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培養孩子誠信的好習慣

2020-08-28 蘭朵兒教育

古人曾有「曾子烹彘」的故事:參與妻子帶著兒子去集市,在集市上兒子哭鬧不停,他的妻子告訴孩子如果不哭了,回家後就會有豬肉吃。

等回到家,曾參拿起刀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不過是哄著他玩罷了!」但曾參說:「孩子雖小, 但不可以戲弄他,現在你對他說謊,將來他會照樣對你說謊,如果母親欺騙兒子,他會從此不信任你。」曾參最終還是把豬殺了,他言出必行、不失信於兒子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也被教育家們認為是教育兒童的典範。


一位外國媽媽,應邀到中國山東的一戶人家來做客,她帶著一個8歲的女兒。女主人很會做飯,有一天說:「今天我做西餐給你們吃,你們嘗嘗中國人做的西餐好不好吃。」

那個8歲外國女孩想中國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說我不吃。後來女主人做好了西餐,把冰淇淋端上來的時候,這個外國女孩眼睛都亮起來了,這麼好看哪,一看就知道好吃。她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


中國媽媽是按份做的,剛好沒有做小女孩那一份。於是,她說:「這樣吧,你吃我這份。」沒想到外國女孩的媽媽說:「不,我的女兒她今天說過了她不吃冰淇淋」她女兒急了,趕忙說:「我今天特別想吃冰淇淋,我一定要吃冰淇淋。」媽媽還是不同意。小女孩哭得傷心極了,但她媽媽就是不讓吃。中國媽媽說:「給她吃吧,孩子嘛,說話不算話,給她吃。」外國媽媽堅決不讓她吃,一點餘地都沒有,因為是小女孩自己說過不吃的。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行事之本。孟子說:「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一個全無信用可言的人,一定會為眾人所不齒;不要輕率許諾,輕諾必寡信。言必行,行必果,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學會「誠信」二字,應該教給孩子:一諾千金,培養自己崇高的人格,做個讓人信賴的人。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你認為他年齡小可以馬馬虎虎地對付,那你就錯了,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裡,而且他會隨時翻出來照著做。

培養孩子誠信的優良習慣之有效舉措

  • 第一,讓孩子知道守信的道理。孩子還小,常意識不到不能遵守諾言帶來的後果,往往在受到同伴的孤立後才感到痛苦。家長就通過講道理或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懂得,不守信用的人,大家都不喜歡。同時如果孩子一旦對他人做出某種承諾, 家長應督促孩子努力去實現。
  • 第二,家長要做到言而有信。不要輕易對孩子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兌現。如果因突然有事不得不改變原計劃,也要和孩子解釋清地,不能草率應付。由於孩子還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往往超過了實際水平。


有時孩子雖然答應了,但由於能力和經驗不足根本做不到,這時家長應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斥責孩子,應告訴孩子承諾任何事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只要自己能力所及的,答應了就要做到。這樣才能慢慢使孩子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客觀地分析事物。

  • 第三,教育孩子在答應別人的要求之前認真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願意滿足對方的要求。如果認為自己的條件還不具備,就不要輕易答應對方。


  • 第四,家長要教會孩子,凡是自己已經答應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孩子有時因為考慮問題不周全,可能會遇到困難,那也不要輕易放棄,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把事情做好。

相關焦點

  •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言必信,行必果
    誠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可以樹立良好的形象,可以受到他人的尊敬。信守諾言是我們永遠要尊崇的美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曾說:「民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所有的這些無不在宣示著誠信的重要性。
  • 「言必信,行必果」?原來我們都搞錯了孔子的意思
    「言必信,行必果」,相信大家都知道孔子說的這句話吧。這句名言也被人們視為是君子誠信的典範,甚至是許多人的座右銘。然而,孔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卻被誤解了千年呢!「言必信,行必果」是斷章取義?「言必信,行必果」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子路》中。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說到做到,但他們不分是非,只固執己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樣的人只能稱作普通人。
  • 清風 | 言必信 行必果
    身為黨員幹部,當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榮,將誠實守信的原則內化為忠誠乾淨擔當的行動,說到就要做到,承諾就要兌現,一輩子對黨和人民做老實人、辦老實事
  • 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麼?刷新你的三觀
    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麼?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叫"言必行,行必果"大概的意思是勸誡大家做事要有個結果,說出的話要一定可信,要守信用,做出來的事一定要有個結果,一定要辦到。大家都很贊同這句話,認為做人就要"言必信,行必果"。
  • 「言必信,行必果!」這個燃爆的追夢故事,值得每個高考生看看
    同學們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 行必果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堅持才能勝利「言必信,行必果」是《論語》中的一句成語,意思是說話要守信,做事有始有終 ,不能半途而廢。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西漢初年季布的「千金一諾」,到東漢《論衡》中的「言行相應」;從墨子的口言身行,到顧炎武的「口惠而實至」……幾千年的歷史實踐,豐富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內涵。無論是個人品質,事業追求,還是治國理政,「言必信,行必果」已經成為人們做人做事的準則,也是使夢想獲得成功的法寶!本期的「成長驛站」主題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 教育專家:如何培養孩子誠信的好習慣?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培養孩子誠實可信更應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點。  在北美家庭教育中,如何讓孩子有誠信也常常是父母關注的問題之一。 因為北美父母認為為人誠實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能得到大家的歡迎和信任。而一旦孩子在家庭中養成了誠實可信的品質,在外孩子就更有可能抵禦不良品質的侵襲和來自同伴的壓力。
  • 做人一定要誠信嗎?孔子怎麼說?|論語孔子說
    我們中國人非常強調「信」,經常教育小孩要「誠信」,但沒有給孩子講清楚前提,這是非常有害的。儒家並不提倡對每個人都誠信,如果對壞人也誠信,那不是坑自己嗎?真正的君子既要有誠信也要有智慧來保護自己,所以孔子在《論語子路篇》說「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意思就是說「言必信,行必果」就像小人一樣固執己見啊!
  • 如何看待:言必信,行必果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皆出自聖人之口?
    一、孔子的對象:小人「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kēng]」來自《論語子路》,以下為完整原文翻譯,來自錢穆先生《論語新解》:子貢問道:「如何才算士?【第三等】顯然,問題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是對於最下一等士的標準,跟孟子的要求根本不在一個級別。那麼,區分一二三等士的標準是什麼?按照儒家向來的內外要求,標準有二:1、內心的志向。關於志向,我在「孔子十五志於學」中詳細解答過,就是指的仁道。
  • 孩子愛說謊,與家長的言行有關,父母可用三種方法培養他的誠信
    注意三點,可培養誠實守信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擁有自律、誠實的品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卡卡媽認為,在小倫的這個年齡階段,培養他誠實的品質,比培養他自律更重要。作為父母,想要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那麼,首先就要學會相信孩子。如果父母不相信孩子,處處都懷疑孩子,那麼,孩子自然會用「不誠實」來回應父母的。
  • 爭做誠信好少年,共創文明美城市——鯉城區東門實驗小學開展誠信主題教育活動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誠信也是小學生們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一直以來,東門實驗小學都把誠信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宣傳誠信美德典型事例,深入課堂教學之地滲透誠信教育,渲染講究誠信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地提升廣大師生的認知水平,號召大家從自身做起,明禮誠信,實事求是,以教育誠信建設助推社會誠信建設。因此,2020年7月,我校開展了以「爭做誠信好少年,共創文明美城市」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 高新區實驗中學爭做「十佳誠信少年」投票活動
    對待他人,一向秉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理念。喜愛閱讀,閱讀能夠開闊眼界,提高寫作水平;作文多次作為模範作文在班內分享,並參加學校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人生格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號 朱守嶽平時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實踐自己的言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人生格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0號 韓曉宇
  • 言必信,行必果:父母說話不算數,怎怪孩子不信服?
    之後恰逢朋友聚會,一群哥們酒足飯飽後不知不覺聊到孩子,細心聽了聽別人的帶娃心得。對比大家的看法和評價,加上一點不經意間的內心感悟和良心發現,覺得自己那些年「爸爸」這個角色確實當的不算稱職,於是及時撥亂反正,才逐漸贏得了孩子的信任。現將自己的些許感悟和朋友們一起分享。1. 一輩子很長,但能陪孩子的時間能有多久?
  • 王碩:黨員幹部要做「誠信」的代言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規範和行為準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等思想,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這一重要論述,為今天黨員幹部弘揚守誠信的傳統美德提供了遵循和依照。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
  • 伊美區豐林小學開展「誠信教育月」暑假主題活動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根據伊美區教育局文件要求,豐林小學開展了「誠信教育月」暑假主題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了誠信做人的基本內容,增強了學生的誠信意識。一是開展「誠信」手抄報比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誠信主題手抄報評比活動,學生們製作的手抄報色彩諧調,主題突出,讓文明誠信走進學生的心靈。二是開展「誠信」徵文活動。學生們寫出自己身邊的誠信典型事例,見賢思齊,爭做文明好少年。
  • 樂有家林鳳輝:誠信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
    2、誠信的誠。言必信,行必果。誠信可靠是為人處世、經商做事的根本!3、正直的正。君子愛財,取之以道,不拿一分不義之財,擯棄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坦坦蕩蕩做人,光明磊落做事。4、仗義的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不負託付,使命必達;義不容辭,仗義執言。
  • 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誠信」
    市場經濟的大潮既給我們帶來了獲取財富的機會與施展才華的舞臺,也給我們對誠信的追求帶來了考驗。市場經濟本身是信用經濟,但是,如果人的心靈的天平上一端放著誠信另一端放著「名利錢財」之時,誠信往往不幸地成為高高翹起的那一端。
  • 【真誠的作文】敢問「誠信」在何方_800字
    「誠信」這個詞,誠,真實,誠懇;信,信任,證據。意思是說人說的話就要在行動上履行,不能言行不一,更不能出爾反爾。一個人是否講究誠信,可以直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帶著父親教育的「言必信、行必果」六個字來到社會「闖蕩」,我卻一片茫然……難道是父親錯了,還是我根本不認識這個社會?  到處亮著誠信危機的紅燈。
  • 「言必行,行必果」的後面,其實還有6個字,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在孔子與徒弟子貢的一次對話中,孔子說了「言必行,行必果」,從其字面的意思來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言而有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則就是失信於人。自從這句話問世以來,一直被視作為人處世的原則,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是言而有信的君子,世人也都喜歡與這種人交往,背信棄義則令人唾棄。
  • 濱海新區漢沽桃園中學宣傳教育--誠信教育
    (二)、誠信教育的主要內容    1.在誠實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說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養學生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 2018初中語文名言警句分類整理:誠信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名言警句分類整理:誠信》,僅供參考!   誠信     5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