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單方面制裁華為,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在晶片業務上高通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段時間美國對華為的4G晶片的'制裁出現了鬆動,高鐵本以為保住了華為523億訂單,又少了華為麒麟這個中國國產晶片競爭對手,就可以躺著賺錢了。結果後院還是起火了。
蘋果最近決定甩開高通,研發自己的基帶晶片,其實以蘋果的體量,自主研發是必須要走的路,只是時間問題,最典型的就是蘋果在5G上的布局收到局限就是因為美國的晶片研發在這一塊的研發出現了滯後。
受此消息的影響,高通股價在12月10日盤後一度大跌6.3%,這也讓其市值跌掉了好多個億的美金。
蘋果甩開高通早就有跡可循,早在2016年蘋果就曾花65億元美刀用來收購英特爾的基帶研發團隊,這也讓蘋果直接獲得了超1.7萬項相關技術的專利,也接收了英特爾與此業務相關的約2200名員工,為自研打下了基礎。對著蘋果這種體量公司,局部缺陷絕對會走收購的道路,簡單粗暴多簡潔明了。
為什麼蘋果要自研基帶晶片?這不得不提到基帶外掛和集成之爭的問題。當年華為麒麟990集成5G基帶而驍龍865外掛,很多人表示外掛無所謂,畢竟蘋果也是外掛。現在驍龍888實現了集成,蘋果為了集成自研,因此孰優孰劣應該一目了然。
當然高通主要的收入來自專利授權,但是少了蘋果每年176億的訂單也是傷筋動骨。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自己本土也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指責其濫用壟斷地位,提高專利授權費限制市場競爭。要求高通需把自己的標準必要專利授權給競爭對手——英特爾。如果方案通過,高通將失去市場競爭最大籌碼。
從高通的結局來看,再偉大的企業在政治經濟面前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