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鴻無道人!
上世紀五六十時代,每當冬季農閒時節,山民們總會成群結隊,帶上獵狗,背上獵槍,進山打獵。
一天,獵狗盯梢到一隻麂子,將它堵在一條獨路山徑之上。
前後有兇暴的獵狗,分配是一上一下兩道山崖,獵戶門眼見麂子無路可逃了,都興高採烈,大喜過望。
可就在此生死關頭,不曾想,那麂子奮身一躍,「蹭」地一聲,從左面山崖跳了下去,剛好掉在崖下我家宅院裡的亂草堆上,並且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阿爹毫不費力地就將這隻麂子活捉,然後捆了四肢,將它扔在院中,接著他找出一把尖刀,便在石頭上「喀嗤,喀嗤」磨了起來,預備宰殺這隻從天而降的獵物。
受驚的麂子,此時嚇得渾身發抖,不停地「咩咩」哀叫著,一雙慌張無助的眼睛看著阿媽,繼而又不停地看向咱們姊妹幾個。
那時我才8歲,看到這景象,不禁使我動了惻隱之心,我於是拉住阿爹的手懇求說:
「阿爹,它多意外啊,好像還在流眼淚呢,我們不吃它吧。」
阿媽也是菩薩心腸,對我的提議立刻表示支持,也跟著說到:
「是呀,這麂子從這麼高的山頂跳下來都沒摔死,跳到咱家宅院,也是想咱們保它一命。如果我們就這樣把它殺了,便是咱們的罪過了。」
阿爹猶疑了片刻,於是點點頭,便要給麂子鬆綁,阿媽又說:
「不忙放,圖個吉祥,咱們給它掛個紅吧。」
說著,進屋找了條咱們幾個小姐妹用過的紅頭綾子,小心翼翼的套在麂子脖上,然後打了個死結。
對著麂子微笑著說到:「麂子乖,給你個平安結!」
(後來才知道,記了紅繩扣,一般人見了,就知道是別人放生的,只要有一絲人性,就不會對它繼續殺戮。)
阿爹鬆開繩子後,麂子看了看咱們一家人,便逃命似地跑進了山林。
時間一晃過了半年多,咱們早把放生的事給忘了。
一連幾天,秋雨滂沱,一家人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我和兩個小妹在宅院裡跳橡皮筋。
忽然,小妹尖聲喊起來:
「快來看,咱們的麂子回來了。」
全家人甚為驚訝,便一同跑出來觀看。
果然,田埂上一隻麂子,脖子上的紅頭綾子現已褪色,它朝我家的方向走來,時不時還停下來定睛瞅瞅我家的宅院。
此時,雨剛好停了,咱們一家大小,踩著泥濘路,往田埂邊跑去,想去看看這只可愛的麂子。
正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轟隆隆」天崩地裂一般的響聲——天啊,後山垮巖了,大片泥石剎那間,便掩埋了方才仍是好端端的瓦房,我們一家人逃脫了一劫。
阿媽臉色煞白,不停地拍著胸脯,哆哆嗦嗦地說到:
「謝天謝地,這是麂子趕來謝恩啊,救了咱們一家人。」
再回首時,那麂子漸漸跑遠,慢慢消隱在樹林之中。
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忽然記得道人小時候,我阿媽也從菜市場買過一隻野鳥(白鷺),看著它那靈動的雙眼,對著我一眨一眨,在我強烈要求下,也終於給放了!
眾生皆有靈,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沒有殺戮,就沒有買賣!
眾生互吞,故有輪迴。
食眾生肉,即是食自身肉!
道人《戒齋偈》
葷腥本是穢臭物,
添油加香吞下腹,
自古百病從口入,
從此汙身進火爐。
弘揚佛道正知見,善知識!
順緣點讚轉載,普渡有緣善信,功德無量!
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贊詠講說,名為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