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一)

2020-11-09 浮萍Fly

在整個過程中,對我來說,除了心焦,孩子的狀況,還有應付親戚朋友們有意無意的看似親切的問詢。

不久就過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孩子是最開心的,能陪著姥爺出去看熱鬧了。可現在 姥爺沒了,還要接受老家的舅姥爺姨姥姥的問詢,學習怎麼樣,快考大學了吧,打算考哪兒呀。當著孩子的面我都敷衍過去了。可親戚們還是很快都知道了孩子不上學的事。正月初四,一大家人在鎮裡的飯店聚餐,兒子說他不想去,我知道他為什麼不想去。他說想在街裡走走,我就自己去了。

我兒子不上學的事成了聚餐的主要話題,長輩們都說,現在的娃娃一點兒苦也吃不得,讓去工地搬幾天磚啥事兒也沒了,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正說著,兒子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了,我發現他時也不知道他進來多久了,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我正在被親戚們說的心裡發毛,也許是虛榮心,也許是人們常說的病恥感在作祟,我讓兒子快坐下吃飯,口氣很生硬。可憐的孩子侷促的站在那裡,我心裡的滋味真是無法描述,舅媽招呼孩子坐了下來。剛拿起筷子,眾人對兒子的說教就開始了:不上學幹啥呀,打工多受罪呀 ,你媽這麼辛苦養你,你要給你媽省心……我趕緊說現在孩子不舒服,好了就去上學。隨後就帶孩子出來了。孩子一句話不說,我說他們也沒有惡意,你不要生氣。走了好一會兒,孩子大聲說:還不是你告訴她們的!我知道孩子今天又要頭疼失眠了。我又何嘗不是呢?孩子可以對我發火,可以表達他的憤怒,我呢,連個可以大哭一場的地方都找不到。

回到城裡,還是去畫畫,隔三差五要休息一天,半天,兩天。可喜的一點是,孩子在繪畫方面有不錯的天賦,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也進步很快。

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既盼望又害怕這一天的到來。

我和他爸做了很多都鋪墊,告訴孩子去了不舒服隨時可以回來休息,不要擔心任何問題,反覆回答他提出的各種疑問,打消他的顧慮,最後告訴他,也可以考慮休學,讓他自己做決定。

開學的前一天傍晚,他爸陪孩子去學校收拾整理一下課桌,也見到了幾個住校的同學。同學們對他也很友好。可回來後,他猶豫了老半天 ,試探性地跟我們說:要不休學吧?我問他覺得困難在哪呢?他說看到同學們的桌子上一摞一摞的練習冊,他翻了翻,都見也沒見過,上了怕跟不上。 我和他爸對這個結果也是有心理準備的,而且當初休學也是我們提出來的,所以也欣然接受。一家人又聊了聊休學後的歸劃,基本有了一個一致的計劃。

我到現在都不能釋懷的是,班主任老師在孩子休息的這段時間裡,從來沒問過孩子的情況,只是剛開始我給他打電話請假。很顯然,孩子是借讀生,學習成績好壞,考上考不上大學都不是他們學校的名額,也不跟他的利益掛鈎。

現在回想孩子從開始難受到休學這段時間到變化,就是他敢於表達了,特別是敢於表達他的憤怒,姥爺去世後對我們的憤怒,過年回老家引發的怒氣。之前他都是低著頭不說話。尤其是現在完全好了之後特別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和他爸偶爾火藥味重時,他總是第一時間出來制止,有時還嬉皮笑臉的打圓場,把這個事化解掉 。可是從前,無論我們吵的多兇,他都一聲不吭,想來一定是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作孽呀,都是大人的錯卻要孩子來承受這麼多的苦。(明天繼續)



相關焦點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三)
    和孩子爸爸商量,決定去可以,不帶孩子。最後只有我自己去了,按照仙家說的,是我們為孩子陪讀租房搬家選的日子不對,並告訴了破解的方法。既然去了,就應該按照人家說的來做,心誠則靈嗎。就按照仙家說的時間地點,備好一切道具,認真實施。過後覺得似乎好了一些。這種安慰沒持續幾天就失靈了。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七)
    聽了兒子的話我才明白,原來我的大包大攬看似在幫孩子,卻抹殺了孩子通向成功的道路,我的行為給他造成了深深的挫敗感,以致他都不敢做自己心裡一直喜歡的一件事.,還在老師面前抬不起頭來。爸爸媽媽們好好回憶一下,在孩子成長的工程中有沒有用自己的付出傷害過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也面臨這我的孩子一樣的問題,那肯定有。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八)
    我拿出一些可臨摹的素描基礎畫片,孩子開始在家臨摹,有時還要求我陪他一起畫。我上班時還有狗狗和他玩兒。孩子很快就看起來好多了,吃飯也好了,還有說有笑。我和他爸又打起了讓孩子去上學的主意,我們的想法是寒假之前無論如何得讓他去學校,不然再隔一個寒假,就越發去不了了。一天中午我和他爸鄭重其事的和孩子輪番說了去學校的重要性,孩子答應說會去上學的。他爸很嚴厲的說:說到做到,明天必須去。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九)
    總體來說還算過了兩三周平靜的日子。2017年12月底的一天凌晨五點,媽媽打來電話,爸爸一夜不能躺下來,還吐。我趕緊過去(爸媽已搬來和我們住在一個城市)把爸爸送到醫院,心梗,要做搭橋,專家會診後認為已是大面積心梗,且超出了12小時,手術的話很有可能下不了手術臺。只好選擇保守治療。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二十)
    看到了未來,就不會恐懼,焦慮就會慢慢消失。雖然還是時時被突如其來的軀體症狀困擾,斷斷續續堅持上學,請假從未超過兩天,每周半天的畫畫都能夠堅持去。看得出來,孩子十分用心,能堅持一定要堅持,學校每天晚上9點的夜跑也儘量參加。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五)
    那天我們去到那個地方(我連醫院那個名字都不願意再提),就診的人不多,掛了那個老大夫的號來到診室,前面有一個中年人正在就診,是個老病號了,大夫給開了一堆藥。輪到我兒子時,我陪兒子進去,大夫開始問診,我簡單說了一下情況,大夫就開始問診。孩子說頭疼頭暈,去不了學校,大夫:為什麼去不了?孩子:頭疼頭暈。大夫:你想不想去?孩子:想去。大夫:想去為什麼不去?孩子:頭疼頭暈。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二十八)
    減少控制,不堂而皇之以愛之名,侵入他人的生命,哪怕那個人是我們的孩子。正在一籌莫展時,一條微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位在北京學中醫的同事的發的。兩年多以前,我帶孩子去北京看病,就找過她。她是張大夫,其實中間有一次已經買好了票要到北京了,應該是2018年的冬天,可孩子說他已經完全好了,不想去,後來就沒去。從張大夫發的朋友圈看出她在家,求她給孩子看看。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二)
    說實在話,我一點兒也不喜歡狗,甚至還有點兒討厭狗,可那時候就好像有預感,預感到需要它來陪伴兒子,這隻小金毛本來是朋友從北京特意弄回來的,但他愛人有潔癖,說什麼也不讓往家養,它被臨時寄放在一個汽車修理廠裡,我就要了過來,四十多天的小狗又髒又瘦。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九)
    復學後的日子並沒有恢復到大家認為的一個高二學生應有的樣子,好在我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無論如何,孩子邁出這一步就是勝利。他們學校是周一到周六上課,周日休息一天,為了能讓孩子能在周日全天休息一天,就把畫畫定在了周六下午,和老師約定每周六下午請假去畫畫。
  • 陪伴兒子走出焦慮的日子(七)
    孩子在家休息了半個多月之後,明顯感覺精神好多了,關於每天幾乎都在說過兩天就去上學。但總是要麼起不來,要麼起來也沒精神去。現在回想,其實孩子每一天都那麼渴望去到學校,但由於無力和恐懼去不了,反反覆覆的挫敗感在一次一次的擊打他,那個時候的我總是在假裝不經意的提醒他,你該去上學了,你還有上學這件事要做,這是關係到你前途命運的大事,你不去就猶如天塌一般。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的日子(十六)
    孩子痛苦難耐悶悶不樂時還能記得,可孩子一好起來就忘記了。應驗了心理諮詢師的那句話,一看到孩子好點了就會對他有了要求,媽媽的反覆無常會讓孩子不敢好。到了6月底,眼看著孩子臉上有了笑容,表情也豐富起來了,走起路來也輕快了。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八)抱抱你,無奈的單親媽媽
    這種時候往往多數是男人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慌亂的媽媽獨自帶著孩子應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如果再有一個焦慮抑鬱的孩子,雖然不能感同身受,可能體會到那種不易。但無論如何生活還要繼續,哀嘆也好,愁苦也好,焦慮也好,問題不會有絲毫的轉機,一慌只會使局面更亂,沉住氣,穩下心,必須要這麼做,因為我們是媽媽。從收拾開始,收拾家,收拾自己,坐下來,靜靜地,喝口茶,告訴自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把問題分解,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小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不要直奔那個預想中的最壞結果,當你這樣做了之後,發現一切都沒你想的那麼糟,那麼難。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感悟(九) 缺位的爸爸,快回來吧
    教育家斯賓塞: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心理學家格爾迪: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對培育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氣。文學家哈析特:一個父親賽過100個校長。在一個家庭中男孩子青春期出現焦慮抑鬱的狀況,一般都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和缺位的爸爸。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感悟(十五)要有一顆慈悲的心
    這就是大多數焦慮抑鬱的孩子的心理反應。知道了這一點,媽媽們心裡在想什麼呢?我們反覆強調家庭、父母帶給孩子的傷害不是要置哪個人的罪,而是為了找到孩子成了這個樣子的根源,好去醫治他。看到評論區和私信的家長們在對孩子失去耐心時說出的狠話,我很無語,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去安慰悲痛欲絕的媽媽們和焦慮躁動的爸爸們。一個月了,他黑白顛倒,房間像豬窩一樣,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感悟(七)一家人齊齊整整有多重要
    在爸爸媽媽一起陪伴孩子玩耍這件事上,許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還做的比較好些,因為那時兩個相愛的人剛組建家庭不久,新鮮感還在。,在青春期就再也藏不住,一根稻草的壓力就會將孩子徹底壓垮,爆發出來的就是嚴重的焦慮。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焦慮?
    作為家長,更明智的做法是給予孩子每天縱情傾吐自己焦慮的機會,並通過頭腦風暴,設法共同解決問題。不要逃避觸發焦慮的因素正如告訴孩子不要擔心並不能消除焦慮的思想一樣,迴避引起焦慮的因素無助於幫助孩子學會應對焦慮。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不愛說話、情緒差、膽小怕事、注意力不集中,如果父母沒有注意到這項表現是由於焦慮引起的,孩子可能在成長道路上受其困擾,身心無比疲憊。如果父母了解了焦慮形成的原理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孩子怎麼面對焦慮,從而孩子憑自身能力成功應對,走出焦慮泥潭。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最初的日子
    32017年9月,經過了一個半月的求醫問藥和長長的暑假,開學後孩子就去上學了,月考成績下來很多,孩子悶悶不樂,我心裡著急,一個勁說,你這可咋辦呀?孩子的臉色一下暗淡下來,小聲說,慢慢補吧。上學,放學,在我看來一切如常。孩子看起來天天都很疲憊,一回家就癱倒在床上,我就責罵他懶惰,不上進。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感悟(十三)話說半句剛剛好
    家有一個焦慮的孩子,作為父母最難的是接納孩子的這個狀態,只有當我們接納了孩子之後才能讓溝通成為可能。是的,我們肯定不能讓孩子就這樣下去。對於一個軀體症狀嚴重或者是正在吃藥的孩子來說,作息的紊亂是必然的,焦慮都伴隨著失眠,記得我曾說過,他睡的不起肯定是晚上沒有睡好,就讓他睡吧,我兒子每次要是能好好睡一覺,之後的幾天精神狀態就會好很多。
  • 陪伴孩子走出焦慮感悟(十八)焦慮的兒子讓她嘗到了初戀的感覺
    今天和大學室友聚會,見到了孩子也曾因焦慮兩次休學的同窗好友。她看上去氣色很好,很年輕。她略帶羞澀地說,和老公結婚23年了,剛剛才找到初戀的感覺。這還要感謝他那個焦慮的兒子。她的兒子從小體弱多病,她十分溺愛孩子,丈夫總覺得她把一個男孩子慣得太嬌氣了,原本就沒多少感情基礎的兩個人,加上一個隔兩三個月就要生病住院的孩子,局面可想而知。雖然兩個人都是老師,但常常劍拔弩張,尤其是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永遠都沒有一致的時候。丈夫由於心情鬱悶,常常酗酒,一喝酒回家就訓斥孩子,數落妻子。我這個同學本身就不善言談,這樣一來,家裡總是處於冷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