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沈城氣溫驟降,人體在低溫狀態下,外周血管會收縮,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大大增加了心臟病的發病風險,心源性猝死頻發。那麼一旦在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遇到身邊有人暈倒,發生心臟驟停該怎麼辦呢?」12月14日,瀋陽急救中心鐵西二分中心站長陳眾稱,不能只撥打急救電話等醫生,必須掌握現場急救的技能,心臟驟停5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可救人一命。
瀋陽急救中心鐵西二分中心站長陳眾在教小朋友做心肺復甦。
心臟驟停最佳搶救時間就是「立刻」
有數據統計,在一年當中,冬季猝死發生的概率大概佔了全年的50%以上。陳眾稱,心臟驟停患者在5分鐘之內沒有得到搶救,會導致呼吸停止、意識喪失、瞳孔散大,立刻會進入生物學死亡的階段。因此,心臟驟停最佳的搶救時間就是「立刻」,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是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手段。
是不是發現有人倒地就要做心肺復甦?陳眾稱,當然不是,當發現有人倒地時,要對其進行基礎生命體徵的評估,主要是評估意識、呼吸和脈搏。只有是沒有意識、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及沒有脈搏的情況下才要為其做心肺復甦。
怎樣評估基礎生命體徵?首先判斷患者是否意識喪失。方法為輕拍病人雙肩,同時對雙耳進行呼喊「喂,喂,你還好嗎?」,觀察其有無反應,如果沒有,則為意識喪失;其次觀察呼吸、脈搏。方法是施救者用雙眼直視患者的胸部,同時用一側手的食指和中指放於頸部喉結水平靠近自己這側平移2~3釐米處輕壓該處,評估時間5~10秒鐘。如不能很好掌握觸摸頸動脈,也可不觸摸頸動脈,只需評估有無呼吸即可。
脈搏呼吸恢復才可以停止心肺復甦
陳眾稱,如果是呼吸心臟驟停的病人,那接下來就要為其做心肺復甦術。具體是:先做30次的胸外心臟按壓,然後做2次人工通氣,每5個循環後(大約2分鐘)再次評估其基礎生命體徵,沒有好轉還要繼續做5個循環的心肺復甦,「心肺復甦停止時間:一是脈搏呼吸恢復;二是醫生到場接替搶救。」
心臟按壓的部位是成人與兒童的按壓部位為兩乳頭連線中央胸骨處,嬰兒為胸部正中緊貼乳頭連線下方處;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5~6釐米;要充分釋放手掌的壓力,使胸廓完全回彈;儘量減少按壓中斷的時間,控制在10秒鐘以內。
輔助通氣前要用仰頭提頦的方法開放氣道,其目的是通氣更順暢;通氣的量是500~600毫升;通氣的時長是1秒鐘;通氣的有效指徵是胸廓有隆起。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文 張文魁/攝
【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