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孩子幾句就飄?真正的賞識教育不是一頓誇,父母要做好這三件事

2020-12-13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晚上在樓下散步的時候,碰到了鄰居小李,便討論起孩子的一些近況,他說:「這幾個星期以來,我家那個孩子,不管做了什麼事情,都想要獎勵和誇獎,如果我們沒有去誇她,她就會難過一整天,甚至有時直接開始發鬧變扭發脾氣,我和妻子真是一點主意都沒有。」

據了解,小李和孩子的母親之前的做法是,孩子一旦完成了什麼事情就使勁地誇孩子,甚至不管事情是小是大都盡力的去誇讚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這樣教育方式的壞處也逐漸明顯的起來。

在實際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些家長與小李一樣,在如何誇讚孩子這個問題上,不知該怎麼處理。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會太難,家長只有了解什麼是真正的「賞識教育」並加以運用,才能有效地激勵孩子。

01父母有哪些誇孩子的錯誤方式

沒有實質內容的誇讚

在教育孩子時,時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長一味誇孩子:「哇,你真厲害,好棒!」這樣的誇讚雖然可以激勵孩子,但是用多了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讓孩子出現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誤思想,從而讓鼓勵的話語失去原來的作用。

而且孩子接觸到這樣的鼓勵話語過多,就會對其失去感覺。所以父母需要結合具體的內容進行誇獎,例如孩子在完成了某件很好的事情之後,父母可以具體指出哪裡好、怎麼好、為什麼好。這樣的誇獎孩子才是合理的教育。

誇讚孩子時與他人做比較

一些父母在誇讚自己的孩子之前,時常將其與其他孩子作對比,比如:「如果你做得像鄰居家的哥哥那樣好,我就滿意了。」「你做得很好了,但是還要像人家學習才行。」這樣的教育方法從來都是不正確的,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本身就是沒有任何可以比較的地方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還要與他人做比較的話,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平衡,覺得自己的努力沒被父母看見。

過於誇張的誇讚

有部分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習慣把孩子捧得太高,讓孩子以為自己做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但其實這樣的行為百害而無一利。父母在誇讚孩子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一些平常的事情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誇讚即可,不必太過分的誇讚。

不切實際的誇獎

父母們在誇讚孩子時,要基於基本事實,不能對錯不分,不能枉顧事實一味護著自己的孩子。不切實際的誇獎只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扭曲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02父母一味誇獎孩子會出現哪些問題?

心理承受能力差

如果父母一直一味地誇讚孩子,長久以往,會使得孩子們錯以為自己做得任何事情都是沒有錯的。如果在之後做錯了事情然後被老師和父母批評,孩子就會因為心裡承受能力不足而開始出現失控的情緒。

萌生嫉妒心理

父母一味誇獎孩子,會讓孩子出現嫉妒他人的情況。比如在學校學習中,老師通常會誇獎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而一味只接受誇獎的孩子看到這樣的情況,只會萌生嫉妒心理,最終與

出現自負高傲的心態

父母一味誇獎孩子,會導致孩子誇幾句就飄,出現自負高傲的心態,認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為正確的。別人做的事情都是不如自己的。這樣的心態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耐心,並且停留在自己的世界認知中。

習慣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一味誇獎孩子,會讓孩子內心脆弱經不起風浪而且還較為敏感。經常接受誇獎會讓孩子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度,遇到他人不誇他、理睬他的情況的時候,就會異常憤怒,出現情緒失控。

03「賞識教育」要求父母做好這三件事

1)誇獎應該全面具體

當孩子做了特別好的事情之後時,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誇讚,而不應該籠統地誇獎孩子。例如「你是好孩子」「孩子你真厲害」之類的話。對小孩子來講,他們是無法分辨行為的細節好壞的。孩子經過這樣籠統的誇獎,就會認為自己做的全部都是對的。

但事實上,可能孩子做的事情結果是對的,但是方法或者其他方面是錯誤的。如果父母較為籠統地誇獎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孩在受到父母誇獎後,出現較為自負的情況。

2誇讚必須是真誠的、客觀的

部分父母清楚地知道誇讚對孩子來說是有正面意義的,但是父母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對孩子進行誇讚時,沒有依照事實進行客觀的判斷。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更加不舒服,讓孩子充分意識到父母的誇讚缺乏真誠的感情,是很敷衍的。家長在誇讚孩子時,如果不客觀地加以判斷,甚至選擇不以現實情況為基礎,只會危害到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3誇讚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有進步的行為

父母們要時刻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孩子出現有進步的行為,應該充分進行鼓勵,讓孩子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是對的,並且在父母的誇讚之下,變成較為有效的成長行為。按照孩子做出的具體事情,適當進行誇讚。比如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哪怕只是孩子不用催就能夠主動去做作業了。父母肯定孩子每一個有進步的行為,才能夠給孩子提升自我的信心。

一個好孩子的形成有家庭因素的影響。家長對孩子進行較為合理的誇讚,不但能使孩子擁有較為自信的性格,還能鼓勵孩子成長。如果一味誇孩子聰明能幹,只會讓孩子被誇幾句就飄,過度自負,影響孩子的成長。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對於誇讚孩子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比起訓斥教育,賞識教育的效果更好
    這告訴我們,稱讚別人,能夠給他人的很多方面都帶來積極的作用。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人們都愛聽好聽的話,沒有人會希望別人貶低自己。孩子也是同樣如此,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誇獎,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自己得到父母的認可了,他所做的才有價值。
  • 還用「你真棒真聰明」誇孩子?誇孩子也要選擇正確的方式
    孩子一直都是家庭中備受關注的那個人,不管是外公外婆合適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家庭長輩對孩子都是十分的看重的,但是孩子的教育這塊又是全家人一直關注的話題,怎麼教育也是讓全家人都是很疑惑的。那麼其他的教育方式先不說,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都是怎樣誇孩子呢?」「你誇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是否還在用你真棒真聰明等言語誇孩子?」
  • 孩子任性+自負?可能是誇出來的「毛病」!誇讚孩子要會賞識!
    朋友有點不樂意:「做錯了題沒關係,我們改掉就好了」孩子大發脾氣,不僅不承認算錯了題,還把筆丟掉,拒絕再寫了。朋友說,這孩子怎麼這麼任性!我告訴她:也許是被你平時誇「壞」了!朋友說:孩子就愛聽表揚,一表揚就表現好,誇她也能誇「壞」……是的!
  • 想要孩子更進步,就使勁誇他!誇他!誇他
    01打擊式教育孩子才不會飄上天?那是錯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中國式父母偏向於「打擊式教育」,心裡想著希望孩子更好,眼睛裡盯的看的卻總是孩子的不足之處。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為了激發孩子更好,父母會通過打擊、對比、激將法來試圖激發孩子的潛力,逼孩子更進一步。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孩子突然轉身跑去找爸爸說:「媽媽每次都說我棒,除了這個也沒有其他的話要說,媽媽是不是不想跟我說話啊?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聽完孩子的話,我一時間不知所措,軒軒爸走過來說:「你想想孩子早上是怎麼誇你的,把你從頭誇到腳,每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你誇她就一句,『你真棒』,對比之下,就有點敷衍了。」
  • 你知道怎麼誇孩子嗎?父母「不會誇」,比「不誇」孩子傷害更大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誇孩子是一門技術活,如果父母不能誇孩子誇到點子上,不僅起不到誇讚的效果,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濫用誇讚,只會傷到孩子我就發現,我們父母這一代人除了不怎麼誇孩子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偶爾誇孩子的時候,卻因為濫用誇讚,反而傷害到了孩子。
  • 誇小孩,請父母忘了老生常談的你真棒,就用這10句話
    誇人並不是說幾句誇耀的話,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如你誇一個體重180的女性,說,姑娘,你今天好漂亮,真是亭亭玉立、落落大方,我想女孩即使很有涵養,也會少不了給你一個白眼。誇人是一個技術活,並不是說,說幾句好聽的話,就是誇人。
  • 誇孩子,別總說:你真棒!用這幾句話誇孩子,越誇孩子越優秀
    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寶寶的成長。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再像過去那樣打罵孩子,他們更多的是讚賞孩子。只是父母也要注意誇讚孩子的方式,以免孩子變得蠻橫無理,嬌縱不堪。
  • 「賞識教育」不僅是誇獎孩子,家長一個期待的目光,能讓他更優秀
    此前,一名來自農村的女孩,因為大學畢業多年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便與母親發生了不少爭執,女孩選擇了離家出走,但是這一走便沒有再回來。女孩在與母親發生爭執的時候說道:你從來都沒有誇過我。1、「賞識教育」不是單純地誇獎孩子「孩子你真棒!」剛開始人們理解的賞識教育,大多以誇獎孩子為主,因此,許多家長知道了自己要誇孩子這件事,不管什麼理由和原因,都說孩子棒,這樣的誇獎說了不如不說。
  • 父母情商課  第16堂:  孩子的自信是誇出來的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誇讚是將一個孩子推向自信、成功的不二法寶。反之,指責否定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法門。父母怎樣做,將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向。從教育理論上來講,這叫賞識教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錯。但是如果父母或老師在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不能幫他找到問題所在的原因,而是指責否定孩子,那是對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打擊。
  • 孩子高情商是怎麼煉成的?優秀的父母都是從誇孩子的這3句話開始
    教育有門道,育兒講訣竅。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不僅懂事情商還特高,而有些孩子長大後卻一無是處呢?這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一、誇具體不誇全部孩子考了優異的成績,很多父母會誇獎孩子:你真棒,考得真不錯等。。其實這只是在籠統式的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誇具體不誇全部才是正確的方式。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誇的方法不對,往往會害了孩子!
    常常會在教育方面的話題中聽到這麼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對於「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一概念,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在一些觀點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如果太過於的誇獎,會讓孩子養成自滿、自大的性格。面對這些矛盾的觀點,知學想談談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留言。
  • 別總乾巴巴的誇孩子「你真棒」,誇孩子誇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誇
    其背後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誇孩子誇的方式不對,有的時候家長只是乾巴巴的誇孩子說「你真棒」,而這樣其實是沒有誇到點子上的,既不算是鼓勵也算不上教育,只能算是誇孩子,真正想要通過鼓勵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要掌握誇獎孩子的正確方式。
  • 輕育課堂丨90%的爸媽不會誇孩子,這套公式比「你真棒」管用
    →「媽媽覺得這件事你做的很棒,媽媽要特別表揚你!」父母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具體事情或細節說出來,這樣讚美和誇獎越有說服力。而且這種有針對性的表揚,孩子才會知道往哪些方面努力。拿孩子考試這件事來說,很多家長會說:「哇!考了第一,寶貝真聰明!「這是在誇結果、誇天賦,表面上看沒毛病,但副作用是下次考試結果不好時,孩子可能比你更接受不了。更好的表達是:「這次考試你認真了,下了苦功夫,爸爸媽媽都看在眼裡,希望你再接再厲。」
  • 新站講臺的老師,你會誇孩子?孩子可不能隨便誇
    中國有句古話:「好孩子是誇出來」。你對這句話怎麼看? 在教育界,包括許多有名的教育人士,都提倡誇孩子,並把「誇孩子」,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賞識教育。他們用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誇誇淘氣包,智力能開發;誇誇潛能生,學習能進步;誇誇問題生,情感能溝通。於是很多老師和家長不遺餘力地「誇」孩子,可是,「誇」孩子真有用嗎?怎麼「誇」孩子呢?你會「誇」孩子嗎?
  • 請別再盲目誇孩子「你真棒」了,哈佛教授:不被誇的孩子更易成功
    他列舉了自己在過去十多年採訪過的無數個成功人士,在採訪中他驚奇的發現了這些成功人士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相同之處:在他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幾乎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讚。 這位哈佛教授的觀點一出,不意外的引發了不小的震驚。難道以前經常誇孩子,加強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對的?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如果誇得不對,也容易「誇殘」
    現在的父母,前所未有地重視養娃這件事!要麼照書養,要麼聽專家的課,現學現養,反正就要科學養娃。一直備受家長推崇的,其中就有一種鼓勵式教育,就是多誇孩子。但是究竟該怎麼誇呢?不能一天到晚誇孩子「你真棒」?於是,很多教育專家開始告訴你誇的方法,媒體平臺也在宣傳怎麼誇。但是結合實際好不好用呢?我從自身養娃的試錯中,給你帶來一些參考,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是全球含金量最高教育獎之一的「一丹獎」得主,她曾經嚴肅地提到過,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是在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而當孩子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和書桌時,誇讚他:「你收拾得井井有條!」他就會懂得自己有能力把責任範圍內的事做好。
  • 馬雲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你誇對了嗎?5個方式父母要掌握
    文 | 維尼媽媽沐瀅閱讀需5—7分鐘在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演講中,馬雲曾經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有人調侃:馬雲爸爸有錢,說啥都對!有人反駁:孩子不能誇,越誇越飄,要保持謙虛謹慎之心!錢不錢的先放一邊,關鍵是我覺得吧……馬雲老師說得有道理!為什麼誇獎能夠使人進步?
  • 父母快看,孩子應該怎麼誇?誇出好孩子
    誇努力不誇聰明在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中,努力要比聰明更有用。努力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聰明,而聰明,只能代表現在的某種能力很棒。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我們要誇他,是他堅持努力的結果,努力也讓他越來越聰明。而不是說:他真聰明,考得不錯。誇事實不誇人格比如,孩子主動把桌子收拾乾淨了,可以誇他:你真是媽媽的好幫手,懂得給媽媽分擔了,媽媽很開心!而不是說:好孩子或者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