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醫生提醒:心臟驟停5分鐘內,這個動作可救人一命

2020-12-20 瀟湘晨報

「這兩天沈城氣溫驟降,人體在低溫狀態下,外周血管會收縮,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大大增加了心臟病的發病風險,心源性猝死頻發。那麼一旦在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遇到身邊有人暈倒,發生心臟驟停該怎麼辦呢?」12月14日,瀋陽急救中心鐵西二分中心站長陳眾稱,不能只撥打急救電話等醫生,必須掌握現場急救的技能,心臟驟停5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可救人一命。

瀋陽急救中心鐵西二分中心站長陳眾在教小朋友做心肺復甦。

心臟驟停最佳搶救時間就是「立刻」

有數據統計,在一年當中,冬季猝死發生的概率大概佔了全年的50%以上。陳眾稱,心臟驟停患者在5分鐘之內沒有得到搶救,會導致呼吸停止、意識喪失、瞳孔散大,立刻會進入生物學死亡的階段。因此,心臟驟停最佳的搶救時間就是「立刻」,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是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手段。

是不是發現有人倒地就要做心肺復甦?陳眾稱,當然不是,當發現有人倒地時,要對其進行基礎生命體徵的評估,主要是評估意識、呼吸和脈搏。只有是沒有意識、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及沒有脈搏的情況下才要為其做心肺復甦。

怎樣評估基礎生命體徵?首先判斷患者是否意識喪失。方法為輕拍病人雙肩,同時對雙耳進行呼喊「喂,喂,你還好嗎?」,觀察其有無反應,如果沒有,則為意識喪失;其次觀察呼吸、脈搏。方法是施救者用雙眼直視患者的胸部,同時用一側手的食指和中指放於頸部喉結水平靠近自己這側平移2~3釐米處輕壓該處,評估時間5~10秒鐘。如不能很好掌握觸摸頸動脈,也可不觸摸頸動脈,只需評估有無呼吸即可。

脈搏呼吸恢復才可以停止心肺復甦

陳眾稱,如果是呼吸心臟驟停的病人,那接下來就要為其做心肺復甦術。具體是:先做30次的胸外心臟按壓,然後做2次人工通氣,每5個循環後(大約2分鐘)再次評估其基礎生命體徵,沒有好轉還要繼續做5個循環的心肺復甦,「心肺復甦停止時間:一是脈搏呼吸恢復;二是醫生到場接替搶救。」

心臟按壓的部位是成人與兒童的按壓部位為兩乳頭連線中央胸骨處,嬰兒為胸部正中緊貼乳頭連線下方處;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5~6釐米;要充分釋放手掌的壓力,使胸廓完全回彈;儘量減少按壓中斷的時間,控制在10秒鐘以內。

輔助通氣前要用仰頭提頦的方法開放氣道,其目的是通氣更順暢;通氣的量是500~600毫升;通氣的時長是1秒鐘;通氣的有效指徵是胸廓有隆起。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文 張文魁/攝

【來源:瀋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男子玩卡丁車時心臟驟停 朋友心肺復甦急救回了一條命 12根肋骨卻...
    付出12根肋骨代價,救回一條命同德醫院一個月搶救4位35歲以下心梗病人,年輕人要警惕不良生活方式危害35歲的謝先生玩卡丁車時心臟驟停。同行的朋友在120急救中心的指導下給他做了半個多小時的胸外按壓。於是朋友一邊撥打120,一邊在急救中心醫生的指導下給謝先生做心肺復甦。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小夥聽著急救醫生電話中的指導,輪流操作起來。三四十分鐘後,急救車終於趕到了。醫生們發現,朋友按壓得挺賣力的,但由於都是第一次操作,完全沒有經驗,患者的肋骨貌似被壓壞了。此時,謝先生還是沒有恢復心跳、呼吸。
  • 關鍵時刻,如何救人一命?這個你得重視……
    「我動手操作,剛開始還有些緊張,好在他在旁邊時不時提醒我一些注意事項,在我進行胸外按壓時,他幫我數數,讓我控制好按壓頻率。在兩個人互相配合下,整個過程一直比較順利。患病男子很快就能自主呼吸。」  對於應急救護,市民陳先生也十分重視。在他看來,多懂得一些應急救護知識,不僅能幫身邊的人減輕痛苦、減少傷害,關鍵時刻還能救人一命。
  • 視頻:隔壁桌大叔倒地,福建90後護士衝去急救……生死關頭搶回一命!
    護士當機立斷,心肺復甦,大叔的心臟復跳,救回了一命。   這名護士叫劉妙青,今年只有21歲,是名90後。她說:「救人是本能,平時在病房就經常參與心臟驟停病人的搶救,這次僅僅是換了一個地方,並不值得報導。」
  • 男子晨跑心臟驟停 路過醫生教科書式急救挽回生命
    男子晨跑心臟驟停,路過醫生跪地做人工呼吸 10分鐘,教科書式急救挽回生命疫情當下,有人晨跑中突然心臟驟停,你救還是不救?3月22日清晨,濟南一位小夥乾脆利索地給出了回答:救!面對躺在地上毫無意識的男子,他一把扯下口罩,十多分鐘不間斷地做著心肺復甦及人工呼吸。這位勇敢的救人者是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徐留玉,回憶起緊張又驚險的救援過程,徐留玉說:「即使有感染的風險,我也要救人。」
  • 4分鐘內做心肺復甦成功率最高
    同時,紀明軍還提醒,千萬不要擅自處理創傷面,如塗點帶顏色的藥物,必然會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判斷,也增加了入院後清創的困難。此外,還要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避免轉送醫院途中的汙染。    ■練急救    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時刻能救人一命    「時間就是生命,4分鐘內給予心肺復甦的成功率為70%~80%,8分鐘內的成功率為10%,超過10分鐘成功率幾乎為0。」理論課結束後,紀明軍還指導現場讀者參加了心肺復甦的實戰練習。    大家圍著一個模擬人,迅速進入了急救狀態。
  • 廣州一男子在賓館突發心臟驟停,隔壁一群醫生出現接力營救
    聽到賓館經理的呼救聲,在不遠處的房間裡,一群正在開會的腫瘤外科醫生衝了出來,開始了緊急救援,並成功讓猝死者的心跳復甦。男子就餐時暈倒隔壁一群醫生衝來急救「請問有沒有醫生!請問有沒有醫生!有一位顧客突發心臟驟停,請求幫助!請求幫助!」2020年12月20日晚21:30分左右,廣州市越秀區先烈南路一間賓館內,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 急救醫生:十年,我只救活了一個心臟驟停病人!不會用AED,到底有多...
    最近,東老師認識了一位前急救醫生,他說,自己當急救醫生的時候,對於心臟驟停患者,十年裡只救活了一個人。對,你沒看錯,就是只!有!一!個!人!再牛的專家也無法讓屍體起死回生為什麼心臟驟停死亡率如此之高?這位前急救醫生說:因為救護車趕到現場,要十幾二十分鐘;期間,絕大部分的患者家屬都表現為緊張、焦躁、哭泣,以及不停打電話催救護車,卻無法施以援手。
  • 吳昊醫生「教科書式」救人引發急救技能學習熱,十多位記者今日組團學習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吳昊廈門旅遊勇救心臟驟停老人,事後婉拒萬元紅包酬謝。近日,吳昊醫生「教科書式」救人事跡,刷屏網絡,引發巨大關注。許多媒體記者在點讚吳昊醫生救人義舉的同時,也對心肺復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6日上午,禪城區文明辦聯合禪城區衛計局為見義勇為的吳昊醫生頒發「點讚」證書時,禪城區衛計局副局長林漢歆表示,心臟驟停倒地得到有效搶救的不到10%。「每一個成功的急救案例都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的功勞。
  • 學急救有多重要?心臟驟停急救黃金時間就四分鐘
    培訓師現場講解心肺復甦等急救技能生活中,老人突然暈倒,兒童突發氣道異物阻塞,跑步心臟驟停,遊泳意外溺水等意外時有發生。在危重急症或意外傷害突然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2020年9月12日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為普及救護知識和技能,提高群眾自救互救意識,加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推廣力度,濟南市紅十字會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愛濟南新聞客戶端聯合推出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雲」課堂活動。據濟南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心臟驟停四分鐘將損失50%腦細胞,此時進行心肺復甦,成功率可達50%。
  • 「第一目擊者」如何救人? 醫護人員傳授急救技能
    紅網長沙5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 通訊員 周蓉榮)有人突然暈倒怎麼辦?有人落水了,是該先做人工呼吸還是先做心肺復甦?貿然救人,萬一家屬追究責任怎麼辦?為迎接「5.12」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根據中華護理學會推出的「健康中國 科普助力」主題精神,湖南省人民醫院於5月10日來到省人大開展「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健康宣講活動。
  • 中國每分鐘1人猝死 學會這5招 生死關頭救你一命!
    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心臟驟停的慘劇時有耳聞。有數據統計,中國每年猝死人數達55萬,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在醫學上,心臟驟停有寶貴的4分鐘黃金搶救時間,當救護車無法及時趕到時,每個人都掌握一些急救技巧,就能挽回一條生命!陸樂,今年47歲,極限運動愛好者,2012年,他的朋友倒在馬拉松賽場上,去世了。
  • 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時候可救人一命
    尤其是「心臟驟停」如果病人得不到及時的搶救,(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後大腦會出現缺氧,會造成患者大腦不可逆轉的損害,同時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病人搶救及時,脫離生命危險,所以各位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會一點胸外按壓,但光是胸外按壓是不夠的,學會心肺復甦,說不定關鍵時候可以救人一命。
  • 急救抓住「白金十分鐘」 專家教你心肺復甦救命絕招
    10月10日上午,第六屆「急救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救活動日」在國內百餘城市啟動,河南站作為其中之一也同時啟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掌握心肺復甦技術」。意外發生時,抓住急救「白金十分鐘」,關鍵時刻可救人性命。   何為「急救白金十分鐘」?
  • 兩醫學生跪地救人無效:心臟驟停黃金時間僅有4分鐘,牢記這5步
    8月14日晚,某火車站內一中年男子突發疾病倒地。兩名女醫學生立即為男子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直至救護車到達。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兩位醫學生感到遺憾,轉身離開瞬間忍不住抽泣起來,不停抹淚。儘管救人失敗了,但她們的善舉讓很多網友都紛紛點讚,稱其「醫者仁心」。
  • 深圳一學生打籃球時心臟驟停 老師用AED神器救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對突發心臟驟停患者而言,每延遲急救1分鐘,急救成功率就下降10%。超過1秒,自主呼吸(自然生理呼吸)逐漸停止;超過3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超過8分鐘,出現腦死亡、植物狀態;心搏驟停10分鐘後,搶救成功率幾乎為零。
  • 成都大學生救人未成遭惡評,專業人士:急救本就不是百分百成功
    (健康時報記者 李寧)最近幾天,成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在火車站,跪地救人卻遭網友惡評引發關注。8月14日晚,在常德火車站內,一位中年男子突發疾病倒地,不省人事。對於有心肺復甦沒有搶救過來一事,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心肺復甦研究院院長王立祥對健康時報記者表示,急救不是百分百成功,醫學有它的局限性,網友們不應對醫學和施救者期望值過高。
  • 男子心臟驟停,湘雅二醫院上演20分鐘教科書式的急救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宗禾)發現即刻就地心肺復甦、從倒地到送往搶救室用時2分鐘、20分鐘患者意識從模糊到清醒……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5月19日上午11時48分,驚險一幕出現在該院精衛樓前坪急救車通道,一名中年男子從計程車上緩緩下來,
  • 200多斤壯漢健身房心臟驟停 危急時刻哈醫大研究生及時施救
    曹鍾毓用手一摸,「不好,心跳、呼吸都沒了,心臟驟停,必須馬上心肺復甦。」她趕緊讓周圍的人把男子身體平放在地面上,「我一個人的力氣不夠,幸好健身房還有位教練也會急救,我們兩個輪流來,經過幾組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患者的一口氣終於上來了。」
  • 女大學生機場救下一條命 急救知識來自期末考試所學
    百無聊賴中,又過了一會兒,登機口的電子顯示屏終於亮起了通告,工作人員開始發布排隊登機提醒廣播,昏昏欲睡的人群開始騷動起來。「你們快來幫幫我!快幫幫我!」就在這時,一位50多位阿姨突然大聲呼救,而她就坐在陳婧琦隔壁一排座位上。「我第一反應是嚇一跳,因為那時候飛機已經延誤很久,大家都很疲倦,突然聽到呼救,也不知發生了什麼。」
  • 一個30歲的年輕人突然倒地 心臟驟停30分鐘
    工友們見此情景,不知所措,楞楞地站在一旁,一位好心人急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120醫護人員趕到時,小何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面色發紺,心臟驟停已有30分鐘左右,醫護人員立即給小何做心肺復甦,在救護車上不停地按壓一直到搶救室。小何被送到稠州醫院搶救室後,醫生立即給小何進行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靜脈注射強心藥物等措施,10多分鐘後,他的心跳和脈搏恢復,被推進了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