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爆料學生在網上發布的照片。
圖為網上暴得大名的孝感一中。
圖為孝感一中高三(3)班門口,貼著高考倒計時提醒。
圖為學生家長們拿著「吊瓶班」的照片議論紛紛
東方網5月7日消息:50多人的教室裡,近半數的學生打著吊瓶上晚自習!5日,《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圖片出現在大孝感論壇官方微博上。昨日上午,記者趕赴孝感市第一高級中學,尋找「吊瓶班」背後的新聞。
5日上午11點19分,大孝感論壇官方微博上有網友發了一張孝感市一中高三學生在教室內打吊瓶的照片,稱之為「史上最刻苦吊瓶班」。該微博隨即被大量轉發,圖片來源之一是網友「CHImushroom」的微博,其微博資料顯示,她是孝感一中一名高三學生。
圖片上,學生一邊打吊瓶一邊埋頭做作業,老師還在學生中巡視。「CHImushroom」調侃道:「這位老師,面對如此震撼的場面,您是如何站穩腳hold住全場的?」
昨天上午10時45分,記者趕到孝感市一中時,恰逢下課時間。記者在教學樓一樓找到高三(3)班,這個被稱為「吊瓶班」的同學們正在埋頭考試。微博照片中掛滿教室的吊瓶,已不見了蹤影。監考老師見有生人來,立刻走出教室要求記者們離開。
「請問網上流傳的吊瓶班圖片,是我們3班的嗎?」記者問,這名老師說:「同學們正在考試,有關採訪的事,請與學校領導聯繫。」
「網上說的吊瓶班就是說的3班」,高三(2)班一女生告訴記者:「畢業班的都打,10塊錢一瓶,學生也可選擇不打。我們班就有同學打了,也有人不打。」
【營養專家】
近半學生打胺基酸太愚昧
「一個班20多個孩子竟然選擇靜脈注射胺基酸,簡直愚昧!」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左學志直言不諱:「且不說胺基酸根本就沒有補充能量的功效,光是靜脈注射,就可能帶來各種不良反應!」
左學志介紹,胺基酸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但「胺基酸注射液」是一種處方藥物,它主要針對營養嚴重不良的患者,對維持危重病人的營養、搶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即使對重病患者,醫生也要先詳細檢查,確定其適應症且符合注射指徵之後,才能開出藥方。
但對於身體健康的正常人,隨意注射胺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肝臟、腎臟負擔,絕對有害無益。此外,靜脈注射本身也有風險。左學志稱,靜脈注射將藥液直接輸入靜脈,很多患者會出現發冷、寒戰、發熱,甚至伴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夏季本是輸液反應的高發期,「孩子一旦出現輸液反應,更得不償失!」。
左學志建議,大考之前孩子的食譜不宜大變,保證營養的同時,注意多吃一些果蔬,還可適當多補充一點堅果類、深海魚等富含脂肪酸的食材,就能起到健腦功效。但堅果類食品一周吃大約50克左右即可,也不適合多吃。
如果家長確實認為孩子缺乏蛋白質等營養,不如多讓他吃一個煮雞蛋,喝一瓶牛奶。對孩子來說,「自然攝取營養,好好休息,保持運動,比什麼『靈丹妙藥』都強」。
圖為孝感一中高三(3)班門口,貼著高考倒計時提醒。
【校方】
近半畢業生打胺基酸
「網上吊瓶班的圖片,確實是我們學校的。」昨日上午,孝感市一中監察室主任高平強坦承。他解釋說,打吊瓶不是在輸液,而是在打胺基酸。高考前打胺基酸,多年前就很流行。上個月,部分學生和學生家長要求學校給學生打胺基酸,以增強體質、補充能量。
他說,起初學校並沒答應。但後來發現,學生外出打一瓶胺基酸要半天時間,耽誤了課程。學校這才同意在學校裡打,但前提必須是學生和家長自願,學校還規定,注射一瓶500毫升的胺基酸,學生只出10元,超出部分由學校承擔。目前,市面上注射一瓶500毫升的胺基酸,一般要四五十元。所以,學校是在貼錢。
後來,來醫務室打胺基酸學生越來越多,醫務室容不下那麼多學生,所以改到教室裡吊,每個班打的時候都有醫生守候。高平強說,高三年級20個畢業班都有學生打胺基酸,一個50—60人的班,打的學生近一半。
打胺基酸,對學生是不是有用?高平強認為,首先是沒壞處,其次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因為備考學生的精神都比較緊張,所以緩解學生心理,應該可以嘗試。
「吊瓶班事件發生後,學校有沒有打算叫停?」記者問高平強。「學校不會叫停,如果學生要打就打,如果學生選擇不打,就不打。」高平強認為學校是為學生做好事。
據介紹,孝感市一中創建於1900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全稱為孝感市第一高級中學,在孝感市排在第二方陣,2009被授予「湖北省示範中學」稱號。目前全校67個班,其中,高三年級有20班1300多人。去年高考,該校一本上線生為277人。
【心理專家】
「吊瓶班」放大備考緊張情緒
漢口醫院心理康復科主任胡紅濤昨日告訴記者:「看到吊瓶班的照片,連我這個局外人都感覺到了當時的緊張和嚴肅,大考之前學生應該減壓,而不是增壓」。
胡紅濤建議,老師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要做好學生情緒的管理工作。關注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並教導他們自我調節。
對於家長來說,別對孩子太過嚴苛,同時要營造輕鬆、和睦的家庭氛圍。不要過多關注在考試上,可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些他感興趣的事,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保持平常心,積極迎接挑戰。此外,家長還應格外關注孩子的睡眠情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睡眠障礙,最好及時就醫。
對於考生來說,此時是高考最後關頭,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考生要學會自我減壓,對自己有一個明確定位,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別認為「一考定終身」,現代社會上的選擇越來越多,成功並非只有一條路。
【食安專家】
三招可以吃得放心
市食化監督所主任醫師詹明勝稱,高三考生的飲食一直是家長、學校關注的重點,只要把握以下幾點,就能保證孩子吃得安全、營養、健康。
一、有條件的自家現做。自家購買新鮮原材料製作的食品最安全。詹明勝提醒,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家長應特別注意食品存放安全,熟食2小時後就應冷藏,滷菜、涼菜最好當頓吃完,不要隔夜。
二、外出就餐別找小店。家長帶孩子外出,最好選擇衛生條件好、證照齊全的餐飲店。少在外購買涼菜、海鮮刺身等風險較高的食品。不要在路邊吃燒烤,少喝添加劑過多的奶茶、果汁等飲品,
三、考前餐飲宜清淡。隨著大考臨近,家長應多做一些易消化的清淡飲食,遠離反式脂肪酸,少做油膩和容易脹氣的食品。考試前,家長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吃含水量大的水果,以免考試過程中出現要上廁所的情況。
【家長】
支持反對各佔一半
記者離開孝感市一中時,校門外聚集了許多學生家長。記者將事先列印好的「吊瓶班」圖片發給大家,進行了一個小型調查,結果是一半人贊成打,一半人反對。
贊成者的主要理由是希望多一些緩解學生心理緊張的辦法;相信暗示作用;只要高考指揮棒還在,就別講大道理;學校是在為學生著想。反對者則稱教育的根本是不斷創新教育質量;要因才施教,調動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智慧;胺基酸之類的辦法是不是涉嫌牟利不好說。
記者後來找到幾家藥商核實,孝感一中醫務室提供品牌的胺基酸,價格確實不止10元一瓶。