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2020-12-13 大音聆聽

我的心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春天的繁花錦簇,愛著夏天的滿天星鬥,愛著秋天的層林盡染,也愛著冬天的白雪茫茫;愛著它的熙熙攘攘,也愛著它的寂靜安詳。有時候,我也深深地厭惡著這個世界,厭惡它的無可奈何,厭惡它的去日苦多、世事無常,但我們終會明白:哪怕是苦痛或是歡快,終究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

今天帶來的這首來自顧城的《我的心愛著世界》,詩人依舊向我們描繪了他奇妙的「世界」,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很難體會到詩人對世界的「喜愛」,反而體會到更多的是得不到美好世界的無奈和感慨。如今,我們心愛的世界生病了,但我們沒有氣餒,我們仍然堅持,仍然頑強。讓我們一起祈禱,願我們心愛的世界早日康復!

本期音頻選自顧城經典詩歌欣賞《生命幻想曲》

我的心愛著世界

作者:顧城

朗誦:趙屹鷗

我的心愛著世界

愛著,在一個冬天的夜晚

輕輕吻她,像一片純淨的

野火,吻著全部草地

草地是溫暖的,在盡頭

有一片冰湖,湖底睡著鱸魚

我的心愛著世界

她溶化了,像一朵霜花

溶進了我的血液,她

親切地流著,從海洋流向

高山,流著,使眼睛變得蔚藍

使早晨變得紅潤

我的心愛著世界

我愛著,用我的血液為她

畫像,可愛的側面像

金玉米和群星的珠串不再閃耀

有些人疲倦了,轉過頭去

轉過頭去,去欣賞一張廣告

詩人一如既往地帶著讀者進入他那奇異獨特的「幻想世界」,依舊用他慣用的寫作手法,賦予大自然的生靈、景象以靈性、美感,向讀者描繪出一幅幅美輪美奐的自然圖畫。

在詩人描繪的這幅自然圖畫裡,赤焰的「紅色」和純淨的「藍色」兩個色系總是緊湊著展現出來,給人視覺上一種強烈的衝擊,比如說第一段中出現的「野火」和「冰湖」,一熱一冷,一烈一純,又像第二段中出現的「霜花」和「血液」,亦同樣效果。

這樣衝突的兩種配色給人整體感覺並不和諧,甚至給人彷徨壓抑的心靈感受,加之詩歌所描述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象,給人體驗是寂靜而冷清。這與詩人以往那些色彩豐富、明豔的世界有所出入。

赤裸殘酷的現實使得詩人沒有辦法完全沉浸在那美輪美奐的「幻想王國」裡,於是赤熱的「現實」漸漸摻和進純淨的「冰藍」,兩者之間相互磨合,相互和解。

詩人最終也厭倦了這種無法極致的體驗,無奈放下他的「理想王國」,只好「轉過頭去」欣賞一張五顏六色的「廣告」。於是詩歌最後,詩人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

顧城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趙屹鷗

趙屹鷗,中國內地男演員、著名導演、主持人。1994年因主演話劇《一個黑人中士之死》獲得第四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最佳男配角獎。曾主持《歡樂中國行》《年代秀》等多檔節目。

相關焦點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來臨
    我們赤裸裸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靈魂像浮萍一樣在這茫茫世間飄忽,但時間賜予了生命意義,我們在這有限的兩三萬天數裡尋找我們的去路和歸宿,於是我們衍生出了情感、夢想、自由。在生命時鐘終止之際,一定要用力擁抱生命,大口呼吸,轟轟烈烈地愛一場,再刻苦銘心地痛一場。
  • 顧城詩精選:我的心愛著世界 | 鳳凰詩刊
    ——顧城《顧城哲思錄》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塗去一切不幸。——顧城《早發的種子》在醒來時世界都遠了我需要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顧城《世界和我·第八個早晨》我的心愛著世界,愛著,在一個冬天的夜晚。——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詩刊社)
  • 論顧城的詩歌
    本論文根據顧城的詩歌論來整理顧城的詩歌,尤其針對它語言和形式的變遷,來考察顧城終生探求的詩歌理想和他的創作留給現在和未來的讀者的課題。另外,這首詩的每行末尾都是鼻母音kong, long, liang, xing,詩歌整體的韻律也很好。他第一次創作的詩歌是在1962年,是顧城口述,他姐姐筆記的作品。而且在顧城小時候,向父親報告自己創作詩歌時說「我又想出來一首詩」,這樣看來,在還不完全識字的少年時代,顧城更加關心語言的發音和節奏。
  • 詩歌 顧城:門前
    詩歌 顧城:門前 門前 作者|顧城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 顧城的詩歌《一代人》賞析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的詩歌《一代人》語言簡潔精煉,內涵豐富深刻,既有凝重的批判性,又富有濃烈的抒情性。這首詩歌只有短短兩句話,思想內涵卻豐富深刻。「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詩人用「黑夜」象徵了「一代人」所處社會環境的惡劣、黑暗(指「文革」),詩人用「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控訴、痛斥了「黑夜」對「一代人」心靈的殆害。
  • 顧城的詩歌《別》賞析
    《別》在春天,你把手帕輕揮,是讓我遠去,還是馬上返回?誠如謝燁後來在給顧城的回信中說:「我們知道這是開始而不是告別。」此詩寫於一九七年六月,在此之前,顧城、謝燁在火車上邂逅,顧城對善良美麗的謝燁一見鍾情,為了不讓這個「夢幻」一般的姑娘成為「永生的幻覺」,到站下車時,向來膽小的顧城將寫有自己住址的紙條塞到謝燁手裡。後來,謝燁拿著紙條,「沿著長長的長著白楊樹的道路走」,輕輕敲了顧城的門。
  • 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人如何暫且不討,後人自有後人看法,就事論事,其在詩歌藝術方面的造詣是不可替代的特殊。
  • 史上最全,顧城18首詩歌名句,句句扎心
    詩人顧城在我眼中,像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他不諳世事,孤獨,明麗純淨。顧城的詩歌同樣充滿童真氣質,但是在童真裡又有讓人心碎的悲哀,他的詩歌最適合挑一個乾乾淨淨的下午讀,想起詩歌裡的無數感傷和歡喜,總是太動人。
  • 顧城的詩歌《門前》賞析
    此照片和《門前》的 意境頗為wen'he顧城的詩歌《門前》可看作一首情詩,詩人寫兩情相立門前,寫出了「家」的溫馨,是顧城對戀人謝燁愛的表白;《門前》亦流露出詩人對農耕文明的留戀詩人說「我們要乘著它/度過一生」,這可看作顧城對農耕文明,樸實的田園生活嚮往的明證。對於農耕的艱辛,詩人並不懼怕,顧城寫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然而,它有歷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們愛土地」,詩人恬然於農耕的辛勞。
  • 顧城的詩歌《一人》賞析
    ——賞詩品文論世集我攀爬著詩句的藤蔓,就是要看看世間的情感,那片波譎雲詭的海。——賞詩品文論世集顧城的詩歌《一人》,是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情感糾葛,這種情感糾葛在詩人看來是「不能避免」的,是「他的命運」;顧城的詩歌《一人》,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危險安心」的愛戀,「危險」是為顧城置妻子謝燁不顧而與情人英兒的畸形之戀,「安心」是為顧城確實在與英兒的愛戀中找到了靈肉相合的感覺,顧城曾說:「英兒是我的靈魂」。
  • 顧城的詩歌《小旗》詩名中的「小旗」是英兒的代稱嗎?
    顧城的詩歌《小旗》,一種隱蔽的情感悄悄生長,在無人注視下,「麥子熟了」,起伏的「麥浪」,讓顧城徹底蕩進那隱蔽的情感裡,從此再也沒泅渡出來。如果我猜的沒錯,「小旗」當指英兒。用「小旗」稱呼英兒,在於英兒的旗人身份。
  • 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顧城於1956年生於北京,年少時便開始寫詩,他的一生是與詩歌緊密相連的。作為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冠稱為「童話詩人」,因為他以一顆童心看著這個世界。
  • 讀《顧城的詩》
    不再是單一的、純淨的片段,更多的形象、更複雜的感覺、更多世界元素的碎片散落在詩行裡,顯得壯闊,詩歌展現了他情感醞釀的過程,成一種濃縮的漸強音,我們想它會爆炸,但是,沒有,許多詩歌的結尾,顧城卻給了我們一個讓人難以預料的轉折,意蘊深藏,所以這是真正的詩歌表達方式。
  • 【為你讀詩】顧城你沒有來,我還在等
    有人曾說,「顧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值得探究的話題之一」,他集才華、愛情、兇案於一身,斯人已逝23載,卻似謎一般,以毀譽參半的形象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顧城是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
    武夷路的城市更新,讓武夷路更有名氣,於是有位詩歌愛好者來告訴我,顧城曾經住在武夷路。這令我好奇。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1956年生於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並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1984年創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
  • 徐敬亞:顧城——命中注定的詩人
    顧城說:「生如蟻而美如神」。還說:「在靈魂安靜之後/血液還要流過許多年代。」這些年,我總在想:一個人活著,壽終正寢一定更好嗎?滿臉老年斑、步履蹣跚一定更好嗎?大自然,顧城一生的詩歌因子顧城人生的第一首詩,作為《全集》開卷之作首次出版。
  • 詩歌,是世界的一束光
    圖文編輯/愉閱讀   01   顧城的詩顧城的畫   作者:顧城   這以後,他就成了民族記憶,幾乎代言一整個時代,那個還有詩歌的年代。
  • 我想讓世界顫抖著開花
    用詩歌開始美好的一天!愛哲G1~G5的孩子們,每天早上到校第一堂課就是晨誦。在晨誦課上,孩子們朗誦、賞讀經典詩篇,進行詩歌仿寫或自由創作。8月初,愛哲五年級的桐在球場上一腳美妙的弧線球,讓孩子們邂逅了顧城的《弧線》,也開啟了五年級孩子們八月主題為「尋找一盞燈」的「顧城詩歌單元」。於是,就有了下面四首《我想》的仿寫之作。
  • 《顧城的詩,顧城的畫》每個人都在書寫童年
    詩歌,是一種我很喜歡,但我卻無能無力的題材。我的文筆一點都不優美,寫詩歌有一點吃力。我很喜歡詩歌,因為詩歌中特有的韻味,讓人著迷。《顧城的詩,顧城的畫》是由顧城寫的,整體讀下來非常具有孩子氣的感覺,能從中讀出純真的東西來。其實,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自己真的很淺薄。因為,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我看了才知道出自顧城之口。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