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和婚姻,這5部紀錄片比肥皂劇說的更明白

2021-01-07 澎湃新聞
 

《幸福定格》劇照

「愛你一輩子」,這是戀愛之初每一對情侶的期待。在紀錄片《幸福定格》裡,這也是每一對夫妻都會在婚禮上做出的承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可能變得寡淡,甚至變成束縛。

關於當代愛情,以下這些紀錄片或許可以給出一些片面但豐富的答案。即使愛情不再具有古典時代的意義,我們對愛情的呼喚卻依然熱烈。這些既創造奇蹟又具有摧毀性的情感,封存在影像裡,獲得了一種「保鮮」。

撰文|葉倩雯

編輯|王好

出品丨騰訊新聞《雨水豐沛的季節》:年輕人的愛欲迷離

對於90後一代的青年人來說,大學生活不僅僅意味著獲得新的知識,更能充分進行情感體驗。這個過程中,劇烈的狂喜和痛苦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導演危凱和陳燁敏銳地把握住青年人對性與愛的困惑,拍出了紀錄片《雨水豐沛的季節》。

影片通過三四十位被訪者的自述,極力展現大學生群像:有的人不斷通過尋找伴侶來獲得陪伴感;有的人為自己的性取向而煩惱;有的人早早結婚生子陷入生活的漩渦;更多的人根本分不清愛與性的差別。

彭景是這部作品裡一個讓人難忘的人物,她漂亮直率,敢於表達自己,雖然年輕,對身體的探索卻開始得很早;既喜歡男孩又喜歡女孩這件事似乎並不困擾她。對比另外一個核心人物花椒——一個患有雙向情感障礙、喜愛搖滾的女孩,兩個人物形成了一組對比關係。

彭景,《雨水豐沛的季節》劇照

花椒,《雨水豐沛的季節》劇照

她們看上去對自己的身體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但隨著採訪的深入,她們都不約而同地講述起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彭景的母親對她過於管束,讓她自我評價過低,總有自殺衝動;而花椒則不受父母關注,她想通過叛逆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

其實,過分的放縱和保守都是一種時代病症的體現。影片中,很多受訪對象都談到了父母的出軌離婚,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錯位,以及大環境對自己的不接納。這群22歲左右的年輕人有著天真的話語、故作成熟的狀態,他們展現出的迷亂和自由,像是一種對青春的輓歌。他們真誠地相信愛,也切實地被現實打擊。

《雨水豐沛的季節》拍攝於2015年的夏天,那年的雨水特別多。它有一個更直接的英文名字—— Summer’s Desire(夏日的欲望)。

《雨水豐沛的季節》海報

:情感是一種「暴力」

魏曉波的《生活而已》系列紀錄片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展現了自己從畢業後走出校園到結婚生子過程裡的一地雞毛。

紀錄片裡,魏曉波和女友(妻子)吃飯、睡覺、吵架,彼此依賴又互相傷害。在第一部的戀愛階段,兩個人要度過最貧窮的創業期,女友對著鏡頭哭泣:「我妹夫給妹妹每個月500塊錢買化妝品,你什麼都沒給我買過」;第二部,兩個人已經要走進婚姻,為了五萬塊彩禮錢爭吵;第三部的時候,孩子的出生沒有帶來太多的喜悅,要處理的生活問題更多了。鏡頭捕捉到的生活瑣事,展現的是一對最普通中國情侶的掙扎和困境。

魏曉波,《生活而已》劇照

謝芳去醫院做孕前檢查,《生活而已》劇照

拍攝的過程也是兩個人強弱關係轉變的過程,從婚前女方的漫不經心,更佔據主導地位,到結婚生育後男性更具有權力,導演強勢地主導紀錄片的走向,肆意揮灑自己在關係裡的情緒,甚至沒有迴避自己對妻子產後的身體的評價,一句「真噁心」激怒了不少觀眾。

鏡頭從不避諱被拍攝者的隱私,這讓影片既具有更強的真實衝擊力,也具有更強的挑戰性——這種挑戰不僅在於對未經美化的真實人體的震撼感,導演不僅暴露自己,也對自己的愛人形成了一種「暴力」。片中兩個人充滿暴力的對話、幾乎看不到愛情的「情感現場」,或許就是中國夫妻生活中的常態:愛包裹著暴力,身處其中遍體鱗傷,卻誰也離不開誰。

影片以私影像的方式探討了在變革時代個體親密關係的變化和危機,呈現出中國式婚姻牽扯進諸多現實算計的複雜性。魏曉波將作品的主旨落腳於「生活而已」,而究竟什麼是生活?需要每一個觀眾去實踐。

《生活而已》海報

:婚姻就是「男默女淚」?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悲觀者如是說。臺灣紀錄片導演沈可尚用了七年時間採訪了八對不同年齡、背景和階層的夫妻,從都市白領到大學老師,從藝術家到家庭主婦,從農民工到創業者,他們在鏡頭前開誠布公地面對彼此,探討婚姻的問題,溯源相愛的原因。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沈可尚自己也剛剛走進婚姻,他發現中國人喜歡拍婚紗照,但效果往往尷尬。他以婚紗照的「幸福定格」為靈感,紀錄片也因此得名。

《幸福定格》劇照

這部紀錄片給了深陷婚姻「牢籠」裡的夫妻在生活雜事之外難得的對話空間,也讓他們終於有機會坦誠自己對婚姻生活的厭倦:沒有激情、泛善可陳的性生活,令人厭倦的婆媳關係,無休無止的家務以及管教不完的孩子,看似幸福的婚姻味同嚼蠟。妻子開始抱怨,以前很幽默的丈夫不再講笑話,本該是兩個人的孩子更多由自己負責;丈夫也有不滿,本來溫柔賢惠的妻子為何變得暴躁易怒,行為粗鄙?當初帶著期待走進婚姻,到頭來發現躺在身邊的根本就是「陌生人」。

電影被《婚禮進行曲》分割成無數個段落,一段段採訪之間插入了導演搜集來的各類婚禮場景。整個對話下來,「其實我一直沒有變」成了多數夫妻的心聲。改變的從來不是內心,而是環境罷了。但面對慘澹的生活,那些戀愛中的激越、婚禮上的哭泣都顯得有些諷刺。

《幸福定格》劇照

有網友評價每當《婚禮進行曲》奏響,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說這部電影簡直是「婚姻勸退指南」。而事實的另外一面則是,即使一萬次想要放棄,那些溫情的片刻還是將人留在婚姻中:就算意見不同也永遠站在對方身邊;就算不擅長也會為對方做一碗湯;甚至生氣摔東西這樣的舉動,也是因為那是在最愛的人面前才會流露出的「脆弱」。

到底什麼樣的婚姻是好的,是愛情的結合,還是生活的搭子,亦或是相伴的親人?《幸福定格》所做的也許並非是對婚姻本質的探索,而是企圖喚起人們走進婚姻的初心。

《幸福定格》海報

《單身女人》:愛情是不滅的火

「男人咋這麼不要臉,我真想咣咣(扇)他們……」紀錄片剛開始,導演林鑫就給出一場女人的飯局。她們肆無忌憚地點評男人,一邊看不起,一邊又無法控制內心的悸動。

40+的單身女人還會追求愛情嗎?《單身女人》給出了一個篤定但心酸的答案。電影記錄了一群在陝西銅川的普通單身女士的故事,她們或因丈夫出軌離婚,或因錯失初戀而不婚。在對婚姻失望之後,她們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尋找愛情,思辨著情與欲是否可以分開的問題。

《單身女人》劇照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女性主義關懷的作品。她們感情成熟,經濟獨立,思想開明,擺脫了一般刻板印象裡對中年女性的「汙名化」,是今天意義上的「獨立女性」。通過她們的訴說,我們看見了一個女性視角下的男性:他們不再是女性的保護者,普遍懦弱,沒有擔當,朝三暮四,又沒有責任感。

父權的衰落讓新時代的「獨立女性」無法再對傳統的婚姻抱有期待,丈夫不再是傳統意識裡那個肩負起一切的角色。但面對愛情,她們不計較得失,也不在乎結果。她們相信「愛就愛了」,很少為愛後悔。《單身女人》告訴我們,當一個女性足夠強大的時候,她愛人的能力會更強大。中國中年男性與女性的差異足見一斑: 男人更看重肉體的滿足,而女性更在意的是精神性的交流。

《單身女人》海報

:愛情讓我們不畏懼死亡

「老來多相忘,唯不忘相思」。趙青導演的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是自己的叔公叔婆,看似平淡,卻十分真摯感人。兩位老人樹鋒和味芳是一對相伴半生的耄耋夫妻,本該安享晚年的他們卻遭遇了味芳罹患阿爾茨海默症。

在中國有近千萬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因為缺少專業醫療機構和護理人員、沒有強有力的社會支撐,患者和家屬遭遇著各種困境。

樹鋒和味芳,《我只認識你》劇照

樹鋒和味芳年輕時就相識,直到中年後,兩人才走在一起。子女不在身邊,這對夫妻是彼此的依靠。隨著味芳的病情日益嚴重,她漸漸無法料理自己的生活,既不記得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不認識周圍的親戚朋友,甚至連子女都認不出來,卻唯獨沒有忘記自己的老伴樹鋒。每當樹鋒從遠處走來,味芳都會像初戀一樣快樂地迎上去,疾病帶來的記憶黑洞偏偏沒有吞噬愛情的部分。

《我只認識你》劇照

樹鋒面對味芳的態度是複雜的,他不捨得讓妻子一個人住進護理機構;又擔心養老院的生活讓自己不夠自在;可是獨自照顧妻子,他的身體已經力不從心了。面對早晚到來的死亡,樹鋒並不畏懼,只是怕撇下妻子。

最後,樹鋒陪伴味芳住進了擁有夫妻房的養老院,每個周末再一起回自己家,他們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被保留。樹鋒對妻子說:「既然你還認得我,信任我,我就會千方百計照顧好你」,「味芳啊,味芳,你跟我一世就要跟到底,我怎麼,你怎麼,一起吃飯,一起買菜,一起散步……」

電影最後,兩位老人依然保留著體面和尊嚴。對於他們來說,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愛情依然可以是支撐生命的核心。

《我只認識你》海報

現代愛情與紀錄片:瞬時與永恆

張愛玲曾說過,現代人的經驗都是二手的,看了戀愛小說而知道戀愛。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這些紀錄片或許也成為未來人類的「愛情樣板」。

愛情讓人神傷,但在鏡頭前,所有的人談到愛情眼中都會有光,而這種轉瞬即逝的吉光片羽,或許就是愛情的本質,它永遠值得我們人類追尋。我們需要愛情,它具有悲劇性,但也是能量的來源。

原標題:《關於愛情和婚姻,這5部紀錄片比肥皂劇說的更明白丨穀雨計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明白遇見愛情太難,也明白將就婚姻更難
    而現在單是一個人活著就已經耗盡了全力,你不想拖累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拖累,你更不想孩子重複你的生活。充滿青春,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年輕人。原本應該充滿希望,充滿可能,充滿創造力。只可惜,現如今,這群原本應該最有夢想最有希望也是最優秀的年輕人,卻都在為了房子苦苦掙扎。
  • 珍愛網調研:關於愛情和婚姻,說的太透徹了
    珍愛網調研:關於愛情和婚姻,說的太透徹了 2021/01/15 17:26 來源:騰訊網 瀏覽:295
  • 關於愛情和婚姻,最好的答案是什麼?
    關於愛情和婚姻,什麼才是最好的答案?關於「愛情」,真的是每個人都有話說。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愛情更是如此。但是對於愛情無論有多少種理解,都逃不過一句話:愛你的時候,你真的什麼都好!在兩個真心相愛的人眼中,愛情無關其他,相愛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 最精彩肥皂劇?《王冠》第四季:黛安娜王妃的真實「婚姻故事」
    《王冠》第四季於11月15日上線,而這季的亮點擺在新加入的兩位角色,分別是艾瑪克林飾演的黛安娜王妃,以及吉蓮安德森飾演的前英國首相撒契爾夫人,其中以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的愛恨情仇,最引人注目,更被外媒形容是「史上最經典的肥皂劇」。黛安娜從小父母關係不和睦,沒想到自己也邁入父母后塵,這段本被認為是「麻雀變鳳凰」的佳話,背後卻是千瘡百孔。
  • 丟掉肥皂劇,十部絕美紀錄片洗滌你的靈魂!
    這時候你不妨換個類型,紀錄片給人的震撼度遠遠大於其它形式影視。紀錄片對社會深度的洞察、對人生理性的思考,是一種超乎現實的普遍意義和永恆價值的東西,它的魅力是商業片所不能比擬的。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十部絕美紀錄片,立意深刻,鏡頭震撼,足以令人回味無窮!
  • 一場如青澀肥皂劇般的愛情
    相處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文化和習慣,兩個人都會有差異。比如雨薇喜歡吃辣,吳志不喜歡,雨薇不喜歡看肥皂劇,而吳志卻很喜歡,雨薇對未來充滿著幻想與希望,而吳志只在乎現在,覺得生活安逸即可。但是沉浸在熱戀中,雨薇全然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她的日子過得像只快樂的小鳥。她覺得,這種有點像偵探破案的感覺的戀愛,簡直刺激極了,好玩極了。小女孩的思維,限制了她對愛情的想像。
  • [收藏]最好的 10 部關於網際網路的紀錄片
    不像大部分科技報導,紀錄片創作人關注網際網路與人和社會的互動,正如這 10 部紀錄片的角度一樣。這樣的網際網路更舉足輕重,壞的事情看上去更嚴重,好的方面也更激動人心。同時由於電影是一種更親密的媒介,聲音和圖像讓那些抽象信息轉換成真實的情感,這些影片會讓你愛上網際網路。1. 鯰魚 Catfish (2010)
  • 這些「中國式肥皂劇」,憑什麼能拍到10季+?
    2006年秋,《鄉村愛情》登陸央視一套。這部描繪農村青年愛情婚姻、事業生活的輕喜劇,是本山傳媒第一次對於農村愛情題材的嘗試。 暌違螢屏5年的《楊光那些事》,並未像前九部一樣安家天津衛視,而是在愛奇藝以分帳網劇的形式獨播發行。從作品的內容來看,《楊光那些事》是《楊光的快樂生活》的升級版,採用了「一季三部」的全新形式,講述了楊光「好人」「藝人」「富人」的三段趣味經歷。
  • 7年跟拍8對夫妻,導演揭秘婚姻的殘酷真相:原來婚姻真與愛情無關
    關於婚姻的秘密,有位導演花費了7年的時間,跟拍了8對夫妻,和他們坦誠地聊愛情、聊婚姻、聊男女價值觀、聊彼此都不願意觸及的傷痛,通過這部紀錄片《幸福定格》,我們或許可以發現關於婚姻的真相。王子和公主歷經磨難後,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是大多數外國童話的結尾,可這是童話,不是現實中的婚姻。現實中的婚姻起源於哪裡呢?
  • 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這五部紀錄片,你們一定要看看
    「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要實現某種詩意,必須讓觀眾對何為真相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以下,便是他自述的心目中最接近這一標準的五部優秀紀錄片:「就當是給我個面子,這五部電影,你們一定要看一下。」所以我又告訴他:「約書亞,如果你不把這段畫面放在影片最後的話,你這輩子就算是白活了。」最終,他採納了我的建議。《通靈仙師》(The Mad Masters,1955)導演:讓·魯什(Jean Rouch)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紀錄片。
  • 喜歡紀錄片的不容錯過這12部乾貨滿滿的紀錄片
    總結: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宇宙科普紀錄片,讓人很直觀的就能了解到關於空間、時間、量子、宇宙的知識。總結:看到這個紀錄片時,才明白核電站發生洩露是多麼可怕,人類在災難面前是多麼渺小、無助。最令人動容的是,玄奘法師「寧可西行而死,決不東歸而活」的信念,和「誓死追尋」的虔誠。總結:這是部劇情化的歷史,讓你在知曉玄奘一生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虔誠和信念,不說別的,就從故事還原來說,它已超過了大多數同類型紀錄片。
  • 你一定要明白,這是愛情在婚姻中的異化
    我們更應該去思考是什麼造成了女人的不可理喻?理解女人的不可理喻表象後,是愛情在婚姻中的異化。如何去經營愛情和婚姻,才能克服異化贏得幸福?一、是什麼造成了蘭伯特小姐不可理喻的表象《領事》中毛姆借用領事皮特的視覺和語言,講述蘭伯特小姐這一跨國婚姻的家庭內戰故事。
  • 這8部紀錄片,可能會改變你的世界觀!
    這8部紀錄片,可能會改變你的世界觀!《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是從英國各階層選取14個7歲的小孩,每隔7年拍攝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想法,包括7,14, 21, 28, 35, 42, 49, 56 這些節點年齡。
  • 阿德勒:關於欲望、愛情和婚姻的哲學解釋
    這些德國農人早就知道合作是婚姻的首要條件了。 愛情和婚姻是為人類利益而合作的這種觀點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每一方面。即使是人類各種追求中最重要的肉體的吸引力,對於人類的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我經常說:人類由於體能上的限制,所以無法在這貧瘠的地球上永久生存下去。因此,保存人類生命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我們的生殖能力和對肉體吸引力的不斷追求來繁衍後代。
  • 有這5部神級詩歌紀錄片,還愁娃學不好古詩詞?趕緊收
    說好最近不碰資源分享文了(分享資源特別耗神啊姐妹們,回憶體驗+各種截圖,每次寫資源文我都要多喝幾杯奶茶補充能量),這一膨脹就心痒痒,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紀錄片,沒辦法,誰讓我愛你們呢?今天帶來的5部神級高分紀錄片,都是我陪千尋看過覺得很棒的,不僅能給孩子很好的詩詞啟蒙,還能帶孩子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
  • 盤點5部最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高分紀錄片,和沒營養的偶像劇說再見!
    有人說,一部紀錄片頂出一次國。這話不無道理。 2. 提升孩子的思想層次 某位紀錄片愛好者曾這樣評論: 當你身處困難的時候,你會想到……世界是如此廣大,你怎樣都可以生活下去,並且懷揣希望地生活下去。
  • 【物理電影】6部超經典的物理電影 5部物理紀錄片
    原標題:【物理電影】6部超經典的物理電影+5部物理紀錄片  01  《阿波羅13號》  Apollo 13  類型: 劇情 / 歷史 / 冒險  豆瓣評分:8.0
  • 二婚後才明白:和前妻離婚是我在婚姻上最大的失敗
    文/唯晨愛情像一盤珍饈,用它獨特的滋味釀出酸甜苦辣,挑逗著情感的味蕾。相對愛情而言婚姻更像一碗實實在在的白米飯,雖寡淡無味,長期挨餓也會讓人精神崩潰。婚姻不光像一座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婚姻也像一頓飯,吃飽了的人會嫌撐,挨餓的人會發瘋。
  • 情感中的墨菲定律:了解這5點,讓你更懂愛情和婚姻
    今天的這篇文章主要圍繞三個問題:1,什麼是墨菲定律?2,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是指什麼?3,如何應用婚姻中的墨菲定律讓自己更懂婚姻?墨菲定律在愛情婚姻中的衍化主要表現在:在感情和婚姻關係中付出太多,覺得只要我全心全意對他好,他就一定會對我好。
  • 為性少數群體發聲,這兩部紀錄片做到了!
    《上海酷兒》和《酷兒日本》,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正是這兩部作品的獨家短評和映後QA實錄。06-16(上海驕傲電影節) 片長: 90分鐘 影片簡介: 第一部關於上海LGBTQ追求平等與自由的城市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