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根據市場消息,蘋果硬體技術部門高級副總裁對外界透露,蘋果今年已開始研發自己的蜂窩數據機,用於未來的設備。據悉,這是蘋果啟動的首個內部基帶晶片研發,有可能會加快該公司下一次關鍵轉型的到來。有專業人士表示,蘋果此舉是為了取代目前高通的產品,受此影響,高通股價一度下跌了6.3%。
蘋果以65億高價收購英特爾業務
蜂窩數據機是智慧型手機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使得設備可以通過蜂窩網絡視線電話與網際網路的連接。蘋果今年新發布的iPhone12系列使用的仍是高通的蜂窩網絡數據機晶片。
蘋果在2019年便以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高價收購了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交易達成後,蘋果直接從中獲取了超1.7萬項相關技術的專利,接收了英特爾於此業務相關的約2200名員工。這項交易看似尋常,實際上直接為蘋果的「自研」打下了堅實的工程師團隊基礎。
雖說目前蘋果已經開始了內部蜂窩數據機的研發,但卻從未向外界透露過具體數據。2019年蘋果曾與高通籤署了一項為期6年的授權協議,即便日後蘋果不再使用後者的晶片,仍需向高通支付許可費。蘋果目前的「自研」計劃很有可能是為了日後最大程度上使用自主研發的零部件考慮。
高通積極爭取華為523億訂單
若蘋果日後不再需要高通的設備,這對高通的影響是很大的。根據具體數據顯示,高通的總營收中,來自蘋果的訂單大約佔11%,約為27億美元(約合176億元人民幣)。這也就意味著,失去蘋果訂單後,高通最高或將損失176億。
雖說高通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賺取專利費來實現營收的,但一旦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對目前的高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美方出臺出口新規以來,高通便一直致力於積極遊說政府,要求其撤銷對華為出口零部件的現實,以防失去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億元)的訂單。
在包括高通在內等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美方終於「鬆口」,表示高通可向華為出口4G晶片,雖然在5G業務領域認為徹底放鬆,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高通保住了華為的部分訂單,減少了損失。
寫在最後:除失去訂單的風險外,高通的專利模式也受到了質疑,美聯邦貿易委員會曾起訴高通,指責其濫用壟斷地位,提高專利授權費限制市場競爭,要求其將自己的標準必要專利授權給「老對手」英特爾。這對高通而言,就是失去了市場競爭的最大籌碼,屆時的處境會越發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