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布袋戲中的一哥,有你噶意的嗎?

2020-12-13 赤羽任飄零

布袋戲,是我國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而每個布袋戲聚集中,幾乎都有一哥的存在。

「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清香白蓮素還真,是霹靂一哥,也是三臺住之一。他的化身,可謂是所有布袋戲一哥中最多的。心懷蒼生,武力、智力皆有,曾幾何時,也是許多觀眾心中的信仰。

「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是臺灣布袋戲中的靈魂人物,金光前一哥。溫文儒雅,為眾生可以犧牲所有,哪怕是自己的兒子。史爸其實挺讓人心疼的,他和藏境人做了那麼久的對手,最後才發現是親兄弟。不過後面的金光,史爸已經不是一哥了,有點像工具人。很多觀眾和粉絲都為之感到可惜。

「紅塵輪迴眾生顧,因果循環有定數,放下屠刀雖成佛,願墜三途滅千魔。」俏如來是金光現一哥,作為史豔文的長子,他雖然武功不像父親那樣高,但對付魔世,便是高手。俏如來作為中原武林的盟主,但前期的中原群俠犧牲的很多,後期大多是中原群傻。而作為墨家鋸子,一視同仁的捨得,和一視同仁的不舍。無論是作為史豔文的兒子,還是墨家鋸子,俏如來都很難,很難。

「飄落狂歌紅塵笑,雪隨寂寥任飄渺。無見暮靄沉雲海,雙飛夢蝶何時了。」神曲星紀無雙是新世紀布袋戲中的一哥,但因為他軟萌軟萌,很多人還是喜歡稱呼其為「一姐」。神曲星和天魁星之間的宿命之戰,不知何時結束。第三部,也是遲遲沒有消息。

天宇布袋戲,一哥紅雲驕子兩卷書;神魔布袋戲,一哥道海逍遙學千秋;聖章布袋戲,一哥白羽雅仕紀鳳鳴;廖文和布袋戲,一哥聖俠白雲生……他們都代表了正道,也是武林的未來,和希望。

相關焦點

  • 布袋戲不止霹靂和金光,還有其他兩家,喜歡布袋戲的你知道嗎?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布袋戲。說起布袋戲,我想大家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布袋戲一哥霹靂布袋戲,其次是金光布袋戲。因為這兩家布袋戲是現存的經營狀況良好的布袋戲。許多看布袋戲的影迷,都是從這兩部入的坑。但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兩家布袋戲登上過熒幕。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前身最早是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演變而來,經過不斷變化,才成為了現代的布袋戲劇集。對於布袋戲來說,喜歡它的人,對它欲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覺得就是幾個木偶在那裡瞎晃悠,根本提不上半點興趣。
  • 掌中生意:東方「英雄宇宙」布袋戲
    這看似仙俠劇一樣的唯美場景,實則是一副布袋戲畫面,而戲中的「修真者」,則是這布袋戲中的木偶。 為了讓劇情更多變、更有吸引力,幾乎每一部霹靂布袋戲都會有大量新角色登場,並牽扯出一批新的勢力,角色不斷迭代、翻新。如今,男主角已不再是故事的必要因素,從2016年至今,「一哥」素還真已經從劇情裡消失了2年左右。 截至目前,霹靂布袋戲已在30年時間裡更新超過2400集,也對此後產生的布袋戲產生了影響。
  • 霹靂布袋戲的一哥素還真為什麼會被雪藏?
    有很多文章大家讀過之後沒有什麼感覺,更沒有什麼營養價值,甚至連一句核心的話也沒有。老王的文章雖然篇幅很短,只要大家從中領悟關鍵,定能有收穫。常言道: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但是真理往往只有少數人掌握。我老王不屑於小白文,請大家多多支持有深度思想的文章。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布袋戲在臺灣
    注重文化底蘊和內在情感  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強華是雲林黃氏家族布袋戲第四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布袋戲受到喜愛,第一有文化底蘊和情感,第二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第三有細膩的人性刻畫,第四有唯美的造型,第五有強烈的視覺呈現。  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的傀儡戲,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隨大陸移民傳入臺灣。
  • 吸睛上癮堪比「小電影」,「金光布袋戲」今天你看了嗎?
    布袋戲分為傳統布袋戲和現代布袋戲,目前來看,即便是在布袋戲仍然十分流行的臺灣,現代布袋戲的受眾也遠遠高於傳統布袋戲。要說布袋戲的起源,那現在真的是說不清楚了。大家可以去問問頭條神人,關注「孤塵的文字夢」,你會看到更多有趣的布袋戲視頻哦!保準你看了能上癮!
  • 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原標題: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霹靂布袋戲,一門魔幻的藝術。自1988年《霹靂金光》播出開始,脫胎於傳統布袋戲的霹靂布袋戲就以其清新脫俗的表演形式、別具一格的人物魅力收割了大批「道友」(布袋戲戲迷的自稱)。
  • 霹靂布袋戲:主角素還真為何不能一直在檯面上,這三個方面是主因
    其實,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本屬於同源,最早的布袋戲要回溯到《雲州大儒俠》時期,這部戲中的主角是史豔文,從他的詩號:「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 雖然素還真是霹靂布袋戲中當之無愧的一哥,但是他並不像金光布袋戲中史豔文那樣經常出現在檯面上,素還真的智慧已經到了參破天機和命術的地步,每當殺劫臨身時,素還真基本上都會提前做好布局留下復活的契機
  • 霹靂布袋戲的詩號是什麼,千人千面的眾多詩號,你又喜歡哪一款?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霹靂布袋戲最近很火,但從根上來講它是一種繼承於傳統的偶動漫作品,所以其中就帶有很多中國特色的元素,比如它的口白、配樂、打戲以及人物登場的詩號,今天小編就針對新人來科普一下,霹靂布袋戲的詩號是什麼,而面對千人千面的眾多詩號,你又喜歡哪一款呢?
  • 盤點《霹靂布袋戲》中的,「三大不可超越」各個魅力爆表!
    盤點《霹靂布袋戲》中的,「三大不可超越」各個魅力爆表!看過《霹靂》的都知道,在霹靂世界存在著三大不可超越!分別是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三臺柱這三大臺柱可以說各有各的魅力,葉小釵的武力,素還真的智商,一頁書的天意,當然你也可以這麼說,素還真的顏值,一頁書的腹黑,葉小釵的智商。
  • 金光布袋戲中那些自奏bgm的人,有你喜歡的嗎?
    都說布袋戲是被影視耽誤的音樂公司,各種音樂都很動聽,今天來看看那些自奏bgm的人吧!第一個,石頭少年憶無心。早期女扮男裝,以一個少年的姿態出現。有一根石笛,她有時會吹奏曲子。每個劇中都會有青樓女子,彈琵琶的聆秋露便是金光布袋戲中梅香塢的頭牌。一開始都以為她和萬雪夜是在梅香塢相識,就像大多數頭牌歌姬和江湖客的相識。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她們兩個其實是同一個人。而在《戰血天道》中,萬雪夜彈起琵琶,也是讓許多觀眾驚嘆。缺舟的笛子,很容易讓人想到那個沒有故事的妖怪。
  • 臺灣偶戲劇種:布袋戲
    一、布袋戲的起源  掌中戲又稱布袋戲,根據考證與藝人傳說,布袋戲約產生於十七世紀。其來源說法不一,文獻上記載,可能從傀儡戲演化而來,「耍傀儡子:一人挑擔鳴鑼,前囊後籠,耍時以扁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臺閣,下垂其籃布圍,人籠皆在其中。」另有人據此認為布袋戲之原始形式,可能源自大江南北流浪的「肩擔戲」。
  • 霹靂布袋戲經典的五個詩號,知道的是道友沒錯了
    霹靂靖玄錄(圖片來自網絡)霹靂布袋戲, 來自我國臺灣,有人說它是偶動漫,也有人覺得它只是布袋戲,與動漫無關。異數素(圖片來自網絡)作為霹靂第一男主角,霹靂三臺柱之一,一哥素還真在道友中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霹靂布袋戲的火以及金光布袋戲的好口碑,相信大家是認同的。所以首先我們確定一個前提,那就是霹靂布袋戲的目前的劇情以及武戲方面,和老劇相比是處於不斷下滑的情況的。新出的霹靂魔封我還沒來得及看,只從最近幾部的情況和道友們的反饋我們不難得出這個結論。而金光布袋戲不管是從劇情還是武戲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看過兩家布袋戲的道友應該認同這個觀點。
  • 霹靂布袋戲宜蘭傳藝 舉辦金曲主題演唱會及霹靂英雄踩街活動
    華夏經緯網11月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睽違4年,霹靂布袋戲再次到宜蘭傳藝演出,11月7日園區臨水劇場舉辦「霹靂金曲主題演唱會」,14、21日的「霹靂英雄踩街演出」,有維妙維肖的武俠COSPLAY,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民眾,一起沉浸在難得的武俠盛宴。
  • 讓人流連忘返的蒼南單檔布袋戲
    讓人流連忘返的蒼南單檔布袋戲 2016/02/24 06:46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2074
  • 臺灣之景:虎尾布袋戲主題旅店走時尚風!櫃檯旁就有布袋戲舞臺
    旅店的服務櫃檯位於二樓處,而當天我們在可以check in的時間點先行來置放行李囉~二樓服務櫃檯旁有一座來歷非常值得分享的布袋戲舞臺,而這座布袋戲舞臺是布袋戲大師特別設計出一座專屬於虎尾春秋的布袋戲舞臺。布袋戲的六個角色分別有生、旦、淨、末、醜、雜,而每個角色各有不同的代表性。
  • 霹靂布袋戲:你以為是簡單的布偶戲?這是一出精彩的武俠奇幻大戲
    導讀:灣灣的霹靂布袋戲想必各位都有所耳聞,入坑的霹靂布袋戲戲迷們自稱「道友」,對之讚不絕口,沒入坑的或許不明覺厲,看著那些衣著華麗的小人偶舞刀弄劍,以為只是單純的舞臺布偶戲嗎?那你可就太淺薄了。霹靂布袋戲是什麼? 臺灣布袋戲宗師黃俊雄是霹靂布袋戲的始祖,他研究了一輩子偶戲,將最早的老偶戲經過幾個時代的改編和技術革新,首次開創性的將劇集在電視臺播出,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霹靂古早作品應是1988年的《霹靂金光》,以武俠和魔幻作為題材,獲得了空前成功。
  • 中國戲曲真衰落了嗎?沒有,看看霹靂將布袋戲「演」上國際大舞臺
    霹靂布袋戲布袋戲又叫掌中戲、指花戲、景戲,是我國古老而珍稀的戲曲藝術,南宋時興盛於漳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末即流傳到東南亞,後來在臺灣又有了新的發展。而在髯口功中,彈須、理髯、甩髯口……這些經典戲曲中的表演方式,都能在布袋戲中看到。布袋戲的操偶師本身的戲曲功底都是非常深厚的,能賦予木偶不亞於真人表演的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