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柏克萊的年輕人

2021-01-10 看理想

「當青春遭遇政治」,今夜的一千零一夜,道長繼續為我們講述詩人楊牧的《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誰年輕時不寫詩」,今日的延伸閱讀,我們一起回到詩人年輕時的柏克萊校園,與他一同走過電報街,穿過紅磚方場,撞見那些憤怒而熱情的心。


「我覺得那四年比其他任何四年對我都重要。柏克萊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體認社會;在觀察和體認之餘,我並沒有感覺知識無能,我反而更信仰知識的力量。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禁閉在學院裡,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裡,方才是力量。」

——楊牧


柏克萊

文|張惠菁




六十年代的柏克萊大學,學生的活動力非常旺盛。


柏克萊與美國其他名校如史丹福、普林斯頓等不同,大學和所在城區的互動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校門口便是一條熱鬧的電報街,書店、服裝店、小吃店都有,中午休息時間學生湧出校門口,來來往往十分熱鬧,生氣蓬勃。


受了這條「我永遠無法忘懷的柏克萊電報街」影響,楊牧始終喜歡大學校門口熱鬧一點。


「我喜歡校園靜謐,伹不喜歡校門口悄悄,我認為校門口應該熙熙攘攘才有生氣,也可以使下課的學生一步即踏入現實的邊緣,馬上把自己武裝起來,面對學術以外的世界」。


往後他造訪過的許多學校,哈佛的方場與哥倫比亞大學入口處與電報街情調最像,也最令楊牧喜歡。



柏克萊嬉皮風潮下而形成的嬉皮街(即電報街Telegraph Avenue)


或許是受了學校環境的影響,柏克萊大學的學生以校風自由,主張社會參與著稱。尤其整個六零年代,教授、學生都在談社會參與,頻頻針對都市計劃、生態環保、貧富差距等議題發表看法。


楊牧並不是熱中政治的人。他在柏克萊時期前的詩,絕少直接碰觸政治社會的議題。若論親身參與的社會經驗,楊牧確實經歷不多。自從前一次在愛荷華時,到紐約打工的惡劣經驗後,他也下再勉強自己去打工了。其他留學生有的當助教,有的當酒保,有人在暑假到南方的農場幫忙收成葡萄,甚至有去賭城打工的。楊牧靠獎學金支應生活所需,偶爾兼差工作也只是在圖書館作作研究,沒打過體力勞動的工。


一九六四年美軍大規模轟炸越南後,國內很快便出現了反越戰的聲浪,尤其是在大學校園裡,許多年輕學生投入激烈的反戰示威,於一九六七年沸騰至最高點。柏克萊是大學當中抗議越戰尤烈者。


在愛荷華時,楊牧即曾見到有人在郵局前面焚燒徵兵證,表達反戰主張。在愛荷華那樣的小城,郵局可能就是人們心目中聯邦政府的代表了吧。到了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反戰運動之先聲,學生的抗議手法也更為激烈。楊牧經常目睹學生與警察爆發肢體衝突。


楊牧記得當時柏克萊正在建一個表演中心。中午學生在校園裡作反戰演講時,工人們就在旁邊吃著三明治。一段時間下來,工人們開始支持學生的反戰立場。警察逮捕學生時,工人們也抗議,也聲援學生。




Berkeley in the Sixties 60年代的柏克萊


作為一個外國留學生,楊牧的關懷是有距離的。「無論我於情如何介入,於法我不得申訴」。他仍像一個右外野手般站在遠處,觀望著場內的競賽。但柏克萊的精神已對他造成影響。


「我覺得那四年比其他任何四年對我都重要。柏克萊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體認社會;在觀察和體認之餘,我並沒有感覺知識無能,我反而更信仰知識的力量。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禁閉在學院裡,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裡,方才是力量。」


學位考的那天,校園裡仍然進行著反戰示威。加州政府為了驅散學生,用小飛機在校園裡灑催淚劑。當時的州長即是後來的總統裡根。楊牧對政府這種粗暴的做法感到很憤怒。


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楊牧在《年輪》中寫下一段既像散文也是小說,二等兵弗蘭克·魏爾西的故事。二等兵弗蘭克·魏爾西經歷慘烈的叢林越戰,終於退役回到家鄉,卻死於車禍。這個角色很可能脫胎自那幾年楊牧頻繁地在報章新聞故事中、在抗議學生口中聽到的軍人故事。楊牧透過寫作去體會那些他於情介入,於法不得申訴的人物。


柏克萊的紅磚方場成為他理解美國政治與社會的一扇窗口。在圖書館座位埋首於《詩經》與歐洲中世紀文學,走出都蘭樓時,看見學生在方場上演講辯論,大聲疾呼。他自方場走過,與那些學生之間形成一微妙而脆弱的連結——他感受著他們的憤怒和熱情,但無法親身參與,終於只是從方場的邊緣走過;他們將傳單遞到他手上,但無法理解他在《詩經》的古典語言裡的追尋。


那方場有時在金陽之下,閃爍著楓葉的光;有時在細雨之中,點綴著無數的黑傘。徜徉在那方場上的學生,那些演講的學生,辯論的學生,唱歌的學生,那麼年輕而悲哀且又如此樂觀的學生,他們的悲哀和樂觀曾經是如此的平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今他們的悲哀和樂觀是我精神提升的動力,我在他們平凡的眼瞼中練習飛揚的翅膀,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是要排除一切,獨自飛揚。


他畢竟是重視每個個人的性靈的。並不主張人人在社會運動中全然地忘乎自我。柏克萊四年,使他思考的不只是如何介入社會,更要「介入社會而不為社會所埋葬」。


(本文為節選)



相關焦點

  • 柏克萊:吉普賽婦人賣的魔鏡
    02今日早讀,我們一起來了解哲學家柏克萊。 你認識柏克萊麼?他是英國哲學家,另一譯名為喬治·貝克萊,通稱為貝克萊主教。英國愛爾蘭克羅尼地區的主教。 柏克萊的主要思想裡,他否認在人類的心靈之外存在著一個物質世界,認為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他同時也以批評世俗的看法而聞名。
  • 學者:美國柏克萊加大亞裔學生 過去長期受歧視
    第二年,她被送入拘留營……美國《世界日報》刊文稱,有學者指出,亞裔過去在美國歷史上一直被視為「臨時勞工」,即便是希望能夠融入社會選擇就讀柏克萊加大的亞裔學生,受到歧視的他們並未因學歷在職場上獲得任何好處。柏克萊加大亞裔學生過去長期遭受歧視。
  • 張愛玲 柏克萊 紅樓夢
    張愛玲曾經客居柏克萊三年,從1969年7月住到1972年秋天才離開,也算為柏克萊留下了一章美麗的詩篇。那時任職於柏克萊「中國研究中心」的莊信正恰好預備離職,於是和夏志清商議後,兩人決定共同推薦張愛玲來接任研究中心的空缺。1969年,莊信正原來的老闆,即當時任教於柏克萊加大東方語文學系的陳世驤,便以計劃主持人的身份,延聘張愛玲到柏克萊擔任研究員。   張愛玲平日上班的地方,是位於校園外小城市中心區緊鄰灣區公車站的一棟三層紅磚房的頂樓。
  • 究竟什麼是柏克萊主題教學?
    臺灣柏克萊「自然心·教育愛」主題教學是我集團教育特色課程。教室設立語言區、益智區、自然區、扮演區、藝術區等,強調自然是文化的根源,科學是文明的過程,教育是文化的傳承。柏克萊就是以拓展延伸生活為主題,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看看老師們是如何進行柏克萊教學的吧!在幼兒園,望遠鏡還可以用什麼做?
  • 柏克萊的張愛玲
    在柏克萊大學,張愛玲幾乎是一個隱形人關於我的同事張愛玲,我知道的不多。她其他的同事知道的也並不比我多。原因是她幾乎從來不見她的同事,包括她的助手。在柏克萊大學,張愛玲幾乎是一個隱形人。這首先與她的體形有關。
  • 2014年,誰進了柏克萊法學院?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Boalt Hall School of Law。(以下簡稱BerkeleyLaw」或「柏克萊法學院」)(吐槽,絕對是T14中名字最長的學校吧。)名字很長,名氣也很響 。柏克萊大學的理工科強悍世人皆知,大量的理工科和商科精英校友遍布中國,在國內擁有無比強大的校友圈。就柏克萊法學院而言,其傳統的IP項目是招牌專業(常年位居排行榜第一位)。
  • 柏克萊加大造假 最佳大學遭除名
    美國著名學府、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與另外四所大學,近日承認提交誇大不實的數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決定,將這五所學校從美國大學排行榜上除名。今年度的最佳公立大學排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原列第二名,現已被改為「未入榜(unranked)」。柏克萊分校29日也發出聲明表示,因為不清楚計算項目改變,才提供了不正確的數據,並對此事表達遺憾。《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推出最佳大學排名,綜合評比學術表現、師資設備、財力等狀況,極具公信力。
  • 柏克萊2019半年報營收下降4.92%
    【新三板+】8月23日訊柏克萊(835728)於今日發布(2019半年報)業績  據「新三板+」App AiLab顯示珠海市柏克萊能源科技股份
  • 柏克萊環球教育2015年暑假國際夏令營
    公司擁有英語教學高水平的專家隊伍,外籍專業教師均來自英語母語國家,公司提供全面的科學化教育及專業化校園管理,公司下屬培訓機構MR.YES是一家專為小朋友量身定製個性化教育的培訓機構;下屬國際兒童俱樂部打造親子互動教育,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感受快樂.
  • 柏克萊大學最高榮譽獎章 共5人得獎,4位是華裔
    (取自柏大DailyCal)大學獎章是柏克萊每屆畢業生的最高榮譽,今年共五人得獎,第一名一人,另有四人是第二名(runners-up)。難得的是五人之中,四人都是華裔。柏克萊的亞裔生佔45%,而華裔則是亞裔中的最多數,約佔了一半。換言之,華人學生佔了柏大學生的四分一至五分一。難怪有人說柏克萊是華埠、中國城。
  • 柏克萊2018年度營收增長8.74% 淨利潤-342萬
    4月17日訊柏克萊(835728)於今日發布(2018年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49,244,213.44元,比去年同期(45,288,184.35)增長8.74%,歸屬於掛牌公司
  • 柏克萊新三板掛牌上市 旗下有瑞豐農林等3家子公司
    挖貝網訊 1月27日消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告顯示,柏克萊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於今日公開轉讓,證券代碼為:835728。公告顯示,柏克萊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4588.77萬元、4690.47萬元、2091.81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41.33萬元、243.76萬元、195.49萬元。
  • 【柏克萊國際幼兒園】秋季開學通知
    開學典禮流程1、幼兒小禮儀、打鼓歡迎家長及小朋友們入場2、師生同臺開場秀《籃球秀》3、主持人開場4、升旗儀式5、園長講話6、小班級非洲鼓《小寶貝》及年級組介紹7、中班級舞蹈《三寸天堂》及年級組介紹8、大班級書法《書法展示》
  • 全球中文熱 美國柏克萊大學舉辦中文教育研討會
    華聲報柏克萊消息:全球中文熱方興未艾,繼加州大學5月20日在舊金山日本城米亞格旅館舉辦中文教學研討會之後,柏克萊加大「中國研究計劃」也將於7月13日在校園外國際樓舉辦命名為「培養全球勞工大軍:加州中文及中華文化教學」的研討會,研討會由百人會贊助。
  • 柏克萊實際控制人陳宗賢增持40萬股
    挖貝網訊 6月11日消息,柏克萊(835728)實際控制人陳宗賢於2018年6月6日在股轉系統通過盤中競價交易、盤後協議轉讓方式增持40萬股,股份增加2%,當前持股比例為60%。據了解,陳宗賢於2018年6月6日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盤中競價交易、盤後協議轉讓增持珠海市柏克萊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40萬股,持股比例由58%變更至60%的權益變動行為。據了解,此次轉讓系陳宗賢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盤中競價交易、盤後協議轉讓的方式增持柏克萊流通股,不存在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行政轉化或變更、法院裁定的情形。
  • 藝術學院執行院長徐唯辛教授在柏克萊加大演講
    藝術學院執行院長、著名油畫家徐唯辛教授,1月30日在柏克萊加大的中國研究中心作了一場題為《中國當代藝術觀察——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70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不少聽眾專程從舊金山趕來參加。2月1日,徐唯辛教授還和其他幾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從事當代電影、新媒體、舞蹈、戲劇等藝術的學者和藝術家們一起出席在柏克萊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為期一天的「時光轉換:穿越時空的當代中國大陸和臺灣藝術實踐」論壇。
  • 魅力大風車~~教育團隊之柏克萊教材培訓
    為了讓孩子們接受更具專業化的主題統整課程,我們引進了臺灣柏克萊的中文主題教材。這套融合著中西方教育思想的課程模式,必須經由老師的專業技能與創意巧思,才能賦予教材以新的生命。因此專業的師資是本課程活化的動源。  為了讓國際園的老師們更加專業,我們的園長媽咪Michelle給我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柏克萊教材培訓。
  • 極米、柏克萊等家電品牌抽檢不合格被通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12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最新發布的《關於2019年童車等60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中,極米、柏克萊、櫻尼等品牌的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虛報數據 被移出最佳大學排行榜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另外4間大學,涉嫌虛報失實數據;每年發布最佳大學排名的美媒,遂決定將該5間學校由2019年的排行榜上除名。原本名列第二位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將改為掛上「無排名」標籤,直至下年度新名單出爐。
  • 美名校柏克萊加大新科研樓 將以三華裔名字命名
    美名校柏克萊加大新科研樓 將以三華裔名字命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3日 10:00 來源: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知名學府柏克萊加大校園內將出現一幢以華人命名的嶄新科研大樓,預計於2008年底或2009年初竣工的CITRIS大樓,將以三位華裔校友的兩個姓,命名為「Su-tardja-Dai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