • 川菜《四大派系》以24種味型不同特色的用辣習慣組合成今天的川菜
    簡單的說川菜帶給觀眾的就是麻辣,川菜世家認為其實不然,川菜既然是八大菜系之一肯定會在各種口味中運籌帷幄,川菜不等於麻辣,而辣椒和花椒傳到四川也不過300年,過去的千年就已經有川人足跡,只是四川人在這300年裡開始喜歡和善用了辣椒和花椒的特點,組合成今天的麻辣而已。
  • 重慶吃貨全國排第十川菜和火鍋最受歡迎
    通過重慶近3萬家餐廳的人氣指數,來看看重慶哪家餐廳人氣最旺,結果也許會讓你大跌眼鏡,不是江湖菜,也不是火鍋,居然是一家新疆菜館。 支付寶口碑的大數據顯示,重慶人消費能力爆表,排名全國第十。全國範圍內,最受用戶喜歡的餐飲品牌前三位,分別是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 重慶吃貨全國排第十 根據口碑平臺2016年的餐飲消費大數據,重慶美食消費指數排名全國第十。
  • 45.黃埔軍校-海員故事
    那些在抗日戰爭中,「擎華夏大旗,斬倭寇鬼顱」的,為人熟知抗日名將,民族英雄,大多都是跟隨蔣介石,出自黃埔軍校的。創辦於1924年。孫中山任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人黨代表。黃埔軍校在長洲島先後招生6期,培養了8117名畢業生。1928年3月,黃埔軍校遷往南京,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8年,日軍飛機轟炸長洲島,校本部被夷為平地。
  • 川菜加盟品牌哪家好?哪些比較有名氣的川菜餐廳?
    川菜加盟品牌哪家好?哪些比較有名氣的川菜餐廳?這個是很多投資者具有的投資選擇恐懼症。其實不然,關於一個川菜品牌的好與不好很簡單便能識別!嫩芽融合川菜餐廳!如果您夠資金,如果您想開個像樣的川菜品牌連鎖店,至少選擇大重慶或者四川的川菜品牌會讓您少走很多彎路。川菜加盟品牌哪家好?
  • 曾經法學界的黃埔軍校,因拒絕合併無緣211,如今命運頗為坎坷
    而今天小編就想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在重慶內部一個頗為坎坷的大學,這一所大學因為曾經不願意合併而錯失211,各位小夥伴們,能不能想到這所大學是誰呢?這所大學其實很多人肯定也都不陌生,特別是很多的法學生們,它就是西南政法大學了,不得不說西南政法大學現如今在我國內部名氣也是非常大的,甚至還有人將它稱為是法學界的黃埔軍校
  • 「蒸味·中國」重慶站 老闆電器中式蒸箱蒸出地道川菜「蒸」滋味
    4月17日,老闆電器在重慶市澳維酒店舉辦「蒸味·中國 尋味十城」新品發布會。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重慶會員服務辦公室主任、重報都市傳媒家居生活事業部總經理欒清華,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重慶會員服務辦公室秘書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家居頻道主編劉慶,中國烹飪大師、重慶陶然居集團副總經理陳小彬,老闆電器蒸箱事業部部長唐立娟,老闆電器重慶營銷中心總經理孫江偉等出席了活動。
  • 重慶珍檔丨抗戰時期,重慶有什麼美食?
    1.傳統川菜與外來菜並舉川菜作為重慶本地的餐飲,始終受到重慶人民的熱愛。被譽為「川菜老百匯」的百樂門飯店,在其廣告上打著「民國路一三九號高尚飯店百樂門特聘成都名廚,敬請陪都仕女惠臨試嘗。」抗戰時期重慶美食變化最大的便是「下江人」到來帶來的下江口味美食,當時的重慶幾乎集合了全國所有菜系的飯店,其中以廣東粵菜、蘇州菜、浙江菜、湖北菜居多,尤以粵菜館子「冠生園」和「大三元」最出名,「百齡餐廳」提供經濟粵菜,「五月一日起增設早茶粵點。」
  • 黃埔軍校走出的唯一女將軍!
    黃埔軍校史上惟一的一期女生:黃埔軍校的第6期抗日女英雄趙一曼一部黃埔軍校史,即是堅持還是背離孫中山倡導的黃埔精神的歷史。在它所培養的為中華民族獨立而浴血奮鬥、為中華民族團結統一而奔走呼號的眾多黃埔生中,產生了一批令人景仰的女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