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利偉,高毅資產首席研究官,堅定的基本面投資實踐者。
卓利偉曾任景林資產合伙人,之前還就職於建信基金,先後擔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投資部副總監等職。他曾擔任過消費、TMT、房地產、化工等多個領域的行業研究員,公私募業績矚目。
卓利偉認為投資的本質是對真理或真相的追求,是對事物本質與主要矛盾的認識,基本面投資可能是最簡單、最樸素、最不挑戰人類智力極限,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基本面投資中,最重要的就是選股能力。多年豐富的投研經歷中,卓利偉對好生意、好公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認識。好買君從卓利偉過往公開發言中選取了一些相關的經典言論,讓我們從這些言論中一窺他的投資風格和理念。
1.從四個邏輯來看企業基本面。一是宏觀邏輯:即一個企業所在的行業和企業業務是不是為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進步創造了價值,企業利潤是為社會創造價值後、社會回饋給它的報酬。二是產業邏輯,不同的產業的經濟邏輯與商業模式邏輯即相互不同又可以觸類旁通。三是業務邏輯,要看公司的業務是否符合前面兩個大邏輯,業務能力是否在產業上具有競爭優勢,並通過持續的創新形成長期的壁壘與護城河。四是財務邏輯,財務是公司經營的數位化總結,也是對前面三個邏輯的驗證。
2.好的商業模式要順應社會大勢的發展、順應人性的良性發展、順應為社會貢獻更多的總福利,這樣的商業才是可持久的,是時間的朋友。
3.一個好的企業除了做時間的朋友外,同時還不能做規模的敵人。大部分商業活動,隨著規模擴張,一般都會出現效率遞減,或者說空間(規模、地域、管理幅度、多事業部等)與利潤之間可能有一個最優解或次優解,超過這個最優解的空間拓展,反而會導致規模不經濟。比如依賴於廚師的餐飲公司,就是規模的敵人,凡是實現了有效連鎖擴張的餐飲企業,幾乎都是不依賴於廚師的。流程標準化是服務業規模化的前提。好的商業模式要應該在時間與空間上具備不斷複製與持續優化的系統能力。
4.好企業一個最重要的維度就是人,其中最核心的是企業家精神。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本質上是公司治理結構。而好的治理結構是企業家與一小部分團隊的思想成果,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家的心胸、情懷、戰略,以及團隊的執行力,取決於企業家持續的學習、分享與創新。
5.好的投資標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它是某種低風險的看漲期權,所謂價值型的特徵就是風險足夠低確定性足夠高,而成長型的顯著特徵因為看漲期權的價值足夠大而容忍了確定性稍微低一些。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就是各個股票確定性(概率)與未來看漲期權價值乘積的總和。
6.企業獲得社會回饋的部分應該是合理的,過高的take rate會引發更多的競爭、顧客的用腳投票、政府的管制等是不可持續的,這個合理的程度根據不同的生意屬性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沒有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差異化很少的信息分發平臺公司(如OTA)的take rate長期看不應該高於承擔了物流成本的電商。同樣,我們可以發現電商基於GMV而獲得各種貨幣化的淨利潤率與傳統零售的淨利潤率越來越接近,線上與線下的全渠道融合最終也會導致商品的同款同價與綜合成本接軌;當然電商可以在數據技術方面做更多的事情,電商可以通過數據技術為商家與消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而獲得另外的take rate。
7.商業的意義是促進交易,一方面提高達成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是為顧客創造的更多的價值;通常來說,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的商業(如拓展更大的利基市場與獲得更多的消費者)比為顧客降低成本更容易被顧客接受。比如,子女的教育就是為未來創造價值的支出,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相對較低、而對教學質量的要求更高。
8.所有toC行業營銷的終極幾乎就是消費者的時間與購買力。每個人經常使用的APP可能不會超過10個,每一天的時間也只有24小時,遊戲、影視、閱讀相互搶佔時間,外出運動就意味著不能宅在家裡打遊戲。
9.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如果能在不同需求層級上精準找到具有龐大消費者人口的商品與服務,均有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在基本小康與商品普及完成後,消費者對品質、健康、體驗、審美、被認同與尊重的訴求越來越強,這方面既包含了商品的消費升級,也包含了精神層面的需求升級。
10.作為消費者與作為社會角色,在基本的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滿足後,網際網路消除信息不對稱後個體在認知能力與社會認同上的需求大幅度提高。這個背景下,對於廠商來說,產品與服務(內容)比渠道(或平臺)更為重要,提供好內容的系統能力與用戶運營成為B2C行業最重要的能力。
11.在物質商品方面,廠商過去重視的是渠道管理、供應鏈管理、規模化與效率,現在除了這些基本要求之外,更加重視的是產品本身(品質、審美、體驗、服務以及基於這些方面的性價比)與用戶運營(消費者研究、消費者行為的數據化分析、廠商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機制)。
12.在服務產品方面,在滿足killtime(消磨時光)的功能之外,因為某一種社交關係建立的體驗的用戶粘性更為重要,人們在現實世界的匱乏或困頓可以在虛擬世界獲得更多的滿足(如網際網路遊戲)。「野百合也有春天」,小鎮青年現實生活中精神與文化需求的匱乏造就了在線娛樂流量平臺公司的商業邏輯。
13.自動化技術與生產管理MES系統、全流程的軟體等技術使得複雜商品與服務的定製化量產與規模化成為可能,並可能實現規模上的邊際利潤,規模可能不再是商業模式的敵人,這也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重要邏輯之一。
14.數據已經比消費者自己、比廠商更能夠深刻了解消費者,電商將從過去的一種交易方式轉變成新的廠商與消費者的溝通模式。這可能也是未來新零售一個重要的邏輯。
15.對於技術型的企業來說,激勵研發與創新的企業文化與制度安排比本身的領先性更為重要
16.作為新的生產資料,數據技術在規模上的邊際成本非常小,這可能是全球最龐大的技術型巨型公司繼續保持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17.對於企業來說,一個好的生意是可以通過連續的生產、可持續積累的優勢(技術、工藝、管理經驗等)、可標準化生產,從而實現時間上的可持續與空間上的規模化,對於很多toC的行業來說,廠商的成本、效率與規模化的要求通常與消費者多元化與多變化的需求是天然的矛盾。
18.優秀的製造業公司通常需要兼備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在管理上非常優秀,保持成本與規模優勢,另一方面還有不斷通過研發與技術進步,加強這個優勢、或者開發出更好的領先於市場的產品與服務,以獲得更好的定價權。
19.最優秀的大公司有能力在其eco system之內實現過去社會化的大分工,並在體系內實現創新與自我進化,他們還可以去收購最優秀的技術與團隊去補充這個生態系統。
好買提醒:非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聯繫我們。
我們是好買財富旗下針對高淨值投資者創設的微信服務平臺
一秒快速查私募淨值全產品線高端理財定製獨家內參全面披露
立即綁定微信,更多VIP權益等著你!公眾號:好買臻財VIP微信號:howbu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