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不止霹靂和金光,還有其他兩家,喜歡布袋戲的你知道嗎?

2020-12-13 治癒系動漫君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布袋戲。說起布袋戲,我想大家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布袋戲一哥霹靂布袋戲,其次是金光布袋戲。因為這兩家布袋戲是現存的經營狀況良好的布袋戲。許多看布袋戲的影迷,都是從這兩部入的坑。但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兩家布袋戲登上過熒幕。並且也收穫過一大批粉絲,只不過後來因為版權,運營情況而沒落了。

接下來小編就來一一介紹。

金光九譜一琴逍遙遊

天宇布袋戲

我們大家都知道霹靂布袋戲是由黃俊雄的兒子黃強華和黃文擇共同經營的。而天宇布袋戲是由黃文擇的雙胞胎兄弟黃文耀經營。

天宇布袋戲1991推出「天宇殺機」,以此為「天宇」為名的布袋戲系列之始。在此之前,已有葉弘連幫忙製作的《龍現江湖》、《驚天九龍》,一般合稱為「天宇殺機前傳」。

紅雲嬌子兩卷書

天宇布袋戲初期由三立影視投資發行,後由黃文耀自行成立的大天宇傳播製作,僅於臺灣發行。有許多影視工業新手法的實驗與創新,得到不少好評。但是因為天宇主要專營當時風行的出租影帶市場,與三立的電視播放方針不符合,二者分道揚鑣,天宇布袋戲亦進入衰退期。

2010年,得到新世紀國際多媒體公司挹資,另起爐灶而成「新世紀布袋戲團」,預定將重新整理舊有的世界觀及人物故事,將曾經岌岌可危的天宇系列賦予新生。2011年1月13日由新世紀國際多媒體發行改編舊作的新天宇布袋戲。但不久因「天宇」版權問題,新天宇布袋戲也一度停播。

神魔布袋戲

神魔布袋戲由蕭建平導演。而蕭建平是臺灣電視布袋戲之父黃俊雄的的關門弟子。因此此劇質量也是不錯的。並且此劇一般不會輕易棄偶,力求表現一個人物背後的精神特質。因此獲得很多人的認可。

道海逍遙學千秋

神魔布袋戲,劇情起源於太古洪荒時代的神魔傳說,給神魔布袋戲添加一絲神秘的浪漫色彩。傳說曰:由天帝公孫軒轅與血魔蚩尤之戰開始,後世如果有人能得到天帝軒轅的白龍神劍或地皇蚩尤的噬血魔劍,將成為神魔宿命中的傳人而來延續天地間的正邪之戰。

神魔布袋戲因版權官司,於2007年停拍。因此只拍了四部。並且第四部還沒有拍完。這四部分別是:

創世單元《神魔英雄傳之血魔劫》

第二部《神魔英雄傳之情海魔濤》

第三部《神魔英雄傳之魔紀天下》

第四部《神魔英雄傳之魔雲戰韜》

雖然神魔布袋戲劇集不多,但依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喜愛布袋戲的朋友也可以去看一看。

布袋戲種類繁多,但小編還是比較喜歡金光布袋戲。話說金光布袋戲之戰血天道還有3天就更新了。你的教授滿血上線,小夥伴期不期待呢?

默蒼離

布袋戲發展至今不容易。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布袋戲,認為人物僵硬。嚇人,甚至有人說自從看了布袋戲,看鬼片都不怕了。但對於我們真愛粉來說,看每一集都激動得要命。你覺的布袋戲的哪一點最吸引你?歡迎在下方留言。

本期就說到這裡,喜歡的就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文/老郭聊動漫今天談的這個話題,並不是來引起霹靂和金光粉絲的矛盾的,我們儘量從客觀角度來進行討論,並且老郭最後希望,能夠通過對兩家同源同種的藝術作品分析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 ,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1988年開始播出《霹靂金光》,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劇集之間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 吸睛上癮堪比「小電影」,「金光布袋戲」今天你看了嗎?
    你說的這「金光布袋戲」,TMD到底是個啥?原諒我沒說清楚。大佬們,這就跟你們從小白知識開始普及,大家搬個小板凳,俺們一起來看看「布袋戲」的前世今生。布袋戲,是一種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等閩南地區和廣東潮汕還有寶島臺灣等地流傳的,用布偶來表演的一種傳統地方戲劇。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霹靂布袋戲於1980年代被開發出來,因其每部戲都以「霹靂」二字打頭而成名,如早期《霹靂金光》《霹靂紫脈線》,至如今的《霹靂兵燹》《霹靂皇龍記》。自其上演後就一發不可收,連續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百,宏大直逼三國,細緻堪比紅樓。劇情亦真亦幻,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 金光啟示錄 進入臺灣布袋戲魔幻世界
    本書記載了從戲棚金光野臺戲開始、黃俊雄時代的電視金光布袋戲以及視覺動畫十分精彩的霹靂布袋戲之所以受到平民百姓愛戴的緣故,從人物角色、劇本、故事結構、戲偶造型、服裝、道具、聲光視覺等等切面,來講述專屬於臺灣金光布袋戲的美學元素。
  • 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看霹靂布袋戲的前世今生
    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注重文化底蘊和內在情感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強華是雲林黃氏家族布袋戲第四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布袋戲受到喜愛,第一有文化底蘊和情感,第二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第三有細膩的人性刻畫,第四有唯美的造型,第五有強烈的視覺呈現。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前身最早是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演變而來,經過不斷變化,才成為了現代的布袋戲劇集。對於布袋戲來說,喜歡它的人,對它欲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覺得就是幾個木偶在那裡瞎晃悠,根本提不上半點興趣。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霹靂布袋戲,你還記得是從哪一部戲入坑的嗎?
    早年不知道有多少玩家研究過霹靂奇俠傳?這款遊戲也算是RPG時代的一款精品遊戲,可以學習很多武功,得到各種武器,其中還有很多《仙劍》的亂入情節。而這款遊戲的背景故事正是來自霹靂布袋戲大約二十多年前吧!霹靂布袋戲曾經授權在大陸播放了一段時間,而且配上了非常地道的國語。不過,那時候很多觀眾接受不了這種「布娃娃」操控的風格。
  • 金光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西經無缺
    大家好,這裡是2.5次元學人,專注特攝,布袋戲,小說改等關於二次元作品的一切,歡迎各位同好和在下一起研討這個領域的信息知識,葷素不拘。而今天的這篇內容的主角也是來自一個問題:如果從設定為高武世界的金光布袋戲裡帶走一名角色放到霹靂布袋戲的仙俠世界裡,你覺得哪位最合適?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
  • 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原標題: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霹靂布袋戲,一門魔幻的藝術。自1988年《霹靂金光》播出開始,脫胎於傳統布袋戲的霹靂布袋戲就以其清新脫俗的表演形式、別具一格的人物魅力收割了大批「道友」(布袋戲戲迷的自稱)。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的困境:《霹靂靖玄錄》的價格是不是標錯了……
    上篇偶然發了一個霹靂布袋戲的小圖集,沒想到道友還挺多的。看來布袋戲的圈子雖小,但都是真愛粉吶!閩南布袋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晉《拾遺錄》有載: 「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可謂歷史悠久。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照片來自於網絡)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每當有迎神廟會或迎親的喜慶節日,村裡都會邀操偶工過來表演,賀福。最開始的布袋戲,舞臺和戲箱是連在一塊的。然後躲進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這便是開始的布袋戲。 2.發展:30多年來經久不衰
  • 布袋戲在臺灣
    雖然年事已高,陳錫煌仍堅持親自教戲,如有演出機會也必定登臺,在家時還製作戲偶,一刻也不願放鬆。  「說起臺灣的布袋戲,大家都知道的還是電視布袋戲,像霹靂和金光。日本人編劇、霹靂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在日本影響比較大。」金川量告訴記者。  11年前,舞臺劇演員金川量開始學習布袋戲,至今依然不會說多少句閩南話。
  • 【聚焦11.5】傳統布偶技藝的商業變革之路——霹靂布袋戲
    致力於引進先進影視製作技術,開發新型態之偶動畫並策劃跨界跨國影視合作,並將傳統布袋戲文化升華為華人在全世界引以為傲和得以立足的獨特藝術形式。曾任,布袋戲電視劇《梁祝之西蝴蝶夢》編劇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編劇、特效總監;真人電影《神廚》特效監製;臺日合拍布袋戲電視劇《東離劍遊記》總監製。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霹靂布袋戲海報-圖片來自網絡)經典臺詞:一劍封禪:我叫你離開江湖你肯不肯?劍雪:有何不肯?一劍封禪:那你為何還在?劍雪:因為你還在。
  • 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霹靂官方錯誤的立場和諸多錯誤的言論,一直是戲迷和道友不願面對的,他們在布袋戲上付出的努力以及對布袋戲的發展不可抹滅,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我們是一個國度的人,我們是一家人。妄圖通過某些成就而否認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如今大陸與霹靂官方的種種合作也紛紛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