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輸」是圍棋賽場上的第一課

2020-09-15 學弈棋院

 

 上周齊魯晚報學弈棋院進行了激烈的「吃子大賽」,比賽過程中學員們表現各異,嚴格的賽場規則下比賽結束,不得不面對輸贏時學員們的心態也不盡相同。

  其實,在圍棋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們強烈的好勝心。

  孩子們的好勝心是與生俱來的,即使以後長大成人,這樣的心態依然會存在。我們家長要告訴孩子的是:心態比輸贏這個結果更為重要,學會「輸」、「輸」得起。孩子輸棋,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挫折教育,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劑良藥。

  小時候,我們也曾因為考試失利而痛哭,更多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害怕家長的責備,而是過不了我們自己心裡的那道坎。但是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人會感到羞愧,知恥後勇彌補自己的缺點,並且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展現出自己的水平;有的人卻因此放棄。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是,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失敗,培養他們面對失敗的能力和心態。

  圍棋作為中國的國粹,擁有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對於孩子來說,圍棋是什麼?是遊戲嗎?是玩具嗎?還是一種課程?

  我想可能都是的,但是我想把圍棋當做人生的縮影,學習圍棋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柯潔在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中落敗,賽後採訪時忍不住掩面哭泣。在這之後,他用了42天的時間走出陰影,開始新的旅程。圍棋比賽有輸有贏,獲勝者品嘗勝利的喜悅,失敗者就要承擔失敗後的落寞。成人會通過其他方法來宣洩心中的情緒,但是孩子因為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為了防止孩子中途放棄或者造成心理壓力,家長就需要給孩子適當的引導。


一定不要這樣做

  不要責備和質問孩子。例如:你怎麼輸了?你平時不都是能贏他的嗎?你真沒用!你看你做什麼都不行。以上的表達方式都是不恰當的,只能培養孩子的反感情緒,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失敗,討厭下棋。家長應當理智地看待孩子輸棋,不能隨著孩子的情緒失控,而自己也跟著落入情緒失控制的境地。

  不要急著哄孩子。有的孩子學棋早,年紀也小,比較寶貝孩子的家長會著急地去哄孩子,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越哭越大聲。這時孩子的情緒起伏大,要耐心地等他情緒平靜下來,理智地幫助他分析輸棋原因,安慰他,鼓勵他下好以後的棋。

一定要這樣做

  要讓孩子知道,誰都會失敗,下的棋越多失敗的機率就越大,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偉人失敗的故事,勵志這件事情雖然老套卻永遠不會過時,而且對任何心存希望的人都適用。

  讓孩子要敢於承認自己失敗。雖然輸了棋很傷自尊,但是可以引導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粗心大意?還是知識點掌握得不牢固?還是輕敵了或者發揮失常?每次輸棋都這樣做一番自我總結,棋力想不漲起來都難。當然,涉及到圍棋理論知識和實戰方面,也需要圍棋老師一起來參與,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失敗的技術原因,並研究對策。

  繼續鼓勵孩子下棋、參加比賽,這個是對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希望,輸了、失敗了我們再來挑戰,不能因為怕打針就不去看病呀。孩子通過不斷地挑戰,收穫各種勝利和失敗。也就是在這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交替喜悅和沮喪兩種情緒,這會讓他們逐漸在心理上成熟起來。

  孩子通過圍棋的輸贏,能夠知道任何成功和失敗都是暫時的,一次的成功不能保證以後永遠成功,暫時的失敗也不能判定以後永遠失敗。這種情感上的韌性和毅力品質的培養,是圍棋教育特有的,比別的少兒培訓更加直觀、強烈。

相關焦點

  • 我學會了下圍棋
    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學三(4)班 閆忠信這個假期,我又有了新的收穫——學會下圍棋啦剛接觸圍棋時,面對密密麻麻的黑白棋子,縱橫交錯的線條,「打」、「扳」、「碰」、「吃」等神秘的專業術語,我感覺很有趣,所以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很多。圍棋課上,我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圍棋的基礎知識:圍棋有黑白兩種棋子,一顆棋子有「四口氣」,要是「四口氣」全被對方堵住,那顆棋子就被對方提走,但並不意味著此局自己就輸了,而是要看最後誰圍的地盤大誰才會贏。
  • 線上圍棋啟蒙第〇課:試聽
    就像圍棋裡一塊棋死了,一定不好嗎?如果仔細觀察棋形,找到利用方法,可能就會反敗為勝。這次疫情,整個培訓界一片哀鴻,但它真的完全沒有價值嗎?換個角度,你有沒有想到這其實正是線上招生的大好機會?你可能會說,線上怎麼招生啊?我能用線上課保住現有學生就不錯了,那些學生家裡因為孩子上各種線上課,已經雞飛狗跳了,你還讓我招生?
  • 東京大學圍棋課人氣十足 圍棋不僅是文化更是教養
    所有人都是連圍棋規則都不知道的學生們。 每一張桌子都放置著棋盤和棋子。從第8講開始,兩人一組,將棋盤從之前使用的9*9的九路盤,變成了稍微大一點的13路盤。使用稍微大一點的13路棋盤,可以有效理解佔據地盤時需要的布局概念。 「小目小飛守角,兩手棋就有接近10目的地盤,效率還是不錯的」。前田七段在黑板上的大棋盤上擺棋教授知識。
  • 柯潔:AlphaGo對圍棋沒熱情熱愛 我是勇敢不服輸的
    網易體育9月1日報導:北京時間9月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播出,世界圍棋冠軍柯潔在節目中給我們帶來演講,儘管演講時間不長,但卻贏得熱烈掌聲。
  • 臺灣大學生隊際賽場藍綠對決 藍軍清華大學奪冠
    第三輪比賽,A桌冠軍戰由清華大學對上中央大學,臺灣圍棋教育推廣協會張昭焚理事長擔任中央大學領隊,並親自下場第一節,與清華大學校友、臺灣業餘天王賴宥丞7段對戰。有趣的是,清華大學隊服為藍色,中央大學隊服為綠色,冠軍戰儼然成為藍綠對決,賽場及研究室藍綠分明,效果十足!
  • 從英語教育到圍棋老師,看梁曉晶的華麗轉身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梁曉晶每周會上兩次圍棋課,而每天的學習之後,她都會和姐姐或父母對弈兩盤。剛開始,她總是輸,看著自己的子被姐姐吃掉,她很難受,特別不服氣,甚至幹過掃了棋子大哭的事情。「就是輸不起啊!我一直成績都挺好的,很少有失敗的經歷,而圍棋,總會有贏家、輸家的,我老是輸,就覺得他們欺負我,其實就是抗擊打能力差。」梁曉晶說。
  • 零基礎學圍棋丨杭州棋院金牌講師免費教你學圍棋
    而圍棋,作為一項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的智力運動,既能開發智力,鍛鍊腦力,還能培養耐心和提高專注力。如果能讓宅家的「小神獸」們安心下盤圍棋,相信會解決不少人的難題。即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聯合中國棋院杭州分院,推出「零基礎學圍棋」系列公益課程。將由杭州棋院的圍棋教師從零開始手把手教你學圍棋,不管你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每天3分鐘,就能輕鬆學會下圍棋。
  • 2017上海圍棋超級聯賽第六,七輪戰報
    2017上海圍棋超級聯賽第六,七輪的比賽今天繼續在奉賢古華山莊進行。今天的二輪比賽回歸到了傳統的五對五團體賽形式。上午進行第六輪的比賽本賽季表現強勢的棋藝棋緣隊繼續穩定發揮,女子圍甲選手蔡碧涵二段閃亮登場,幫助隊伍4:1戰勝強敵體俱大叔隊。
  • 十年一覺圍棋夢:想當棋王的孩子從來沒有童年
    一角對殺,往往就輸在一口氣,一轉念之間。算差一步的人不免扼腕嘆息,卻不得稍動聲色,生怕錯失乾坤扭轉的剎那。愛棋者往往說,棋裡有人生。可對他們來說,人生就是圍棋。「我老家在遼寧阜新,我從五歲學棋,差不多七歲,基本上在市裡打比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 圍棋助力上名校?高考狀元小時候都在學
    教育部、體育總局在2019年新發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管理辦法》通知中指出,全國有99所高校招收圍棋二級(及以上)運動員,圍棋二級(及以上)運動員需要通過參加全國性圍棋比賽並取得相應名次後獲得。
  • 讓孩子愛上圍棋,學好圍棋的關鍵幾點
    家長們對於自己孩子學圍棋肯定有很多想法,其中最多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愛上圍棋,學好圍棋,特別是當孩子對圍棋已經產生了興趣,如何引導他學好圍棋,往往讓家長感到一絲茫然。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家長和圍棋老師的經驗。
  • 劉婭莉老師分享:圍棋比賽中您孩子的內心世界正在經歷著什麼?
    2020年山西省冬季圍棋段級位賽這周就要正式拉開帷幕,時間的緊迫性讓我們依稀已經看到了,賽場上那一張張稚嫩卻認真專注的臉龐。 參賽小棋手們必須獨立面對整場賽事。那麼,大家知道這些「獨立」時刻孩子都面對著什麼樣的挑戰嗎?
  • 圍棋「中國流」走進中學校園,黑白子起落間感受中華智慧
    12月12日下午,武漢市友誼路中學的圍棋校本課上,老師的講解引人入勝。2017年,友誼路中學成立了圍棋社團,當時首批社員只有不到10人,隨後,社團吸引了更多學生加入。至今年,學校編寫了《圍棋》校本教材,圍棋課成為了該校的一門校本課,每周上課一小時。
  • 童年弈事,樂在棋中:童話同說圍棋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6日童話同說圍棋實踐活動【小圍棋·大世界】圍棋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家長與同學們的參加!謝謝大家的支持!經過劉婭莉圍棋老師的努力和對孩子的負責,圍棋受到了各位家長們的青睞。用和孩子下盤圍棋的時間來代替孩子玩手機玩遊戲的時間,不但會促進親子關係,更能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 教育部喊你看《開學第一課》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組織中小學生上好2017年《開學第一課》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將《開學第一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開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實際情況,通過主題班(團、隊)會、觀後感《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時把《開學第一課》播出時間及頻道通知到各中小學校,並要求學校組織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其在家與父母共同觀看。2017年《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星期五)21: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
  • 2020年杭州市餘杭區「弈林杯」第一屆校園棋類星銳賽(圍棋項目)
    《中國棋院杭州分院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中國棋院杭州分院、杭州市棋類運動管理中心關於印發《「全國百城千縣萬鄉棋牌全民推廣工程」中國棋院杭州分院實施計劃》的通知精神,推動棋類項目在我市校園的普及,進一步規範校園棋類活動的開展,促進「棋類進課堂」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決定舉辦杭州市餘杭區「弈林杯」第一屆校園棋類星銳賽,現將圍棋項目規程發布如下
  • 學圍棋的方方面面,到底能教會孩子什麼?
    學圍棋的方方面面到底能教會孩子什麼?啟蒙課在技術上學得慢點也沒關係,多講幾遍早晚能學會,但收棋子這件事,必須讓學生在第一堂課就做到。 家長在這方面也要配合,回家後,跟孩子下圍棋,要堅持讓孩子自己收棋子,哪怕他不願意,哭鬧也不能妥協。不僅是圍棋,其它玩具也是一樣,玩完後,要讓孩子自己收到玩具盒裡。
  • 江鑄久,一個圍棋九段如何面對一無所知|百家故事
    我就跟她聊了一下,我說妹妹啊,你想跟哥哥一起學棋,這很好,但是你要答應江老師一件事情,你下棋很可能輸,你輸得越多,老師就會越獎勵你。還有,你在家裡對棋有問題,先自己想想,然後可以問家裡的好老師,就是哥哥。後來這兄妹倆一起學棋,就配合得非常好。還有一對兄妹,也是哥哥先來學,妹妹後來,聽了第一堂課,不笑,一直特別嚴肅。
  •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圍棋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圍棋教育,更多的孩子開始步入圍棋學習的課堂,從素質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承而言,這無疑是一件讓人喜聞樂見的事。 但面對突然間出現的眾多求學的孩子,還有那些望子成才卻心懷忐忑的家長,我們是否有過真正的思考,圍棋究竟是什麼?圍棋給我們帶來什麼? 有人說圍棋是體育運動項目,也有人說圍棋是智力競技運動,這些說法都對,但是又都不全面。
  • 2020年杭州市蕭山區「明仕杯」第一屆校園棋類星銳賽(圍棋項目)
    《中國棋院杭州分院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中國棋院杭州分院、杭州市棋類運動管理中心關於印發《「全國百城千縣萬鄉棋牌全民推廣工程」中國棋院杭州分院實施計劃》的通知精神,推動棋類項目在我市校園的普及,進一步規範校園棋類活動的開展,促進「棋類進課堂」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決定舉辦杭州市蕭山區「明仕杯」第一屆校園棋類星銳賽,現將圍棋項目規程發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