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寶媽一開始表示,完全不必擔心「大姨媽」的日子真是太舒服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寶媽看到別人已經被親戚「拜訪」過,自己卻一點跡象都沒有,又開始忐忑不安,懷疑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出現了問題。那麼產後來月經的最佳時間到底是幾個月後呢?過早或過晚出現月經,是不是說明寶媽身體出問題了呢?
產後來月經的最佳時間
正常情況下,女性產後來月經的時間與有沒有選擇哺乳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沒有選擇哺乳的寶媽,一般會在3個月之內來月經。由於個體的差異性,也會有少數寶媽在4個月之後才來月經。而選擇了哺乳的寶媽,來月經的時間要晚一些,一般會在產後4-10個月出現。
寶媽需要知道的是:第一次月經的成功到來並不意味著月經以後都會規律到來,第二次、第三次之間的間隔時間較長也是很正常的現象,身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月經的規律性。
哪些情況代表寶媽的身體出現問題了呢?
1.產後月經量比較少
如果產前女性的月經量正常,但是產後女性的月經量過少,那就很有可能是寶媽的生理或者是精神出現問題了。如果寶媽生產時沒有出現大出血,產後也沒有出現過分勞累、受涼或者是抑鬱等情況,那就很有可能是寶媽的子宮出現問題,需要寶媽儘快進醫院進行調理。
2.產後月經量比較多
正常情況下,產後女性第一次月經量是比較多的。雖然分娩後,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開始下降,但依舊高於沒懷孕前的激素水平,子宮內膜受到這些激素的刺激,脫落時的出血量就會增多。
產後前幾次月經量比較多實屬正常,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排除勞累或者是精神方面的壓力,就很有可能是子宮等生殖器官出現了異常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了。
3.月經過早或者是過晚
有些女性一個月都不到就來月經,可能會比較憂心子宮有沒有修復好,其實只要不是子宮出血就沒問題。而有些女性則可能一年後依舊沒來月經,那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出現產後閉經等疾病了。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