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收到幾個孩子來找我求助,都有一個相似的問題就是晚上睡不著,眼看著還有174,173天似乎高考馬上就要來了,內心緊張害怕,越想多學點越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越想抱住成績,越發現每次考試都比原來更差一點。他們帶著淚花的眼睛來到我的辦公室向我求助:我到底該怎麼辦?
不知家有高三生的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煩惱,經過我的耐心陪伴和引導,這幾個孩子現在狀態都不錯,今天我想把這個或許對大家有用的陪伴方式分享出來,讓我們在孩子們高考前更高效的陪伴孩子們。
為什麼高考前孩子會睡不著?
其實會因為學習睡不著的孩子們,既不是輕鬆就能成績特好的孩子們,也不是一點都不想學習的孩子們。總結一下這幾個有些焦慮的孩子共性的特點:
怕怕成績剛好一次就掉下來,怕自己每天這樣學習仍然那麼多不會的,怕自己那麼多不會怎麼學也趕不上,怕睡不著第二天更學不會聽不下去,怕別的同學都在學習自己卻在走私越來越跟不上,怕考不上一個好大學,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
貪我曾經讓孩子們睡不著的時候可以想想每科這一天學過的印象深刻的三個知識點,但是他們告訴我每天才三個,那不是太少了麼?
我幫他們算了一筆帳,一天可能不一定到三個,就拿保底兩個來說一個月也有60個了,如果打個八折還有近50個紮實的知識點,一個月呢?
我們特別容易高估一天的成績,卻低估了一個月甚至一年的累積。
還有一貪是想著一下子把以前的欠帳都補上,補不上就焦慮就難受,以為以前沒好好學習,這下低下頭學一個月甚至兩周三周,成績還沒上來就覺得自己沒希望了。
類似這種貪心導致的不知足,就會讓人始終處於一種能量匱乏的狀態,不如能量飽滿的狀態讓人效率更高。
想找一個更好的狀態有孩子和我說以前有一段時間狀態特別好,不分心沒有雜念,但是現在總想找到曾經那種狀態,但是就是找不到,著急的不行。並且越找越找不到,越找不到越崩潰,就容易惡性循環了。
這幾種狀態基本就能讓人在一種無力的思維漩渦中徘徊而不自知了。
如何破局?
帶著孩子們理清目標再看到真相
其實孩子們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成績好一點,但是成績好一點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問過很多孩子,他們的回答是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
找到好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有好的人生,有好的人生需要什麼?很多人這下是真的答不上來了。
記得俞敏洪老師曾說過,很多孩子被考試摧殘著,一次次的考試會讓一些孩子體驗到挫敗感,並且這種感覺會伴隨他們一生。
確實如此如果沒有能夠正確對待考試,如果能通過考試讓自己能力變得更強,才是讓考試發揮了正確的作用,成績好不代表這個人一直都好,成績差不代表這個人就真的很差,人生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組成的,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但是成長沒有回頭路,這個事必然的。
我幫助這幾個孩子梳理思緒時候,有幾點我想是值得分享給更多人的,覺得有用的帶走,覺得沒用的划過哈。
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有個好成績,是為了掌握一項一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等,而成績只是一個階段的檢測,或許達到了我的期望目標或者沒有達到,但是都是一個讓我們反思的結果。無論你現在在班級裡有多麼好或者多麼不好,你都不是最好的也並不是最差的,因為在這個班級之外,還有很多比你更好或者比你更差的人,但是如果你不斷超越自己,你一定會越來越好。這點得到每個人的認同。天天苦學習的不一定會成績特別好,而開心學習的往往比較容易不斷的提升自己順便成績提升了。想要成績好,焦點就不能總集中在我不會我不好的地方,而是要看到自己的位置,並且有效行動提升成績。讓孩子們看到其實自己很重要,因為這個世界就這樣一個自己,但是自己又沒那麼重要,父母老師的愛不需要回報,你考的好或者不好,他們都依然愛你。想要找到更好的狀態本身就是分心的,哪怕你用了1%的精力去找,就不是100%活在當下的學習中了,最好的狀態不需要找,只是你能安住於當下,享受與當下,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狀態。明了一些以前沒意識到的真相的孩子們,慢慢的變得安靜開放,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提升能量體驗快樂
當孩子們開始鬆動自己曾經的認知後,我會讓他們嘗試做幾個深呼吸,逐漸提升自己的內在能量,當自己的內在能量提升後,無論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是接納的輕鬆的。
其實大多數孩子到這個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思慮太深就是目標不清晰,行動不堅定,有的已經能夠讓自己活在當下,即便思緒飄飛起來,就讓思緒飄過就好了。
還有一個孩子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還是睡不著,做不下去題,沒有最好的狀態,很苦惱。
這是逼我出大招啊,我讓她去走路,帶著覺察去走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快。
在這個過程中我去引導她:走路需要理由麼?如果你想我到底在為什麼走路?先邁哪只腳更好?怎樣走的更快?別人看了怎麼看我等等,這些想法沒辦法幫助你現在走的輕鬆愉快。
你就體驗那種什麼都不想的去走的感覺,沒有任何理由就是走路的感覺,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評價的感覺,無所畏懼的感覺。
驚喜的事發生了,走著走著,孩子們停下來了,說老師我懂了,我要去做題了,就是什麼也不需要想,不需要什麼理由,不需要什麼刻意的方法,就是該做題時候做題,該睡覺時候睡覺,該休息時候休息,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就是最好狀態了。
我溫暖的笑了,後來幾天他們告訴我睡得挺好,學的也挺好。
如果你也想高能量的陪伴自己,現在別給孩子增加壓力,作為家長和老師的陪伴者們可以看看這本《很高興能陪你一起長大》這是很多作家和名人們陪伴孩子的態度,或許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希望我們可以陪伴孩子輕鬆快樂成長,成長自己更好的陪伴他們,這一路上我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