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抄手老闆成都拜師 川菜名家胡廉泉77歲收「關門弟子」

2020-12-2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10月15日,川菜界值得矚目的一件事——川菜文化學者胡廉泉收徒暨廉泉川菜研習社成立儀式,在成都「悟園」餐廳舉行。

胡廉泉先生收徒儀式現場。

這被視為川菜界的成渝雙城記——拜師者,是重慶知名小吃「仇婆抄手」創始人、重慶筷樂食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東,已在全國發展品牌加盟店500家,實力超群。

師者,為川菜名家、《川菜烹飪事典》《大眾川菜》等多部川菜著作的編者、作者胡廉泉,77歲的他迎來了此生所收的第三位徒弟,也是最後的「關門弟子」。

一場師徒結緣,在成渝唱響雙城記的背景下,被視為川渝餐飲界在新時代裡的握手。

在川菜界耕耘50餘載,胡廉泉被譽為川菜「活字典」,高東說自己懷著「拜偶像為師」的心情,行拜師大禮。現場數位見證者,為這對特別的師徒送上真誠的祝福。

研習社:盡力做些對川菜有益的事

胡廉泉今年77歲,生長於成都,1961年畢業於成都七中,隨後進入成都市財貿幹校學習,4個月結業後分配至成都市飲食公司工作。

一直到2003年退休,胡廉泉都在餐飲系統從事行政工作,可以說見證了成都餐飲界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退休後,他仍然躬耕於川菜事業,寫作、編輯、指導後輩,2021年,胡廉泉從業將滿60年,作為目前川菜界健在的王開發等一批川菜大師將與他一同迎來這一時刻。

廉泉川菜研習社正式揭牌。

1971年至1978年,胡廉泉被派到成都市飲食公司,在紅旗餐廳(後來的榮樂園)舉辦的技術培訓班、「7.21工人大學」工作,培訓班雲集了公司的一大批名廚師,如:孔道生、張松雲、曾國華、張榮興、毛齊成、陳松如、江松廷等;學員也是由各餐廳、飯店推薦的青年廚師中的佼佼者,經過培訓他們都成為其後40餘年攪動美食江湖的中堅力量,胡廉泉也從與老師傅的接觸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確定了自己今後的目標——研究川菜的技藝和文化,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979年,「文革」後國內首本菜譜《大眾川菜》出版,這是劉建成(川菜名師、培訓科科長、美國榮樂園首任廚師長)和楊鏡吾、胡廉泉共同編寫,已再版40餘次,印數近一百四十萬冊。該書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圖書」「四川十大暢銷書」等多項榮譽。

40餘年間,胡廉泉參與編輯、寫作的川菜書籍有首版《川菜烹飪事典》《細說川菜》、中日合編的《中國名菜集錦•四川》、與劉建成合著的《家庭川菜》、集錄2500餘道川菜的《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等,影響巨大、傳播深遠,例如《細說川菜》在二手書市收藏價達兩三百元一本。

成立「廉泉川菜研習社」,出於幾位徒弟和好友們的建議,胡廉泉目前仍在筆耕不輟,近日才在《四川烹飪》雜誌上新發表了幾篇文章,川菜如何穩健傳承發展,他心裡惦念。

「現在,川菜看上去很繁華很熱鬧,據說成都就有十多萬家,但是廚師隊伍缺乏有序的培訓,良莠不齊,川菜存在某種程度的混亂。」看到一些亂象,胡廉泉很痛心也很無奈,這實際上是高度市場化帶來的副作用「蘿蔔快了不洗泥」,「要想糾偏和扭轉很難,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這也是廉泉川菜研習社成立的初衷--儘可能從源頭上做川菜文化的整理和推廣,盡力避免傳承斷代的痛心局面。

拜師:一段未見面的師生緣

胡廉泉這樣的人生成就,對於2007年在四川旅遊學院學習烹飪的重慶年輕人高東來說,實在如同大山一般的存在——教材上有「胡廉泉」的署名,實際操作時每每要在他的文字裡尋找技法、境界。

2008年,高東在重慶創辦「仇婆」,初時以重慶小面為主打,漸漸推開影響。2014年,創立「筷盒」網絡外賣餐廳,做O2O外賣,兩年探路找到了網際網路餐廳產品的特性,為後面實體經濟結合網際網路做下鋪墊,衍生出來了網上流通的「重慶小面」。

2016年,高東創建重慶小面創客空間,打造專業團隊,成為重慶小面商業化的強勁推手。 2017年,高東再次推出「仇婆抄手」,以「現剁現賣」、多種味型刷新人們對抄手飲食的傳統印象。「網際網路+餐飲」,深諳新型餐飲模式,「仇婆抄手」發展迅猛,如今已成為年銷售收入過億、加盟店面500餘家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

《四川烹飪》原總編輯王旭東發言。

已經如此成功,為何還要再拜師呢?高東說:「在餐飲界打拼了10年,企業也連上了幾個臺階,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越覺得要持續、穩健發展,必須得要關注和研究『道』的層面,也就是上升到餐飲文化高度。胡老是川菜文化學者,是我學習川菜的老師和偶像,能拜他為師,是我莫大的福氣和光榮。」

通過胡廉泉的徒弟童遜引薦,半年前,高東與胡廉泉見面。當年書上的名字,成為眼前學養豐厚、謙遜可親的老人,高東激動又虔誠;胡廉泉也對這位上進、有頭腦的年輕企業家印象良好,一對師徒結緣的喜事即成現實。

胡廉泉不輕易收徒,高東是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胡廉泉說:「我能教他什麼呢?也許更多的是給一些建議,更多的要靠他們自己實踐。」

能把重慶小面、抄手等飲食單品做到規模上億,胡廉泉十分讚賞,他說,抄手歷來就是人們喜愛的小食品,又稱「餛飩」「扁食」,唐朝的文獻裡就有「生進二十四氣餛飩」的記載,並說明「花形餡心凡二十四種」。可見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在餡心、麵皮上做些文章,再結合川菜豐富的味型,就一定能夠把「抄手」這一美食做的更加的多姿多彩。

胡廉泉提出抄手產業化的另一個核心是「標準化」,相較於川菜種類太過龐大不便標準化,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推動抄手產業化、規模化,引進中央廚房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相關焦點

  • 他7歲就拜師郭德綱,跟香港首富同名,是德雲社鶴字科關門弟子
    在曲藝界徒弟也是有不同的說法的,比如一個人收的第一個徒弟就叫開門大徒弟,他收的最後一個徒弟就是關門弟子,意思是說從此收徒之門就關上了。郭德綱雲鶴九霄四科徒弟都有開門的大師兄,但是關門的徒弟一直很少有人關注。
  • 分別總是在九月,侯寶林關門弟子去世,拜師之日獲贈多年佩戴鑽戒
    今年的九月天氣不是特別冷,但是在娛樂圈藝術界卻是刮來了一陣陣寒風,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有多少藝術家已經相繼去世,這對文藝界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損失,短短一月內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小提琴家盛中國、評書大師單田芳、表演藝術家朱旭、日本影后樹木希林、吉祥三寶父親布仁巴雅爾、相聲名家劉文步、粵劇名伶吳君麗
  • 三大相聲世家的關門弟子都「關不上門」,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取代!
    而在同行眼裡,關門弟子的表演水平也從側面反映了師父的藝術造詣。因此,收誰當關門弟子,什麼時候收就顯得格外重要。名師出高徒的老話適用於各個曲藝門類,相聲自然也不例外。越是名師名門,想「關門」就越難。今天就來和眾位盤點一下相聲門名的關門弟子。相聲界早有「無派不宗馬」的說法,作為馬氏相聲的代表人物,想拜馬三爺為師的可謂大有人在。
  • 四川峨眉武術派百歲宗師舉行儀式收嫡傳弟子
    四川峨眉武術派百歲宗師舉行儀式收嫡傳弟子 2016-10-23 15: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0歲的嶽門掌門人王旭老先生與嫡傳弟子鍾明強
  • 巴渝笑星「白小軍」收關門弟子丨重慶火鍋、小面官方英文翻譯出爐
    重慶最知名耙耳朵「白小軍」收關門弟子本土影視劇《街坊鄰居》裡有個白小軍,大概他是重慶最知名的「耙耳朵」了。把白小軍活靈活現表演出來的,正是知名巴渝笑星、曲藝家曾凡強。12月1日晚,曾凡強喜收兩位關門弟子。
  • 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川菜名師:羅國榮
    其中,川菜名師羅國榮,因其在成都、重慶、北京三地的傳奇經歷,創製的一大批經典菜式,培養出的一大撥名廚高徒而彪炳史冊。十二三歲拜師,在傳統川菜界是一個常見現象,像藍光鑑、謝海泉、廖青廷、周海秋、張德福、賴世華、曾國華、徐德章等人都是在這個年紀入行。早年學廚,學三年,免費幫師父兩三年,至少五六年才能出師,底盤相當紮實。不像現在是流水線生產,幾個月就可以培養出一堆優秀學員,幾年時間就敢稱大師。
  • 來嘗嘗鳳兒重慶老麻抄手
    今天我們來說說重慶抄手那些事。 鳳兒重慶老麻抄手 抄手,在四川的呈現形態是紅油抄手,屬於川菜系,此種小吃柔嫩鮮美
  • 「榮派」川菜全省傳人集結 紀念「川菜之父」藍光鑑133歲誕辰
    來自成都、宜賓、瀘州等地的50餘位「榮派」川人,與來自北京、成都的4位藍氏後代匯聚一堂,講述藍光鑑其人其事、其功其績。5月27日,在成都覽蟲書吧,激動的話筒在他們手中傳遞。從藍光鑑嫡長孫藍雨田,到「榮派」一代傳人孔道生、曾國華等著名川菜大師的徒弟,再到創辦松雲澤、復活榮派川菜的王開發等師徒,發言無不飽含激情和責任感。
  • 烹飪大師見證重慶餐飲業40年 從買肉憑票到火鍋江湖菜遍地開花
    老人名叫朱國榮,今年66歲,中國烹飪大師,是國寶級廚藝大師「山城第一刀」徐德章的關門弟子,也是目前為數不多依然活躍在餐飲一線的特級廚師。19歲入行,歷經40多年不懈努力,朱國榮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墩子工到烹飪大師的升華,也見證和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重慶40年餐飲潮流的巨大變化,目睹了重慶人的餐桌從簡陋到豐盛。
  • 上遊深閱讀丨重慶餐飲行業繁榮發展40年:從買肉憑票到火鍋江湖菜...
    老人名叫朱國榮,今年66歲,中國烹飪大師,是國寶級廚藝大師「山城第一刀」徐德章的關門弟子,也是目前為數不多依然活躍在餐飲一線的特級廚師。19歲入行,歷經40多年不懈努力,朱國榮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墩子工到烹飪大師的升華,也見證和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重慶40年餐飲潮流的巨大變化,目睹了重慶人的餐桌從簡陋到豐盛。
  • 德國小夥昨成陳氏弟子(圖)
    點擊進入>>> 陳全忠師傅(右)帶著他的德國弟子哈特演練著中國的太極拳  本報記者 路超 攝  師父高高在上正襟危坐,徒兒虔誠跪地三叩拜師,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收徒禮,所不同的是伏地叩拜、一招一式「中」味十足的徒弟竟是個金髮碧眼的德國人。「師父在上,受徒兒一拜。」
  • 消失的川菜西餐名店:中華老字號 成都耀華餐廳
    乍看標題,有點稀奇,又是川菜,又是西餐,又是中華老字號,到底是哪門子神仙?沒衝殼子,上世紀成都著名的耀華餐廳,確實把川菜、西餐、中點、西點這幾樣都佔齊了。在川菜的地盤上扯西餐,有必要把龍門陣擺長點,從成都早期的西餐說起,不然容易整串味。
  • 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解說】作為四次獲得烹飪餐飲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獎烹飪寫作大獎的作者,扶霞·鄧洛普與中國美食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位棕發碧眼的美女作家感嘆,與《魚翅與花椒》中她第一次來中國的經歷相比,中國「變化大的不得了」,每一次來都會有新收穫。
  • 重慶最銷魂的77碗面,每一碗都是重慶的面子!
    吃麵的花樣是「層出不窮」,每天都有新口味小編吐血整理這份《重慶最巴適銷魂的77碗面》每一碗都是重慶的面子!每天下午1點左右就關門。對了,他們家下午3點就關門噢,要吃請早~他家有小面、雜醬面、牛肉麵和抄手。特色是紅油湯和海椒,還有榨菜,吃起來比較麻辣,糊辣殼辣椒非常的香,老闆就在門口炒海椒。
  • 紅油抄手的地位,在成都吃貨心目中不可替代
    吃抄手er,餡兒固然重要,但在成都人的美食理念中,好抄手er自然要配好湯。不麻不辣的清湯抄手er、營養鮮香的雞湯抄手er、純正濃厚的骨湯抄手er等等,都是成都人美食智慧的展現,還更不用說那又辣又麻的紅油抄手er了。
  • 陳式太極拳名師趙力於孟州開山收徒 五名弟子拜師
    10月7日,陳式太極拳名家趙力收徒儀式在河南孟州市舉行。姚靈珍、馮豔芹、陳桂芬、胡素霞、鄭春菊等五名太極拳愛好者經過重重考驗拜在趙力老師門下,正式成為陳式太極拳第十四代傳人,承擔起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的責任。
  • 他是關山月關門弟子,本想靠畫畫吃飯,反而靠拍「禁片」成名!
    徐錦江於是小時候的徐錦江便在家人的幫助下,拜師在國畫大師關山月名下,成為了關山月的關門弟子。何謂關門弟子?一般對於名氣與地位極高的藝術家,都會在晚年時期收一位資質最佳的弟子,稱為「關山弟子」,意思是以後不再收徒,會把畢生所學全部授予關山弟子,而關山弟子也順理成章的會成為大師的接班人。
  • 王佩元的拜師宴上 師父常寶霆喝醉了 灌他酒的竟然是兩位相聲大師
    1984年國慶節前夕,天津市曲藝團為三位中青年相聲演員舉辦了一場拜師儀式,這三位中青年相聲演員是常寶豐、侯長喜和王佩元。常寶豐拜馬三立,侯長喜拜閻笑儒,王佩元拜常寶霆。閻笑儒比馬三立大一歲,卻是馬三立的徒弟,他們師徒倆是同一天收徒。常寶霆是郭榮起的徒弟,跟閻笑儒平輩。說到王佩元拜常寶霆,這裡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德泉聯院長沙成立 「楹聯泰鬥」餘德泉新收28名弟子
    「楹聯泰鬥」餘德泉新收28名弟子,並舉行了拜師儀式。新收弟子代表楊力(右一)等向餘德泉教授夫婦贈送禮物。拜師儀式上,餘德泉教授(左)向新收弟子一一贈送禮物,右為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梁理。活動中,還同步舉行了餘德泉師生書法聯展。
  • 香港書法篆刻名家吳任:秉承家學文武全才、拜師名門技藝精進
    香港書法篆刻名家吳任:秉承家學文武全才、拜師名門技藝精進《翰墨情 香江意——訪香港書法篆刻家吳任》連載之一文/【藝術香港】編輯部主任:魏媛拜師名門技藝精進到福建工作以後,習書法、事體育的吳任結緣潘主蘭、沈覲壽兩位大師,他們當時在全國都是林赫有名,代表著中國近代書法篆刻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