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演員患癌去世 宮頸癌早治生存率很高(圖)

2020-12-20 水母網

    27歲的女演員宋汶霏因子宮癌於3日凌晨病逝。看著她生前青春靚麗的照片,不禁令人唏噓。

    前有梅豔芳、後有宋汶霏。子宮癌再次成為網友關注熱點。相關專家昨日表示:80%的宮頸癌可通過篩查發現,而且早期治療生存率可高達95%-98%。

    從發現患病到去世僅一年

    通過宋汶霏生前的微博可以看到,去年3月她曾陪朋友去醫院看病,順便檢查了身體。當年10月,她在微博中感懷「人比沙細」,說明她已得知自己患病。

    宋汶霏生前友人更透露,「其實她發現這個病的時候還可以治的,但是她硬要去拍一部戲,耽誤了四個月,再去開刀就已經是晚期了。」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婦科腫瘤專業組主任吳緒峰教授表示,從以上這些信息來看,宋汶霏發現疾病時很可能已經不是早期。「她拍戲過度疲勞,加快了病情進展。」吳緒峰嘆道:「如果沒有積極治療,1年時間足夠讓疾病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據了解,子宮癌是指發生在子宮部位的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最為常見的為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相對較少,現在提到的子宮癌,多半指的是子宮頸癌。

    2003年,一代歌后梅豔芳,也是因子宮頸癌不幸去世。

女性朋友應注意定期體檢

「這個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通過體檢篩查可以發現。」吳緒峰說,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尤其是城市白領階層對子宮頸癌篩查的認可度大大提高。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資料均顯示子宮癌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在我們科室接診的子宮癌患者中,20來歲的女性經常出現。」吳緒峰介紹,性生活過早、多次流產等都有可能誘發子宮頸癌,「我個人建議,有經濟能力的市民,每年應進行一次篩查。」

吳緒峰強調,宮頸癌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女性首先要增強防癌意識,其次要定期做檢查,「一有問題馬上治療。」本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

相關焦點

  • 27歲女演員宮頸癌離世 專家提倡HPV檢測初篩防癌
    核心提示:十年前,歌壇巨星剛滿40歲的梅豔芳因子宮頸癌離開人世,而就在昨天(3月3日),因主演海巖劇《舞者》而走紅的27歲女演員宋汶霏3日凌晨因癌症去世。導演侶皓吉吉則稱從他人那裡得知「宋汶霏是死於子宮頸癌」,從40歲的梅豔芳再到27歲的宋汶霏,反映出宮頸癌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李開復癌症年僅52歲 盤點那些患癌去世的名人(圖)
    原標題:李開復癌症年僅52歲 盤點那些患癌去世的名人(圖) 李開復微博截圖王肇輝微博截圖宋汶霏生前照片(資料圖)  日前,演員章齡之、導演侶皓吉吉等發微博稱,因主演海巖劇《舞者》而走紅的27歲女演員宋汶霏3日凌晨因癌症去世。  章齡之是宋汶霏生前好友,一起出道、一起籤進同一家經紀公司、也一起主演過海巖劇《舞者》。
  • 那些年因癌症去世的的明星,你知道?
    那些年因癌症去世的的明星,你知道?癌症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話題,高壓的生活和空氣品質的下降導致越來越多人患癌,小編就列舉幾個被癌症病魔剝奪生命的明星。梅豔芳患宮頸癌去世梅豔芳(1963.10.10-2003.12.30)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歌影雙棲發展的代表藝人之一,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及首位女會長。梅豔芳,香港著名女歌手,被稱為樂壇大姐大,因患宮頸癌於2003年12月30日不幸逝世,逝世時年僅40歲。
  • 女演員患癌離逝,年僅39歲!從查出到迅速惡化,才10個月……
    青春浙江一起改變世界來源:錢江晚報綜合自南方都市報(nddaily)、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網友留言等5月11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話劇院證實,該院青年演員李楠,5月7日凌晨因病不幸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年僅39歲
  • 研究表明:宮頸癌早診早治死亡率可下降
    新華網江西頻道5月25日電(記者高皓亮)宮頸癌是少數病因明確,可早期發現、治療的一種惡性腫瘤。全國首家針對宮頸癌單個腫瘤防治而建立的防治研究所——「靖安宮頸癌防治研究所」堅持低成本宮頸癌早診早治工作,通過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實現當地宮頸癌死亡率在40年後下降90%以上。  地處貧困山區的江西省靖安縣曾是全國宮頸癌高發縣之一。
  • 癌症研究:新輔助化療為晚期宮頸癌患者帶來81%的生存率!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今年病發率不斷走高,也趨向於年輕化!宮頸癌的死亡率在女性癌症中排在第二位!何為「局部宮頸癌?」有研究表明,ⅠB 2 ~ⅡB期宮頸癌患者行新輔助化療後的總生存率優於單純放療者。有專家針對ⅠB 2 ~ⅡB期宮頸癌患者行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後,發現79.0%的患者化療有效,其中10.5%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的效果,也就是說所有可見腫瘤病灶完全消失,而68.5%的患者為部分緩解,即病灶直徑縮小30%以上。
  • 36歲女司機宮頸癌去世,醫生:女人上廁所時如果有3種症狀,速查
    王女士是一位司機,今年因為宮頸癌去世的時候剛好才三十六歲。其實早就在兩年前,王女士檢查hpv16的時候,就已經是呈現陽性,但是醫生告訴她,注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王女士只聽到沒有什麼問題,就沒有把著這件事放在心上。
  • 56歲女士「突然」宮頸癌去世,醫生提醒:Hpv不是「悄無聲息」的
    近年來,有不少女性朋友因為宮頸癌的侵襲而失去了生命,所以現在預防宮頸疾病和宮頸癌成了全民女性共同需要對抗的健康問題。那麼平時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導致女性患上宮頸癌呢?首先大家要了解,hpv高危感染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因素,想要預防宮頸癌的出現,就要避免感染hpv。
  • 海外醫療新發現: 靶向衰老細胞有望宮頸癌患者的生存率
    喬治亞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宮頸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和生存率與血液中10種蛋白質的水平有關,這些蛋白質也與衰老細胞有關。他們觀察了565名患有2期和3期宮頸癌的秘魯婦女治療前血液中這些蛋白質的水平,這些婦女接受了標準的放療,即近近內放療、外放療或兩者兼而有之。他們發現,衰老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水平低的女性比衰老相關分泌細胞表型(SASPs)水平高的女性存活率高。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1月16日,趙忠祥之子趙方在社交網站發布消息稱:趙忠祥於2020年1月16日7:3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而這一天又是趙忠祥的生日。 趙忠祥罹患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100秒回顧生前影像。
  • 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 宮頸癌前病變的病因
    宮頸癌是女性朋友會患上的一大可怕的疾病,那麼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為什麼會患上這個疾病呢?宮頸癌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宮頸癌是怎麼引起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一旦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一定要提高重視。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於緊張,要在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即查即治、做好複查和預防可以很好的控制它。
  • 演員曾偉權因肺癌去世 早篩早診早治至關重要
    日前,據港媒報導,曾出演《大唐雙龍傳》、《法證先鋒》等經典劇的演員曾偉權因肺癌去世,終年58歲,令人唏噓不已。近年來,我國肺癌的患病風險久高不下,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那麼,如何早發現早治療呢?
  • 18歲少女竟被查出宮頸癌前病變 年輕女性發生率增加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杭州18歲的花季少女小林,因血性白帶以為是月經不正常到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宮頸癌前病變。  這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呂雯博士接診的一名患者。在做客本報第124期名醫大講堂時,她說:「以前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0多歲,但近年來,年輕女性宮頸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甚至最小的十幾歲, 26~35歲已婚婦女發病已經很常見。」  月經不正常要引起重視  說起宮頸癌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代巨星梅豔芳因該病去世。
  • 87歲傳奇女法官病逝,她曾改變美國女性地位,一生五次被癌症糾纏
    美國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布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因胰腺癌引發的併發症去世,終年87歲。
  • 宮頸癌可防可治 及早發現很重要
    吳素慧介紹,近年來,由於癌前病變的早發現早治療,使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又稱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的發生主要是由高危型HPV(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所造成的。
  • 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 早診早治讓宮頸癌治療可及性達到90%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通訊員 彭璐)宮頸癌是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通過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三個關鍵措施,到2050年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萬相關死亡。
  • 娛樂圈患癌去世的十位年輕女明星,最小者僅25歲
    6、李媛媛病情:宮頸癌去世年齡:41歲李媛媛,國家一級演員,1961年生,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0年,李媛媛被查出患宮頸癌,接受手術和放化療。2002年10月20日病情復發去世。8、宋汶霏病情:子宮癌去世年齡:27歲宋汶霏生於1985年,內地女演員,於2008年主演海巖劇《舞者》而成名;2009年7月,參演央視電視劇《在那遙遠的地方
  • @長沙女性,快來免費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彭社敏)記者今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了解到,近3年未參加過國家和省、市「兩癌」免費檢查、且具有長沙市戶籍(或長沙市有效居住證)的35歲至64歲婦女,周一至周五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可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免費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
  • 得了癌症不等於被判死刑,遇到這三種癌,早治療還有希望
    很多患者得了大腸癌都擔心能不能治好,還能活多久。其實大腸癌相比於其他癌症還是比較好治療的,治癒後恢復也是非常快的。主要是能夠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是完全有可能治癒的。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大腸癌手術後,平均的五年生存率大約是50%,對於早期的病變,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甚至是95%。所以早期發現得早,並配合化療和放療以及靶向藥物治療,這些綜合的治療手段,是可以治療延長生存的。,即便是得了大腸癌的患者也不要悲觀多和醫生溝通緊密配合,儘早痊癒,提高生活質量,獲得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