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課題系列84:擬定課題題目的注意事項

2020-09-06 中小學課題論文指導

★ >>

1.注意題目體現的研究地域範圍

  如果申報全國教育規劃課題,儘量不要出現「X省」兩個字,例如「X省義務教育發展研究」或者「X省普通高中某課程現狀與發展研究」,則全國教育規劃辦所聘請的專家就可能認定這個題目僅僅研究了X省的某個教育現象,推廣性不足。同樣,申報X省教育規劃課題則要注意避免出現某一個地州的名稱,如果題目是「吐魯番市基礎教育現代化的評價研究」也是不恰當的。而申報市級課題,如果題目是「××市第××中學物理學科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則會顯得題目研究的範圍較小,處理辦法是研究者將題目改為「中學物理學科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在報告中將研究對象界定為「第××中學」即可。綜上,申報課題當涉及地域範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地域範圍要與組織部門的級別相符合。不可高於該級別,也不可低於該級別。申報者只有站在課題管理方的立場、站在評審專家的角度來試著考慮這個問題,才能夠較好地修改自己的題目。

  2.注意題目不可過大

  如果專家認為題目過大,則通過評審的可能性就較低。從研究的地域範圍考慮,申報省級課題儘量不要做全國範圍乃至國際範圍內的研究。從研究內容的範圍考慮,要避免出現研究內容過大的題目,例如「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研究」,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所涉及的教育問題非常多,如果以此為課題題目,通過的可能性就比較低。

  3.注意題目不可過小

  如果申報全國教育規劃課題,題目為「××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大學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這些題目給評審專家看來僅僅研究了一個學校的某個具體專業的問題,顯得研究範圍過窄,推廣性不足,如果改為「工科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則題目略顯適合,可以在報告中將研究的範圍界定為「X省××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申報教育研究課題,即便是小課題,如果要申報的是關於某一知識點的若干種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是不適合的。例如小學老師如果申報正方形的若干種教學方法,針對某一節錄像課的研究也是顯得題目太小。

  4.注意儘量不要做涵蓋各學科的研究

  現實中,很多學校校長作為負責人申請下來的課題,往往將所有學科納入其中,一個課題涵蓋了多個學科,而這樣的題目容易被無限放大。例如學校做一個關於教學模式的研究,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這種校領導牽頭帶動所有學科的研究就會出現下述問題:忽視制訂統一的研究設計,各學科各行其是,最後生成的是若干個學科的報告,難於匯總;每個學科特點不同,每個學科的研究都是突出了個性,忽略了共性,難於形成總報告。

  舉例:提高八年級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由於各學科特點不同,文科和理科的特點不同,即便理科也存在不同,例如物理和化學學科有實驗,數學學科沒有,則物理、化學學科很可能會突出實驗教學,而數學和其他學科沒有。這樣的話,如果做一個全學科參與的課題,則最終各學科形成的報告必然各不相同,難於形成最終的整體的研究報告。這樣模式下的研究報告往往成了下面的模式:

  策略1: ***策略

  ***策略是指……。以語文學科為例

  策略2: ****策略

  ****策略是指……。以化學學科為例

  這樣的研究報告就容易被專家質疑:是不是只有語文學科適合策略1,化學學科適合策略2等,這樣的策略是不是適合每個學科?如果做成一個單一學科的策略,則研究的策略就顯得更加符合這個學科的特點,避免了不必要的質疑。

  這並不是說一定要做某一個學科的研究,而是說在研究中不可突出學科特點,要關注學科的共性,而不是個性。


  5.題目不可與指南條目一致

  一般來說,重點課題或者招標課題會明確規定申報者不得修改指南的條目,如果課題通知附有指南,在擬訂題目時就不要與指南條目一模一樣,除非申報通知明確要求不得改變指南所列的題目。指南的目的在於指出教育行政部門和課題管理部門所認為的亟須解決的問題。但指南條目涵蓋的信息量往往比較大,僅僅是指明了一個大方向。例如,指南條目中「優化校本教研,實現『有效教學,高效課堂』」,就這個題目而言,應該是以優化校本教研為手段,要實現兩個目的,即「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首先,題目缺少「研究」兩個字,而且「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所指向各不相同,題目如改為「優化校本教研,實現有效教學的研究」或者「基於優化校本教研的高效課堂研究」則稍顯合適。

  6.小課題題目要體現「以校為本」,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

  小課題,顧名思義,題目一定要小,畢竟讓中小學校的普通老師來做全區範圍之內的某一個學科的發展是不現實的,小課題的題目要體現「以校為本」,是老師們在學校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形成研究思路,進而申報課題,通過研究為教學實踐服務。(本文選自《中小學教育課題研究指南》第一章第四節)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教你做課題系列81:什麼是好的課題題目?
    ,也是反映申報者研究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一個好的題目能夠提高課題通過的可能性。二等題目類似於課題指南中的條目,直接顯示了研究的內容,這是立項題目中最多的題目,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題目,讀者可以從題目了解研究的內容是什麼。三等題目僅僅告訴讀者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至於採用什麼研究方法、通過什麼研究手段來進行研究,這就不是很明確了,這樣的題目較少被立項。
  • 教你做課題系列69:對小課題問題研究的思考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全部期刊:☞☞☞☞☞☞☞☞☞☞☞☞☞專著閱讀:每個小課題研究直面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源於實踐、服務實踐、在實踐中研究,與所有教職工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思考的問題相結合,即與工作相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因此,小課題研究並不刻意追求理論上的規律探索,而是更加關注把一個個的實際問題解決得更好、更完善、更徹底。因此,小課題貼近問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工作實際。
  • 教你做課題系列83:中小學教師做課題要注意三點
    一些教師選擇的科研課題範圍比較大,雖然花了很大氣力,但很難研究出成果來。如一個村小的教師也研究諸如「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這樣的大課題。筆者以為,在選題的時候,不能貪大求全,要從實際出發,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選擇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具體地說,在選擇和研究課題時要注意這樣三點:一是題域窄一點。
  • 為一科研課題擬定一最適當之題目
    一,立題 為一科研課題擬定一最適當之題目,作為該項目研究的課題名稱,是科研設計的總綱或其指導中心,假說。實驗,措施等皆為此而設,是整個科設想與過程的高度濃縮物。一個好的課題名稱,能使人對該科研工作一目了然,不僅可知其目的,內容和主要方法,其至透過題目還能看出其假說的科學性。力爭做到鮮明,具體,確切,若能同時反映出『立意新穎』則屬更加。常見的毛病;題目過大,籠統模糊,過於深奧,趨於時尚,人云亦云,或者過於具體,太過實際等。
  • 教你做課題系列95: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與確定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其他學科投稿請點擊進入專欄查看能否選擇和確定一個好的課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研究過程的紮實程度和研究成果的質量。許多教師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提出「研究什麼課題好」這一問題。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了解教育科研課題的來源途徑、選題原則和課題論證與表述的相關要求。
  • 教你做課題系列71:小課題做大文章——對第一次小課題研究的反思
    做小課題其實就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每天的教學實踐可以說就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過程,就像一趟固定路線的火車,雖然走的是同一線路,但沿途的風景每天都是新的,因人因時而異。做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你就能在看似單調乏味的旅途中欣賞、捕捉到美麗的風景,拿起你思想的「攝影機」,摁下靈感的「快門」,讓那迷人的瞬間風景永恆化。
  • 教你做課題系列92:中小學教師小課題如何選題?
    在你的工作中在什麼地方、哪個環節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就是你需要研究的課題。比如,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別是對一些喜歡「搗蛋」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於是有些教師就提出:能否用非常規方法對班級特殊對象進行管理?
  • 教你做課題系列93:中小學課題研究中選題的基本類型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 >>☞其他學科投稿請點擊進入專欄查看為教研組課題研究擬題提供參考範例很多教研組教師沒有學習過課題研究擬題的方法, 不知道如何科學準確地運用概念去擬定標題, 或者不知道課題研究標題的表述方式該是怎樣的。而分析課題研究選題類型的過程, 可以為教師擬定研究標題提供參考範例。
  • 教你做課題系列88:教育科研課題選擇的五個思維過程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有心人,善於觀察,深入思考;要以事實、經驗和邏輯性為依據,敢於懷疑,勇於質疑;要不斷變換思考問題的角度,並進行類比與移植;要深入探究現象,勇於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所以,課題選擇首先要有問題意識,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才能使研究有價值。
  • 教你做課題系列63:課題研究是超功利的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全部期刊:☞☞☞☞☞☞☞☞☞☞☞☞☞專著閱讀:一般而言,大多數幼兒園只有少量省(市)級立項課題,一個課題核心組也只有少數成員。因此,對於老師來說,課題不過是少部分人的「好事」。這種「好」,大抵和一個有「名分」(立項)的課題所能帶來的職稱、榮譽稱號等息息相關;而這樣的「好事」,不可能每個人都攤上。於是,在還沒有認真反思課題研究是什麼,一線老師可以做什麼課題,以及怎樣開展課題研究之前,老師們已經把自己拒於「課題研究」的門外了。
  • 教你做課題系列89:一線教師如何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一般來說,這些機構在組織研究課題的申報立項工作時,往往要發布課題指南。這些課題指南,為學校和老師提供了研究的選題方向和範圍, 老師們可以從中選定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值得注意的是,課題指南中列出的項目並非一定等同於課題本身,它只是選題參考, 列出的也往往是一些重點研究的領域和方向,一般不宜直接將其項目作為課題題目。
  • 教你做課題系列79:一張照片引發的課題選題討論
    做課題必須首先要有問題,要有問題意識,要能夠從日常的教育教學現象中敏銳的感知到問題的存在,並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需要,然後才會有做課題的需求。這張照片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並能夠提出各自選題,是因為大家都從這張照片中看到了教育教學問題,而且是急需解決、必須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光看到問題還不能直接提出選題,還必須要先分析問題,透過問題現象來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
  • 教你做課題系列68:小課題:成就良師的一條「綠色通道」
    ,使每天上課不成為一種單調的義務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小課題研究不在於他人看來是否有價值,也不在於他人是否做過,是否做得很成功,而在於其研究的問題是否來自教師自己的實踐,是否對自己「認識教育、改進工作、完善自我」有價值、有幫助。從研究目的看,小課題研究是一種面向日常教育實踐,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研究。
  • 教你做課題系列99:基層學校課題選題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分析
    學校選題的初步設想有二:一題目為「進入精神世界的德育研究」,感到此題目容易打動學生的心;二是學校在管理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專家提出,形成課題的思路可以有兩條:一是單項突破,二是綜合突破。此題目既涵蓋了學校已有研究基礎和條件,不至於因目標太高,而使學校感到無法實現;又可以把一系列具有現代化特徵的單項改革加以完善,形成機制和規律,推進學校向現代化方向邁進。目標應該定得高一些,使研究又具有一定創新性,學校對此題目感到很滿意。
  • 教你做課題系列94:一線教師課題研究選題的四大策略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其他學科投稿請點擊進入專欄查看當然,課題研究也來源於問題。一線教師的研究課題其實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就在自己身邊,每天面對平凡瑣碎的小問題,多留心、多思考,都可以找到課題的來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途徑著手。
  • 教你做課題系列57:課題研究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進而要明確:課題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 他人在此方面已做了哪些研究, 自己的研究有何特色和創新, 選擇的課題在理論層面能豐富、補充、完善哪些理論成果, 在實踐層面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只要我們審視已有的教育教學理論與現實問題, 不是人云亦云, 並持之以恆, 問題意識就會逐步得到強化。
  • 教你做課題系列74:一位英語教師的小課題研究紀實
    這些課題研究, 要麼因為「題目大而空泛」, 要麼因為「課題組合作難以保障」, 使得研究過程粗糙、膚淺乃至虛假。通常情況是, 開題頗熱鬧, 進程無人問津, 結題東拼西湊, 加之整個研究過程監管與評價不規範, 最終形成了一片研究上的虛假繁榮:研究成果碩果纍纍, 可實質上卻是人力、物力、財力的無益消耗。
  • 教你做課題系列87: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當作課題來研究?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專著閱讀:>>☞ >>從問題指向和層次來分,有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理論問題是關於「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即事實問題,價值問題;實踐問題是關於「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即操作問題,實證問題。從問題性質和意義來分,有真問題和假問題,其區分維度在於事實——虛構、有意義——無意義。從問題的複雜性來分,有簡單問題和複雜問題:從問題的重要性來分,有重點問題和次要問題等等。
  • 教你做課題系列70:大課題牽動,小課題落實-深井式研究模式解析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 教你做課題系列64:區域開展教師小課題研究的有效途徑
    ★論文投稿精準指導系列視頻專欄歡迎加入:☞全部期刊:☞☞☞☞☞☞☞☞☞☞☞☞☞專著閱讀:區教師進修學校科研部→學校(教)科研室→學校教研組。2.確定科研主任例會制。每學期開學第二周為固定的例會時間,總結上學期工作,布置新工作。同時,根據需要安排應急性培訓,由各校主任回去轉訓,保證各項工作質量。3.制定《科研主任常規工作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