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國臺辦、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贏商網福建站承辦的「海峽兩岸文創文旅商業地產趨勢論壇」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創意點亮商業」為主題,特邀請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品牌商家及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從商業地產的創意化、文創化、主題化、體驗化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探討。
據自組委會的最新消息介紹,除了幾位重量級大咖將出席此次論壇並做主題演講外,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亮勳先生已確定出席論壇,並作主題演講,講述「霹靂!臺灣原創IP的商業之路」。
演講嘉賓資料大曝光
黃亮勳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大畫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臺灣雲林布袋戲世家第五代掌門人,霹靂集團第二代接班人。致力於引進先進影視製作技術,開發新型態之偶動畫並策劃跨界跨國影視合作,並將傳統布袋戲文化升華為華人在全世界引以為傲和得以立足的獨特藝術形式。曾任,布袋戲電視劇《梁祝之西蝴蝶夢》編劇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編劇、特效總監;真人電影《神廚》特效監製;臺日合拍布袋戲電視劇《東離劍遊記》總監製。
探秘霹靂布袋戲
一陣「古早味」的閩南鄉音襲來,
匠人靈巧的手指嫻熟地在布袋木偶的衣間遊走,
頃刻間,
面似冠玉的「素還真」手執拂塵,盡訴武林恩怨事
一身正氣的「一頁書」鳳眼半闔,眼神睥睨天下
而深陷這場「霹靂江湖」的觀眾早已興奮地拍手叫絕
……
傳承自閩南傳統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而得名,由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霹靂布袋戲憑藉全新觀念與數位科技拍的攝手法,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幻布袋戲影音世界,成為臺灣乃至閩南地區家喻戶曉的節目與原創熱門IP。
上世紀90年代, 秉承百年布袋戲世家的精神,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在傳統布袋戲基礎上進行改良並攜手創建「霹靂布袋戲」,將這項傳統技藝帶入了影音世界,至此,傳統布袋的變革之路與全新紀元也就此展開。
作為霹靂布袋戲的開端,1988年播出的《霹靂金光》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為主線。魔幻的場景和跌宕起伏的劇情,一經播出便萬人空巷。
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霹靂系列從《霹靂金光》、《霹靂眼》再到2015年上檔的《霹靂狼煙之九輪燎原》已播出超過兩千餘集,從劇本、造型、口白、配樂、操偶、拍攝再到後制有著獨創的布袋戲專業生產線,每年創作的布偶動畫超過8000分鐘,累積了大量的忠實戲迷。
有別於傳統布袋戲中對人物角色的清晰的界定。霹靂布袋戲裡的角色的反轉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驚喜。你會發現的原本一名氣宇軒昂、眉清目秀的角色,最後竟是個反派,神情慈祥的老者,實則是個心中壞點子多多的奸邪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布袋戲中的武俠江湖,霹靂布袋戲在劇情上主要以權謀鬥智、人性刻畫等方面為重點,同時以天馬星空的時空設定與故事發展為特色,將重點人物交叉劇情與主線劇情連接得連貫、通順,使其擺脫了傳統布袋戲的老套的印象。而在霹靂布袋戲裡,對某一個角色,你可以直接切入觀察,也可以橫向剖析角色,將一個角色擔綱的世俗命定,化成如現實一般的情、緣、恩、愁,這也是故霹靂布袋戲引人入勝的秘訣所在。
霹靂布袋戲的創新與變革還遠不止這些。霹靂國際多媒體虎尾攝影棚,是全球最大布袋戲全製作中心。有著從劇本、造型、口白、配樂到操偶、拍攝、後制的布袋戲專業生產線,實現了每年創作超過8000分鐘偶動畫產能的神話。
此外,在演繹手法與拍攝技術上霹靂布袋戲也實現了對傳統布袋戲的顛覆,不僅在操偶技術上加入了電影特有的吊鋼絲效果,在層次布景裡實現演繹得活靈活現,甚至在布袋戲的「靈魂」——木偶的改良上,霹靂布袋戲更是精益求精,不僅將早期的筆畫眼演化為玻璃眼;毛髮部分就傳統的塑膠假髮演進為真實的植髮,甚至將戲偶尺寸加大、造型也更加俊美化與擬真化。
憑藉著傳統藝術文化的根基,霹靂布袋戲不斷研發改良布袋戲拍攝與製作手法旗下更擁有「霹靂衛星電視臺」、「霹靂會月刊」、「霹靂網」等完整媒體頻道,在臺灣文化娛樂界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當然,傳承傳統文化不斷創新,這些還只是我們所看到的霹靂布袋戲的冰山一角,背後更多精彩和震撼,11月5日讓我們且聽黃亮勳先生的慢慢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